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203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docx

林学专业继续教育1

作业内容:

(1)简述气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研究内容。

答: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风、云、雨、雪、雾、霜、露、寒、暖、干、湿、光、电、声)和物理过程(大气的增热与冷却、蒸发与凝结、降水过程等)的科学称为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对象地球大气,简称为大气。

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普通气象学(绪论、大气、辐射能、湿度、大气的运动、大气中的水分与水量平衡)、天气学(天气与气象灾害)、气候学(气候与气候资源)、小气候学。

(2)阐述大气的组成、层次的划分?

主要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如果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的话,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气体和悬浮其中的水分及杂质组成。

1.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各种杂质以外的所有混合气体统称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

这四种气体占空气总容积的99.98%,而氖、氦、氪、氩、氙、臭氧等稀有气体的总含量不足0.02%(见表1.2.1)。

干洁空气各成分间的百分比数从地面直到85km高度间,基本上稳定不变。

这是由于这层大气中对流、湍流运动盛行,使得不同高度、不同地区间气体得到充分交换和混合的结果。

而到85km以上的高层大气中,对流、湍流运动受到抑制,分子的扩散作用超过湍流扩散作用,大气的组分受地球重力分离作用,氢、氦等较轻成分的百分比数相对增多,气体间的混合比趋于不稳定。

表1.2.1表明,干洁空气各成分的临界温度很低,在自然界大气的温度,压力变化范围内都呈气态存在。

氮:

按容积占干洁空气的78.09%,是大气中最多的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同其他成分进行化合作用而呈氮化合物状态存在,只有在豆科植物根瘤菌的作用下才能改变为能被植物体吸收的化合物。

氮是地球上生命体的重要成分,是工业、农业化肥的原料。

氧:

占空气总容积的20.95%,是大气中的次多成分。

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大多数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氧是一切生物体进行生命过程所必须的成分。

二氧化碳:

在大气中含量甚少,平均为空气总容积的0.03%。

它是通过海洋和陆地中有机物的生命活动、土壤中有机体的腐化、分解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而进入大气的。

因而,主要集中在大气低层(11~20km以下),20km以上就很少了。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据统计,每年因光合作用用去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总量的3%。

它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性能较差,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同时它本身也向外放射长波辐射,因而对大气中的温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工业蓬勃发展,化石燃料燃烧量迅速增长,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增加趋势。

臭氧:

大气中含量很少,主要集中在15~35km间的气层中,尤以20~30km处浓度最大,称臭氧层。

大气中臭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氧分子在太阳紫外辐射(0.1~0.24um波段)照射下发生光解作用(O2+hr→O+O,hr为作用光线的能量),光解的氧原子又同其他氧分子发生化合作用而形成的(O+O2+M→O3+M,M为第三种中性分子)。

臭氧在太阳紫外线(大于0.2um波段)照射下也不稳定,它可能同光解的氧原子相互碰撞再解离为氧分子(O3+O→O2+O2)。

因而臭氧的形成和解离过程是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的,并大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臭氧层以上的高空,随着高度的增高,太阳短波辐射的强度明显增大,氧分子光解的强度也随之增大,到55~60km高度,氧分子几乎完全光解,以致数量太少,难以形成臭氧。

而臭氧层以下的大气中,又因太阳紫外辐射的大部分已被上层氧分子吸收,透射过来的紫外线强度大大减弱,可光解的氧分子数量便迅速减少,可能生成的臭氧数量也明显减少。

因而,只有在20~30km间,氧分子和光解的氧原子的数量大体相当,形成臭氧浓度最大的臭氧层。

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波段,这不仅增加了高层大气热能,同时也保护了地面的生命免受紫外线辐射伤害,得以繁衍生息。

2.水汽水汽是低层大气中的重要成分,含量不多,只占大气总容积的0%~4%,是大气中含量变化最大的气体。

大气中水汽主要来自地表海洋和江河湖等水体表面蒸发和植物体的蒸腾,并通过大气垂直运动输送到大气高层。

因而大气中水汽含量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到1.5~2km高度,大气中水汽平均含量仅为地表的一半,到5km高度,已减少到地面的1/10,到10~12km,含量就微乎其微了。

大气中水汽含量在水平方向上也有差异,一般而言,海洋上空多于陆地,低纬多于高纬,湿润、植物茂密的地表多于干旱、植物稀疏的地表。

3.杂质杂质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液态的微粒,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燃烧的烟粒、风吹扬起的尘土、火山灰尘、宇宙尘埃、海水浪花飞溅起的盐粒、植物花粉、细菌微生物以及工业排放物等等。

大多集中在大气底层。

其中大的颗粒很快降回地表或被降水冲掉,小的微粒通过大气垂直运动可扩散到对流层高层,甚至平流层中,能在大气中悬浮1~3年,甚至更长时间。

大气杂质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具有一定吸收和散射作用,影响着大气温度变化。

杂质大部分是吸湿性的,往往成为水汽凝结核心。

所谓气象要素意指是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基本因素。

主要有:

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等。

气压:

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

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

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

云: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

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

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

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

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

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3)什么是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净辐射?

答:

大气辐射:

大气也是辐射体,它向外发射出长波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日夜不停的发射长波辐射,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朝向四面八方,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净辐射:

净辐射是某一作用面或活动面辐射能收入与支出之差,即一切辐射的净通量。

净辐射是供给蒸发和蒸腾、土壤和空气的热能量交换以及光合作用的有效能量源泉。

(4)何谓温度日较差、年较差?

影响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日较差、年较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纬度如何影响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你认为逆温在林业上有何应用?

答:

日较差:

一日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年较差:

一年中最热平均温度和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

影响大海日较差的因素:

日较差、年较差的主要因素:

土壤温度日较差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地面热收支状况和土壤热特性。

(1)纬度:

一般是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2)距离海洋的远近:

内陆大于温度。

(3)季节:

夏季大于冬季。

(4)地面状况:

凹地大于平地,干土大于湿土;裸地大于有各种覆盖的地面(如植物、森林、雪覆盖等);敝塞地大于通风地等等。

(5)坡向:

阳坡大于阴坡。

(6)天气状况:

晴天大于阴天。

(7)土壤深度:

随着深度增加,土温日较差较小,位相也逐渐落后。

土温年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下垫面状况、天气条件等因子密切相关。

与日较差相反,随纬度的增加年较差增大,这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年变化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其他因子对土温年较差的影响与日较差大体相同。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纬度如何影响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日较差:

随纬度的增加,正午太阳高度降低,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

低纬度地区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2℃,中纬度地区为8—9℃,高纬度地区3—4℃或更小。

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与气温日较差相反,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例如我国华南地区气温年较差为10—20℃,长江流域20—30℃,东北北部40℃以上。

逆温在林业上的有何应用: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条件对某些农林生产有利。

如用烟雾剂防治植物病虫害,常选择在逆温进行,利用逆温层对烟雾剂的阻挡作用,使烟雾停留在植物周围可减少用药量,提高杀虫治病效果。

(5)凝结与凝华的条件是什么?

简述凝结核能够促进凝结的原因。

分别采取何种措施能够促进冷云和暖云的降水?

答:

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叫凝结,由气态变为固态过程称为凝华。

发生凝结和凝华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同时还需要水汽凝结核(凝华核)存在。

凝结核能够促进凝结的主要原因是凝结核吸附水汽分子的能力比水汽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合并力要强,同时,凝结核的存在使水滴半径增大,曲率减少,从而使饱和和水汽压减小,易于发生凝结。

对吸湿性结构来说,吸水后形成溶液,使饱和水汽压减小,甚至在相对湿度接近100%时,就能发生凝结现象。

冷云降水的措施:

(1)向冷云中撒播人工冰核

(2)向冷云中撒播制冷剂

暖云降水的措施:

(1)在暖云中撒播吸湿物质的粉末

(2)直接撒播大水滴,催化暖云降水,

(6)影响气候的因子有哪些?

主要因子是什么?

季节划分有哪三种方法?

候温季节是如何划分季节的?

答:

气候学著作一般把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和大气环流作为气候形成的三大因子。

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和自然植被影响日益加大,所以人类活动又成为第四个主要因子,这四个因子各有不同作用。

季节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冷暖、干湿和昼夜长短来划分季节。

候温季节:

张宝坤先生根据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提出了用侯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季节的依据,其界限是,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10℃≤候平均气温≤22℃;春季或秋季;候平均气温≥22℃为夏季。

作业内容:

(1)气象学在林业生产活动的应用有哪些?

答:

(一)在城市及工矿区园林绿化工作中,要掌握城市气候特点、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以及园林绿化对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的作用。

以便合理进行绿化设计、配置好绿地和栽植行道树与环境保护林。

(二)在采种工作中,要根据气象及天气条件,预测种实成成熟期、采集期。

以便及时组织采种。

要依据气象及气候条件,作好种实处理和贮藏工作。

(三)在育苗工作中,要根据当地气象及气候条件,灾害性天气预报,采取恰当的耕作、栽培、管理及灾害预防措施,才能培育出高产壮苗。

(四)在造林工作中,首先要根据气候条件作好造林区划和规划。

要调查当地气候和小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在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基础上作好造林设计,确定好造林树种、造林季节、整地方式、混交类型和方式以及恰当的造林技术,以便做到适地迈树,保证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并为以后形成稳定高产和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森林打下基础。

(五)在营造防护林时。

要根据当地气候资料,确定主要害风方向,设计好林带走向、配置、宽度和树种。

(六)在森林经营工作中,要掌握森林与气候相互作用规律,森林气候的特点,才能确定较好的抚育采伐方式和强度、森林更新方式和主伐方式。

(七)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气象及气候条件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作好预测预报,并利用适当天气条件进行防治,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八)在护林防火工作中,要依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火险等级,作好森林火险预报,以减少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损失。

(九)在森林采伐后输工作中,要根据天气条件决定采伐季节、木材运输或流送和作好防洪等工作。

(十)在林木良种选育工作中,要根据地方气候和小气候的特点选择良种优树、种子园地址和母树林位置以及确定经营管理措施,以保证种实优质高产。

在林木引种工作中,要根据气候条件相似性和小气候特点进行工作,确定能否引种,以便扩大优良品种栽培范围或成功地引种外来树种。

(2)何谓辐射?

如何表示?

其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太阳辐射?

简述为何它在大气中被减弱?

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其减弱的一般规律?

到达地面的辐射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答:

辐射:

一切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温度零度,都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这种过程称为辐射。

(一)辐射通量(radiationflux)它是指单位时间通过任一表面的辐射能。

单位为j/s或w。

(二)辐射通量密度(radiationfluxdensity)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

单位为w·m-2。

过去气象学上常用卡·平方厘米·分-1(cal·cm2·min-1),两者的关系为:

cal·cm2·min-1=697.8w/m2

太阳辐射:

气象上所讨论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其波长范围约为0.15-120um之间。

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在0.15-4um;地面和大气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3-120um。

因此,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而把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为何它在大气中被减弱:

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当它通过大气层是,被大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子和云层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被气体分子和悬浮的微粒散射,一部分被它们反射,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显著地减少了。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

由于大气的吸收、散射作用以及云层的反射作用,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被减弱了。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遵循贝尔(Beer)定律。

S=Supm,其中,S为到达地面的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u为太阳常熟,m为大气光学质量,p为大气透明系数。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由太阳直接辐射和漫射两部分组成。

两者的和称为太阳总辐射,简称总辐射。

(3)土壤和空气热量交换方式有哪些?

温度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如何描述?

答:

在土壤和空气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热量过程。

除分子热传导、辐射和对流这三种方式外,还存在着平流、乱流和因水的相变而引起的热量转移形式。

这些过程对土壤和空气层热状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分子热传导

  以分子运动来传递热量的过程称为分子热传导。

  在土壤层中,热量交换是由分子热传导形式来完成的。

分子热传导过程强弱对土壤层内热状况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但在空气中,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分子导热率很小,因而由传导方式进行的热量转移比其他方式要少得多,在多数情况下是可忽略不计的。

(二)辐射

   地面和大气层之间的辐射热交换是始终存在的。

地面一方面吸收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同时也向大气放出长波辐射。

   白天当地面吸收的辐射超过放出的热量时,地面被加热增温,并通过辐射或其他方式把热量传送到大气层和土壤下层使之增温;夜间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超过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结果使得地面损失热量,导致地面温度下降,此时土壤深层和大气就反过来以各种方式向地面输送热量,以维持地表温度不致下降太多,结果使得土壤深层和大气层的温度也发生下降。

(三)对流

   1、对流的概念:

空气在铅直方向上的大规模升降运动。

   2、对流的种类:

对流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热力对流(自由对流)

   发生在低层气温剧烈增高或高层空气冷却时,上下层气温差异加大,造成低层空气密度较小,高层空气密度较大的不稳定状态,因而很容易产生对流。

(2)动力对流(强迫对流)

    空气水平流动时遇到山脉等障碍物时被迫抬升或因其它外力作用强迫时发生的。

    对流使上下层空气混合,并发生热量交换。

对流的空气升降速度有时可达10m/s以上,高度可达对流层顶部附近。

一般在夏季及午后对流较强,冬季及清晨较弱。

(四)平流

   大范围的空气水平运动称为平流。

冬季大规模冷空气南下,可使气温急剧下降,在24小时内甚至气温可下降十几度;夏季海洋上暖湿空气北上,可使它影响地区的气温升高。

平流是空气在水平方向热量转移的重要方式,其结果可缓和地区之间、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

(五)乱流

   1、乱流的概念

   空气的不规则运动称为乱流或湍流。

乱流是摩擦层空气运动普遍存在的形式。

   2、乱流的种类

(1)热力乱流

   由于下垫面增热而使空气稳定性破坏,或不同下垫面受热不均而产生的热力乱流。

(2)动力乱流

   由于近地层气流速度随高度不同引起各气层间内摩擦,气流与下垫面摩擦或气流与各种障碍物的摩擦和碰撞等动力原因而产生的动力乱流。

   乱流是摩擦层中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它使热量由地表向大气转移,对缓和近地层温度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乱流也是下垫面向大气输送热量、水汽、CO2等物理属性的重要方式。

白天乱流与对流相结合,使大气中热量交换过程加强;夜间对流停止,乱流也随温度降低和风速减小而减弱,热交换也减少了。

(3)混合乱流

   热力和对流原因共同作用产生的乱流称为混合乱流。

(六)潜热转移

   气象学上把因水的相变引起的热量转移称为潜热转移。

用LE表示,L是蒸发潜热或凝结潜热,E为蒸发量或凝结量。

   蒸发潜热:

单位质量的水蒸发为同温度下的水汽消耗的热量称为蒸发潜热。

   凝结潜热:

单位质量的水汽凝结为同温度下的水放出的热量称为凝结潜热。

一般取值为2.5⨯106J/kg。

   升华潜热:

单位质量的冰升华为同温度下的水汽消耗的热量称为升华潜热,升华潜热与凝华潜热两者在数值上相等,取值为2.834⨯106J/kg。

上述几种方式中,除土壤热交换的主要方式是分子热传导外,地面和大气间热转移以辐射交换最为重要;在气层之间的热量交换以对流和乱流两种方式为主,特别在白天,空气中热量交换几乎完全决定于乱流和对流作用。

平流作用对调节地区之间的热量差异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潜热输送对于大范围的能量交换以及重要天气过程的形成、演变都起着明显的作用。

(4)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从蒸发的角度,你认为地膜覆盖为何能改善土壤的墒情?

答:

采用地膜覆盖时,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微小空间,产生温室效应,能减少土壤中热量向大气中扩散,可使表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3—5℃,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保持土壤水分。

进行塑料薄膜覆盖后,由于气密性强,因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掉,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使土壤墒情好;它是土壤水分以气态形式向大气中扩散的现象,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当土壤经过降水、灌溉或下层土壤水分在毛管力作用下,不断升向土表,而使土壤表层水分保持饱和状态,此时土壤蒸发主要发生在地表,蒸发主要受气象因子影响,与同温度水面蒸发相近。

减小蒸发的方法:

松土切断毛细管。

(2)第二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蒸发,土壤表层变干,蒸发面下降,土壤内部蒸发的水汽通过干土层的空隙进入大气,此时蒸发速度受水分从土壤下层向上转移速度的限制。

减小蒸发的方法:

镇压保墒,减少土表空隙,改变土壤透气性,保持土壤水分。

(3)第三阶段:

土壤含水量很低,植物开始萎蔫,此时,土壤水分的毛管力作用停止,只能以气态形式从地下通过干土层向大气扩散。

此时,蒸发受水汽从下层土壤向表层扩散速度的影响,并由土粒大小和土壤空隙度决定。

减小蒸发的方法:

灌溉。

土壤蒸发除受气象因子影响外,还与土壤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关。

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经常采取如下措施:

(1)松土;

(2)镇压;(3)灌溉;(4)覆盖塑料地膜;(5)营造农田防护林带(网);(6)采用抑制蒸发剂(喷洒在土壤表面上形成一层均匀膜,阻挡土壤水分进入,抑制蒸发,相对提高土壤湿度)。

(5)你认为森林能否增加降水?

阐述你的主要观点?

你认为森林为什么能够减少地表径流?

答:

林内降水量由直接到达林地的降水量,从树叶和大小枝条上滴下的降水量和树干迳流三部分组成。

林内降水量在数值上等于林外降水量与林冠截留量之差。

林内降水量的分布不均匀的。

离树干愈远,降水量愈大,在树冠边缘处达到最大,而根据周围由于树干迳流,降水量也比较大。

林内降水强度一般小于林外,但林内的降水时间较林外长。

在降水期间,林冠层起着调节林内降水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峰值降低,降水强度减小,降水时间延长,林外降水停止以后,林内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降水。

森林能够减少地表迳流:

1、林冠使降水强度降低,雨水冲刷地面的力量减弱,因而形成的迳流较弱。

2、林地上的死地被物吸收水分的多少随树种组成而异,一般可达自身重量的40-260%,而山杨林下的死地被物最大吸水量可达其自身重量的3.16倍,油松林下的则为2.21倍,刺槐林死地被物约1.8倍。

枯树落叶转变为腐殖质以后,吸水量可达其自身重量的2—4倍。

3、森林土壤疏松多孔,腐殖质含量高,水分容易被吸收和渗透下去。

4、地表迳流受树干、下木、活地被物的阻挡,流动缓慢,更有利于被土壤吸收和渗透下去,使地表迳流大部分转变为地下迳流。

5、春季林内融雪林内较林外晚,且一般比较缓慢,融雪后的雪水容易被土壤吸收和渗透下去,使地表迳流减少。

因此,森林的存在可减少地表迳流。

(6)简述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哪些?

 答:

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夏日凉爽,冬天不冷,日温差小,所以那里是消暑的好地方。

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气温的年、日较差都比较大。

  大陆性气候夏日炎热不同的气候,主要取决于地表面性质的不同。

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在同样的太阳辐射下,它们增温和散热的情况大不相同。

海水吸收热量的本领要比陆地强得多,辐射到海洋上的太阳热量很少被反射回去,大部分被海水吸收,并通过海水的波动,把热量存贮在海洋内部。

这样,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海洋里的温度也不会骤然升高。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洋里温度的变化要小得多。

到了冬季,虽然太阳辐射减少了,但海洋里所贮存的大量热量开始稳定地释放出来,于是,海洋及其附近地域的温度比同纬度的其他陆地地区要高。

因此,海洋犹如一个巨大的温度自动调节器,使附近地区的气温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特点。

  在远离海洋的大陆腹地,由于得不到海洋的调节,气温的年、日较差要比沿海地区大得多。

  台湾海峡中的平潭岛,年平均气温日较差4.9℃,比大陆上的福建永安小5.5℃之多。

在我国西部内陆的许多地方,气温日较差一般都在20-25℃之间,而在吐鲁番盆地,气温日较差则达50℃。

此外,在气温的年际变化方面,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也有较大差别。

我国南海诸岛全年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只有28-29℃,而处于内陆的重庆、长沙、南昌等都高达34-35℃以上。

  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和缓,春天姗姗来迟,夏天消退也较慢,春天的气温一般低于秋季的气温。

相反,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春来早,夏去也早,春温高于秋温。

受海洋气团和暖湿气流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多,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且以冬季降水较多;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且以夏季降水为最多。

由于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巨大作用,使得在同一纬度带内,在海洋条件下和在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具有显著差异。

前者称为海洋性气候,后者称为大陆性气候。

区别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指标很多,最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夏风向更替明显。

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大陆,盛行偏北风,夏季气流来自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

冬季受冬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

夏季东部广大地区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湿热、多雨。

春、秋季节为冬、夏季风控制的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暖,晴雨多变。

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具有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的特点。

中国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雨季起迄规律性明显。

雨季开始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西部早、东部迟。

中国东南部广大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以季风雨为主,降水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

中国东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北部冬季干冷、夏季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