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1307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docx

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走向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定位与走向

中国在2001年年底已经正式加入了WTO,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家正在或即将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它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对于未来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以至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自然要引起每个中国人的关心。

大家对它既有期盼,也有担心。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融入由西方大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肯定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必然充满风险和斗争,将会是一个非常长期的、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

在这中间,只有勇敢者和智者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世界范围内,一方面有人极力鼓吹“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全球化,鼓吹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观,把现实的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讲得非常美妙;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在西方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反全球化的潮流。

从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千年回合”会议,到去年7月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都有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在会场外示威游行,打着反全球化的标语牌,呼喊口号,甚至发生暴力冲突。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上有两种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和声音,针锋相对,主要还是反映了利益的对立和冲突。

我国学术界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争论的焦点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到底是陷阱还是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家都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有两重性。

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和历史趋势我们只能顺应它而不能违抗,不能回避。

因此正确地认识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全面认识它的利和弊就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趋利避害,达到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来发展我们自己的目的。

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除了加入WTO以后我们将会得到许多切身体会之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大众传媒超越时空把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都使我们感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全球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也表现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问题,全球化中国文化怎么发展,也是大家非常关切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初步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下面讲三个题目:

第一个题目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前景:

第二个题目是文化全球化的力量及其限制:

第三个题目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走向。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前景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这是我们看到很多文章、著作中对经济全球化的一般界定。

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日起就已经开始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讲到: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个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这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日。

有人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一个标志,那么经济全球化到今天至少已经有五百年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它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这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商品贸易全球化的阶段。

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开拓,是同它对美洲和亚洲、非洲国家的殖民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了列宁所说的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就是帝国主义时代。

它在经济上表现为产业资本的全球化。

这个阶段大约经过了100年。

这中间曾经因为生产过剩而爆发过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之间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而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政治的中心,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明显加快了。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到了9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为全球经济网络的形成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由于冷战结束拆除了原来的贸易壁垒,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信贷的自由化,这就使得虚拟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在全球自由流动和统治成为可能。

正像有人所指出的:

“今天在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已经不再是汽车、钢铁和小麦的贸易,而是股票、债券和货币的交易。

”金融资本特别是投机资本在全球的自由流动,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此起伏的金融危机。

频繁地发生金融危机是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

在90年代至少发生过5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即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1997年从泰国的泰铢贬值开始,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东南亚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同时也殃及韩国、日本和我国的香港,成为一次震憾世界的亚洲金融风暴。

在这以后,1998年又有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年有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金融危机。

短短十年间就出现5次大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结果必然带来这些国家的经济衰退,失业率升高,贫困人口增加。

在这些金融危机中也有人发了财,这就是美国。

有人指出美国正是“站在那些灭顶之灾的肩膀上”。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外国人购买美国的股票、公司司债券和其他非国库证券,1994年为570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1970亿美元,1998年就达到2280亿美元,这个数学是直线上升的。

正是在世界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却大发横财。

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是有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痛切感受,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予以高度重视,注意去研究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研究它的实质和规律,应该说这个研究才刚刚起步。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形成和发展的,我们不能够离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部的矛盾运动来认识经济全球化。

如果只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话,那么往往就只看到商品、货币=技术、服务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换和流通,甚至看到的只是全球经济表面上的繁荣。

如果我们进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就必须不仅从生产力的角度,而且同时也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来认识经济全球化。

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向全球扩张,也就是资本把自己普遍化和全球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全球化,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全球化。

这样来把握它的内在本质,有些现象可能就比较好理解。

现实的由美国和西方大国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极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

这种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共同富裕,而是造成了在国际范围内更加严重的不平衡。

这是一些人对经济全球化不满的原因,实际上主要是对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霸权主义不满。

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有很多表现,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

一,当今世界,由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占有绝对优势,他们的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去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使用他们的廉价劳动力,而以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从中牟取暴利。

秘鲁《商报》上一篇文章指出:

“发达国家是技术的主人,他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出产的原材料价格,在很多情况下,构成某种产品的价格是90%的技术加10%的原料。

”也就是说,由于掌握了技术,成本很低,而且卖出的产品价格很高,发达国家赚大钱,出卖原料和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很明显的就要吃亏。

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控制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他们是国际经济交往“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操纵者,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则当然是首先对他们自己有利。

他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来卡发展中国家。

比如我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什么那么艰难?

我们经过了15年长期谈判,这里就有控制与反控制的长期、反复的斗争。

它总是要强加给你一些东西,你如果不据理力争,就要吃大亏。

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都是吃亏的,发达国家不占便宜不甘心。

三,发达国家还倚恃手中的强权,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地开放市场,以便他们的产品自由进入;另一方面又以种种借口在本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

他们搞的是双重标准,这是一个很不平等的国际经济交往关系。

1999年西雅图会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克林顿政府指示美国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坚持要把劳工和环境标准同贸易制裁挂钩,引起了第三世界各国代表的强烈反对。

提出劳工和环境标准表面上看是要保护劳者的权益,实际上是限制发展中国家有廉价劳动力这个唯一的竞争优势,美国可以借口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不符合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而拒绝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我的产品可自由地进入你的国家,你的产品不符合这个标准、那个标准,不允许进入我的国家,这还有什么自由贸易、平等交往可言呢?

总之,现实的由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国际经济基础关系是非常不平等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官员都对此十分不满。

马来西亚学者M、科尔指出,这种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建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体系的方式是不平等的,贸易条件、金融、投资和技术转移是不平等的,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损失的分配也是不平等的。

一句话,强国受益最多,其他国家受益不多或者根本得不到什么好处,这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切身感受。

这种不平等的国际竞争的结果,自然是造成了国际范围内更加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的南北对立。

有许多实际统计数字可以雄辩地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

生活在富裕国家的人口大约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是他们却占有了全世界86%的国民生产总值,82%的出口市场总额,68%的外国直接投资,74%的电话线路。

而生活在最贫困国家的五分之一,在上述各项中所占比例中都只有1%。

上述两类人口的收入差距,在1960年是30:

1,到1997年已经扩大到74:

1。

这说明在全球经济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贫富两极分化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我们还要看到世界银行今年公布的一个数字:

2002年初,仅占世界人口1%的全球最富家庭的年收入总和,已经占世界人口60%的低收入者的年收入总和。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的不平等已经到了何等的程度!

现实的资本主义体系中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有其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正面效应主要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刺激和推广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负面效应则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扩大和尖锐化。

经济繁荣,分配不公,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中国这个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一切社会矛盾都是根源于此,由此引发。

3、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很明显,同时反对全球化的呼声也很高,这主要是它的负面效应,造成了极端不平等、不公正的国际经济关系所引起的。

前面提到西雅图、热那亚会议都有很多人游行、示威。

其实示威者并不是反对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造成的人间不平等。

他们在游行时打出的标语有:

“我们要全球生态保护,不要全球自由经济”,“世界不是商品”。

有的还说“WTO是资本主义的疯牛”,“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反对一切归跨国公司”。

他们认为全球化造成大量失业、贫富悬殊和生态破坏,摧毁了大多数的幸福和希望。

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说明现实的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受到强有力的挑战,要求用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来取而代之的呼声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这种声音一方面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也包括发达国家中的广大劳动人民,他们怕在全球化中失业,或者他们的农产品卖不出去。

反对全球化运动的参加者成分很复杂,有环保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各种无政府主义者,也有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

他们提出的口号和希望达到的目的很不一样,但有一条是共同的,就是希望改变现实的极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使经济全球化朝着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中说:

“全球化不是一味追逐利润,它应当造福于全人类,因此有必要制定全球化运行规则。

”这种造福于全人类的全球化,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把它叫做“符合人性和道德”的全球化,“使所有人受惠”的全球化,古巴革命委员会前主席卡斯特罗把它叫做“互助的全球化”。

2000年11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上指出:

“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另外还有学者把它叫做“人道主义”的全球化、“和平与发展”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

提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的经济全球化,甚至是反对、批判现实的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全球化”的概念,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改变现实的少数人“一味追逐利润”造成两极分化的极端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要求真正做到“造福于全人类”。

这种“造福于全人类”的全球化,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彻底解决国际经济关系中不平等和社会两极分化的问题,就必须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所以其必然归宿就只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所谓用理想的“造福于全人类”的全球化来取代现实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要求用社会主义的经济全球化来取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这在卡斯特罗等人的讲话和文章中是讲得很清楚的。

许多学者,包括国外的一些“左派”学者都看到了这一点。

去年在社科院召开的一次“社会主义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外国学者就明确指出:

“正是全球化推动劳动阶级作为世界革命的主体而崛起,历史将会证明:

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助产婆。

”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去年5月,有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会,作出决议,认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全球化运动形势在今天已经出现了”。

我们在揭示全球化的实质和前景的时候,已经看到了社会主义全球化代替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其实,这种历史趋势马克思早已在理论上加以证明。

他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不断被克服,但又不断地产生出来。

不仅如此,资本主义不可遏止追求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用资本来消灭资本。

”资本矛盾运动,它不断地追求普遍性,也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最后发现资本本身就是它的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人们就会“用资本来消灭资本”,也就是用它所创造的最大财富,去消灭资本主义占有制。

这就是资本运动的必然逻辑。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而是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矛盾运动的逻辑。

资本主义为克服自身的危机所作的每一次努力,都为更具有破坏性的危机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实际上就是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准备了条件。

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展示的前景。

“造福于全人类”的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的经济全球化,虽然在今天还只是一种理想,但却不是毫无根据的空想。

因为现实的经济全球化既然是资本家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么这一现实的矛盾的进一步发展总有一个解决的办法,进一步社会化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必然要求有一种新的全球化来代替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就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当然,这一过程是相当长期的,是一个还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但是,我们相信,全世界的进步力量一定会找到一条从现实的全球化过渡到理想的经济全球化的道路。

今天对待全球化的态度大体有三派:

一种是乐观派,一种是是悲观派,还有一种是现实主义派。

中国总的来说属于现[产主义派。

一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和损失的国家,像泰国、印尼这些国家反对全球化的呼声就比较大,中国相对来说还不是批评全球化呼声最大的国家。

有的西方媒体把中国、印度、巴西称为“全球化成功的故事”。

30年来多国在改革开放中总的来说是在全球化中受益的。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党中央、国务院下那么大的决心,经过15年艰苦谈判,争取加入世贸组织,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就说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的。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可以把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因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我们是经济全球化的乐观派。

一、文化全球化的力量及其限制

首先“文化全球化”这个概念能否成立?

文化全球化的事实是否存在?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可以把当今的一些文化现象称为文化全球化?

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还是多元发展的,文化不可能全球化,或者说不可能有全球文化。

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消灭、消解文化的民族性和多元性,但是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对各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没有影响,这也不符合事实。

由此看来,比较一一致的看法是,文化全球化在今天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和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民族性是可以并存的,也可以说二者是统一的。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说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今天已经存在着文化全球化的现象呢?

大家知道,经济产品不只是物质形态,许多产品都是有文化意义的,而且有一部分商品直接就是文化产品。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音乐磁带、图书报刊等,在赚取商业利润的动机驱使下,迅速地占领和垄断了全球的文化市场。

它们传播着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的甚至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企图,通过文化传播影响、控制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和灵魂。

今天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穿着牛仔裤,出入于卡拉OK哥厅,都喜欢看《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等美国大片。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非洲考察时,到一个小村庄,看到当地黑人晚上围坐地一起,正在看盗版的好莱坞大片,他感到吃惊的是这部片子当时在伦敦还没有上映,而在非洲这个小村庄里就已经放映了。

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传播的力量有多大!

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在世界各地的儿童,都喜欢吃麦当劳、看卡通片,都知道有一个米老鼠,有一个唐老鸭,所以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的全球化现象又称为“文化的麦当劳化”。

在当今世界,这种文化的全球化,主要是美国凭借着它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将其以好莱坞、迪斯尼、麦当劳、CNN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以工业的方式大批量地生产和复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各地区,使它们成为大多数人特别是青年人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成为超越国界的全球文化。

这在他们来说是很自觉的,既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战略。

有人指出,美国的文化产业自1983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连续增长的势头,到1994年,其视听产品就已经成为仅次于飞机出口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占据国际市场的40%。

有一个这样材料,目前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超过飞机出口,成为它的第一大出口商品。

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被美国和其它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

美国控制着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不仅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部分电视节目来自美国,而且像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据统计,其95%的电影市场、93%的电视剧、35%的英语节目、80%的书刊市场,都已被美国所占领,加拿大可以说已成为美国的一块殖民地。

在其他发达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情况。

美国学者罗伯特、贝克说了一句大实话,他说:

“美国的经济、美国的政治影响和美国的文化,都单向地对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压力,使更像我们,更加美国化。

”他显然是承认文化全球化的,并认为文化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化”。

事实确实是这样。

美国通过对新闻传播、电影电视、音乐磁带、商业广告、图书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垄断,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推销到全世界,无形中控制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生活。

这种文化渗透对于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来说,就越来越从中心挤到边缘,某些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弱小民族的文化已经面临着逐渐弱化甚至消失的危险,这就是近年来各国学者经常讨论的文化认同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是确实存在的。

保护民族文化,甚至抡救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于文化的全球化,我们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英特网不受时空的限制把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已成今日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这个方面,美国也凭借着它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在电脑网络和信息技术方面明显地领先于世界。

他们控制着世界上的大部分电脑网络资源,控制着网上的信息发布权,使英语成为最流行的网络语言,利用互联网的全球化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合法”推销到全世界。

正如《权力的转移》一书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所说:

“未来世界的政治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和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所达不到的目的。

”事实确实是这样,文化传播的力量有时候可以达到暴力和金钱所达不到的目的。

目前世界上电脑网络和信息技术资源分布的情况是很不平衡的。

有这样一个数字能说明一些问题,它说在今天88%英特网用户是在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网上的信息语言90%都是英文,而世界上真正讲英语的人还不到10%。

这就把世界上的人首先分成了上因特网的人和不上因特网的人,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是人人都上网。

另外对那些不讲英语的国家来说,它的语言、文化自然就要受到冲击。

比如说德国的公司,为了做生意,不得不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就势必对本民族的语言的生命活力造成一定的冲击,造成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对于那些弱势民族来说,他们的语言文化在西方国家的语言霸权面前更面临着逐渐弱化以至灭绝的威胁。

已经有语言学家发出警告:

目前世界上每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

情况是相当严重的。

这种文化传播不平衡的现象,表现为从富国一边倒地流向穷国,使一些弱势民族的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种文化全球化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化”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实质就是全球文化的资本主义化,或者说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

美国恃其文化强权对世界各国各地区进行文化输出,其目的就是要推销一整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来控制全世界人民的精神和灵魂。

比如他们通过大众传媒极力推销一种所谓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使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以追求物欲满足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一部分人的精神空虚,理想、信念失落,以致腐化堕落等种种社会犯罪行为的频繁发生。

另外我们看到,推行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还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一种战略武器。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在“冷战”中不战而胜,成攻地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演变过去,就是因为他们采取了杜勒斯当年的战略:

“要同我们对手展开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在苏联播下混乱的种子”,“让他们演出一场自我灭亡的悲剧”。

这就是杜勒斯当年的战略,不幸而言中。

今天,美国中央情报局又把这一套搬到对付社会主义中国的所谓《十条诫命》中来。

《十条诫命》的文本已在一些杂志上公开披露出来,其中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

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攻的一半”等。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也说,要“千方百计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民采取西方有关民主和人权的概念”。

他们非常注重做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工作。

美国的这种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自然要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不仅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日益觉醒起来,而且某些发达国家的进步学者也看清了他们的侵略本质,纷纷写文章、著书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

有两本书很出名,一本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