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1423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docx

中建龙城沉降观测方案

中建龙城一期工程

 

编写人:

蔡光贵、李姚

审核人:

董锐

审批人:

曹虹

 

湖北中精衡建筑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5月26日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⒈工程概况:

中建龙城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54152m2,其中地上141516m2,地下12636m2。

6层住宅17栋,18层住宅11栋,24层住宅4栋。

建筑总高度72m。

(其中1#楼地上18层,3#4#楼均为地下一层,地上18层,6#7#楼地上6层,8#楼地上18层)。

根据设计要求该建筑在施工过程及运营期间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变形趋于稳定为止。

观测内容:

监测在建筑物主体施工阶段,装饰阶段及使用初期的沉降情况。

监测目的:

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分析其沉降规律、作出预报、确保周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沉降观测成果也是建筑质量检查及竣工验收必不可少的技术资料之一。

观测依据:

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沉降监测精度、仪器设备及观测方法

2.1根据《规程》、《规范》的要求,为了能达到监测目的,本次沉降监测按二级变形精度要求进行工作。

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类别

点位

等级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

基准点

二级

≤±1.0√n

≤±1。

5√n

沉降点

二级

≤0.50

≤±1.0√n

注:

n:

测站数

2.2根据监测精度、监测目的选用仪器及设备。

本工程沉降监测选用的仪器、设备如下表:

类别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精度

等级

沉降观测

瑞士LiecaNA2光精密水准仪配GPM3测微器及铟钢水准尺

NA2

±0.5mm

DS05级

数据处理

清华山维平差软件

2.3根据监测精度及实际监测要求,可采用几何水准法进行沉降观测工作。

⒊基准点及沉降观测点布设

3.1基准点布设

沉降监测基准点是监测沉降变化的依据。

基准点的稳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沉降观测工作的成败。

基准点宜建立在施工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标石要求稳定。

定期地进行复测以验证稳定性。

沉降监测网由3个以上埋石基准点、若干个工作基点组成,布设成闭合、附合水准等形式。

根据现场情况,基准点可采用埋设预制水泥标石,现场浇灌混凝土标石及利用原有测量标志点等形式。

且应在沉降观测开始之前一段时间进行。

埋设的基准点应避开地下管线、松软填土、基坑边沿、地裂缝、施工机器振动及标石易遭破坏地方。

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设置保护标志,防止被破坏或被重物压住,或被水浸泡。

3.2.观测点布设

本工程预计共埋设沉降观测点66个。

(详见沉降观测点布置图)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应牢固可靠,可用弯成直角的Ф16~18mm的钢筋头,埋入主体墙或柱内100或150mm,外露60mm,外露端头50mm磨成圆头,(也可采用隐蔽式沉降观测点)预埋Ф20mm隐蔽式沉降观测点,埋入主体墙或柱内100mm,外露50mm,外露端头30mm(呈半圆形)。

)由我方指导施工单位埋设。

4.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按Ⅱ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

沉降观测所使用的仪器为瑞士LiecaNA2光精密水准仪配水准仪配GPM3平行玻璃板(测微器)该仪器为S05级精密水准仪,并使用铟钢水准尺。

沉降观测所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应定期检验与校正尤其是仪器i角必须经常检校,以确保仪器的性能,满足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应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以减小由于i角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若受场地限制,沉降观测点不能全部作为水准路线转点,则应记录清楚每段视距,作好测前、测后i角检验,以便i角改正实测高差。

沉降观测应当选择有利的时间段进行,并备伞遮阳避雨,遇大风大雨天气时停止观测。

沉降观测除按Ⅱ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各项技术指标作如下限定,以提高观测精度:

视线长度≤35m

前后视距差≤1m;

前后视距差累积≤3m;

基辅分划读数差≤0.3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0.5mm;

水准路线闭合差≤0.5

mm(n为测站数)

每次观测均委派相对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同一台仪器,尽量沿相同路线进行观测工作,基准点按往返路线观测,观测点按闭合或附和路线观测。

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并作详细记录;定期对各基准点进行检测,建立系统的监测记录与资料整理图表,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复检签字,若发现问题当天解决;记录应日期、时间,现场情况结合变形监测专业知识,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5.沉降观测周期

根据设计要求:

5.1建筑物主体施工期间,每增加二层观测一次。

插入砌体施工是分别增加二——三次。

预计该工程的总观测次数为:

60次(6#楼5次,7#楼5次,1#-4#楼、8#楼分别10次)

5.2建筑物主体封顶后第一年,观测四次.建筑物主体封顶后第二年,观测三次.建筑物主体封顶后第三年,观测二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到稳定为止。

6.数据处理及观测成果分析

6.1数据处理

在计算机上进行水准网的严密平差计算。

打印出平差成果资料、各期观测结果。

每期观测完后,对观测资料、观测结果及时进行整理、分析。

掌握建筑物各个部位的沉降动态、沉降规律。

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建设方。

6.2.观测资料分析

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沉降观测控制网经过外业定期复测检查,内业数据处理后,通过对各期基准点间的高差平差值与首期同名值相比较,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确定监测网中相对稳定的基准点,作为监测网的起算点。

建筑物稳定性分析。

建筑物是否稳定,应考虑两个指标。

第一是建筑物稳定性指标。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沉降速率即建筑物日平均沉降量在0.04mm/日之内,说明建筑物趋于稳定。

第二是建筑物的局部倾斜。

局部倾斜不超出2‰~3‰L,即相邻观测点最大差异沉降量不超出0.002L~0.003L(L:

为相邻观测点距离)。

7.沉降观测资料提交

7.1沉降观测点布设平面图。

7.2沉降观测结果汇总表。

7.3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

二、工程管理及人员安排

本沉降观测工程,在我司的统一管理和领导下,由我司测量组具体管理、负责完成。

本工程人员安排如下:

姓名

年龄

职称

职务

曹虹

43

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董锐

31

工程师

测量组长

蔡光贵

36

助理工程师

测量副组长

李姚

27

助理工程师

测量员

徐翔

24

助理工程师

测量员

三.服务及承诺

在观测期间,与建设单位,施工方及监理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协助施工单位安装、并保护好观测点。

如有观测点被破坏现象,及时督促恢复。

及时向建设方及监理单位提供详实的观测成果,不能因观测工作而影响施工进度及建设方的正常工作秩序。

随时跟踪工程进度,在冬雨期及节假日做好安排,保证观测工作的及时及恰当。

1.质量保证承诺

质量目标:

优良

坚持“二查二审”的质量保证体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观测,使用经过检验的仪器设备,严格遵守《规程》要求,随时接受审核人,建设方及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

做到原始数据真实,观测成果准确,结论合理。

2.安全保证承诺

进入施工区,一定遵守施工单位的安全纪律,随时佩戴安全帽,保护好仪器设备及人员安全。

及时统计分析观测成果,了解建筑物的沉降规律,如有异常沉降现象及时向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汇报,以便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建筑物安全。

3.全程跟踪服务承诺

与有关各方保持密切的联系,跟踪工程进度,保证观测工作的及时性及有效性。

热情周到地为建设方及相关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及服务。

附:

1、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2、工作基点、观测点、水准点基点埋设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