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904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docx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

《世界历史》(下册)知识表解

剑阁县元山中学校韩春德

1.十月革命

 

革命爆发

历史条件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统治力量相对薄弱。

2.一战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化了俄国复杂而尖锐的社会矛盾。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压制人民革命,无产阶级必须继续革命。

4.二月革命后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这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5.布尔什维克党政治上已经成熟,列宁回国后根据当时形势特点,及时制定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6.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特别强,而且比较集中。

直接原因

“七月事件”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布尔什维克党及时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11月6日列宁亲自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指挥起义。

11月7日起义者占领所有重要部门,起义取得决定性胜利。

革命措施

政治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和革命士兵组成的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

经济

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

与德、奥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巩固革命政权。

巩固革命政权

经过三年战争,粉碎了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为从物质上保证反干涉军事斗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推行了非常性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历史

意义

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它产生了诸多弊端。

内容

农业

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之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工业

除大型企业外,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企业经营,允许多种形式经济成分并存。

商业

除生活必需品外,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

为后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建立

1922年底正式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创始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

斯大林的探索

工业化

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快工业化速度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完成

1928~1937年执行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成就

形成较完备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特点

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独立自主完成的。

农业集体化

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特点

运用了行政强迫的手段,采取了消灭富农的政策。

完成

到1937年基本完成。

新宪法

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改变。

标志

标志着苏联已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斯大林模式

特点

政治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缺乏群众监督。

经济

高度计划,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

评价

积极

适应了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初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经济发展没后劲。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身上索取过多,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召开目的

直接目的:

为了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

根本目的:

对战后世界重新安排,确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

控制会议的三巨头 

参加会议共27国,但操纵会议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这“三巨头”。

凡尔赛和约

领土问题

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军事问题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

凡尔赛和约

殖民地问题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移给日本。

赔款

另外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方式。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与协约国同奥、匈、土、保分别签订的和约一起构成。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国际联盟

来历

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正式提出。

成立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相关规定,1920年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实质

由于美国未参加,它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华盛顿会议

召开原因

巴黎和会仅调解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在亚太的矛盾仍尖锐,美日矛盾成为这一地区的最主要的矛盾。

主导国

美国、英国、日本。

主要内容

四国协定

英、法、日、美四国签署,英日同盟寿终正寝。

五国条约

规定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比例为5∶5∶3∶1.75∶1.75。

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实质:

确认了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扩张提供了方便。

日中协定

日本被迫归还山东,中国的主权得到了部分恢复。

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构成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经济大危机

 

繁荣与危机

相对繁荣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繁荣时期。

繁荣背后潜伏危机

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引起生产过剩。

过度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刺激消费,加剧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过分的股票投机,使股价虚高,加剧了金融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无法避免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危机新特点

时间长

1929~1933年,共5个年头,超过了以往危机。

范围广

地理范围广:

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行业范围广:

从金融业开始,波及到工、农、商等经济部门。

破坏性大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贸易总额减少2/3。

深远影响

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国际局势紧张,一些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以缓解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背景

前任政府采用传统缓解经济危机的办法,无任何实际效果。

主要内容

(重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使经济恢复有了资金保证。

(核心)调整和恢复工业:

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此外,政府还举办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拉动消费,增加就业。

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过剩农产品,损失由政府给予补贴。

特点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以消除经济危机。

作用

经济

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政治

阶级矛盾得到缓和;避免了美国的法西斯化;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

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局限

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5.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西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背景

经济

经济危机对战败国,特别是经济脆弱的德国打击特别大。

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锐减。

社会

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在民主制度下已无法解决现有矛盾,寻求建立集权统治缓解危机。

政治

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纳粹党,利用人们的不满趁机崛起。

通过欺骗宣传(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骗取人民的信任。

还得到了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夺权

1933年,纳粹党在大选中获胜,党首希特勒成为新政府总理。

不久,希特勒又攫取总统权力,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元首。

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标志着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内外政策

制造国会纵火案,进而解散一切工会和政党,实行独裁统治。

强化专政机器,打击、迫害反法西斯和进步人士。

加强思想控制,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掀起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意大利法西斯的建立

背景

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中央政府瘫痪,工农运动高涨。

夺权

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政党,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

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

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背景

由于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对打击非常大。

法西斯势力篡权

法西斯势力集中在军部,通过恐怖手段逼迫政府法西斯化。

军部内少壮派发动的“二二六政变”虽失败,但军部控制了新政府。

新政府加紧对外侵略的准备,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侵略

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法西斯结盟

1937年,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期不远了。

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二战爆发的背景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纵容德国的侵略。

这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此后,德国先后占领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西欧国家。

英国遭到猛烈轰炸。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二战的扩大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标志着二战扩大。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及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后,发动了冬季反攻。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讨论对德问题、成立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对日参战的问题。

为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这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

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转守为攻。

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争的转折点。

意大利投降

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标志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同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历史意义

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性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8.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时期

发展原因

主要表现

战后的繁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二战后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技术;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

危机和经济调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经济发展中的弊端;经济危机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受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缓慢回升,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

改革社会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

9.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

战后恢复

原因

表现

二战后,西欧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为对付苏联,援助西欧;政府恰当的经济政策;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50~70年代,持续繁荣。

欧洲的联合

“欧洲共同体”

原因

过程和表现

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相互的合作。

20世纪6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

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联盟(欧盟)

进一步加强欧洲国家的联系和合作

1993年成立欧盟。

使用欧元;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可在任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居住;力图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一致。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

经济

时期

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

二战后

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经济逐步恢复。

20世纪50至70年代

美国的扶植;

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教育。

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世纪70年代

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20世纪80年代后

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

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关注和警惕。

 10.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领导人以后开始改革。

目的:

改革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

内容:

经济(主要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政治。

作用: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结果:

矛盾突出,赫鲁晓夫下台。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原因:

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

内容:

先以经济改革作为重点,后又进行政治改革。

结果:

经济方面没有成效。

政治方面:

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出现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

苏苏联解体

1.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增强。

2.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

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3.1991年底,苏联解体。

1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欧亚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目的:

推动经济发展。

内容:

匈牙利改革最为突出。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苏联镇压。

结果:

成效不大。

匈牙利改革

性质: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内容

政治:

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经济

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调整农业政策,利用经济手段调节。

管理体制的改革。

东欧剧变

原因

80年代,东欧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性质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版图变化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12.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亚洲国家的独立振兴

地区

国家

内容

成就

意义和影响

南亚

印度

随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独立后的印度分成印度、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印、巴两国,尤其是印度,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卓著。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这为印、巴两国工农业和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印巴分治所带来的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更造成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亚

韩国

1948年建国。

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现代化国家。

 

东南亚

新加坡

1957年独立。

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现代化国家。

 

 1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地区

重要事件

历史意义

北非

1952年7月23日,埃及爆发了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起义,推翻了封建王朝。

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从二战后到6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逐步走向瓦解。

90年代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非洲大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

其中,仅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史称“非洲独立年”。

南部非洲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2.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国家

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历史意义

古巴

1959年古巴爆发反美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府。

以后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新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

古巴革命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以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

巴拿马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民就开始了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70年代后期,逐步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利。

1999年终于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巴拿马人民的斗争,最终实现了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目的。

13.四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交战原因

交战结果

交战时间

1948年

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

以色列获胜。

占领了联合国划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大片土地,控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5。

七十多万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交战原因

交战结果

交战时间

1956年

埃及宣布实行“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英法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支持以色列入侵埃及。

在联合国的干预下,英、法、以侵略军被迫撤出埃及。

埃及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第三次中东战争

交战原因

交战结果

交战时间

1967年

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以色列获胜。

占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一些地区。

第四次中东战争

交战原因

交战结果

交战时间

1973年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失去的土地,进攻以色列。

埃及和叙利亚收复的土地面积不大,以色列依然占据着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获得的绝大部分土地。

 

13.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领土主权之争

资源之争

1948年,以色列在此建国以后,不断扩张领土,除占领巴勒斯坦的领土外,还占据了黎巴嫩、叙利亚、埃及等国的领土。

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珍贵,以色列对该地区的水资源的控制也加剧了中东地区矛盾的错综复杂。

中东的石油资源之争也十分激烈。

宗教圣城之争

大国的插手

耶路撒冷城有三教圣城之美称。

三教中任何一教都想独自控制该城,这一斗争已经持续了近百年。

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各教派的裂痕。

中东地区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此进行了长期的角逐。

14.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政策出笼的背景

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②苏联战后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唯一能够抗衡美国的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③两大阵营矛盾激化,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冷战政策的特点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冷战出笼的信号

1946年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冷战政策的内容

政治对抗

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会咨文,公开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对“民主自由国家”的威胁。

实质

是美国要公开干涉各国内政,称霸世界。

经济对抗

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给西欧国家大量贷款,恢复经济。

目的

一方面是帮助欧洲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实质

是杜鲁门主义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因为援助欧洲的贷款带有政治附加条件,故此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拒绝接受。

大部分贷款都投到了西欧。

军事对抗

1949年美国、加拿大同西欧10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根据这项条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针对苏联,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作用

它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

美国通过控制“北约组织”,既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军事包围,又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北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冷战政策的影响

冷战政策的出笼,使美苏战时军事同盟破裂。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使世界格局逐渐演变成美苏两极格局。

14.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

原因

开始阶段

表现

特点

重要事件和结果

①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由来已久;

②苏联战后霸权主义膨胀。

五六十年代,为美苏争霸的开始阶段

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主宰世界。

从此开始了美苏两国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斗争。

美强苏弱

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

苏美双方互相做出让步。

苏联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高潮阶段

表现

特点

重要事件和结果

70年代,苏美争霸达到高潮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尼克松1969年执政后,为摆脱困境,实行战略收缩。

而苏联在70年代中期军事经济实力增强,采取积极进攻战略,把中东、非洲和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对象。

苏攻美守

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