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953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docx

现代教育学完整答案

1.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及发展的过程。

答:

一般认为,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现代学校的特点:

1.学校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2.学校教育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学校教育逐步民主化。

4.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开始携手并进。

5.终身教育思潮开始发端。

6.现实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1.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

2.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3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2.简述学校活动的运行机制。

答:

学校教育活动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承担着自己的使命。

这样一种持久的活动,有自己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工作系统、监控系统。

1.动力系统。

学校教育活动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由需要、动机和目的等构成。

从个体教育的角度看,个体的活动是由动机激发的,动机是现实教育活动的直接动力。

所以,激发动机是教育活动(特别是学习活动)的关键一步。

从长远的观点看.而要和动机只有转化为目标,才能维持长久的活动,因此,教育活动重要的动力来源还是教育目标。

全面激发学生的动机是教育活动得以维系的前提,也是施教者的重要任务。

2.工作系统。

工作系统是教育活动运行的主体部分,它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一施教者、求教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展开的过程。

在工作系统中,施教者要调动求教者求知的积极性,实现教育内容的传授任务,指导和协调求教者的活动,促成求教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求教者会主动求教,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改造自身,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3.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阶段及未来趋势

答:

趋势,1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2.追求教育的多样化3.追求教育的国际化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第三章

1.简述杜威的教育过程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

杜威认为,教学过程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

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

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

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简述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答: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20实际50-6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强调儿童认知结构的研究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对知识结构的理解,提倡发现学习和早期教育。

(1)在教育内容上,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

(2)教学方法上,使用发现法(3)早期教育

3.素质教育的特征

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

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学的贡献

确认了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

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的个别差异性等

5.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指人的身心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和谐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具有个别差异性

6.论述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胜利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大小与其本身师傅符合常态有关5.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2.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3.社会的精神文化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4.社会环境的不同还可能造成个体发展上的巨大差异5.环境因素对人影响的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和组织性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5.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遗传上的优势,弥补遗传上的缺陷。

1.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

第二,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第三,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

特点:

1.现行的教育方针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意志。

2.现在的教育方针是对我国建国以来提出的教育方针的继承和发展。

3。

现行的教育方针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征。

2.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答:

全面发展的人的量的方面规定性——之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全面发展的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第三,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规定性——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

1.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当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教科书的编著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

答:

1.教科书的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从其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教科书不是现成知识或真理的罗列,而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能力。

3教科书应该是开放性的,能引发学生长生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4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出学生的情感。

5.教科书的编写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6教科书的编写要给教师留有一个充分发挥自己的余地。

1.谈谈你对教学基本任务的时代新发展的理解。

答:

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完成下列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在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2.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2.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作用。

答:

第一。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试述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中的内容。

答:

1研究型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信息技术教育4劳动与技术教育。

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

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2.现在家庭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

1家庭教育的先导性2.家庭教育的感染性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4.家庭教育针对性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3.学校教育有哪些特点及局限性?

答:

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作用的全面性4.内容的系统性5手段的有限性6形成的稳定性

局限性:

学校教育并没有占据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和空间。

第二,学生生活被制度化、非主体化和符号化。

1.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

答: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出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3.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

2.当代学生观有哪些?

答: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尊重的教育理念。

三、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

四、依法施教的理念五、自我教育的理念。

3.学生的本质有哪些?

答: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2.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3.学生是售价与的对象

1.教师专业化:

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的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

2.校内进修:

在任教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的以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目的的教研活动。

3.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

4.双轨制:

是一种学制类型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子女走的是从预备学校到中学再到大学的道路而劳动人民的子女只能走从国民学校到职业学校再到就业这条道路这两个体系如同铁路的两轨绝不相交。

5.简述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

(1)直观性原则

(2)巩固性原则(3)循序渐进性原则

6.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的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它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2)它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它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

(4)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

10.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虽然是根本的,但它并不直接决定教育。

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1)社会政治经济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目的(3)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4)政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的结构。

7.教育现代化的自身内容包括那些?

(1)教育观念现代化。

2)教育内容现代化。

(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5)教师素质现代化

8.简述人的身心发展动因?

答:

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人的本质是一系列矛盾的存在,做为类本质的人自身的矛盾,在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本我”与“自我”的矛盾、“自我”与“超我”的矛盾。

因此,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正是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

   规律:

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③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a.在生理发展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

b.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最佳期和关键期,发展有不平衡的方面。

④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个别差异性。

-受遗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2.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有什么特点?

(1)教育目的的融合性特征

 

(2)教育目的的适度超越性特征

 (3)教育目的的类主体性特征

  12.课程改革之后的学校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9.教师职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主要变化?

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的变化是深刻的:

(1)教师职业职能的变化:

以学会生存为根本职能。

(2)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从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3)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经过严格训练、持续研究以获得和维持专业知识和技能。

(4)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教师职业者必须是终身学习者。

(5)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10.简述道尔顿计划中教师工作方式的特点?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第一项是自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教师不可以用课时表硬性规定学习的时间与内容。

第二项是合作,学校成为实际的社会组织,学生在这里相互交往合作学习共同生活第三项是时间预算,儿童学习采取包工的形式自己做学习计划。

学校有实验室这是道尔顿计划必备的一个实验条件。

学生有指定的作业是学生学习后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学校有记录表用于记录指定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师不再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要工作他们的工作是组织管理指导学生的学习。

14.简述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本?

11.简述教师职业人的特点?

答:

首先,作为职业人,社会对他们的行为有着很高的标准和严格而又多方面的规范。

   其次,教师作为职业人,其一言一行都应遵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不履行就会给社会他人带来灾难与伤害。

也给自己带来痛苦。

对于教师职业人来说,爱心责任心是时刻都应具备的。

教师的崇高就在于他们有爱心和责任心。

教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教师职业不是私人的事而是社会的道义的公益活动。

12.简述教师“教育概念”的意义?

(1)“教师教育”概念作为教育的专用语,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70年代后,以欧盟各国为重心在世界各国被采用

(2)“教师教育”概念替代了“师范教育”概念。

这种替代其意义在于教师教育的重心由职前阶段转向了职后阶段教师教育由阶段性和终结性转向了终身性和持续性(3)“教师教育”概念是统合了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概念的新概念(4)“教师教育”概念已实现教师的终身教育为目标,包括职前、入职、职后三阶段的教育,而且追求三阶段教育的连续性

19.论述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

答: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

教育者是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老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等等。

我们这里主要指学校教师。

他们的主体性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他们承担着社会所赋予的教书育人的任务,那么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必然会带给学生这个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陶冶,对学生的社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引导者。

教育者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应教会学生学习。

三、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来设计、组织和实施的。

为了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高的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以往和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和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

如何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学生确立积极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而这一切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

教师应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尽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五、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能力提高的学习者。

社会在发展、进步,人类知识也在剧增,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教学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才能带给学生最新、最前沿的信息。

论述题 

  1、 如何认识教育优先发展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p125

 答:

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现有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而超前投入;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社会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各国明智政府的一个战略选择。

从教育与人、与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看,只有从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出发才能使教育先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1)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的生成性,但发展从根本上是由一代代人主体地位的上升、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

(2)人的主体地位对教育优先发展具有客观的规定性。

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作用。

人力资源的这种决定性和教育本体功能向社会功能的转变,为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确认提供了理论基础。

(3)一切先进的科技与文化、现实的生产力与非现实的生产力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教育产业是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即基础性、全局性产业。

这种基础性不仅表现在教育对生产力这种社会底部要素有基础作用,对文化艺术、军事国防等顶部要素也具有基础作用。

(4)全局性指教育的重大作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由于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教育就应该摆脱工业社会复制标准件似的教育模式,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未来人才,这表现了教育对各行各业的先导作用。

(5)另外,由于教育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重大作用,出现了教育时段向两端的延伸,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人的超前性。

有远见的国家与政府不惜重金,加大力度发展教育,改革教育、积蓄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2.面对未来社会,教育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答:

(一)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的具体内容在于:

1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

2强调学习。

3扩大基础教育得手段和范围。

4改善学习环境。

5加强伙伴关系。

总之使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身心发展程度的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二)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发挥学习的主体性,1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重点,调整教育目标。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体现综合性和开放性。

3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4增加选修课的比例。

(三)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

“学会关心”是教育对种种问题的应答,实质是要求人们能够反思过去,承担起对未来的责任,合理运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促进人类社会的话可持续发展为在全民教育中适应“学会关心”的时代要求。

(四)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对国家而言,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必须重视以下两点:

1改变单一的以学校教育、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打破同步化、集中化,逐步构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教育系统。

2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对个体而言要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自我寻找学习的动力源,掌握学习策略。

(五)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意教育的本土化。

 实现教育国际化,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解决国际上通用人才的标准界定和具体化问题。

2加强教育上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3在教育内容上,选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素材,4加强外国语教育,外语是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工具。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展中的主导作用。

P182

答:

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从宏观上看,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经济的需要,要考虑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对教育的要求,同样,进入教育的微观领域,教育也必须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状况、教育自身的条件、家庭和家长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与之有关的若干因素和条件。

如何作到呢?

①积极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探索的能力。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A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B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C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建构能力相匹配。

总之,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大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②不断提高教育现有的自身条件。

包括:

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等。

教育的物质条件是教育赖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教育管理水平同样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方面,现在的大多数学校已基本具备了教育的物质条件,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作用,作到优化组合,以经济、实用、便利为原则。

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各自教学专业的特点,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去,如网络教学,电化教学等等;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思想水平,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进修,充实自己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把最先进、最实用的知识交给学生。

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的管理过于集中,束缚了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的积极性。

加之招生制度造成的应试教育倾向、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造成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工资拖欠等等,这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③注重家庭环境的因素,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合作。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是天然的合作者,不仅表现在时间的起继性,还表现为空间的互补性。

因为影响教育的家庭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的人际氛围等。

(只有在学校和家长的齐抓共管下,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从真正了解学生,从而关心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④加强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

教育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有机组合部分,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育人功能;政治制度的开明程度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取向;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强化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而消极败落的社会风尚会抵消甚至消解教育的作用;积极进取的民族心态是国民教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对策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的?

P260

答: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学科本位,科目太多缺乏整合的现象;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倡导建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分注重接受学习的现象;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5.联系实际,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如何指导、组织学生学习?

P260

答: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教师必须在观念和教学方式上有革命性的变化:

(1教学观念。

强调教学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师生互动和参与的比重加大。

(2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强调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参与者。

作为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和实验中,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学科的观念,加强学科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3)教师常规教学方式。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的共同探究知识。

(4) 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

(5)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6.你在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典型心理问题是什么?

是如何指导的?

经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P286

  答:

第一种答案: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而曾经遇到过一个学习很马虎的孩子,在考试时,他经常不该错的题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不该丢的题却丢了;平常本来不该交交错的作业交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错了,为此没少挨批评。

他也在心里提醒自己,千万别再马虎了,又要挨批评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还是错了,她真是苦恼极了,却很难改掉这个坏毛病。

对这个学生,我采取的方法是:

首先,让她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告诉他,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这样在最初学习阶段,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

另外,也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检查,告诉他,自己要督促我自己检查,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教师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心理咨询与指导的内容包括:

(第二种答案:

1)、 学习方面:

如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突然下降、观察事物不准确、思维混乱等;

(2) 生活方面:

如过分懒惰、依赖、偏食、对新环境无法适应;

(3)人际关系:

如社交恐怖、过分害羞、不合群、师生关系紧张、经常性说谎等

(4)发展方向:

如怎样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智力、选择自己的人生定位等。

心理指导措施:

(1) 直接咨询:

面对面的直接咨询服务。

(2) 间接指导:

通过教师、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