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824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docx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

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

实际与问题研究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优秀人才资源,是推动吐鲁番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在自治区党委《关于组织实施“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的意见》制定下发后,吐鲁番市将其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学员培养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此工作能够

一、基本情况

吐鲁番市总人口61.5万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7.58%;城镇人口23.5万人,农村人口38万人。

为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吐鲁番市制定实施了相应的就业政策。

对此,吐鲁番地区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这培训,有多少学生参加报名,如何筛选的,有多少学生入围,筛选后如何签合同,学习结束后回来在哪就业,享受什么待遇。

筛选后进行军训,分别都在哪些院校进行培训,学校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现有多少学生已赴湖南对口省市各大院校学习培训。

二、主要做法(三大条)

(一)优越的环境,领导的关爱,促进了学员安心学习

湖南省、市、院校对我地区首批培养学员工作高度重视,无论是从硬件设施到人文关怀,还是从整体安排到生活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认真的落实,为学员们安心、静心、舒心的学习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员们感到非常的舒心。

湖南省湘潭、衡阳、郴州三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教室、宿舍、食堂及附属设施等硬件建设。

为了方便学员生活和学习,帮助学员更换了手机号码,购买了学员医疗保险。

为保障学员的生活,成立了以后勤处长为组长的职能小组,配备了食堂管理员和工作人员,根据少数民族学员饮食习惯安排制定食谱。

郴州学院还开通新疆高校毕业生培训专题网,为培训班的学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交流平台。

通过调研和信息了解,学员们感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学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湘学习生活的非常舒心愉快。

2、各级领导的关心慰问,让学员们感到暖心。

两个多月以来,新疆和湖南各级党政领导以不同形式深入三市院校看望和慰问新疆学员,让学员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厚爱,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好。

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提・依明同志率代表团一行到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对吐鲁番市赴湘培训班的慰问、视察调研活动,对湖南省为此次培训所作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吐、鄯、托四套班子部分领导赴湖南三市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看望了培训班学员,送去了家乡的问候。

湘潭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吐鲁番市培训学员捐赠助学金2万元。

五一节前夕,湖南三市领导到院校看望新疆学员,并为新疆培训班学员送来了山羊、蔬菜等一批慰问品,表达了五一节的祝福。

为了加强家长对孩子在湖南学习生活的了解,调动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鄯善县县委组织部和衡阳市委组织部召开了学员与家长、家属视频见面座谈会,举办在湘培养大学生与留疆“宝贝”同庆“六一”视频互动活动。

让各位学员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各地各级组织和领导对培训班学员的重视和关心,并表示让组织放心,让家长、家属和亲朋好友放心,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用真心去学习,积极转变观念,学得真本领,为新疆今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员们感到开心。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员们身处异地不孤独,通过活动与湖南人建立了友谊,通过与湖南人联谊成了朋友,他们感到很开心、很愉悦。

与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友谊赛5次,与湖南三市社团组织、各院系分别开展了文艺晚会联谊活动3次,举办了清明踏青赏油菜花、到烈士陵园扫墓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参观了附近部分景点公园和书院,进一步了解湖南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风貌。

同时还参与了院校红歌比赛等活动,学员们感到生活非常充实。

4、参观湖南改革开放成果,让学员们感到热心。

湖南三市组织部和院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员们参观了三市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既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让学员们明白,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多种技能,才能更好地建设美好家园,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贡献,更好地为家乡各族人民群众服务。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畅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学员健康顺利培养提供服务

120名学员到达湖南三市院校后,我们主动与院校、队长、辅导员沟通,建立了手机、座机通信录,随时沟通、交流和反映情况。

相互交换了邮箱地址,双方的文件、信息能及时传递。

地区培养办与三名队长、辅导员和学员建立了QQ群,每天都能通过QQ群报平安,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QQ群和邮箱及时将学员的学习生活信息提供给自治区培养办、地委、行署领导,为有针对性指导学员培养和解决学员学习生活中问题和困难提供了依据。

截止目前,编辑信息48期。

畅通的信息渠道,为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学员信息、及时为学员提供服务塔建了桥梁。

(三)湘吐联动,促进培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1、及时将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传递给学院、传达给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

自治区关于学员培养工作有关文件和要求我们第一时间传递给院校,要求队长配合学院抓好相关精神的落实。

比如,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问题,我们迅速电告湖南三市院校,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和师资力量。

再比如,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学员及随队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下发后,及时将管理办法传递给院校和队长,要求队长组织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学习、讨论,管理办法人手一册,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抓好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

2、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培养质量。

各县(市)根据设定的专业提出了学员培训见习的初步教学方案。

湖南三市院校专门成立了以教务处长为组长的教学管理小组,共同研究了我们初步教学方案,并根据自治区学员培养的方向、培训见习内容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学员培养教学方案。

目前三市院校学员培养教学方案和计划已完成。

师资队伍方面,采用校内与校外聘任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是聘请一些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专家来校讲学。

根据各专业实际制订了详细具体的教学培训计划。

各种教学仪器、教学实验室都已准备到位。

3、建立党团组织,制定学员管理制度,规范学员的管理。

三县(市)赴湘培养学员班,根据学员、随队工作人员党团员情况,均成立了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了党团活动,严格落实党团生活制度,发挥了很好的堡垒作用。

会同学院制定了学员学籍管理办法、奖励与处分制度和《吐鲁番籍学员在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期间管理制度》等近二十项规章制度。

还建立了每天与地区培养办QQ沟通、每周一次党支部例会、每周一次信息研判反馈会、学员思想状况实时掌控等制度。

通过落实制度,抓好学员和随队工作的管理,通过严格管理,规范学员、随队工作人员学习和生活秩序。

4、落实县(市)一名民警到院校附近派出所挂职,协助学院管理。

4月16日由组织部门负责从各县(市)选派一名政治思想好、工作经验丰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强的民警到湖南三市院校附近派出所挂职副所长,主要协助院校抓好新疆学员班的管理工作。

二、第二期准备派出学员进展情况(将此部分糅合到前面的主要做法中)

1、认真摸底,掌握底数。

首批120名学员赴湖南培养后,我们按照自治区培养办的安排,立即着手对2002年至2009年和2010年参加笔试的考生进行相关情况的摸底,摸清参加笔试考生中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已就业的大学生、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报名考试的大学生、愿意和不愿意赴湘培养的大学生。

通过摸底调查,目前参加笔试的考生1344人。

其中:

2002年-2009年983人,2010年361人。

同时,对社区、乡镇等事业单位岗位情况进行了摸底,做到了情况清楚,目标明确,为完成今年培养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多种渠道挖掘岗位,扎实做好准备工作。

自治区培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要求,2002年至2009年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今年全部送出和已经参加报名考试的2010年毕业生纳入培养计划。

针对地区事业单位严重超编,培养就业人数较多的实际,地区采取多渠道挖掘岗位。

我们除了从双语幼儿教师、基层卫生、计划急缺人才和边远乡镇挖掘就业岗位外,还对地区10家国有企业需求岗位进行逐家摸底调查,三次召开地区国有企业领导人会议,初步确保了115个岗位。

同时,还对自治区5家国有企业和地区10家国有企业以及基层事业单位提供的需求岗位进行了公开报名,自主选择,事业单位报名占84.74%,国有企业报名占15.26%。

对地区国有企业报名的47名大学生组织了供需见面会,确定了22名培养对象。

从报名情况看,培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3、科学设计,形成了第二期培养方案。

经过前期岗位需求调查摸底和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目前已初步形成第二批赴湘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目前,通过自主选择、公开报名,放弃培养权利132人,愿意参加培养1212人,边远艰苦乡镇事业单位培养1110人,其中:

双语幼儿教师132人,卫生类29人,计生类26人,农业农村工作类178人,社区服务和管理类62人,乡镇站、所、场提供的所需岗位683人,预计驻疆央企和区属国有企业培养138人,地区国有企业力争实现培养35人。

安排18个班,涉及教育、卫生、计生、财会、统计等专业,培养时间2年。

具体安排:

7月10日至13日完成体检,7月14日至17日完成政审和资格审查,7月19日至25日对拟确定培养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7月26日至8月26日分批组织军政训练和三方签定协议,8月底将统一送湖南培养。

三、与援疆省市对接情况

近期地区将组织人员前往湖南对接第二期培养院校、人员吃住和教学计划等相关事宜。

对接完后,我们将按照方案的时间进度,认真抓好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工作的落实,定期给徐厅长汇报工作进度,请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按时完成自治区明确的培养任务。

三、存在问题(三条或四条)(问题和意见建议达到7200字以上)

一是湖南根据新党办1号文件800名培养任务向中央申请培养计划经费,因培养人数的增加,超出部分的经费预算及分配情况,以及培养期限的问题,建议自治区以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便于援疆省市工作的对接。

二是吐鲁番地区事业编制超编,此次送去湖南培养人数多达1200多人,而且都是进入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因此恳请自治区解决所需编制和经费(工资、津贴)问题。

三是建议自治区培养办在驻疆央企和区属国有企业培养名额分配上给予倾斜。

帮助我地区报名驻疆央企和区属国有企业符合条件的138名毕业生都能参加培养。

四是鉴于赴湖南培养人数多,建议自治区培养办帮助协调购买赴湖南培养火车票。

四、意见建议(四条-五条)培训、交流、管理、经费、编制

突出“两训一访”,做到教育培训经常化。

“两训”即:

采取“周末课堂”、观摩学习等形式,以市委党校为阵地,每年有计划地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5场次以上,不断提高“村官”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各乡镇党委通过拜师结对、实地培训等方法,每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30多场次,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乡情,掌握民情,尽快适应工作。

“一访”即:

实行走访考察制度,每年安排组织、人事等部门干部组成检查组,深入各乡镇对大学生“村官” 的思想认识、生活状况及工作表现走访考察一遍,通过座谈交流,民意调查,切实掌握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奠定了基础。

  建立“网络支部”,推进交流活动经常化。

针对大学生“村官”中党员人数多,集体活动少,相互缺乏交流的实际,敦煌市大胆探索网络党建新模式,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依托“敦煌党建网”,建立了敦煌市大学生“村官”网络党支部。

支部为全市85名大学生“村官”党员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了9个党小组,健全完善了组织机构。

同时,设置明星“村官”、支部论坛、网上党课等12个活动板块,通过动态管理,经常性地组织讨论交流和网络学习,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为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开拓了良好的活动平台,实现了对大学生“村官”的网络化有效管理。

  落实“四项机制”,实现成长管理经常化。

健全了大学生“村官”下派用人机制,对每年考选的大学生“村官”,一律安排到农村工作,严禁市直机关、乡镇借调或截留,实现了深入基层,服务农村的目标;制定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落实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情况,实现定期汇报思想、定期反馈工作、定期交流学习、定期述职考核;推行了大学生“村官”“4+1”帮带机制,组织各乡镇党政班子、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致富能手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五员”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除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根据各人专长,兼任政策宣传员、矛盾协调员、舆情信息员、基层调研员和远程教育管理员,让他们在政策法规宣传、村级事务管理、科技信息推广等具体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

(敦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