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贾而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455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待贾而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待贾而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待贾而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待贾而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待贾而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待贾而沽.docx

《待贾而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待贾而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待贾而沽.docx

待贾而沽

待贾而沽

《待贾而沽》参考资料

子畏于匡

(1),曰:

“文王

(2)既没,文不在兹(3)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释】

(1)畏于匡:

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畏,受到威胁。

(2)文王:

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

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

指未来的子孙后代。

(5)与:

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

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

“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

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小思】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候,遭遇的艰难困厄,不止一次两次。

不过以“畏于匡”这次最危险。

而且更郁闷的是,这次居然还是个误会。

误会主要来自孔子的相貌。

不是因为孔子太帅或者太丑。

而是因为孔子长得和阳虎很像。

(孔子和阳虎是一对冤家)孔子是圣人,但阳虎不是好鸟,虽然他也很有才能。

据说“阳虎尝暴匡人”,曾经残暴的对待匡人。

而匡并非鲁国之地(今河南长垣县有“匡城”,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挂牌声明“孔子畏匡处”?

)。

所以估计是阳虎曾经率人攻打和劫掠过匡人。

想来仇恨颇深。

所以这番孔子劫难非小。

《史记孔子世家》: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

‘昔吾入此,由彼缺也。

’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

……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

“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后来还是靠人帮忙,才算解脱了。

(本来就是误会而已)

关于孔子的这段话。

我认为是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巨大自信和强烈的神圣的使命感。

《白虎通圣人篇》说:

“圣人未没时,圣人亦自知圣乎?

”曰:

“知之。

孔子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认为孔子知道自己是圣人,就是根据这句话来判断的。

这个使命是什么?

就是来自文王的文化传统——孔子定义为“文”,也就是“郁郁乎文哉”的“文”,而不是“文质彬彬”的“文”。

具体的说,就应该包括“礼、仁”这些孔子提倡的东西。

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给传播下去,发扬光大。

否则“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文”了。

失去了“文”会怎么样?

不敢想象。

《白虎通》孔子视为圣人,自然是有后人故意抬高之嫌。

但是孔子自己也有一种自觉的“神圣感觉”。

那也是很明显的。

这种神圣感,不仅仅来自文王,更来自天。

因为他心底里是认为,老天是仁慈的。

所以,老天肯定不会让“斯文”给中断的,也所以,他孔丘也肯定不会完蛋。

不过,他在颜回死的时候,又曾经哭着说“天丧予”。

那时候的他,不知道又是怎么想的呢?

723子曰:

“天生德于予,桓魋

(1)其如予何?

【注释】

(1)桓魋:

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孔子说:

“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小思】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几句话,是孔子在逃跑途中说的。

当时孔子从卫国去陈国,中间经过宋国。

停留了一阵。

宋国的司马(国防部长)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原因不明)。

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就砍倒大树,而且扬言要杀孔子。

于是孔子弟子们很紧张,连忙保护孔子离开了。

孔子不慌不忙,弟子们紧张的催促他,于是他就说,别着急,老天把德命给了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呢?

——这句话和“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简直一模一样。

可见,孔子对自己还是有充分自信的——一个有巨大的历史责任感的人,超常的自信是必然的。

孔子率群弟子去周游列国,可以说历经坎坷。

且不说奔波劳累,连吃闭门羹不得其门,别人嘲笑为“丧家狗”。

就是生命都屡遭威胁。

甚至有一次被人围困到没办法,只好跟人订立盟约才得以脱身。

一出来之后,弟子问咱们要不要守约啊。

孔子说被威胁的时候签下的盟约不算数,咱不理他!

呵呵,该耍赖的时候,孔子也不含糊。

看到桓魋拔树的那段,不禁联想起当年昆明的一段历史。

在抗战胜利到49年之间,民主的呼声是非常高。

如闻一多等人,都特别积极的呼吁,经常集会,演讲。

有一次在昆明召集演讲的时候,国民党的军队就在一墙之隔搞所谓“演习”,一时间是枪声大作,如疾风暴雨。

可是演讲者,一样意气自若;集会者,一样面无惧色。

坚持到结束。

我不仅觉得那些讲演者和听演讲者可敬,就是那些演习的军人也还不错,起码他们没有把演习变成真格的呢。

人就是这么贱,当你看到过更坏的,你就能容忍不是最坏的了。

324仪封人

(1)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2)。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释】

(1)仪封人:

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

孔子的随行弟子使他见了孔子。

(3)丧:

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

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

“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

“你们几位何必为孔子丧失了官位而发愁呢?

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小思】

这段故事的背景,是孔子当时失去了鲁国的职位后,开始周游列国。

想必孔子名声在外,起码也是“社会贤达”,于是这个卫国的小地方官,就要求见见孔子,而见了之后就被孔子所折服(可以想见孔子的魅力也有很外在的一面),推许孔子为时代的新希望——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这种评价是极高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木铎是什么东东。

铎,就是一种金属的铃铛,而中间那个舌是木制的,就是木铎。

铃铛摇起来自然会当当作响,跟过去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总是拿着摇拨浪鼓,其起的作用本质上是一样的。

就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我来了。

当然,拿木铎的人可不是小贩,而是一种叫遒人的官员,他们是来宣达政令——也就是传达政府的政策精神的。

而这里,仪封人把这个木铎拿来比喻孔子,意义更有了飞跃——孔子所要传达的不是普通的王者政令,而是上天的旨意。

换句话说,孔子就是上天的代言人啊!

在那个年代,能成为上天代言人的,只有天的儿子——天子才有这个资格了。

当然,仪封人没有暗示孔子要造反夺权的意思。

更多的恐怕是一种宗教意味。

他显然认为孔子有着某种神圣而伟大的使命。

事实上,孔子自己也有这样的自觉。

《论语》记载:

“子畏于匡,曰: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很肯定的相信,老天如果不想让文明中断的话,是不会让他死的。

正是表明,孔子相信他是接受了上天的神圣使命的。

有趣的是,苏格拉底也觉得,他是受神的命令的指派,来唤醒希腊人。

当然,宗教界人士就更明显了,如摩西、耶稣,都非常明确的意识到自己身上有神圣的使命感。

提到使命感,不禁让我想起宋儒张载的那段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不输于孔子的气概。

每次看到,都不免有点心情激荡点点。

我们从今天来看,仪封人说的话,倒确实没错。

事实上,木铎的比喻很符合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正是要建立一种新道德,新思想。

而历史证明他建立起来了,而且影响极为深远和宏大。

仪封人的比喻,可以算是第一个对孔子的历史地位做出的评价。

以后历代都层出不穷,变着花样的夸孔子。

我们举几个例子。

一是孟子(他是孔子的“经纪人”),他认为孔子是不在位之天子,行天子之事,是谓“素王”。

和前面仪封人的评价异曲同工。

一是朱熹的评价: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虽然短,但够狠。

二是元朝皇帝的诏曰:

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

那就是盖了帽了,哪怕你是圣人,那也得矮孔子一头。

关于木铎,还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的校徽就是“木铎”。

2002年,北师大百年校庆,启功大师在百年校庆纪念碑上书写“木铎金声一百年”。

一所大学以匡天下的象征物——“木铎”为自己的标志,雄心可嘉。

813子曰: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

(1),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

音xiàn,同现。

【译文】孔子说:

“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

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

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小思】

守死善道的典范,可以举鲁宣公弟叔肸为例。

《春秋公羊传》的何休注说:

“宣公篡立,叔肸不仕其朝,不食其禄,终身于贫贱。

孔子曰: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此之谓也。

因为宣公是篡权得到的君位(鲁文公夫人是哀姜,生了公子恶和公子视;次妃敬嬴受宠而生了公子俀。

敬嬴私下与公子遂勾结。

于是鲁文公死后,公子遂杀了公子恶和视,而立俀为鲁宣公)。

所以他的弟弟叔肸就耻于入仕,终身织鞋子养活自己。

孔子特别为他的死,在《春秋》中留下一笔,当是有褒扬之意。

叔肸算是做到了“无道则隐”。

孔子是赞许的。

在《论语》里面,邦有道、邦无道的提法,特别的多。

我们前面有过分析。

古人有时候隐,也都是无奈之举。

也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姿态。

我们看一个东汉末年的士人的观点:

桓帝时,安阳人魏桓字仲英,亦数被征,其乡人劝之行。

桓曰:

“夫干禄求进,所以行其志也。

今后宫千数,其可损乎?

厩马万匹,其可减乎?

左右悉权豪,其可去乎?

”皆对曰:

“不可。

”桓乃慨然叹曰:

“使桓生行死归,于诸子何有哉?

”遂隐身不出。

魏桓这人有机会去当官,但是他认为做官就要实现自己的志愿,而他的志愿不是升官发财,而是要政治面貌有个根本变化。

显然他自己也觉得不可能的任务。

于是他只有选择隐身了。

这种思想肯定还是有相当普遍性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人,比后代幸运的一点是,还可以选择“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这得利于当时的政治状态,周天子虽号有天下,不过是虚名。

而人们真正认可的则是“诸国并立”的局面。

颇类似于今日之欧盟。

各国之间有竞争,但也可以自由流动。

所以士人有着相当大的选择空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文雅一点说是,鸟可择木而栖。

比如孔子就带着一队人马周游列国,也是期待自己在某个国家(而不一定要在鲁国)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到了后代,且不说一统天下之下,士人没有选择之余地,就是一些割据势力下,士人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且看《后汉书李业传》:

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

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

“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

”融譬旨,业叹曰:

“危国不入,乱国不居。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

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

”遂饮毒而死。

李业是名士。

公孙述在割据称王之后,就去聘请他。

李业不干。

公孙述就以死威胁。

于是李业无处可逃,终于自尽而死。

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几乎是士人自由空间逐步缩小的一个历史。

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1),孔子不见(2),归孔子豚(3)。

孔子时其亡也(4),而往拜之(5),遇诸涂(6)。

谓孔子曰(7)∶“来!

予与尔言(8)。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9),可谓仁乎?

曰不可(10)。

好从事而亟失时(11),可谓知乎(12)?

曰不可。

日月逝矣(13)!

岁不我与(14)!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5)!

注释:

(1)阳货:

也叫阳虎,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当时通过把持季氏的大权而专权於鲁国。

欲:

想要。

见:

让人来拜见。

(2)不见:

不去拜见。

(3)归(kui4):

通“馈”,赠送。

豚(tun2):

指蒸熟的小猪。

(4)时:

等待。

其:

他。

亡:

出门在外。

(5)而:

连词。

(6)诸:

“之於”合音,“之”指阳货,“於”是“在”的意思。

涂:

通“途”,路途。

(7)谓:

对某人说。

(8)予(yu2):

我。

与:

跟。

尔:

你。

(9)怀其宝:

怀藏着宝物,指拥有才能。

而:

却。

迷其邦:

使自己的国家混乱。

(10)曰:

表示阳货自问自答,下一个“曰”也是。

(11)好(hao4)从事:

喜欢干一番事业。

亟(qi4):

多次。

失时:

失去时机。

(12)知(zhi4):

同“智”。

(13)逝:

一去不回。

(14)岁:

岁月。

不我与(yu3):

即“不与我”,不等待我。

(15)仕:

做官。

译文:

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阳货想要让孔子去拜见他,(以便让孔子帮助他,但是,因为他心不正而专权,)孔子不想去拜见,(阳货)就赠送给孔子一只蒸熟了的小猪,(目的是迫使孔子按照礼节不得不去拜谢他)。

孔子估计他出门在外的时候,才去前往拜谢他,却在路途之上遇到了他。

(阳货)对孔子说:

“过来!

我跟你说说话。

”於是就说:

“怀里藏着宝物却使自己的国家处在混乱之中,能叫做仁德的做法吗?

可以说不能。

喜欢干一番事业却多次失去时机,能叫做有智慧吗?

可以说不能。

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岁月不等待我们啊!

”孔子说:

“噢,我快要出来做官了。

”.

说解:

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阳货是哪一类的人?

他因为囚禁了季桓子而在鲁国控制大权,后来在鲁定公八年(当时孔子51岁)背叛鲁国。

虽然背叛鲁国是后来的事,但是,阳货是哪一类的人,我们却可以从此而知道。

他想要让孔子去拜见他,目的是为了让孔子帮助他,但是,因为他心术不正,所以孔子不想去拜见。

对于这一类的人,又没有恶迹显露出来,我们当然无法对他做什么,但是,却不能不防备。

阳货为什么赠送给孔子一只蒸熟了的小猪呢?

目的是迫使孔子按照礼节不得不去拜谢他。

因为按照礼仪的规定,答复亲自给士子送来礼物,士子不能不回拜以便表示答谢。

如果孔子不去答谢,就是失礼;如果要答谢,就要到阳货家里去,这样,就可以借机劝孔子来帮助他了。

君子不能失礼于人,所以,孔子前往答谢。

但是,孔子估计他不在家的时候才去,这样,既不失礼,也不想使阳货达到目的。

孔子是不是费了心计去打听阳货什么时候不在家呢?

张岱《四书遇》中引顾泾阳的话说:

“孔子时亡,是圣人自然随应之宜。

玩下文‘遇诸途’语,可见圣人未尝着意。

”所以,对待这类人,如果能避开当然更好,如果避不开,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

没想到,孔子却在路途之上遇到了他。

阳货对孔子说了一番话,但是,孔子并没有多予理睬,所以,阳货只好自问自答。

他的话,说得好像很合乎道理,但是,君子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我们不能被别人的假话蒙骗。

孔子坚持了道义,又不失礼,这才是很好的因应之策。

朱子《论语集注》中说:

“对而不辩者,言之逊而无所诎(qu1屈)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