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037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及建设单位简介

1、项目建设单位:

*市地方海事局

2、地址:

3、建设单位简介

*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局前身为*市航运管理处,成立于1985年3月12日,事业编制。

现位于相山区人民路177号,隶属于安徽省地方海事局。

1985年3月12日*市航运管理处成立。

1986年,*市航运管理处处址在烈山区青龙山,市属科级事业单位。

1987年4月14日,更名为*市航务管理处。

根据省交通厅1990年2月23日〔90]11号文件通知“经1990年1月10日,省交通厅、市人民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商定,并经省编委同意,将*市航务管理处成建制移交给安徽省航运管理局,实行由省航运管理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同时,恢复原*市航运管理处名称。

*市航运管理处对外增挂*市港航监督船舶检验处的牌子,实行2块牌子、1套机构”,履行港航监督和船舶检验的职责。

1990年5月19日,经省航运管理局〔90]100号文件批复,内设政秘科、运输管理科、航政管理科、计财科。

1998年6月旧,经省交通厅批准,“*市航运管理处”更名为“*市航运管理局”。

2002年10月25日,经省编委皖编办[2002]128号文批复,原“*市航运管理局、*市港航监督船舶检验处”更名为“安徽省*市地方海事局(安徽省*市港航管理局)”,两个机构一套班子。

2003年12月,局办公地点迁至相山区建安路2号,租用*市运管处办公楼。

根据省编委2004年5月29日(2004111号文件,我局升格为副处级,现局机关内设工会、组织人事科、办公室、计财科、运输管理科、港航管理科、船舶船员科、安全监督科8个部门科室,下设直属海事处(直属港航管理处)、**县地方海事处(港航管理处)两个基层处和水路运输服务中心。

海事局主要职责是贯彻和执行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航海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负责辖区船舶登记及船舶法定配备的操作性手册与文书审核签发工作;负责辖区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水上搜寻救助处置及调查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辖区通航环境管理;负责辖区船员管理工作;负责辖区航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辖区水上安全通信工作。

海事局作为代表国家负责行使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航海保障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其中心工作就是保障辖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也就是使“航运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市地方海事局主要负责*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港口、航道、水上运输市场管理、船舶检验等工作。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单位名称:

**县工程咨询事务所

2、资格证书编号: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目的及范围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市人民政府淮政秘(2009)91号;

(2)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厅发改交运(2005)654号;

(3)*市规划委员会第19次全体会议纪要的批复;

(4)*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通知单;

(5)房屋拆迁许可证;

(6)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取费依据;

(7)政府大配套费收取标淮;

(8)政府行业取费标准;

(9)*市建设工程放线通知书;

(10)《海事系统业务用房配备标准》;

(11)《安徽海事局“十二五”建设规划》。

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地方海事监控中心项目,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运用科学技术评价方法,得出一系列评价指标值,并以市场供需、便民服务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综合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同时预测项目可能遇到的最不利情况等等,为处领导层决策提供实际与理论依据。

3、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关于项目设计的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工程招标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为项目的立项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5项目建设地点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用地位于*市相山区人民路北、翠峰路西,总用地面积2098.63平方米。

该场地平整,视野开阔,交通便利,是建设业务用房的理想用地。

1.6建设方案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098.63m2,建设内容包括办公用房、监控指挥系统用房、停车场及配套市政设施、绿化等项目。

总建筑面积4200m2。

其中办公用房面积2310m2,监控指挥系统用房:

1890m2。

绿化率:

40%。

表1-1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2098.63

2

总建筑面积

4200

3

办公用房面积

2310

4

监控指挥系统用房面积

1890

5

绿地面积

839.45

6

建筑密度

%

33.35

7

容积率

2.00

8

绿化率

%

40

9

停车位

12

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603万元,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费用)。

2、资金筹措方案:

(1)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00万元。

(2)省交通厅拨款303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市地方海事局前身为*市航运管理处,成立于1985年3月12日,事业编制。

现位于相山区人民路177号,隶属于安徽省地方海事局。

局机关内设工会、组织人事科、办公室、计财科、运输管理科、港航管理科、船舶船员科、安全监督科8个部门科室,下设直属海事处(直属港航管理处)、**县地方海事处(港航管理处)两个基层处和水路运输服务中心。

辖区水域范围为*市经济开发区、**县、相山区、杜集区及烈山区水域,是三区一县的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

2003年12月,局办公地点迁至相山区建安路2号,租用*市运管处办公楼。

目前办公室用房为临时过渡办公用房,工作环境及条件很差。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事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原*市地方海事局的办公环境、监控系统、服务设施等管理指挥系统无法正常操作,已严重不适应*市海运交通发展管理的需要。

根据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厅,发改交运(2005)654号文件“关于下达安徽省2005年交通计划的通知”精神,我局拟建“海事监控中心”。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服务*市经济社会大局的需要

*市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现辖相山、烈山、杜集三个区和**县,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17.7万。

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和安徽省首批文明城市称号,三次蝉联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试点市。

*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市政府所在地相城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相山显通寺香火鼎盛,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发掘被列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临涣古城墙、汉画像石,传递着凝重、久远的文化信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烈士陵园,展示着革命战争年代的辉煌。

*口子酒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美誉,临涣茶文化源远流长。

*自然资源富集,现代气息浓郁。

*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产16种,煤炭资源保有储量达42亿吨。

主城区建成面积68平方公里,285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逐步展开,山水生态城市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

*地处安徽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既是东部沿海的腹地,又是中部的前沿,是沿海及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的近水楼台。

京沪、陇海、符夹等铁路纵横东西南北,6条国道、省道以及京福、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离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至连云港港口280公里,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

*工业基础雄厚,科技支撑力强。

*现有省属煤矿34对,地方煤矿22对,2009年原煤产量4172万吨;有大唐*发电厂、国安电力公司等8家电力企业,电力装机容量3-5年内可达400-500万千瓦;2009年全市工业化率达到55.7%,形成了煤炭、电力、煤化工、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门类齐全、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

现有普通高校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4所;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品88个。

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48.9亿元。

*文明开放包容,宜商宜业宜居。

重视文化共生和相互适应,通过思想洗礼、观念重塑和思维再造,城市功能文明、形态文明、素质文明整体提升,文明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初步形成。

全市五个重点开发区占地面积64.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5.8多平方公里,园区已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建市50年来,*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经济社会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全市经济总量(GDP)由1960年的1.2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71.9亿元,增长294倍;财政收入由0.1亿元增加到52.2亿元,增长520倍;固定资产投资从0.53亿元增加到280.3亿元,增长527倍。

农业从传统迈向现代,总产值增长261倍;工业由弱变强,总产值增长1959倍;市场日益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1倍。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双重机遇,积极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全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双重挑战,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增长的态势。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9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收入52.2亿元,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1亿元,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280.3亿元,增长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9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6元,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4547元,增长11%。

在全国首次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我市位居地级城市第29名;在全省首次“科学发展观指数”排名中,我市名列第6位。

*市地方海事局辖区水域范围为*市经济开发区、**县、相山区、杜集区及烈山区水域,是三区一县的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

但目前*市地方海事局为临时过渡办公用房。

办公环境及条件较差,开展海事业务工作十分困难,本项目建设正是为了给*市地方海事局提供办公用房。

2.2.2进一步推动*海事业务工作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海运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拥有先进的海事监控操作系统日显重要。

立足海运、服务海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做好通信信息服务保障为己任,使海事监控事业进入了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海运交通通信导航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只有不断提升;海事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建设只有不断完善;海事监控信息通信技术科研开发成果显著;才能为交通行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海运交通生产安全、推进公路水路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事监控中心,对发展我市现代海运交通将发挥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

随着海运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交通通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交通通信管理机构及职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我市的海事交通运输通监控系统由于受办公环境等硬件条件的制约,海运通信系统和资源条件一直未得到改善。

根据海事发展“十二五”建设规划,全国海事系统“十二五”期间要全部解决无业务用房问题,实现装备和管理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时代发展同步,适应地方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交通运输的发展相适应,为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航运更便捷作出贡献。

预计几年后*海事局的业务量要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办公设施更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建设*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更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场址

3.1项目地点

*市地方海事局监控中心工程项目用地位于*市相山区人民路北、翠峰路西,总用地面积2098.63平方米。

该场地平整,视野开阔,交通便利,是建设业务用房的理想用地。

3.2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项目区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作为一座新兴的能源城市,*市既有工业城市的整洁开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旖旎婉约,凭借相山、龙脊山和众多的采煤塌陷湖形成的独特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依山傍湖的园林城市,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皖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

城市呈组团式发展,在主城区内,形成三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由依山建城向依山傍水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转变。

至2020年主城区规划人口为94万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达96.25平方公里。

全市辖三区一县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7万公顷(202.05万亩),至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7.7万。

(1)气候条件

*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

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6°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C;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54.8毫米,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相对湿度为70%,年均蒸发量为1815.6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4430.2小时。

(2)水文条件

*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平原中部。

*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104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104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

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

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3)地质地貌

*市地处*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

其主要类型是:

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

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偏东,系泰山余脉,海拔在60~400米之间,余者皆为一望无际的平原。

其海拔高度23.5~32.4米,面积235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5%。

以横贯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为界,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区,土壤肥沃,地面平整,地下水丰富;南部为古老河湖沉积平原,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瘦质差,但增产潜力大。

封闭型湖洼地主要分布在四铺、百善、铁佛等地区,全系耕地。

总面积为86.67平方公里。

*市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

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积水而形成湖泊。

至1992年底,全市辖区内形成大小塌陷湖泊30余个,常年积水面积7.98平方公里,占总塌陷面积的38%,多年平均蓄水量为3040万立方米,占全市平均地表蓄水量的34.4%。

塌陷湖泊水质好、浮游生物多、污染少,适合鱼类生长。

(4)工程地质条件

*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

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

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②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③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

④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

层厚不详。

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

(5)交通运输条件

*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

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合肥、东进港口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

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项目区域内有6、8、9、10、12、16、19路公交路线通行,是在建新城市中心居住区,与市政府相邻、行政服务对应。

方便服务相关民众、工作出行。

2、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1)对工程方案的影响

**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全县以平原为主,且大部分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对工程方案影响比较小,在方案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上述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多方案比较,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

(2)对施工条件的影响

**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条件总体来说有利于施工,但是,部分年份也有水灾、旱涝现象,冬季轻冻,对工程施工稍有影响。

(3)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县交通便利,建筑材料资源较为丰富,无需通过长途运输,水泥、砂石等主要材料来源充足且运距较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3、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目前,区内自来水供水、雨污水排放、电力、通信、宽带、有线电视、城市管道天然气配套齐全。

(1)供电、电讯及有线电视

本项目利用现有区内变电站的电源作为供电电源。

电讯及有线电视接口已通至项目用地。

(2)供水

本项目利用市政给水管网为生活及消防给水水源。

(3)排水

实行雨污分流制。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原材料供应与保障

本项目施工中所需的碎石、沙、水泥、钢材、木材、汽油和柴油等均需外购,在省内均容易购得,原材料供应有保障。

项目建设符合*市总体规划要求,所处的区域具有完善的路、水、电、气、通信等市政设施,区位环境优美、外部协调条件良好,十分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

第四章工程建设技术方案

4.1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项目总用地面积2098.63m2,建设内容包括办公用房、监控指挥系统用房、停车场及配套市政设施、绿化等项目。

总建筑面积4200m2。

其中办公用房面积2310m2,监控指挥系统用房:

1890m2。

绿化率:

40%。

表4-1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序号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2098.63

2

总建筑面积

4200

3

办公用房面积

2310

4

监控指挥系统用房面积

1890

5

绿地面积

839.45

6

建筑密度

%

16.60

7

容积率

2.00

8

绿化率

%

40

9

停车位

12

4.2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本地块的地理优势及周边的自然资源,注重人文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即能享受现代都市文明又能享受生态自然和谐的办公管理环境。

吸取当地精品建筑的精华,在建筑风格上积极创新,利用科学的环境规划方法,为*市的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典范。

1、总体规划构思

充分考虑综合楼的性质,最大程度地关注使用者需求,使办公与管理指挥中心、服务大厅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功能的独立性和使用的统一性。

本项目在严格遵守有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项目具有合理功能及良好的经济效益

2、建筑单体设计

项目为综合办公管理指挥楼,框架结构,兼有舒适、自然、集中的布局形式,满足交通通信信息指挥中心和办公、服务的需要。

建筑外观色彩设计采用简洁明快、淡雅多致的建筑设计风格,利用建筑形体本身的凹凸变化和跃层退台形成的跌落起伏感,加入适当的造型变化,形成丰富、活泼的单体外观效果,立意以现代手法诠释。

3、建筑环境及园林景观设计

总体表现现代人文景观的环境特点,结合自然、地势、地貌塑造该楼优雅、宜人、严肃的服务、指挥、办公环境。

4.3总平面布局

项目总用地面积2098.63m2,总平面以综合办公管理指挥楼为中心,环综合办公管理指挥楼周围为5米宽的消防道路,入口右边设生态停车场,左边设自行车棚。

北面空地右边布置体育运动场地,以满足职工业余文体活动需求。

综合办公管理指挥楼西北角的隐蔽地带布置设备用房。

在大楼的前面布置绿化,以美化环境。

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4.2

表4-2主要建、构筑物组成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建设内容及规模

备注

占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

项目建设用地

m2

2098.63

主要建筑物

m2

4200

6层(暂定)

1

办公用房建筑面积

m2

2310

框架结构

2

监控指挥系统建筑面积

m2

1890

框架结构

其它建设内容

2

生态停车场

m2

150

3

道路广场

m2

509

4

绿化

m2

739

5

围墙

m

214

通透式围墙

6

大门

7

隔油池

8

污水处理系统

9

生活水池

m2

70

10

消防水池

m2

200

合计

4200

4.4建筑设计

4.4.1指导思想和原则

1、建设能够满足*市地方海事局将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室内空间与户外空间和谐统一的高品质环境空间。

4、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以提高*市地方海事局规划建设的整体形象。

5、建设方便快捷的院内道路体系和停车场地。

4.4.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规划部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规建设部分)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6、《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国家和*市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4.4.2功能要求

根据*市地方海事局综合业务用房基本功能的要求,从专业系统和组织系统二个方面具体细化业务用房的使用功能。

业务用房的功能区划分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和其它用房等。

具体的使用功能划分如下:

1、办公、业务与其它用房

(1)办公用房

局领导办公室、局办公室、各业务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