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149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 组图.docx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组图

中国历代王朝的秘密组图

首先来看一下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朝代和政权,看看其有什么规律:

朝代

起止时间

都城

都城今址

建立者与民族

夏朝

约前2029年

-约前1559年

(470年)

阳城、阳翟、商丘、

纶城、老丘、斟鄩、

西河

河南郑州

许昌商丘

开封洛阳

安阳等

夏王姒启

华夏族

商朝

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

(513年)

亳、西毫奄、殷

河南商丘

洛阳郑州

安阳

商太祖子履

华夏族

周朝(西周)

约前1046年

-前771年

(275年)

镐京、成周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周武王姬发

华夏族

周朝(东周)

前770年

-前256年

(414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华夏族

秦朝

前221年

-前207年

(13年)

咸阳

陕西咸阳

秦始皇帝嬴政

华夏族

西楚

前206年

-前202年

(4年)

彭城

江苏徐州

西楚霸王项羽

华夏族

汉朝(西汉)

前202年-8年

(210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汉族

新朝

8年-23年

(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新太祖王莽

汉族

汉朝(玄汉)

23年-25年

(2年)

南阳、洛阳、长安

河南南阳、

河南洛阳、

陕西西安

汉更始帝刘玄

汉族

汉朝(东汉)

25年-220年

(17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世祖刘秀

汉族

三国(220年-280年)--【60年】

曹魏

220年-26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汉族

蜀汉

221年-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烈祖刘备汉族

孙吴

222年-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汉族

晋朝(西晋)

266年-31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汉族

晋朝(东晋)

317年-420年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汉族

十六国(304年-439年)【125年】

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

胡夏北燕北凉冉魏北燕西蜀十六国除前凉、西凉、冉魏是汉族创建外,其余皆为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南朝(420年-589年)【169年】

刘宋

420年-47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汉族

南齐

479年-502年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汉族

南梁

502年-557年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汉族

南陈

557年-58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汉族

北朝(386年-581年)【195年】

北魏

386年-557年

平城、洛阳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道武帝拓跋珪

鲜卑族

东魏

534年-550年

邺城

河南安阳

魏静帝元善见

鲜卑族

北齐

550年-577年

邺城

河南安阳

齐文宣帝高洋

鲜卑族

西魏

535年-55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鲜卑族

北周

557年-581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周明帝宇文毓

鲜卑族

隋朝

581年-618年

(37年)

大兴、洛阳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隋文帝杨坚汉族

唐朝「前期」

618年-690年

(72年)

长安、洛阳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唐高祖李渊汉族

周朝

690年-705年

(15年)

神都洛阳

河南洛阳

圣神皇帝武则天

汉族

唐朝「中后期」

705年-907年

(202年)

长安、洛阳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唐中宗李显汉族

五代(907年-960年)【53年】

后梁

907年-923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温汉族

后唐

923年-936年

河南府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汉族

后晋

936年-947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汉族

后汉

947年-951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知远

汉族

后周

951年-960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汉族

十国(891年-979年)【88年】

南吴

902年-937年

广陵

江苏广陵

吴太祖杨行密

汉族

南唐

937年-975年

江宁府

江苏南京

唐烈祖李昪

汉族

前蜀

907年-925年

成都

四川成都

前蜀太祖王建

汉族

后蜀

933年-966年

成都

四川成都

后蜀高祖孟知祥

汉族

南汉

917年

-971年

兴王府

南汉高祖刘龑

汉族

南楚

896年

-951年

长沙府

湖南长沙

楚武穆王马殷

汉族

吴越

907年

-978年

杭州、越州

浙江杭州

太祖钱镠

汉族

闽国

909年-945年

长乐府、建州

福建福州

福建建瓯

闽太祖王审知

汉族

荆南

924年-963年

江陵府

湖北秭归

楚武信王高继兴

汉族

北汉

951年-979年

太原府

山西太原

北汉世祖刘崇(刘旻)汉族

宋朝(北宋)

960年-1127年(167年)

开封府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汉族

宋朝(南宋)

1127年

-1279年

(152年)

应天府、临安府

河南商丘

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汉族

辽朝

916年-1125年(209年)

临潢府

内蒙古巴林左旗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西夏

1038年

-1227年

(189年)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夏景宗李元昊

党项族

金朝

1115年

-1234年

(119年)

大兴府、会宁府

汴京

北京

黑龙江哈尔滨、

河南开封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元朝

1271年

-1368年

(97年)

大都路

北京

元太祖铁木真

蒙古族

明朝

1368年

-1644年

(276年)

应天府、顺天府

江苏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汉族

清朝

1644年

-1911年

(267年)

奉天府、顺天府

辽宁沈阳

北京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满族

中华民国

1912年

-1949年

(37年)

北平、南京

洛阳、重庆

北京

江苏南京

河南洛阳

重庆

孙中山汉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今

北京市

北京

毛泽东汉族

中国历代王朝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为何每个盛世王朝之前都有个短命王朝?

在中国的数千年璀璨文明,在我们祖先创造过的光辉历史上,发现一有趣现象,好像有着这样的规律:

每一个伟大的、延续数百年的大一统王朝的前面,都有一个短命的小朝廷,这些存在时间很短的小王朝,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进步,为一个伟大王朝的诞生贡献了铺垫的作用。

西汉前有秦,东汉前有新,唐前有隋,宋前有后周,明前有元。

  在中国的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长寿的大一统王朝,比如两汉,唐朝,两宋,明朝,清朝,这些强大王朝都享国数百年;二是短命的大一统王朝,比如秦,隋,元等,多为二代而亡;三是混乱的割据时代,如三国,五胡乱华,南北朝,五代十国等。

  其实即便这些短暂的王朝在历史上也并不弱。

秦朝扫六合,秦军打遍天下无敌手,强悍无比。

西晋三国归一,司马氏政权不但在军事上很厉害,政治上也很厉害。

隋朝也是相当的厉害,现在普遍认为,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被严重忽视的千古一帝,他的很多举措都是开创性的。

再说元朝,蒙古人的铁骑踏遍欧亚大陆,盛极一时。

大秦帝国的建立,靠秦历代先祖五百年的铺垫积累,秦始皇统一六国只是水到渠成的事,统一并非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

秦二世即位,就像天上掉下一块馅饼,他没有经历统一的艰辛,又无众贤臣的辅佐,奸臣赵高把持朝政,加上六国百姓积怨很深,所以很快瓦解。

建立一个统一的强盛王朝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毁灭一个统一的王朝只需一个不中用的帝王昏庸无道。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很奇怪,往往在天下大乱之后,必然有一个短命的朝代,然后才会大治,出现一个强盛的大统一的朝代。

比如春秋战国乱世之后,要经过15年短命的秦朝,然后才是强盛的长达400多年的强汉。

南北朝乱世之后,又经过只有30多年的隋朝,然后才是近300年的辉煌大唐。

中国历代王朝的来历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

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

《史记·五帝本纪》: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宋代及宋代以前,大小国家的国号都是依照地望取的。

春秋国家诸如晋、宋、汉、周、赵、魏、楚、吴等等这些明星国号,在后代也经常反复出现,就是因为后代建国或者起兵或者领袖的封地,都在这些古老的区域内。

李氏在太原任职起兵,故国号为唐。

赵匡胤在开封黄袍加身,国号为宋。

刘邦被项羽封为是汉王,统一后国号为汉。

司马家世居晋地,国号为晋。

隋朝开国主杨坚承袭父亲爵号称“随国公”,即以隋(因随字中有“走”,故而去掉走字,造字隋)为国号。

即使是南北朝时期胡人建立的政权,国号也严格依据地望,如北凉、南燕、前秦、后赵等等。

其中有一个例外,是西汉末期王莽建立的“新”朝,有革故鼎新之意,赋予了王莽新政的含义。

其实,在宋代之前,胡汉建国大都在禹贡九州的体系下活动,建国者都能找到各自对应的地望。

而随着中国的扩大,地望已经不能涵盖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国家了。

比如,禹贡九州并没有包括东北和蒙古地区,所以从东北起家的胡人也很难按照地望来取国号。

从辽开始,金元等从东北亚起家的胡人取消了以地望立国号的传统,而赋予国号以意义。

辽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金能胜铁,故女真取国号为金。

所谓“大哉乾元”,元是初始的意思,故蒙古取名为元。

明虽然是汉人建立的政权,然而也不准备恢复古制,据说国号取自明教。

清则是金的变体。

综上,国号的取法,辽以前是依据地望,辽以后是赋予国号以意义,还是挺有规律的。

武则天国号为周,因为出身本不显,为了表明自己其实出身显赫,就开始想给自己找个出身很高的祖宗,最后找到了周平王小儿子,因为他出生时手心纹路呈武字,后人就以武为氏,表明武氏出于姬姓。

与此同时,也给自己母族杨氏强行附会了姬姓。

所以给自己父亲从应国公加封为周国公。

唐人认为,唐以前的盛世只有周和汉,而周又比汉更为称赞。

《对词摽文苑科策》里言,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从,汉杂霸道,刑政严而俗伪。

所以武则天在建立周朝之前,就用周礼进行改革。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大致有五个来由:

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

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

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商:

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

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

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

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

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其封地在汉中。

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

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新:

王莽所创的朝代(国号)“新”的含义:

新的本义是改旧、更新。

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再受命”的代汉过程。

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传黄帝,天命授之。

魏: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曹操谥号魏武帝。

蜀: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吴: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

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

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

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

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

辽原称“契丹”,契丹是族名,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

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

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

据《元史》记载:

“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

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

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

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

所以又称“光明教”。

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

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

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

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

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

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

“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实际上元明清国号都是两字。

大清Daicing也写作“岱青”,是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意为勇猛善战,后金时期也用作头衔,意思是勇士。

皇太极改国号“金”(Aisingurun)为“大清”(Daicinggurun)后取消了“岱青”头衔。

元朝之前国号也可以加“大”、“皇”等字,比如“大唐”、“皇宋”、“大哉皇齐,长发其祥”之类。

但这个“皇”、“大”只是形容词,正式国号还是“唐”、“宋”等单字。

元明清正式国号均为二字,大元、大明、大清。

国号的分类

从夏朝到清朝,中国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中国的王朝更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

那么这些国号是怎么来的呢?

归纳了一下,主要有六类。

一是以族名为国名,以族名为国名在中国上比较常见。

夏、商、周三代都是以族为名的。

再比如契丹,也是以族名为国号。

二是以地名为国名,在周朝时的诸侯国最常见。

比如陈、蔡等即是地名又是国号。

三是以姓为国号,战国初期的赵、魏、韩三国就是典型的以姓为国号。

四是以原封号为国号,开国皇帝在未当皇帝前,有过封号后来就以封号为国号。

比如:

曹丕在当皇帝前被汉朝皇帝封为魏王。

当皇帝后就以魏为国号。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刘邦当过汉王,杨坚当过隋国公,司马炎当过晋公等。

其实封号也是地名,指被封的地方。

五、从文化角度确定的国名。

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比较常见。

国号都寄托了某种愿望。

比如:

元朝,就是取自《周易》中的一句话“大哉乾元”。

元为首,为刚。

而明则是和朱姓有联系。

清又是五行属水,水克火,明属火。

是从五德文化角度上确定的。

六、继承历史上同姓或同族人的国名。

比如:

清朝在前期叫金,就是继承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金。

再比如,宋朝前期在山西北部的北汉,皇帝姓刘,就继承汉朝的国号。

这些无非是显示皇族的历史悠久和血统高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