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628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docx

高一地理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

2019-2020年高一地理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教案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商业中心的概念、形成、组织形式,了解商业网的概念和形成。

能力目标

1.理解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

2.比较说明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社会效益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结合本地实例,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区位;

2.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在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方面的区别。

●教学难点

商业网点的形成、效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使用导学法、综合分析法来说明商业中心的形成及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区位,运用比较法来讲解商业网点在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方面的差别。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片图7.29、图7.30

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的比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帮家里到市场打过酱油、醋,买过食品、蔬菜吗?

随父母亲到过大城市繁华的商业中心购过物吗?

你对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以及在城市中的区位了解吗?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

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板书)

一、商业中心(板书)

1.商业中心的形成和作用(板书)

导学:

关于“商业”“商业中心”和“商业活动”,我们已经掌握,请同学们再来复习如下几个知识点。

(学生活动)

师问:

何谓商业、商业中心?

学生分析:

商业是一种行业或一个部门,也叫“做生意”或“做买卖”。

在一个人口流量大、人口密度高的地区,经济、商业活动繁荣,便会形成商业中心。

师再问:

商业活动包括哪些环节呢?

生答:

包括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四个环节。

师进一步提问:

商业中心就是物资集聚中心吗?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在小城市(或城镇中),物资集聚中心就可以认为是商业中心。

而在大、中城市中,商业中心不仅包括商品的物资集聚中心,还应该包括各类服务中心。

教师板书、归纳并补充:

广义的商业中心是指具有商业职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广州、大连、天津、深圳等城市。

同学们可以下去了解一下,我们这里开商店、做小买卖的、经营服装生意的人,大多是到石家庄、郑州、西安、天津等地去批发货物。

而狭义的商业中心,是指一个城市内经济、贸易活动最繁华的地段,这一地段由于流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往往形成一个集贸市场或购物中心,如北京的王府井、西单,上海的南京路,太原的柳港。

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西方一些国家的城市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为中心形成的。

关于商业中心的作用,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做一个大致了解: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过渡、承转:

商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些商业中心可以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景观。

在一些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但其组织形式却是大不相同的。

2.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区位(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7.27和图7.28,边板书边讲解:

一些商业街处在城市最繁华、最重要的地段,如广场、市中心附近等,因为这些地方人口流量大、过往行人多,所以市场消费也最优。

而有些购物中心、服装市场处于重要的交通沿线附近,如高速公路边、车站、码头附近,其销售量也很大。

(1)商←市场——城市中心

街←交通——交通干线附近

承转:

在城镇、厂矿及城市的居民区中,有许多小型商店、小卖部、早晚食品摊点等,统称商业小区。

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许许多多的商业小区建在居民区内所考虑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解释:

对!

商业小区建在居民住宅区内,可以方便人们购物,节省时间,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距离。

(2)商业小区←距离——居民区内(板书)

承转:

在一个小区内有一、两个商店,而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就可能有许多家商店,这许多家商店便组成了一个商业网。

二、商业网点(板书)

教师解释:

商业网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人们可以通过商业网点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商业网点也尽可能多地吸引购物者,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形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条件、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是不同的。

(出示投影片图7.29、图7.30分别介绍山区和平原的自然条件)。

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山区的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大,由于山区的人口分布较分散且人口密度小,故山区的商业网点在分布上也比较分散且沿河谷地带分布。

那么,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在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上相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打出“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的比较表”让学生思考并填出)。

类别

项目

山区

平原

形成

密度

效益

组织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讨论后填出表格(答案见板书设计),教师予以纠正、解释、补充,如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电视和网上购物已成为现代都市的一种新时尚,在一些城市的街头巷尾还广泛分布着无人自动售货机,以方便人们消费。

[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提纲进行小结。

课后作业:

读“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分布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商业城市是:

c_______f_______g_______h______。

(2)图中______市(填字母)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其自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________,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性是__________。

(3)图中d、e、g三座商业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商业中心城市的经济腹地是______,且交通便利,是______铁路的终点,这里每年举办_____________________,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

(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的商业城市分布在______部地区,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它们共同优势是______、______。

答案:

(1)成都西安南京深圳

(2)b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商品集散地处长江入海口,腹地广阔,本身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

(3)沿长江分布,交通便利

(4)东北平原哈大大连国际服装节

(5)东地理位置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的因素是()

A.交通条件B.技术条件

C.自然环境D.人口分布情况

答案:

C

2.深圳市在短短十多年间,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业城市,影响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便利的海运条件

B.重要的经济地理位置

C.丰富的旅游资源

D.优越的气候条件

答案:

B

3.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网点应远离商品生产地

B.商业网点以固定形式为最佳

C.商业网点的分布完全决定于自然因素

D.地区间的商品流通促进了商业网点的形成

答案:

D

4.在内地城市的商业网点上能买到新鲜的海产品,主要是由于()

A.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B.高速公路的发展与进步

C.商业网点密度的逐渐增大

D.冷冻技术的提高和包装技术的发展

答案:

D

5.上海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形条件极为优越

B.拥有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优越的交通条件

C.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D.拥有强大的科技力量

答案:

C

6.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商业网点组织形式发生的新变化有()

①送货下乡②自动售货机③电视购物④货郎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D

7.因经济地理位置变化而导致商业城市地位的变化,下列城市中属此情况的是()

A.广州B.扬州C.郑州D.柳州

答案:

B

8.形成商业中心的最主要条件是()

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②社会发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③环境优美,可发展购物旅游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和销售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C

二、读图分析题

读某住宅小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住宅小区由成片的_______、商店、学校、医院和______组成。

(2)小区内学校A和学校B相比,学校______所处位置不恰当,原因是由于该学校处在__________________,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区居住环境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最主要的除住宅小区外,还有______区和______区,住宅小区多集中分布于_______和郊区之间。

答案:

(1)住宅楼绿地

(2)A高速公路旁边噪声、废气污染严重和学生安全受影响

(3)化工厂布局在居住区,将产生大气、水污染等高速公路贯穿小区,会产生废气、噪声等污染及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4)工业商业市中心

●板书设计

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一、商业中心

1.商业中心的形成和作用

2.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区位

二、商业网点

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比较表

类别

项目

山区

平原

形成

沿河谷地带分布,商品的产、购、销有很大的依赖性,需从平原调进农产品,商品的种类少且经营规模小

沿主要交通线而建,商品来源广且经营规模大,但需从山区调入大批林、牧产品

密度

效益

远离商品产地,交通不便,效益较低

货源足,交通便利,经济效益高

组织形式

流动式,如货郎担、大篷车

固定式,如商业街、商业小区

2019-2020年高一地理8.3可持续发展教案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等内容。

3.理解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

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人类应如何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根据有关图表,分析说明人类改良环境与破坏环境产生的不同结果,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主要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其目标的实现途径。

●教学难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及后果。

2.突破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付之于行动。

●教学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说明人类改良环境与破坏环境的不同结果,加深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

2.要及时收集各种新闻媒体传送的有关事例,归纳、分析,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并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实际,特别是要提高自身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规范和培养自己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教具准备

收集各种媒体的新闻资料,包括电视、报刊、图片、录像资料等,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场录像资料或现场报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危害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历史阶段,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也即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那么,人类应该如何解决发展问题以及采取哪一种发展模式呢?

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发展的问题——

[新课教学]

8.3可持续发展(板书)

要正确地认识、分析、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首先要对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有所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的内容,结合多媒体课件或投影图“人类文明的演进”,联系有关历史知识进行有关讨论、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唯一性。

人类文明的演进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板书)

人类文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我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采猎文明时期的崇拜自然阶段(板书)

人类社会在早期的采猎文明时期,以几千种植物和几百种动物为取食对象,人们“饥则求食,饱则弃余”。

一个地区采光,就得到远处采猎,或迁移到另一地区。

群体采集或狩猎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引起物种灭绝。

但此阶段地球上人口稀少,这种环境问题也并未威胁到人类生存。

由于生产力水平甚为低下且发展缓慢,表现为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人类则是消极适应自然、听天由命,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显得相当微弱,人类处于“崇拜自然”的无能为力状态。

这一时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

2.农业文明时期的改造自然阶段(板书)

人类从采集野食到栽培作物,从狩猎动物到驯养家畜,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

这一阶段,人类开始进行着规模越来越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

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人们获得了稳定可靠的食物供应,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例如,人口的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这会导致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

在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进行迁徙,以此来逃避自然的惩罚。

人地关系仍处于茫然和无知状态,尽管当时东方的先哲们(如古代中国)对人地关系的远见卓识显示了科学的萌芽。

现在的一些考古资料显示:

许多古代曾孕育了辉煌文明的繁华之地极有可能出于环境问题的胁迫而导致人类的迁徙。

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莱恩曾这样概括“野蛮时代是森林,文明时代却成了沙漠”。

3.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阶段(板书)

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壮大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在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猛增,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正如恩格斯所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事实正是如此,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

在全球范围,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则危及人类的生存。

4.后工业文明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的阶段(板书)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被迫改变“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发展,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是自然界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是在地球这个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人与自然应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发展看作是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过程。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又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即《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以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寻找到了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对于上述内容,学生在看完课文后,可填写下表内容:

发展阶段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地关系的行为表现

人地关系产生的后果

采猎时期

崇拜自然——“天命论”或“宿命论”

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表现为环境的强大制约作用和人类对环境的微弱改造作用

环境问题不具普遍性,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时期

改造自然——“天命论”或“有神论”

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对抗性增强,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对抗性加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工业时期

征服自然——“征服论”

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环境问题成为公害,并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后工业化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和谐论”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以达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

注:

上述表格中的内容,可先让学生讨论填写,然后老师加以指正,准确填写。

讨论:

对“工业文明与非工业文明对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有什么不同”进行分组讨论,并分析当时各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发展情况、人口数量与素质方面的影响。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承转:

我们了解了环境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部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板书)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板书)

1983年,为了探索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概念提上国际议程,并强调它对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适用性,从而使这个概念在全世界得到认可和普及。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由定义可知,可持续发展既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标。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如下图)。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1)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

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发展”,而经济发展,尤其是工、农业发展更是“发展”的主题。

持续工业包括综合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树立生态技术观。

综合利用资源指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倡废物资源化。

清洁生产指“零废物排放”的生产。

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产品而言,生产“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即保持生产对社会环境和人类无害的产品。

生态技术观指应用科学技术与成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

这种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丹波宣言定义语)

(3)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以“物”为中心,以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为中心,解决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之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则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康乐和发展为中心,解决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问题。

由此看出,二者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求得整个国家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体公民过上美满、愉悦、幸福的生活。

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从社会科学角度,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融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这一定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

所以,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而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

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板书)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还体现了以下三大原则:

(1)公平性原则。

①同代人的公平。

当前的状况是资源的占有和财富的分配极不公平。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世界人口中20%的最富有者占有世界总收入的83%,而最贫穷的20%人口仅占有1.5%。

富裕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0%,但所消耗的能源却占70%、金属占75%、木材占85%、粮食占60%。

如此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无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应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解决的问题。

②国际之间的公平。

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这一代人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

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③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中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到尊重国家主权的高度:

“各国拥有按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管辖范围内或控制下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本国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

(2)持续性原则。

其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以保障人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人类要尊重生态规律、自然规律,能动地调控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