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984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docx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

画面上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

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自学内容P27~29例题1~2

  1、同伴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

  2、观察长方体,看P28的例一,试着(用铅笔)完成书中的表格。

  3、用工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做一个长方体。

写下你发现了什么?

  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29的做一做练习

  4、有什么疑惑?

  三、汇报展示:

  

(一)导入

  1.已经认识过许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等各是什么形状吗?

小结: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讲台上放一些物体,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它们和平面图形一样吗?

  2.指出:

像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

其中,粉笔盒、书等的形状是长方体。

你还能说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

  、出示P27图,让学生观察。

  师:

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

(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

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4.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二)教学实施

  1.认识面、棱、点。

  师:

昨天让同学们观察了长方体。

现在老师来演示一下,你们说说面、棱、点的区别。

  

(1)拿出准备的马铃薯,用刀切下一片,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平平的面)

  

(2)挨着这个面,再切一刀,你又看到了什么?

(两个面,一条边)及时指出:

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

  (3)紧挨着这两个面再切一刀,形成三个面,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有三个面,三条棱)指出:

三条棱相交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2.汇报长方体的面:

  提问:

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3.汇报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4.汇报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

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和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汇报,并完成下面这几个问题:

  

(1)面的特征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长方体的棱的特征。

  ①数: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

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

(投影显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的顶点的特征。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8个)

  5.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操作、讨论可以知道:

(课件出示)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

  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6.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个面)

  讲:

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图形。

  (三)、汇报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P29例题2,昨天让同学们用学具做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提问:

在做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并汇报下面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2.揭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

(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

(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

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让学生指出自己长方体的长、宽、高。

  3.总结(课件出示填表内容)

  四、反馈检测

  1完成P31练习五T1。

  2.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5厘米,高2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棱长综合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

它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厘米?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后反思:

  教学本节内容我主要采用了课件演示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形式。

上课伊始用课件出示学生已经见过的图形,自然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的特征,进而也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三、课型:

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

  四、教学课时数: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

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

长方形、正方形等。

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师:

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

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

(课件出示第一个情景图)

  师: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师:

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

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师: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

(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

  生:

叫做“面”。

(师板书:

面)

  师:

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

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

(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

(板书:

棱)

  师:

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

  师:

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

(板书:

顶点)

  师:

它是怎么形成的?

(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

  师: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结: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

刚才,我们知道了三条棱相交,形成一个顶点,那相交于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它们叫什么呢?

  小结: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

  4、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

当长方体的三组棱都相等的时候,你认为这将会变成什么物体?

出示一个正方体(正方体)

  师:

下面,你能总结出正方体的特征吗?

  小结:

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

  5、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师:

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的表格。

  讨论:

正方体是在具有长方体这些特征的前提下,它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归纳小结: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师:

请在小组中,用你手中的长方体完成课本第20“练一练”第一题。

  师:

接着完成课本21页第3题,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师:

完成课本第20页的第2题,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你觉得还需要提醒大家些什么?

  七、作业布置

  学困生:

完成《同步伴读》第11页的“基础训练”。

  优生:

完成《同步伴读》第11页。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面棱

  个数个数形状大小关系条数长度关系

  86正方形6个面面积相等。

12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86长方形(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可分成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九、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点不清楚,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较差,找不到各个面所对应的长与宽,部分学生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不会求,特别是应用题中讲到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时,学生不理解就是求棱长总和。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辨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安排,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教材内容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同时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为学习立体图形作好了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为学习新的知识锻炼了能力方面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

  3、能比较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

  (课件:

书27页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等)

  师:

冰箱、砖、楼房、衣柜电视机、包装箱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

长方体、正方体)

  师:

像长城上的砖、高楼、衣柜、冰箱这些物体都是正方体(课件:

由实物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电视机包装箱这种物体都是正方体(课件:

由实物抽象出正方体)。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呢?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

长方体正方的认识)

  二、长方体的认识

  1,课前就布置学生把课本后面的两个图剪下做长方体和正方体。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

请同学们首先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体和老师一起来仔细观察。

  ⑴、教师:

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

面。

(教师板书:

面)

  师:

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你能在各个面上分别标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位吗?

  ⑵、教师: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

有一条边。

  教师:

这条边称为棱。

(板书:

棱)数一数一共有几条棱?

  ⑶、教师:

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

尖。

  教师:

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

(板书:

顶点)一共有几个顶点?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⑴、观察、交流:

  师: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那长方体具体又有那些特征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将结果填在表格中。

  ⑵、汇报、展示:

  面:

  师:

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有特殊情况吗?

(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

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

  师:

长方体有几条棱?

哪些棱长度相等?

  顶点: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长、宽、高

  师:

相交于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着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件演示长、宽、高)

  三、正方体的认识

  3、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1、观察、交流:

  师:

刚才我们围绕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研究了长方的特征,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出正方体的特征吗?

  2、汇报、展示:

  面:

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

8个。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比较

  1、师:

让我们来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学生讨论后归纳: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3、师:

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

那我们可以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是?

  学生: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书本:

31页

  ⑴、和a平行的棱有几条?

  ⑵、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几条?

  ⑶、和b平行的棱有几条?

  3、判断。

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投影片)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相等。

()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4)、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5)、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6)、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4、书本:

32页第7题

  小卖部要做一个长4米、宽2,高1米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上都安上铁皮,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铁皮?

  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

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

学生在空间方面的认识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

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自己回顾和总结。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本节课我是在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握了教学起点。

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开门见山设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然后直接转入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研究,避免了教学拖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重点。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的题目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但在教学设计上我把重点放在长方体的研究上。

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用类比法参照长方体特征研究过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进行两者之间的异同比较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

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4、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⑴、老师对学生引导太多,放手太少。

在研究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过程中给出的时间太过仓促,部分学生研究的不够从分。

  ⑵、课堂中老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反馈以及教学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还要从细微处去观察去扑捉。

  ⑶、练习的设计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巧妙。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47页"长方体的体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主要包括"比一比"、"做一做"、"说一说"三个栏目。

"比一比"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为进一步自主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做一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用小正方体摆长方体这个活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说一说"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学习体积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________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并且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为学习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

这使得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也应当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初步形成并学会数学地思考。

此外,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认识与了解,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来并不是难事,关键是如何利用他们对实践及探究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发现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呈现课题

  1、体积是指什么?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教师出示体积单位的模型)

  2、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那么,体积是8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呢?

这说明了什么?

(生:

体积是多少就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

以原有知识系为依托,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空间观念,为这一节课做好铺垫。

  (师出示一长方体教具)

  师:

你能猜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生: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

你怎么知道的?

  生:

我以前问过我爸爸。

  师:

你真是一个勤学上进的孩子!

  师:

你们对他的回答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

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设计意图:

引出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激励学生上进好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

  二、观察操作,实验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1、探索活动:

  小组合作(每四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

用2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

  活动前师友情提示:

(1)每个小组用2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

(2)注意观察你所摆的长方体有几层?

每层有几行?

每行有几块小正方体?

你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我的发现是___。

  (设计意图:

利用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学生合作交流、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意识。

  2、成果展示:

  (请小组代表到台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拼摆的过程并汇报方法及结果。

  

(1)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板书:

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板书:

长宽高)

  

(2)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3)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标有a、b、h的长方体积木)体积的字母公式怎样写?

V=abhV=abh(板书)

  (设计意图:

将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然后逐步脱离操作直观,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

  (4)说一说:

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长、宽、高)

  (设计意图: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3、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独立完成)

  

(1)(幻灯出示)1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

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口算能力。

  

(2)(幻灯出示)2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

巩固新知的同时引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探究。

  4、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

  问:

通过计算2号长方体的体积你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巩固新知的同时引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探究。

  引导学生明确:

  

(1)这个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3)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出示标有字母的正方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