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90492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docx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群发期,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两汉宇宙期”。

其重要表征就是地震频率明显增多。

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说:

“秦汉四百四十年中,灾害发生了三百七十五次之多。

计旱灾八十一次,水灾七十六次,地震六十八次。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时期共发生两次地震,分别在秦王嬴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和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都在秦统一中国之前。

因此,邓云特所统计的68次地震皆在两汉时期。

另据王会安、闻黎明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一卷中的统计数字,两汉时期共发生地震118次,平均不到四年就发生一次,足见两汉时期地震之频繁。

在这些众多的地震中,较为严重的是以下几次。

公元前70年6月1日,在山东的诸城昌乐一带发生了7级的大地震,当时的《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宣帝本始四年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

北海邪坏祖宗庙城廓,杀六千余人”。

143年10月后,在甘肃甘谷西发生了7级的地震,伤亡惨重,在《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饬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

180年秋,甘肃高台西发生了7.5级的地震,损害极大,根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灵帝光和三年秋-四年春酒泉表氏地百八十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两汉时期的地震发生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地震的次数东汉较西汉大为增加,区域以长江以北为主。

在68次地震中,其中西汉(含新莽天凤三年)17次,占地震总数的1/4;东汉51次,占总数的3/4,次数明显增多。

尤其是和帝、安帝、顺帝和桓帝时期,地震更为频繁。

从地震发生的区域范围来看,绝大多数是在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长安、洛阳作为两汉的都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比较集中,

地震造成的危害较大,对地震的记载自然就十分详细。

在68

次地震中,其中京师地区就达42次,占总数的61%以上,有些年份中记载只有地震两字,并未指出具体地点,但一般来说,凡此“往往为国都之事”。

而江南及其他地区记载极少,但并不说明这些地区在这一时期就未发生过地震,

只不过是没有被人记载下来而起。

 

高后二年,“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

文帝元年,“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

宣帝本始四年,“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

因“地震震动破坏了地震现场的地下水水平面,使一些地方地下水上升涌出地面,多则泛滥成灾”。

如文帝元年,“大水溃出”。

安帝元初六年,“京都、郡国四十二地震”,“涌水”。

汉顺帝建康元年,“京师及太原、雁北地震,三郡水涌地裂”。

汉桓帝建和四年,“夏四月,京师地震。

郡国六地裂,水涌井溢。

汉灵帝光和三年秋至四年年春,酒泉表氏地百八十动,“涌水出”。

汉成帝河平三年,“犍为地震。

雍江水,水逆流。

汉灵帝建宁四年,“地震,海水溢”。

熹平二年,“北海地震。

东莱、北海海水溢。

景帝后元二年,“地震。

民大疫死,棺贵,至秋止。

”地震之后的

所剥剔近远分深浅矣”。

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

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

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

历史文献记载地震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

有附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

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没有丝毫准备有关;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

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

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

中国现代重大自然灾害

1949年长江,淮河,汉水,海河流域的各河流严重决口漫溢,

水灾严重

1950年察哈尔,绥远,内蒙古遭受旱灾,山东,平原和辽宁省遭受水灾

1952年黄河下游,长江流域夏季干旱,淮河上游和汉水流域夏秋多雨受涝

1953年,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春夏少雨,辽河,松花江流域以及冀,鲁,豫盛夏多雨受涝,南方部分地区夏旱较重,北方低温冻害严重

1954年长江,淮河出现大洪水,海河流域夏涝,黑,闽,两广地出现旱灾;

1955年华南和西南地区有冬,春旱,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夏季京,津,冀,豫,皖降雨比往年多六成至一倍,河流漫溢,决口;

1956年夏秋在江南地区,秋季在黄河中上游及长江中上游少雨干旱,而淮河,松花江流域洪灾严重,台风灾害也很严重;

1957年晋,内蒙西部春夏秋连旱,黄河到长江北岸夏秋季先涝后旱,江南盛夏干旱,东北多雨受涝;

195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夏偏旱,黄河中游出现大洪水,郑州黄河大桥桥墩曾被洪水冲毁.。

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死亡3000-5000万人(政府没有披露具体数字)

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万余人,

1991年,洪水

1998年洪水

2002年,非典

2008年雪灾、地震

其他国家重大自然灾害

1.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沿海

灾难类型:

飓风

时间:

2005年8月29日

2005年8月23日,美国飓风中心监测到在巴哈马东南方海域上形成低12号热带气压。

8月24日早上,这个气压被增强为热带风暴,人们将其命名为“卡特里娜”,随着气旋的持续增强,8月25日,卡特里娜演变为飓风,成为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第四个飓风。

当晚6点30分,卡特里娜在佛罗里达州哈兰达海滩登陆并横扫其南部地区,之后,它进入墨西哥湾,在那里迅速增强为5级飓风,以每小时257千米的风速冲向美国。

2.南亚大地震

地点:

南亚地区

时间:

2005年10月8日8点50分36秒

灾难类型:

地震

震级:

7.8级

自2004年年底印度洋发生9级地震以后,地震专家预测,南亚地层受强震影响使地质活动趋向活跃,短期内南亚地区还将发生大规模地震。

果不其然,2005年10月8日8点50分36秒,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7.8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由于震级大、震源浅,加之发于人口密集之地,故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3.艾奥瓦洪灾

灾难类型:

洪水灾害

时间:

2008年6月

地点:

美国密西西比沿岸

从2008年6月起,美国连降暴雨,实际上在这之前,就已经连续6个星期阴雨不断,这使得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开始猛涨。

涨高的洪水漫过了沿途的房屋、农场和道路。

艾奥瓦州一家医院得悉汛情后,在12日夜间至13日上午向其他地区医院紧急疏散176名病人。

13日,密西西比河支流锡达河水位晚间达到峰值,大约为9.7米,创下了15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里成为艾奥瓦州受洪灾最重的地方。

洪水漫过了防洪堤,涌入锡达拉皮兹市城区,至少438处民居遭浸泡。

此外,3000多户居民离家,前往高处避险。

工厂、汽车均被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