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702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背景分析doc.docx

教学背景分析doc

东南亚

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课标的分析和解读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并能进行简单评价。

【知识与技能】

运用各种图像信息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特点,识记主要国家及其首都;简单评价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学会认识区域位置、范围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标注主要纬线纬度、大洲和大洋名称、识记东南亚国家及其首都,观察并了解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等活动方式,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知识学习中感悟地理位置对一个区域独特自然环境的形成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渗透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区域位置的独特性对区际联系的影响。

东南亚是世界区域地理中的第一个地区,所以,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区域的位置、范围及特征,注意引导学生以东南亚为例,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尽量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和活动时间,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是协作者、引导者。

教学目标既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落实,更侧重分析、归纳、评价、判断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由于本课涉及的课标要求较多,所以,我重点选择落实其中一点,依据“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论,采取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及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为推荐生源,学生素质普遍较高,愿意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同时,经过初中一年半的学习,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能够运用一些地理图表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有收听收看新闻,提取地理信息的习惯;具有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和上网搜集信息的能力。

已经学过中国的区域地理和亚洲,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而东南亚独特的热带景观和民族风情,丰富的物产和旅游资源,学生早有耳闻,却又不甚了解,无疑令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但是,学生归纳区域特征、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相对较弱。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出现学过之后,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单独的知识点,不能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对地理图像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弱,更缺少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中看待区域的独特性及与其他区域的联系性的视野。

所以,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及一个课外拓展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每个活动的设计或是突出本课的重点,或是突破本课的难点,或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最终达成相关教学目标。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

东南亚是世界区域地理中首先学习的一个地区,教材的安排体现了突出的区域特征,课程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地理课程来源于生活。

这些都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以上分析,体现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益的地理”等基本理念。

“东南亚”一节通过“重要的地理位置”、“山水相间、岛屿密布”、“人口稠密、华侨聚居”、“气候湿热、物产丰富”几部分讲述了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体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

地处低纬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东南亚的热带气候,而热带气候又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处于“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形地势与河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的分布又影响着东南亚人口城市和经济的分布和发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本课时主要选择学习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及其特点。

主要涉及教材“重要的地理位置”的相关内容,并通过专题网页提供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国家及首都,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作用,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板块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气候与物产,知识框架结构图等丰富的图像、文本、视频等相关资源或链接。

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需借助网页资源来完成。

教学目标

1.浏览东南亚专题网页提供的地图、文字等资料,明确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作用等,归纳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查阅东南亚专题网页内容及相关地图,明确东南亚的范围及组成。

3.查阅东南亚专题网页及相关地图,利用记忆规律,识记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4.查阅网页资源,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对不同国家的战略意义,拓宽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点。

2.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二)教学难点:

归纳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并对其位置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1.东南亚专题教学网页,提供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地形与河流城市分布、气候与物产、旅游资源等相关动态地图或文字资料等,相关新闻报道,相关记忆窍门,相关网址链接等内容。

2.ppt课件、白板课件、东南亚专题网页、极域机房中控软件支持下的课堂反馈练习。

3.学案。

(二)教学手段:

基于互动式电子白板及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

(三)主要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的自主学习为主。

采用学生结合学案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然后利用交互式白板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即时课堂测验及统计分析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率,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自主决定学习的速度快慢、学习内容的多少),实现了分层教学;又以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能客观反映课堂的生成过程,及时反馈并纠错,提高课堂的实效。

在课后拓展环节,提供相关网络链接,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引导学生在国际环境中看待东南亚的独特位置,站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立场看待东南亚的位置,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联系地看待世界,逐渐形成国际视野。

教学过程

环节时间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技术

应用

联系新闻热点导入新课,

2分钟。

 

提问:

最近有一架失联客机一直牵挂着13亿国民的心,同学们知道这架客机是从哪个城市出发的吗?

这个城市属于哪个地区?

过渡语:

没错,这次马航失联事件正是发生在东南亚地区,有网民说这次事件让网友们复习了东南亚地理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借助网络,通过学习深入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该区域位置的独特之处。

板书:

课题。

学生回答:

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属于东南亚。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新课的开展作铺垫。

 ppt1结合白板软件的聚光灯效果,引起关注,突出重点,激发兴趣。

ppt2强调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

ppt3引出课题和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和任务布置,

1分钟。

讲授:

我们在认识地理区域时,通常从确定位置、范围入手。

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时,通常首先明确其在世界的位置,然后重点明确其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和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还会对区际间的联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过渡:

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学习思路,结合网页资料和教材、地图册,完成学案中的活动一。

倾听并明确学习思路和方法步骤,明确下一步的学习任务。

学法指导,明确学习任务及操作方法步骤。

ppt4

 

 

 

 

 

 

 

 

 

ppt5

活动一:

明确东南亚的位置,归纳特点,

15分钟。

组织全班同学,结合学案、结合东南亚专题网页,完成活动一:

请同学们结合网站资料完成学案活动一相关习题,明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并简单评价。

第一步:

组织学生完成学案活动一中1、2、3小题,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查阅网页相关地图,在图中标注三条纬线的纬度,并填注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

2.明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气候及农业发展的影响。

3.说明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归纳其突出的特点。

教师结合学生活动进行点评,并进行板书小结: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提问:

阅读航线图,大多数贯穿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航线汇聚在东南亚哪个重要的海峡?

组织学生阅读网页中有关马六甲海峡的相关资料1、2、3和相关地图,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学案活动一中第4小题。

1.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附近有哪些国家?

3.马六甲海峡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结合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肯定和表扬,如有错误,引导学生进行纠错,然后板书:

马六甲海峡——咽喉要道。

补充讲解:

从这张航线图上看,马六甲海峡非常繁忙,许多航线从这里通过,特别是通往日本的航线,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通达东亚、东南亚的最便捷通道,是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提问:

通过以上学习,你能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进行评价吗?

在学生评价基础上板书。

结合教材、网站等相关资源,完成活动一。

 

 

 

 

每位同学结合网页资料及教材、地图册,自主完成学案活动一的习题1、2、3,明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学习反馈】请同学到教室前面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标注相应纬度和填注大洲、大洋名称;请同学结合学案说明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学生读图发现:

马六甲海峡。

 

 

学生结合网页中相关图文资料,思考相关问题,完成学案活动一第4小题。

 

 

【学习反馈】请同学到教室前面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圈画马六甲海峡位置,找到并说出其周边国家;请同学结合学案说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学生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进行评价。

通过对图像、文字等资料的分析,明确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能对其位置进行简单评价。

 

ppt6提示相关经纬线。

链接:

东南亚专题网页相关图文资料。

ppt7提示学生活动内容。

ppt8结合白板标注功能。

 

 

 

 

 

 

 

ppt9提示马六甲海峡相关航线,链接:

网页动态航线图和马六甲海峡资料。

ppt10提示学生活动。

ppt11结合白板标注功能。

 

 

ppt12

 

 

 

 

 

 

ppt13

活动二:

明确东南亚的范围组成,

5分钟。

组织学生观察地图,明确组成东南亚的两大地理单元: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结合地图讲授:

中南半岛因在中国的南部,所以叫中南半岛,中南半岛继续向海上延伸,形成了狭长的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

请在学案地图的相应位置上,填注组成东南亚的两大地形单元的名称。

在组成马来群岛的众多岛屿中,有一些面积较大的岛屿,请同学们查阅地图,在学案空白地图上标注代表相关岛屿的字母。

完成学案活动二,标注或填注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或代表相应地理事物的字母。

明确组成及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及位置。

ppt14组成。

ppt15幕布。

ppt16提示学生活动内容。

ppt17白板标注功能。

活动三:

明确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15分钟。

引导学生结合网页中人民网相关资料和相关地图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找出参与搜救和未参与搜救的东南亚的国家。

提问:

中南半岛上有哪些国家?

哪些是我国的邻国?

是否有内陆国?

(新加坡)

马来群岛上有哪些国家?

面积最大、包含岛屿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其位于新几内亚岛的部分属于哪个大洲?

讲授记忆东南亚国家名称和位置的窍门:

“顺口溜”加“5”字形顺序记忆。

讲授:

为便于同学们快速识记东南亚的国家及其首都,老师编制一个地名小故事。

 

 

 

 

 

 

简要介绍东盟10国。

结合网页资料和地图,完成任务。

 

 

 

完成学案活动三相关习题。

 

 

 

 

 

 

根据窍门快速记忆国名及位置。

【学习反馈】学生完成国名拖拽游戏。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个地名小故事。

结合地名小故事快速记忆相应国家名称和首都名称。

学习速度较快的同学可完成下列内容:

区分临海国、内陆国、岛国,完成能力提升题。

【学习反馈】学生指图说出国家及首都名称。

 

 

 

 

 

ppt18链接网页相关报道。

 

ppt19

白板软件。

放大细节:

新加坡。

ppt20

 

 

ppt21

白板拖拽。

 

ppt22配合学生阅读,点击出现相应国家和首都名称。

 

ppt23

 

ppt24、25

课外拓展:

东南亚重要的国际地位,

2分钟。

讲授:

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环境下看待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

有人提出:

马六甲海峡是否正成为中国安全瓶颈?

中国是否应参与克拉运河的修建?

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见解?

感兴趣的同学,请观看网页上相应网址提供的视频资料及图文资料,课后可以在学校网络平台上进行进一步交流。

查阅网页相关链接内容,思考。

 

感兴趣的同学可发表自己见解。

 

ppt26链接网页。

课堂反馈,

4分钟。

教师结合反馈结果进行点评、纠错及总结提升。

学生完成课堂反馈习题。

 

网络课堂小测验。

建立知识联系,

1分钟。

结合板书及课件进行本课小结,总结梳理,引领学生完成知识结构图中相应内容,构建知识逻辑。

学生完成知识结构图中的相应内容,构建知识逻辑。

 

ppt27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创新之处

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目标注重思维、判断等学习能力和区域特征评价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采用先网络环境下结合学案的自主学习,后交互式白板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以及网络环境下课堂测验及统计分析点评的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率,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自主决定学习的速度快慢、学习内容的多少),实现了分层教学;又以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能客观反映课堂的生成过程,及时反馈并纠错,提高课堂的实效。

在课后拓展环节,提供相关网络链接,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引导学生在国际环境中看待东南亚的独特位置,站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立场看待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联系地看待世界,逐渐形成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教学效果评价的设计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师评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A

B

C

课堂发言反映出的思维深度

 

 

 

课堂发现问题的角度、能力

 

 

 

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练习的正确性

 

 

 

互评

发言的次数、质量

 

 

 

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的强弱

 

 

 

快速记忆的能力大小

 

 

 

帮助同学的次数和质量

 

 

 

自评

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倾听、理解他人见解以及合作交流意识

 

 

 

本课在知识、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大小

 

 

 

教学反思

通过《东南亚》一课的教学,我体验最深的是改变了以往启发式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借鉴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和点拨为辅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然流畅,课堂气氛和谐融洽。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本课实施过程中有所体现。

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注重交流互动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东南亚》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通过网页内容的补充提示,学案的任务驱动,ppt课件的穿针引线,教师的关键讲解与点拨,学生利用白板展示学习的成果,师生、生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课堂在教师精心的设计、充分的准备和机动灵活的组织下,变成一个所有学习者都积极参与、共同成长的平台,师生共同对整个集体的成长负责。

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而这节课的交流和沟通还体现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人机交流,交互式白板的操作与使用,极域机房中控软件支持下的师生间的互动(课堂练习环节)等等,这些交流互动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图像教学

巴朗斯基说过,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并且永远是既直接又容易让学生感知的语言。

地图是承载丰富地理信息的载体,其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

在空间区域中分布的任何地理现象,借助地图都可尽情表现出来,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地图,教学意义重大。

地图一般包括:

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理分布图,资源、能源、海洋、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等,它不仅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本课中,首先针对初中学生的地图学习,利用东南亚专题网页,提供一些动态处理的地图:

重要的经线和纬线不断闪现的东南亚地形图;不断闪现的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等。

这样能提示学生提取出有效的图像信息,帮助学生解决读图过程中的困难。

其次,充分利用白板的标注功能进行图像教学。

以往在我备课中制作ppt都是事前设定好,课堂实施过程中,大多按照既定的教学流程呈现给学生,侧重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主动生成的内容很难在课件中呈现,白板的批注功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在这节课中,既有我边讲边结合地图进行批注的环节(针对学生认为新加坡是位于中南半岛上的国家,通过局部放大的地图,标画出柔佛海峡,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加坡实际是一个岛国的事实),也有学生在白板上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环节(学生在东南亚空白地图上标注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序号),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生成过程。

再次,本课利用了白板的拖拽定位功能进行相关地理事物的图像定位教学。

学生的操作过程,体现了学生对相关国家地理位置的识记和反馈过程,还能实时反映出定位的准确性。

这一过程不仅能有效进行过程性的检测,还能让其他观看的同学实时关注展示同学的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关注程度,并针对展示同学的定位操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如出现错误也能及时进行师生间或生生间的纠错。

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正确地理位置的印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在课后拓展环节,课前制作的东南亚专题网页中提供了相关网络链接,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引导学生在国际环境中看待东南亚的独特位置,站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立场看待东南亚的位置,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联系地看待世界,逐渐形成国际视野。

尽管因为课时原因课上没有展开讨论,但课下同学们在网上聊得很热烈,各抒己见,虽然到最后也没有达成共识,但这一讨论的过程让参与的学生感到很有收获。

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的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形式的多样和学习资源的丰富,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信息习惯的养成。

三、改变评价方式

通常情况下,我们进行课堂反馈,需要提前设计印发检测试题,检测完成后上交,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主观地进行定性点评,这是因为检测结果无法及时获得,只能在课后进行统计分析,下节课再反馈给学生,而这节课可能已经是三四天以后了,很多学生的关注度已大大下降,不能获得较好的反馈效果。

这次使用极域机房中控软件的课堂检测功能就克服了这一问题,即时反馈,定量分析,课堂评价客观准确,及时纠错,效果突出,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种体现。

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随堂进行课堂检测共做了5个小题,利用软件的判分和分数统计的分析功能进行及时分析,发现得分率分别为92.2%、82.4%、100%、100%和11.8%,第5小题的得分率过低,当时查找原因,发现是我在课前设置题目正确答案时不小心弄错了。

由于数据的及时获得,得以及时纠正。

另外,我在第二节课前又利用该软件功能进行了本课的后续测验,主要测试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新课内容及与本课无关的新课内容两组题目,发现前者得分率普遍高于后者。

通过前后两次测试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效果突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较好。

四、可以改进或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1.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

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

这节课中,因为课时原因,给学生预留的提问时间非常有限,今后还可以改进。

2.回答问题或上台展示的学生数量偏少,应引导更多学生“多说多展示”。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要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多动手勤动脑善交流,使他们在“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

3.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深入思考自己是否正在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规律,是否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综上所述,尽管我在《东南亚》一课中做了一些摸索和尝试,有了一些收获和心得,但这只是一次不成熟的实践,我还要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在课改的道路上且思且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