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1902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docx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研究(本科)-病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以下是正文

  摘要:

慢性病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研究慢性病的发病顺序机理利于临床防治。

在基层全科医师,对患者实行一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在基层慢性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均多见。

慢性病在基层预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慢性病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预防治疗

  引言

  关于慢性病的认定,普遍认为符合以下因素之一即为是慢性病:

一是调查的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诊断明确有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二是半年前经医生诊断有慢性病,在调查的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并采取了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

在解放初,慢性病没有形成气候,医学界对之研究较少。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由于健康意识的缺乏,保健观念的薄弱,不断地破坏人体的各种机能,最终形成大范围的慢性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癌症等。

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慢性病发病具有长期性、潜伏性、顽固性、整体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其治疗的难度大、开支大,非普通人群能够接受。

调查发现,我国贫困人口中,有20%左右是因为治疗各种慢性病造成的。

  慢性病的研究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学科分化的专业要求,医学界比较集中在单一系统、单一器官的研究,缺乏整体的系统性研究成果。

慢性病具有整体性特征,因此决定了其研究的系统性。

为了明确慢性病发病顺序,通过1633人的慢性病调查,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主要方式有治疗检查报告、医生诊断结果、巩膜测试、手诊、面诊、肚脐诊等。

结果列表如下:

  

  表数据发现,人体慢性病的发病顺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其中以消化系统的疾病最多。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某省份数据发现,慢性病发病的前三位是: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

由于各地饮食、生活方式等有不同的差异,数据一般存在误差。

  临床和调查都证明,消化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早发病的。

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者发病,首先是肠胃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病,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

根据人体的功能及原理,人体的八大系统发病顺序可以简单列表如下:

  第一个出现疾病的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肠道、消化腺。

原因:

消化第一大关是胃,接着是肠道,如果胃和肠道受到损伤,就会影响食物营养的吸收,无法保证各个器官获得足够的营养成分,从而引发其它系统机能的衰退和病变。

疾病列举:

慢性胃炎的防治,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

萎缩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

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浅表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

消除病因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粘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

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药物治疗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哌吡氮平等。

胃酸增高如疣状胃炎可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

乙氧连氮是一局部,能抑制胃窦部释放胃泌素,降低胃酸。

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

胃粘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菌素,如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猴头菌片含多糖、多肽类物质可以应用,也可用生胃酮。

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

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口服硫酸亚铁或肌注右旋糖酐铁。

  第二个出现疾病的系统: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泪、粘膜、淋巴、肝、脾等。

原因:

由于持续的营养缺乏,锌铁硒等无法正常吸收,免疫系统就受到伤害。

疾病列举:

易感冒、肩部酸痛、腰痛、淋巴疼痛、淋巴结肿大、皮肤黑斑、体质虚弱等。

  第三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大脑、脊髓、脑神经、植物神经、脊神经等。

原因:

免疫功能无法从营养中得到保证,减弱了对神经系统的保护能力;神经系统开始受到损伤、衰退。

疾病列举:

  脑血管栓塞。

大多数病人、病人亲友及部分医务人员在对待该病的治疗中,更多想到或期望的是有更好的药物(实际上目前用于脑栓塞治疗药物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使病人早日康复,而忽视了其他治疗方面,如:

病人的饮食,由于相当数量的脑栓塞病人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饮食不能(因吞咽困难),若不给予鼻饲(经鼻插一管到胃,经此管将食物直接注入胃内),病人的营养、身体内新陈代谢都会很快出现新的问题,如此,即使对脑栓塞本身的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应当把病人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

脑栓塞本身的治疗原则是要改善脑循环、防止再栓塞、消除脑水肿、保护脑功能。

抗凝、溶栓等治疗多仅在发病的早期有作用,因此更强调早期治疗。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副作用较小)等抗凝剂对早期的脑栓塞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抗凝剂(尤其是肝素)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应用时应排除脑出血,并注意对患者血凝状态进行监测。

溶栓类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亦可能仅在早期发挥作用。

用血管扩张剂及降血压的药物时,一定注意病人的血压,此类药物所致的血压过低将会导致脑缺血的进一步加重,应十分注意。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帮助降低血粘度、甘露醇等高渗脱水剂可缓解脑水肿,但应用时要注意病人的心脏功能、肾功能情况,以免顾此失彼。

对于已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瓣膜病、人工换瓣术后、冠心病伴心房纤颤、颈动脉等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者,应选择性给予华法令、阿司匹林、潘生丁、苯磺唑酮、藻酸双酯钠、塞氯匹啶(ticlopidine)活血素等药物长期服用可较有效地预防脑栓塞的发生和再发。

有条件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尽早合适的心脏手术;初发心房纤颤患者应予及时治疗;外伤骨折病人的搬运转送应符合急救转送要求。

病情稳定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适度进行瘫痪肢体等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锻炼,树立恢复生活自理的信心,配合医疗和康复工作,争取早日恢复,由于神经功能损害后的恢复有其自然规律,肌肉力量、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的恢复快慢依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大多数在病后两周至半年内逐渐恢复,病人、家属必须t解这些知识,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恢复自我的耐心、信心和毅力。

社会及家庭给予患者精神及生活的支持,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血液、淋巴系统等。

原因:

神经系统混乱,对营养需求反应迟钝、血液循环系统对排毒反应能力减弱,循环系统开始受到损伤、破坏。

举例:

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主要有三方面:

①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②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发因素。

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

③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对于以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注意进行以下的预防措施:

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适量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饮食宜清淡少盐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

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

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心衰并发症的预防:

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可给予抗菌素。

血栓形成和栓塞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栓子大小有密切关系。

小的肺栓塞可无症状,大的肺栓塞可表现为突发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压下降,同时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衰竭加重。

相应肺部呈现浊音,呼吸音降低伴有湿罗音,部分病人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巩膜可有黄染,或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

起病后12-36小时或数天后在下肺野出现三角形或园形密度增深阴影。

巨大的肺动脉栓塞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心原性休克和猝死。

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颤动者,易发生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而引起脑、肾、四肢或肠系膜动脉栓塞。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及时按摩肢体作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对有栓子脱落引起肢体动脉栓塞者,轻症者可用尿激酶或链激酶进行溶血栓治疗,肢体缺血严重者应作外科治疗。

心原性肝硬化由于长期右心衰竭,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萎缩和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出现门脉高压,表现为大量腹水、脾脏增大和肝硬化。

处理:

经强心利尿等治疗,腹水仍不减退,大量腹水影响心肺功能者,可行穿刺适量放液。

电解质紊乱常发生于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尤其多见于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后,其中低血钾和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最为多见。

低血钾症轻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加重洋地黄毒性,必须及时补充钾盐,轻症可口服氯化钾3-6g/日,重者可用氯化钾1-1.5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给予。

②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是由于大量利尿和限制钠盐摄入所引起,多发生在大量利尿之后。

发病较急,出现软弱无力,肌肉抽搐,口渴及食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头痛、烦燥不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低钠性脑病表现。

患者皮肤干躁,脉细速,尿量减少,甚至血压降低。

化验:

血钠、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皆低,红细胞压积增高。

治疗,应不限制食盐,并可用3%氯化钠液100-500ml缓慢静脉滴入。

冠心病的预防,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

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

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

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

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不吸烟、酗酒:

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

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

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

Framingham危险评分10%。

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

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

老年高血压病人脉压大者,收缩压(SBP)下降时,DBP也会降得很低(60mmHg)。

要密切注意心肌缺血症状。

很老的老年人(80岁者),降压治疗能减少脑卒中危险,但是否能减少CAD,还不肯定。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其他疾病还有微循环障碍、低血压、高血脂、贫血、、心律不齐、心脏疾病其他疾病等。

  第五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道腺、性腺、胸腺等。

原因:

循环系统出现混乱时,内分泌系统平衡能力就会降低,内分泌系统开始出现血糖混乱、胰岛素功能衰退、性腺混乱。

重点提下糖尿病的防治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

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发糖尿病。

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

(也可以每年分两段时间肌注Vb12,每次两周,一天一支。

)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3000万糖尿病患者。

此病到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

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而进行终生性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颐养天年。

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保健知识,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社会上的游医所谓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糖?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

请患者慎食蜂蜜。

早在50年代以前,中外治疗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为主。

据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饮食结构对糖尿病病人的胰岛功能并无益处,而高脂肪饮食还会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

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糖尿病治疗之一、人体免疫治疗关于从免疫入手的当代食料技术很多。

在学术期刊、市场推广文献中可以经常见到。

如一些专业人士希望用灵芝等中有提高免疫能力的品种,来控制糖尿病。

相关报道颇多。

目前最领先的是几丁聚糖为首选,通过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激发来治疗糖尿病取得非常惊人的效果。

糖尿病治疗之二、饮食定时定量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

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高约5%。

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

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

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热量。

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糖尿病治疗之三、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

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

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

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宜。

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1g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糖尿病治疗之四、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供给机体热能的营养素有3种: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可供热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热能9kcal(37.74kj)。

糖尿病病人可据其劳动强度将每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种成分供给的热能,再按每克脂肪产热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

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

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

例如:

一个体重60kg的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常体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kcal的热量计算,一天总热量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热量来自蛋白质,600kcal来自脂肪。

提供这些热量需供给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质,66g脂肪。

  第六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男女生殖系统。

原因:

泌尿系统受到损伤,泌尿系统平衡能力降低,该系统开始出现肾功能衰退、前列腺混乱。

举例说明: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康复措施:

慢性肾炎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机能均低下,体力也较差,尤其是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体育活动是一种需要消耗体力的活动,而劳累又是导致慢性肾炎反复发作,引起肾功能减退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

因此,慢性肾炎的康复先应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导致慢性肾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很多,首先与肾炎本身的病理类型有关,如某些病理类型本身是不可逆的,例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其次,与用药合理与否有关,尤其合理应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降压药至为重要。

住院病人在这方面往往能够较好地处理,但门诊病人比较容易忽略,尤其病情表现较轻者,病人往往不遵循医嘱,自行增减甚至停用药物,导致反跳现象的出现。

第三,某些药物的疗效本身就不肯定,如潘生丁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往往停药之后又反复如初。

第四,慢性肾炎的免疫功能较低,尤其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本身体质与抵抗力均低,不耐疲劳,易受感染,一旦生活与工作无规律,即因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劳累等因素而发加重,甚至表现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导致肾功能恶化。

第五,误用肾毒性药物,最多误用的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如果导致肾功能的恶化,引起尿毒症。

此外,当病情不稳定时,因妊娠、长途旅游、体育运动也常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肾功能受损者,也可因不适当的饮食而加重肾功能不全。

要预防慢性肾炎的反复发作和保护肾功能,必须医患之间互相配合,患者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均时时注意自己的肾脏的状况。

严格遵照专科医生的指导选择和服用药物,切忌有病乱投医,迷信偏方,尤其在病理类型未确定的情况下,更应注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有节,避免过劳过累,在病情稳定时,也不可忘乎所以,切忌长途旅游和过度沉于工作,也不要因此如临大敌,与世隔绝,应当适量运动,增强自己的抗病能力。

肾功能已受损者,切忌使用肾毒性药物。

饮食上应按医生的要求选择食品,切忌盲目进补。

其他还有:

肾亏、尿频、尿路结石、膀胱炎、前列腺疾病等。

  第七个出现的疾病的系统:

骨骼系统。

原因:

泌尿系统受到损伤,骨骼系统平衡能力降低,该系统开始出现骨骼细胞增生速度加快、钙流失过度、骨关节胶原蛋白受损,造成骨质疏松、增生等。

疾病列举:

骨质疏松、缺钙、骨质增生、腰椎增生、关节炎、骨膜炎等。

  第八步出现的疾病的系统:

呼吸系统。

原因:

骨骼系统受到损伤,呼吸气管受到堵塞,该系统开始出现肺功能衰弱、气管发炎、肺部出现垃圾堆积等。

  疾病列举:

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预防为主,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烟雾对周围人群也会带来危害,应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要教育青少年杜绝吸烟。

同时,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加强个人卫生,包括体育、呼吸和耐寒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改善环境卫生,处理三废,消除大气污染,以降低发病率。

缓解期的治疗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

采用气管炎菌苗,一般在发作季节前开始应用,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0.1ml开始,每次递增0.1~0.2ml,直至0.5~1.0ml为维持量。

有效时应坚持使用1~2年。

核酪注射液(麻疹病毒疫苗的培养液)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或卡介苗素注射液每周肌肉注射3次,每次1ml(含卡介苗提取物于重0.5mg),在发病季节前用药,可连用3个月,以减少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

必思添(克雷白肺炎杆菌提取的糖蛋白)首次治疗8天,2mg/d,停服3周;第2次治疗8天,1mg/d,停服3周;第3次治疗8天,1mg/d,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

可预防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

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

肺气肿的治疗,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氨茶碱,2受体兴奋剂。

如有过敏因素存在,可适当选用皮质激素。

根据病原菌或经验应用有效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等。

呼吸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深慢呼气,以加强呼吸肌的活动。

增加膈的活动能力。

家庭氧疗,每天12-15h的给氧能延长寿命,若能达到每天24h的持续氧疗,效果更好。

物理治疗,视病情制定方案,例如气功、太极拳、呼吸操、定量行走或登梯练习。

众所周之,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分针对环境的措施和针对机体的措施。

这一阶段疾病并未发生,但某些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如病原体的感染,精神过渡紧张、营养不良、平素缺乏锻炼、家庭发生变故等。

这些都会造成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提高,而在这一阶段的危险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如抗感染、心理调整、加强营养等。

此阶段可称为易感染期。

第三级预防亦称康复治疗,是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此时机体对疾病已失去调节代偿能力,将出现伤残或的结局。

此时应采取对症治疗,减少痛苦延长生命,并实施各种康复工作,力求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