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一月考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2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代,上帝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周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
封建迷信思想是指盛行于封建社会,人们相信星相、占卜、风水、鬼神等的思想和行为,材料仅提及统治者与神的关系,与封建迷信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人伦是封建社会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商周时期统治者借助神的力量维护自身权威,故C项正确;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是宗法制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孟子·告子》载: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
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B.春秋时诸侯争霸
C.周王室对诸侯已失去控制
D.周代分封制崩溃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诸侯要向天子朝贡,对不朝的诸侯,天子能够进行惩罚,甚至带军队征伐,结合所学可知,这描述的是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的关系,A项正确;春秋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没有能力控制和征伐诸侯,B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指出天子可以巡狩诸侯,诸侯要朝贡天子,可知周王对诸侯有控制能力,这符合西周时期分封制确立而非崩溃时的状况,CD两项与题意不符。
3.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封地内的百姓甚至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周天子。
这反映出西周
A.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
B.宗法制分封制已走向崩溃
C.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作用
D.小宗并未真正的服从大宗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西周分封制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封地内的百姓甚至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周天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出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力量,说明西周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分封制在当时的作用,没有体现分封制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小宗并未真正的服从大宗”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分封制有分裂割据的隐患,故D选项错误。
4.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
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34.78%、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为34.78%、65.22%。
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
这说明了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开始于夏朝,与材料中“商周公卿”不符,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而非界限分明,与材料中“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不符,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C项错误;家国一体与材料中“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相符,故D项正确。
5.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①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④执掌群臣奏章
A.①B.②C.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秦朝“三公”是指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故③,C项正确。
6.“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材料在强调郡县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由此可知,“绩效”是指郡县制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故C项正确;郡县制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这是在官僚制度上的贡献,故A项错误;郡县制形成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故D项错误。
7.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朝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地方长官
④元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颁行“推恩令”使得诸侯王国势力越分越小,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①符合题意,正确;唐朝设置节度使,节度使拥有地方军政大权,节度使的设立加剧了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②不符合题意,错误;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主要是为了防范武将专掌军权、独霸一方、反叛朝廷,起到了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作用,③符合题意,正确;元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起到了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作用,④符合题意,正确。
因此符合题意的项为①③④,正确答案为D选项。
8.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
C.君相关系日见疏远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答案】B
【解析】
图片的场景描述了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
宋代之前,丞相上朝可以和皇帝一起坐着;到了宋朝,丞相上朝要站着;到了明代,丞相只能跪着与皇帝说话。
这三个场景从本质上说明了宰相权力的削弱和皇帝权力的加强。
故选B。
ACD只是现象,不符合“本质”的限定,排除。
9.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A.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学风气,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A选项排除;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道德水平不一定高,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0.公元前509年,雅典的一位平民领袖当选为执政官,随后推动实行“陶片放逐法”,即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
实施这项举措的执政官是
A.梭伦B.克利斯提尼C.柏拉图D.伯利克里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表现在
①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②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③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④外邦人也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中享有公民权的是本城邦成年男性,因此②、④是其弊端。
根据所学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③是其弊端。
选项D正确;雅典是奴隶制民主,而非资产阶级民主,因此①错误,选项A、B、C排除。
12.在雅典民主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有
①梭伦②查士丁尼③克利斯提尼④伯利克里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①③④符合题意,故C正确;查士丁尼是罗马《民法大全》制定者,②错误。
排除A、B和D。
13.古代罗马法体系适应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下列法律现象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境内全体自由民以平等的公民权。
②罗马皇帝颁布敕令,规定北非地区人民的债权受罗马法律保护。
③罗马大法官颁布法案,废除了罗马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
④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政府将刻写法律条文的铜牌公布于罗马广场。
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③②①④
【答案】B
【解析】
①公元212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发敕令,给予帝国的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
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②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中期罗马人与迦太基人(北非人)进行了三次战争,最终迦太基城被摧毁;③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49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政府将刻写法律条文的铜牌公布于罗马广场,这就是《十二铜表法》;据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
14.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由国王提名
C.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
D.内阁拥有立法创议权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中内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故A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任免,故B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内阁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15.《1787年宪法》的制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其中立法权赋属于
A.参议院B.众议院C.国会D.总统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国会立法权,C项正确;根据1787年宪法,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享有立法权,AB两项错误;宪法赋予总统行政权,D项错误。
16.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
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
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
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
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
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
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
17.英、法、美、德四国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主要共同点是
A.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行使立法权
B.总统或首相都拥有最高行政实权
C.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D.都实行了严格的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德四国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都是代议制,即以议会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由少数代表通过讨论或辩论进行主要立法和行政决策的政治形式,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的最高行政实权在皇帝手中,故B选项错误;英国女王和德意志皇帝是世袭产生,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选项内容在德意志并未实行,故D选项错误。
18.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因此①②④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
君主“统而不治”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绝对权威,具有巨大权力,③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中国近代史上危害严重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他们的签订顺序是
A.《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最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故排除A、D项;最后签订的是《辛丑条约》,故排除C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之间,故选B项。
20.下列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和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内容的相同点包括
①都有战争赔款
②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
③都割占了中国领土
④都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厦门、福建、宁波和上海,赔款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开放的是牛庄、淡水和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因此二者都有战争赔款、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①②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天津条约》并未涉及割让土地,③错误,BC选项排除;《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错误,D选项排除。
2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可见,太平天国
A.制定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B.实现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
C.借鉴了西方的政治文明
D.描绘了小生产者的最高理想
【答案】D
【解析】
材料“凡天下田,丰荒相通”反映了小生产者有田可耕并且丰荒无忧的最高理想,故D符合题意;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不是科学的革命纲领,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反映了土地分配的原则,但不等于满足了农民阶级的土地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借鉴西方政治制度的信息,C不符合题意。
22.20世纪初,美国有一篇文章题为《最新的最伟大的共和国》写道;“令人注意的是,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该文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20世纪初”“《最新的最伟大的共和国》”“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等反映的是中华民国建立,因此该文评论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意图建立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均不符合“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故CD错误。
2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次“战略转移”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D.揭开了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但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正确;据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与材料信息不符,A错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材料信息不符,B错误;1937年在陕北洛川会议的指导下,八路军一一五师在聂荣臻的领导下开辟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揭开建立抗日根据地序幕,与材料反映的信息不符,D错误。
2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样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抓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发动辽沈战役
B.挥师大西北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挺进大西南
【答案】C
【解析】
辽沈战役的主战场在东北,材料中战略是“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也就是在南京附近,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推断中共的战略意图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而非大西北或者大西南,故B选项和D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蒋介石两个拳头这样一伸”指的是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此时中国共产党千里挺进大别山掀起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选项正确。
25.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材料中“这个革命”的结果是
A.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结束了国内革命战争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此C选项正确。
A、B选项是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和结果,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苏俄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
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
有什么目的?
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2)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答案】
(1)秦朝。
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负责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主要职能:
跪受笔录,上呈下达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一结合所学可知为秦朝三公九卿制,目的在于加强皇权及中央集权;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的职责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元代中书省负责最高行政。
(2)一问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最初为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置,二问根据材料三“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进行概括即可。
27.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
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
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为三。
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有人说材料二说明了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答案】
(1)实行直接民主、人民主权、民主程度高
(2)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
(答皇权至上或专制等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①《权利法案》的颁布;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③1832年议会改革。
(议会改革也可以)
【解析】
(1)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
依据材料“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
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结合所学可得出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直接民主、人民主权、民主程度高的特点。
(2)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
所以不同意这一观点。
(3)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依据材料“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结合所学从“光荣革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事件概括英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28.南京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今天著名的旅游胜地,请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图片和资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
从下列展示的一组图片可以看出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所经受的屈辱和不屈不挠的抗争与探索。
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由它见证。
材料二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建设成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历史遗址博物馆,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故宫。
2004年到2007年,美国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迈克·迪万、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国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
请回答:
(1)图一所签订的条约对我国的领土主权造成破坏的条约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图片提示,在旧民主革命时期,南京见证了哪些阶级所进行的哪些革命斗争的重大事件?
(3)面对日本的侵略暴行,国共合作,共赴国难,请各举一例国民党正面战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战役或会战的名称;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答案】
(1)相关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2)阶级、事件: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3)战役、会战: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根据地:
百团大战。
(任各举一例均可)
意义:
国内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②洗雪民族耻辱,捍卫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形成的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国际意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