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9942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人际认知.docx

第二章人际认知

第二章人际认知

许多刚接触心理学的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心理学能帮助人猜透对方的心思,从而对心理学抱有极大的神秘感和极高的期望值。

听说心理实验室有不少仪器,于是首先打听有没有测谎仪。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解释别人的行为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基本爱好,即使是对陌生人甚至虚构人物也不例外。

因为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预测我们的社会世界,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里面,人们更渴望能准确地把握交往对象的行为动机,准确地定位双方的关系,这样我们才知道做出什么样的交往行为才是得体的,才能对他人的言行做出适宜的反应。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双慧眼,不被他人的表面行为所迷惑,这就需要由较高的人际认知能力。

第一节人际认知概述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所谓明智之人就是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他人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人。

能准确认识自己,需要发展水平较高的自我意识;能清楚地认识他人及自己的人际关系,则需要良好的人际认知能力。

一、人际认知的含义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认知也被称作人际知觉、社会认识或社会知觉、对人认知、对人知觉,等等。

概念解释也是各执一词,界定不一。

我认为,从认识形式上看,“认知”与“知觉”都属于认识范畴。

“认知”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诸多认识形式,而知觉只是其中一个认识形式,主要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的反映。

从反映对象看,“社会”范围最大,应该包含对自我、他人和彼此关系的反映;“人际”次之,指对他人及彼此关系的反映。

在众多定义中,对“知觉”和“认知”的范围应用在社会心理学时有没有区别,学术界有两种看法:

有学者认为社会知觉是社会认知的下位概念,原因是普通心理学中的概念体系;也有人主张二者并无实质性区别,原因是社会认知属于对人知觉,在知觉同时也常常自动化地完成了其他认知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角度使用“人际认知”来表达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中的认识活动是比较合适的。

对自我的认识归属于人格心理学范畴,属于对个体心理的研究。

而在交往中,重点在于认识他人和彼此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因此,人际认知是指在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中,交往主体对交往对象及双方关系的认知,它是人们展开交往、发展关系的前提。

二、人际认知过程

人际认知过程与普通认知一样,先从感觉知觉开始,在人际认知基础上形成有关他人的表象——社会印象,再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他人和彼此关系的判断。

(一)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整体认识,是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的基础。

人际知觉和物体知觉是有很大不同的,人际知觉难度大得多。

物体的属性和特征是稳定的,能够比较直观稳定地反映;作为人际知觉的对象——人和人的行为则无法固定,思想动机也不能直观反映出来。

更重要的是,物体作为被反映对象,不会与反映主体产生互动;而人际知觉中反映者和被反映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人际知觉过程中,双方互为知觉主体与客体,知觉活动是双向的,一方的活动和表现必然会影响另一方,反之亦然。

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被别人以崇敬的目光注视着的时候,他的言谈举止会变得更自信,并会回报以友好的笑容;而当被一个地位优越的人以不屑的目光扫过,本来就诚惶诚恐的人会报之以敌视的态度,加之人类会有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行为,更是加大了人际知觉的难度。

(二)形成印象

知觉所获得的直观形象在头脑中留下的记忆称为表象,而人际知觉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就是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积累多了,就会在个体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图式,为今后的社会认知提供捷径。

与交往对象直接接触以后,都会对其产生或深或浅、或好或坏的印象。

社会印象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以表象形式存在,因为反映对象不在眼前,只是留存在头脑中的形象;特点之二是具有综合性,其形象不仅是只针对交往对象的外表,还包括其行为和人格特点;特点之三是具有固执性,一旦形成对某人的印象后就不易改变,即使是对其理智上看法发生了改变,也很难说服自己改变其印象以及这种印象所带来的情感反映。

(三)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产生的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这是人际知觉中的高级阶段,有思维的参与,所以属于对他人及其关系的理性认识。

个体的心里特征一旦形成就有较大的稳定性,这些特征被他人所认识,就可以用来预测其行为表现。

正因为如此,在正确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某一个体的社会判断,可以预见该个体一种心理现象或社会行为在另一种场合出现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与其交往中应有的行为的把握。

社会判断的实现过程包括几个环节:

信息的收集——取样——选择与综合——归因——判断。

推论过程中,错误的线索、个例或极端例子、小样本、对线索的不适当的评价或归因,都可导致偏见的产生。

三,影响人际认知的因素

人际认知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或个体的反映因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会有相当大的差别,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在人际知觉中,亲眼所见常常未必是实。

对于准确进行人际知觉的难度,中国有许多谚语: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是什么因素让人心这么难测?

影响人际认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认知者因素

人的心里具有主观能动性,人际认知也不例外。

认知者的人格特征、知识经验、情绪状态等都可能影响其认知效果。

首先,由于投射心里,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气质性格等特点会让其在人际认知中“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产生错误看法。

其次,人生阅历也是练就慧眼的必要条件,经验丰富、阅历无数者能知人善任;涉世未深者看人容易看走眼,上当受骗。

再次,个体的情绪状态也会对当前的人际认知产生影响,心情好时看人顺眼,对他人的行为也会从好的方面去解释;心情不好则看人不顺眼,对他人一般的交往行为也会产生过敏反应或造成误解。

(二)认知对象因素

人际认知是对人的认知,因而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

认知对象的特点也是人际认知的影响因素之一。

首先,认知对象的人际魅力会对知觉者产生影响,包括认知对象的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以及其内在的性格特征等所构成的一系列积极属性,会让认知者倾向于提升对其的评价,反之则让认知者倾向于降低对其的评价;其次,认知对象的知名度会让认知者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认知者对其所获得的信息的理解;再次,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也就是印象管理,也会极大地影响认知效果,因为这是认知对象自觉地去影响他人认知的过程,其印象管理水平高低会决定对认知者影响的大小,印象管理水平高的人会让别人难以看透其真实面目,而低水平的印象管理则会弄巧成拙,让人更易看清其想掩饰的东西。

(三)认知情境因素

人际认知总是在一定的交往情境中展开的,而这种情境能提供帮助认知者了解认知对象的线索。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性别、地位、个性等的差异,人们在交往时所保持的距离和位置会不同,因此也就构成了一种认知线索,如宴会中坐上席的会被人看作是贵客,而陪在末座者则表明其是在场的人中交往地位较低的。

另外,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会成为人际认知的线索,人们会根据其所出现的环境推测其身份。

当然,这种推测常常也会出错。

案例与启示:

北大轶事

北大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新生入学报到,报到的时候,拎着行李自己来的,人多排队。

过去不像现在,电脑一操作就完了,以前都是手工填表,很麻烦的。

那个学生一看人很多,这时候呢,路边一个老头过来,拿着一个大信封,戴了个大草帽,从远处走过来。

那个学生把老先生叫住了,他倒还不错,没叫老头儿,还挺客气:

“老大爷,你帮我看一下行李,我去报个到。

”那老人说:

“那你快去快回。

”他就去了,跑了一大圈,大概一个小时,回来了,老先生在太阳底下,拿着那个信封在那儿扇着,给那个学生看着行李。

哎哟,这学生感激得不得了,连忙说“谢谢老大爷!

”老大爷说:

“唉、小伙子哪个系的?

不错,挺好。

好好学习!

”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开学典礼一介绍,“在台上就坐的有——北京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

”那学生一看,“哎哟,坏了,这老头昨天给我看行李来着。

”这件事让那个学生终生难忘,他在百年校庆纪念文章当中写了这件事情,他说:

“这是我作为北大人——还没有成为北大人的时候,我见到的第一个北大人,我也认识了北大人。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不能以貌取人。

第二节人际认知常见的效应

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个体对他人有正确的人际认知。

然而,在人际认知发生时,常有一些因素引起人们产生各种心理效应,导致对他人的认识发生偏差,也影响了人们对交往行为的正确把握。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

首因效应指的是当个体与他人初次接触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关于他人的信息,会给认知者留下强烈的印象,影响到他对被认知者的判断。

认知者会十分重视对方的表情、衣着、年龄、服饰、言行等细小方面,并由此做出对被认知者的第一印象。

一旦这种印象形成,被认知者以后的具体表现就很难再改变认知者的判断。

首因效应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

洛钦斯在1957年的实验中向四组大学生介绍某个陌生人,在向第一组介绍时说他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在向第二组介绍时说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在向第三组介绍时,先说他是性格外向的人,后说他又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在向第四组介绍时同在第三组介绍时的说法一样,只是顺序颠倒一个。

随后要求四个组用上面介绍的术语来描述这个陌生人。

第一、二组在描述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第三、四组对陌生人的印象完全与提高信息的次序相对应:

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首因效应可以促进交往活动。

如果我们想与此人有一个质量高而且持久的交往时,我们就应想方设法去建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作为以后交往的起点。

很多人就是靠着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与很多人结为朋友的,也有些人就是因为不良的第一印象而屡屡失败,前者便是一种人们希望能够产生的首因效应,后者则是人们最不愿意出现的首因效应。

应当努力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第一次。

这就要求我们能做到展现自己最吸引人的品质,同时要靠平素积累和养成的良好品德、知识和才能,一些个性品质良好的人,都能保证自己在交往中的表现受人喜欢,并能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交往。

同时,也应防备首因效应,避免受骗上当。

首因效应有片面性,导致评价他人失误。

比如,人们起初看到某人很有礼貌,在往后的交往中,就可能把他看成是比较好的人,根本想不到他在另外场合有粗鲁或不道德的行为。

总之,首因效应只是凭一时的感觉判断,并不是全面地考察分析问题。

我们要对交往中的前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存其一而舍其二,顾此失彼;而要把认知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时的印象。

2、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的作用大不相同,最后的印象在某些情况下对人的社会认知会有强烈影响。

这就是近因效应。

简言之,所谓近因效应就是指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里效果。

洛钦斯是在研究首因效应所做的实验中发现近因效应的。

他发现,如果在给人先后提供两种信息时,中间有较长的间隔,后一种信息就有较大的影响力。

后来,琼斯等人1968年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近因效应的存在。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看似相冲突,但也是有规律的。

对于结识不久的人,首因效应的影响更大,会让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对交往对象的这一印象;如果给人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要想改变它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而近因效应对于熟识的人影响更大,过去表现不好的人,突然有了令人赞赏的行为,会让人印象大为改观,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一个一贯表现优秀的人,却在最近爆出丑闻,会让自己以前的良好形象破坏殆(dai)尽。

3、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也叫社会刻板印象。

如科学工作者严谨但缺乏情调;从事体育运动者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从事经营活动者是无商不奸等等。

刻板印象有很多种分类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类型,就人际认知方面说,主要有:

对不同角色的刻板印象。

即人们对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和职业的人的一些固定看法。

一般人都认为老年人稳重而过于保守,青年人敢于创新但比较冒失;知识分子似乎总是戴眼镜的书呆子相,干部似乎总是满脸正经不拘言笑;男子重事业、马虎粗心、大胆敢为;女子重生活、性情柔弱、安于现状。

经理是大腹便便、西装革履;学生穿戴整齐、文质彬彬、思想激进等等。

对不同区域的刻板印象。

即对一定区域如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不同的省份的人所具有的一般的看法。

比如人们往往认为南方人聪明、机灵、善言谈、灵活;北方人耐劳、憨厚、寡言;沿海地区的人开朗、好客、会做生意;内地人自尊清高、较保守、勤俭;湖南人聪明有才,善做政治工作;广东、广西人的家乡观念强、好动;北京人礼貌、不喜欢造作;武汉人耿直、讲义气等等。

总而言之,人们对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不同区域的人都有整套固定的、一般的看法。

对不同国家公民的刻板印象。

即人们对每一国家的人的固定的看法。

对不同国家的人,即使没有直接认识或接触过,但人们都会形成一整套较固定而普遍的看法。

如认为美国人是勤劳的、聪明的,实利主义的,而非洲人爱好音乐、擅长跳舞等。

刻板印象在人际认知中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由于将同样的特征赋予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而不管每一个个体的具体差异,所以刻板印象极易形成某种偏见,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

人们如果过分依赖这些由社会经验所概括的刻板印象去认识他人并不愿意做出调整,则会成为一个容易对某一群体抱有成见的人。

4、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是指人对他人的多数判断最初是根据好坏得出来的,一个人被认为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好的特征。

这一效应由苏联学者色列达夫首先提出,后得到美国心理学家戴恩、兰德等人的实验证明。

戴恩的实验是:

让被试者看一组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显得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一般。

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进行评定。

结果表明,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很高,无魅力的人则最低。

换言之,有魅力的也就有了好品质,这一实验充分证明了晕轮效应的存在。

兰德等人的实验是:

让一些男人看几篇有关电视对社会的作用和有影响的论文,所有论文假设是由一个女性所写,她的照片贴在每篇论文上,贴在论文上的照片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

此外,有些论文写得很好(清楚、合乎语法、组织得很好),有些则写得不好。

与此同时,让另外一些男人也读这些论文,但没有看那些贴上去的照片。

结果无论文章在客观上如何,有魅力的女性被认为写了很好的论文。

许多坠入爱河的人实际上就是掉进了自己用光环效应编织的情网,尤其是一见钟情者。

初相识的男女彼此之间了解并不多,产生了强烈的迷恋多是由于对方身上某一项令其倾心的特点,再加上由这一特点所幻化出的奇特优点,其实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引起光环效应的光环,可以是一个人出众的容貌,那会让人对其才干、品行产生良好的预期,也可以是一个人令人羡慕的头衔、身份,那也会让人对其能力、个性等产生美好的联想。

光环效应产生后,人们甚至可能对其明显不佳的行为从相反的角度进行美好的诠释。

当此人头上的光环一旦消失,人们就会发现真相是多么的令人失望。

5、自证预言

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地通过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来使他们的预想变成现实,这被称为自证预言。

换言之,当一个人认为面前的交往对象对自己怀有敌意,那他在对待对象的态度中就会把这一想法表现出来,比如更戒备、更防范。

而这种戒备防范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了不被信任,于是也会表现出不友好;而这不友好恰恰印证了自己最初的判断。

事实上,对方的敌意是被自己的戒备态度给逼出来的。

自证预言是这样起作用的:

(1)人们对他人产生一个预期(观念);

(2)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态度);(3)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反馈)。

在人际认知中,认知者和认知对象之间是相互发生作用的,自证预言就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下实现的。

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明白有的人为什么总是遇上好人并得到他人友善的对待,而有的人却总是遇上坏人并遭到他人恶劣的对待。

这种待遇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主观认识导致的结果。

第三节人际认知与情商

情商也称为情绪智力,又称为情感智慧。

情绪智力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慧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他们定义情绪智力“是指个人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丹尼尔、戈尔曼在她所著的《情感智商》一书中说:

“情商高者,能清醒了解自己的情感,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的情绪变化,能在生活各个层面都占尽优势。

情商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善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能力。

”实际上,情商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因此,人际知觉能力是情商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情商中人际认知的功能

情商的首要内容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识、评价和表达。

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及时地识别,能分析、明确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的手段将自己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

同时,个体不仅能够知觉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察觉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态度,对他人的情绪作出准确的识别和评价。

这种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很重要的,它使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和谐相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同理心,使个体能够做到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更准确地体会与表达他人的情绪,这对于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良好的情商具有帮助个体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功能。

二、人际认知能力与共情

人们不仅能够知觉到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察觉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态度,对他人的情绪作出准确的识别和评价。

这种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很重要的,它使人们之间能相互理解,使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相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这方面良好情商特征的人,常被人赞之为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与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共情”很相近,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一种情商特质。

良好的共情能力就是以良好的人际认知能力为基础的。

三、培养共情能力,提高人际认识水平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

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从操作角度看,共情可以分解为:

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

具备共情特质的人能切实感受到别人的需要与苦恼,并能在必要时以得体和尊重的方式向他人提供支持与帮助,因此,非常有助于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

日常生活中,有共情习惯的人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总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以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

即使与他人发生矛盾,具备共情能力的人也能平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去处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

我们对人最大限度的体谅、理解和关心通常也会为我们赢得别人的理解关心,由此而展开的人际交往及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

第四节印象管理

形成印象是人际认知中的一个环节,是在认知者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是基于人际认知的互动性,认知对象也能对认知结果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人人都希望能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有利于交往的进一步展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认知对象可能通过对自己的交往行为的调控,表现出符合认知者要求的行为,以此影响到认知者的认知结果,使认知者产生自己所希望产生的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出于交往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不同的印象管理,以保证所担任的社会角色能够有符合社会期望的表现,被群体所接受。

一、印象管理的含义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人们控制给人留下的印象,其实质是为了控制交往的结果。

有人认为,印象管理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这是片面的。

尽管多数时候人们是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获得他人的赞许而进行印象管理,但是有些印象管理并不是让人喜欢,也许只是让人畏惧甚至于让人反感,但都是为了达到想要的交往结果,这个结果可能是拉近交往距离,也可能是拉开交往距离,或者是换一种交往方式及调整一下交往地位。

人们进行印象管理的空间并不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并非是兴之所至就展开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自由度并不高。

一个人在社会上担当多种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中需要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行为,以满足社会的角色期望。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以社会对其的角色期望作为印象管理的目标的。

如社会上普遍认为教师应该是举止端庄、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那作为一名教师,就得以此为目标展开印象管理,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期让大家认为自己正是这样一个人。

如果做得好,印象管理成功,别人就会认为他堪称为人师表;如果做得不好,人们常见的评价就会是“不像一个老师”。

而一名女教师回到家后,身份变成主妇,表现就应该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如果还表现出教师的角色行为,那也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印象管理是以个人的主观愿望为目标的,但这个主观愿望其实也要受到社会角色期望的左右。

二、印象管理理论

对印象管理研究较为系统,并对这一领域产生真正划时代作用的应首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

他在其代表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书中,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致:

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互相配合的演戏。

人们按照社会剧情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象的制约。

因此,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和整饰。

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戏剧论”,成为印象管理的理论基础。

理解戈夫曼的“戏剧论”,就得理解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一)表演(自我表演)

戈夫曼认为,每个处于社会舞台上的演员,他们的职责就是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

表演是表达某种意义,每个演员都是表现剧情的人。

当个体扮演某种角色时,他会要求观众认真对待他在观众面前建立起来的印象。

戈夫曼认为,有时表演者也许会完全被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欺骗,从而相信他所扮演的现实印象就是真正的现实。

当他的观众也如此相信他所外露的形象时,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就是他的本来面目。

戈夫曼将这种表演者叫做“真诚的个体”。

有时,表演者并不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行为,“表演者受到促动而左右观众信任的行为,也许不过是他用来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罢了,至于观众对他或对情境所具有的看法,他则毫不关心,他能随意戏弄那些观众所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以之为自娱,从中体验到一种令人兴奋的精神攻击。

”戈夫曼把这种表演者叫做“玩世不恭者”。

“玩世不恭者”也并非总是为了个人自己的利益去哄骗观众,也可能为了观众或集体的利益而哄骗他们。

按照戈夫曼的观点,人们的表演有时投入到了不分戏里戏外、融角色与自我于一体的程度;有时则很清醒、清楚地知道此时的表演并非自己的本来面目。

当他们清楚自己只是在表演时,有些时候是在享受这种表演所带来的效果,有时则是出于无奈,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因为他们的观众不允许他们真诚,如不得不对病人说这些宽容话的医生。

(二)、前台与后台

戈夫曼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和演员的表演一样,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

前台是表演场合,后台则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后台的现实是与前台的表演相矛盾的。

在表演者准备表演某种角色时,前台是预先给定好的,演员只能接受,没有改变的可能。

所以,演员只能表演出合乎情境要求的行动,并尽力做出合乎理想化的表演。

此时演员只能做出符合角色要求的言语和行为。

当然,也有演员表现与其承担的角色发生冲突的时候,这就会给表演者带来麻烦,影响了他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演员在前台的表演是有压力的。

后台是表演者为表演做准备的地方,在这里演员可以得到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