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9011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docx

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

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得分评卷人一.语言文学知识和语言表达(本部分共两大题,第一大题24分,第二大题6分,共30分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她们奔(beng)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法。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C.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

D“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磅薄契约玲珑锡透B康慨脓密卓尔不群

C(涌跃蹒跚漫不经心D咆哮绚烂兴致勃勃

3(对下列名子中加点词语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世界亿双眼睛看着上海,我们必须举全市之力集全国和全球智慧,量力而行

(改为:

全力以赴)地办好上海世博会。

B.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可以强大(改为强化)语言的交际功能,提高语言交流的实效。

C.读书需要多思,否则容易囫囵吞枣(改为走马观花)食而不化。

D.随着野生动物日趋稀缺,一些动物走私团伙日趋猖獗,高额利润唆使(改为:

诱使)一些谋利者想出各种手段偷盗动物活体和标本,陆上。

海上。

空中。

铁路。

公路。

小路,无不缝不钻。

4(对下面新闻材料的概述,较为全面的一项是

2010年4月9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来到四川成都青苏职业中专学校考察在祥细询问了该校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训基地等情况后.她指出.中等职业教育一定要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中职业学校来。

A.4月9日.鲁昕副部长在四川青苏职业中专学校考察时指出.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中等职业教育要技能与文化素质的培养并重。

B.4月9日.鲁昕副部长在四川青苏职业中专学校考察时指出.中职学校要加强文化素质培养。

C..4月9日.鲁昕副部长在四川青苏职业中专学校考察时指出.中职学校要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D.4月9日.鲁昕副部长在四川青苏职业中专学校考察.祥细询问了该校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训基地等情况。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家想出了许多清除污染和环境的好办法。

B(我们这个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小组,只用了4天时间就基本上全部做好了为游客服务的准备工作。

C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

D(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成就著称,还以重多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布闻名。

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B(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份而来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怎样读也读不完它。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承办的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B.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科学之美,科学家正在运用多种艺术形式:

绘画。

诗歌。

乐曲。

蹈。

雕塑等来展示科学之美。

C(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读《红楼梦》是一次勇敢的精神探求。

在那个世界里,你将听什么,得到什么呢。

8(下列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的塑造了夏洛克的人物形象。

B《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艾青的第一部诗集。

C(《战国策》又称<国策>,上一部国别体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记载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言论.事迹的史料汇编.

D清代散文流派.桐城派作家蒲松龄写有<左忠毅公逸事>一文.

(二)填空题(本大题2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2分,共6分)

9.补写下列古代诗歌中的空缺部分,(4分)

(1)苯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苯葭)

(2)---------,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3)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4)都江帐钦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暗凄切>)

10.补写下列现代诗歌中的空缺部分.(2分)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根,紧握在地下;叶,-----------.(舒婷<致橡树>)

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共两大题,第一大题16分,第二大题24分,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新资源食品

王旭峰

1.2009年12月22日,卫生部批准茶叶籽油.盐藻及提取物.鱼油及提取物。

甘油二酯油。

地龙蛋白。

乳矿物盐、牛奶碱性蛋白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

2(许多人对新资源食品的名字很陌生,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炒菜时使用的由转基因大豆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在酒店中被做成各种菜品的蝎子、仙人掌等都属于新资源食品。

事实上,新资源食品早已渗入我们的生活。

3(根据卫生部2007年12月1日施行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新资源食品是指在我国无食用习惯且符合基本属性的食品原料。

具体地说,包括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有些时候新资源食品可能只是作为一种原料添加到食品中。

4(新资源食品的特点,顾名思义,通过它的名称我们就可以了解到。

首先,新资源食品是食品的一类,必须符合食品的基本属性,尤其是安全性,可以说它是一类特殊的食品;其次,它既然是新资源食品,就有其独特之处,跟传统食品相比,新资源食品“在我国无食用习惯”;此外,新资源食品不是一成不变的,卫生部会根据新资源食品使用情况,适时公布新资源食品转为普通食品的名单,这时,有些新资源食品就会被归入普通食品这列。

5(很多人习惯把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联系在一起,其实它们不是一回事,尽管些前有部分保健品的确是以新资源食品为原料加工而来的。

要明确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关系,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资源食品,什么是保健食品。

6(上文已经提到,《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规定新资源食品是指“在我国无食用习惯且符合食品基本属性的食品原料“,并没有提到它有什么特殊的保健作用。

而保健食品的定义是”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跟普通食品的区别就在于它能调节机体功能。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也特别指出:

生产经营新资源食品,不得宣称或者暗示具有疗效特定保健功能。

因此新资源食品只是普通食品,不能将其与保健食品混为一谈。

(选自《健康博览》,有改)11(第2段和第6段分别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4分)

第2段:

----------------------------------------------------------------------

第6段:

-------------------------------------------------------------------------

12(文中写了新资源食品的分类,被当作菜品原料的蝎子、仙人掌应该属于其中的哪一类,请写出它们所属类别的原文。

(3分)

---------------------------------------------------------------------

--------------------------------------------------------------------

13(下列对新资源食品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符合食品基本属性,尤其是安全性B。

在我国无食用习惯

C(一成不变D。

符合食品基本属性

14(请根据第3段内容,给“新资源食品“下定义。

(3分)

-------------------------------------------------------------------------------

15(新资源食品不能等同于保健食品,为什么,(3分)

--------------------------------------------------------------------------------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本题共5小题,共24分)

古藤

王剑冰

1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

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2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

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

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3这棵藤距何仙姑家庙不远。

传说何仙姑成仙后,她身上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她的师傅吕洞滨的神仙拐杖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

4我敬慕地站产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5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过它,战火熏烤过它。

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

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

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藤,要么死忘,要么活着。

6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

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托的过程。

1300年风霜雨雪,反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据悉,古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

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

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

像不几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7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

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

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8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

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

如果不是住过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

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那是个大胖小子呢~她成为一个母亲。

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

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挽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9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

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

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10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6(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4分)

(1)芨,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2)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17(第6段提到藤“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第7段则说“人其实同藤一样”,表明藤和人都有所“依托”,藤和人各“依托”什么,(4分)

藤“依托”:

------------------------------------------------------------------

人“依托”:

----------------------------------------------------------------

18(第8段写作者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农家老人,他们的腰“也就更像一棵藤”,这样的比喻含义是什么,(5分)

-----------------------------------------------------------------------------------------

----------------------------------------------------------------------------------------

19(文中写了“一个老态女子”的故事,结合全文,谈谈这个女和藤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

-------------------------------------------------------------------------

20(根据文意,按要求填空。

(6分)

这篇散文,以“古藤”为题,实际上运用了--------------------的表现手法,既写藤也写人;

从结构上看,第7段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最后一段,作者为了表达深厚的思

想感情,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使文章诗意盎然,韵味无穷。

三、文言文阅读(本部分共一大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师说

韩愈

古之学都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或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角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

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溅,无长

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讲习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日:

“彼与彼年若也,道相似也,位裨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师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耿。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日:

“三

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

道。

作《师说》以贻之。

21(下列句中的“于”,和“而耻学于师”中“于”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皆出于此呼,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师不必贤于弟子。

C、学于余。

2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