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08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一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承智

百强校河北定州中学:

2016一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承智班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分离乙醇和乙酸

B.乙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

C.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丙装置中的饱和碳酸钠能够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

D.丁装置能够用来分离乙醇和丁醇和混合物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

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

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

用图示的方式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

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搜集NO

3.现有三组溶液: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式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转变

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份

D.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5.4.6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取得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只有Na2OB.只有Na2O2C.Na2O2和Na2OD.无法肯定

6.按照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Ⅰ烧杯中铁片表面有气泡,Ⅱ烧杯中铜片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

Al>Fe>Cu

B

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物是NO

C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且保持不变

装置气密性良好

7.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的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遇难者上百人。

以下是一些常常利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集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8.常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l的溶液中:

CH3CH2OH、Cr2O72—、K+、SO42-

B.NaHCO3溶液中:

、CO32-、Br-、K+

C.加入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

Fe2+、K+、Cl-、NO3-

D.C(Ca2+)=0.1mol·L-1的溶液中:

NH4+、SO42-、CH3COO-、Br-

9.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如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涉及氧化还原反映

B.碳循环具有全世界性

C.含碳化合物可彼此转化

D.碳元素均被氧化

10.气体体积的大小,跟下列因素几乎无关的是()

A.分子个数B.分子直径C.压强D.温度

11.浓H2SO4密度1.84g/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质量分数为98%,取10mL浓H2SO4和amL水混合得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质量分数为b%.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1)若C=9.2则a>10b>49%

(2)若C=9.2则a>10b<49%

(3)若b=49则a=18.4C<9.2

(4)若b=49则a=18.4C>9.2.

A.

(1)(3)B.

(1)(4)C.

(2)(3)D.

(2)(4)

12.T3℃时,将A、B、C三种物质别离溶于10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而转变的曲线如图.从T3降至T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3℃时,由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B.T2℃时,由A、C两物质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由B物质所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最大,C的最小

D.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分离A、C的混合溶液取得A可采用蒸发结晶

13.气体制备装置中不能“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是()

A.

B.

C.

D.

14.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1装置可制取氨气

B.图2装置可分离CH3COONa和CH3COOC2H5混合液

C.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1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蛋白质发生变性

B.苯中含有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之生成2,4,6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C.用溴水查验CH2═CH﹣CHO中是不是含有碳碳双键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映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NA;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③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④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映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A;

⑤2.9g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2CaSO4•H2O式量为290);

⑥1molFeCl3与滚水反映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⑦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A.①②③④⑤⑦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

二、计算题:

共6题共52分

17.成都市最近几年来常常发生“毒奶粉”事件。

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致使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幼儿严峻营养不良乃至死亡。

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

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H2SO4=(NH4)2SO4

现取该奶粉样品100g,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

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准到0.01,下同)

(2)含氮元素的质量多少?

(3)该奶粉中氮的含量是不是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国家标准为:

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12g~25g。

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18.把3.9gNa2O2放入100mL水中,充分反映后,计算:

(1)生成O2的体积(标准状况);

(2)反映后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反映前后溶液体积转变忽略不计).

19.将9.6g铜单质置于200mL必然浓度的稀硝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映。

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写出计算进程)

(1)反映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标况下);

(2)反映进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3)参加反映的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0.(6分)取必然量的Na2CO3、NaHCO3和Na2SO4混合物与250mL1.00mol·L-1过量盐酸反映,生成2.016L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500mL0.100mol·L-1Ba(OH)2溶液,取得沉淀的质量为2.33g,溶液中过量的碱用10.0mL1.00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

计算:

(1)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

(2)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

21.硫酸常常利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原理: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2)要使16gFe2O3恰好完全反映,需消耗上述10%的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22.把铝、铁混合物1.1g溶于200mL5molL-1盐酸中,反映后盐酸的浓度变成4.6molL-1(溶液体积转变忽略不计)。

求:

(1)反映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2)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A.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通过度液操作分离;

B.锌和铜都不与酒精反映,该装置无法组成原电池;

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乙酯反映,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取代饱和碳酸钠溶液;

D.按照蒸馏操作中温度计位置、冷凝管通水方向分析.

解:

A.乙酸易溶于乙醇,无法通过度液的方式分离乙醇和乙酸,故A错误;

B.乙装置中缺少电解质溶液,无法组成原电池,故B错误;

C.NaOH能够与乙酸乙酯反映,不能用浓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图示装置中,冷凝管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采用逆向通水,该装置能够用来分离乙醇和丁醇和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映生成弱酸;

B.利用压强差将液体顺利流下;

C.能产生压强差的装置能查验装置气密性;

D.常温下二氧化碳和NO不反映,能够采用排二氧化碳法搜集NO.

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映生成弱酸,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映生成硅酸,说明碳酸酸性大于硅酸,碳酸、硅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非金属性C>Si,故A正确;

B.产生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分液漏斗上部,致使分液漏斗上部和烧瓶内气体产生压强差,所以利用压强差将液体顺利流下,故B正确;

C.该装置能通过调节乙能产生压强差,所以能利用该装置查验装置气密性,故C错误;

D.常温下二氧化碳和NO不反映,能够采用排二氧化碳法搜集NO,二氧化碳密度大于NO,所以该采用向下排二氧化碳法搜集NO,则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搜集NO,故D正确;

故选C.

3.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分层;②39%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以此来解答.

解: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混合分层,则利用分液分离;

②39%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则利用蒸馏分离;

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选择有机溶剂萃取;

故选C.

4.C

【解析】

试题分析:

A.煤的干馏是煤在隔间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进程;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一些酯类物质具有水果香味;

D.纤维素和淀粉的聚合度不同.

解:

A.石油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混合物的一种方式,属于物理转变,煤的干馏是化学转变,煤的干馏是煤在隔间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进程,属于化学转变,故A错误;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一些酯类物质具有水果香味,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份是酯类,故C正确;

D.纤维素和淀粉的聚合度不同,分子式不同,因此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试题分析:

4.6g钠的物质的量是0.2mol,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若完全转化为Na2O,则其质量是0.1mol×62g/mol=6.2g;若完全转化为Na2O2,则其质量是0.1mol×78g/mol=7.8g.此刻反映产生的固体质量是6.2g<7.0g<7.8g,说明反映产生的物质含有Na2O2和Na2O,故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钠氧化产物成份的肯定与判断的知识。

6.B

【解析】

试题分析:

A、I为原电池,I烧杯中Fe表面有气泡,说明Fe做正极,则Al比Fe活泼;II烧杯是原电池,Cu作正极,Fe作负极,Fe比Cu活泼,正确;B、Cu与浓硝酸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