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863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讲 智力与创造力.docx

第十一讲智力与创造力

第十一讲智力与创造力

一、智力的测量

(一)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孟子(约公元前372一前289年)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认为用数量来权衡心理特征是理所当然的。

人的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确实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是可以测量的。

然而,测量人的心理特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不能直接观察,而且经常变化不定。

为了测量心理特征,心理学家作了许多努力。

从比纳(Binet,1905)设计的第一个智力量表起,已设计出上千种测验工具,如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气质测验、性格测验、态度测验等等。

当我们选用某种测量工具来测定人的心理特征时,一定会想到;我们所测得的结果是否稳定可靠(信度)!

它是否能有效地测出我们想要测的特征(效度)?

其他人在同样测验上的得分(常模)又是如何?

信度、效度和常模是任何一种心理测量必备的条件,在选用和编制心理测验时都必须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被试的心理特征作客观的测量,并对结果的意义作出合理的解释。

能力测量属于心理测验,在讨论能力测量之前有必要先讨论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1、信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一个测验测量某种东西,其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测量是可靠的。

我们之所以相信尺子,是因为它能给出同样的测量,无论是今天用或是明天用,无论是木匠用或是裁缝用。

同尺子一样,心理测量技术只有当它反复测量并能给出相同的结果时才是可靠的。

当一个测验具有信度时,用它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

不同的测验要求不同的测量信度。

经常用来估计测验信度的有三种:

第一种叫折半信度。

如果测量某种特征的测验是由许多小题目构成的,那么测验内部的一致性就很重要。

在编制这种测验时可用折半法求其信度,即以一份测验施测于一群人,将测验的题目随机地分为两半,分别计算分数,用这两组分效求出相关系数。

这种相关系数称为折半信度系数。

折半信度是估计测验信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一份经过精心编制的能力测验,其信度系数在0.90以上。

第二种叫再测信度,就是用同一种测验在不同的时间里先后施测于同一群被试,以测得的分数求相关,即得到再测信度系数。

用再测法估计测验信度,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要适当。

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过短,第二次施测成绩往往会受第一次施测的影响,从而造成再测信度的假性高相关。

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过长,第二次施测成绩会因受心理发展和练习的影响,而使测验信度降低。

由于测验信度受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测验都可有不止一个的再测信度系数。

再测信度对于估计测量某种相对稳定的特质(如能力)是特别有用的。

第三种叫评分者信度。

当测验要求评分者解释一个人的答案时,评分者信度是很重要的。

例如创造力测验和测量性格的投射测验,在评分时都容易掺杂有主观判断的成分。

因此在评分前,评分者必须经过相当专门的训练,这样评定的分数才不至于波动太大。

考察评分者信度的方法是,随机抽取相当份数的试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记分规则分别给分,然后根据每份试卷的两个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评分者信度。

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一致性达0。

90以上,才被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2、效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

一个有效度的测验,测量的结果必然是该测验要测得的东西。

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使用范围。

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秤是用来测量重量的。

用秤来测量重量是有效的,用它来测量长度便是无效的。

同样,智力测验只能用来测量智力,用它来测量性格,那便是无效的。

因此,在使用测验时,一定要预先了解测验的功能和它的使用范围。

确定一个测验效度的方法,通常是以一群人在该测验上的得分和另一个效度标准求相关,以其相关系数的大小来表示效度。

以智力测验为例,通常用下列方法来确定一个智力测验的效度:

(1)与标准的智力测验求相关。

一般是与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相比较,求其相关系数。

因为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是被以往的研究所肯定了的。

(2)与学生在校的成绩求相关。

因为在条件(如年龄、环境等)相同的情况下,聪明者比愚笨者的作业成绩要好。

(3)与学生就业后的成绩求相关。

如果相关系数高,则该测验的效度就高。

效度系数愈高(0。

80以上),则预测效果愈高。

这种效度是用来预测将来行为用的,因而称为预测效度。

还有一种效度叫构想效度,它是根据某种心理学理论构想而建立的。

有效度的测验能测量出我们要测的东西,它所测量的东西显然不是随意可变的。

因此,有效度的测量也常常具有信度。

但是,有信度的测验却不一定是有效度的。

例如,测量脑袋的大小作为智力的高低,这种测量是很有信度的,因为用一根皮尺以同样的方法每次测量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但是脑袋的大小却不是智力的有效测量,因为它与学生成就或智力测验上的得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脑袋的大小倒是帽子大小的既有信度又有效度的测量。

3、常模

个人接受测验所得到的分数叫原始分数。

原始分数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把它同别人在该测验上得到的分数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其优劣高低。

例如,在一个由78个题组成的测验中有一个人答对了47题,我们无法判断其优劣高低。

只有当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只能答对了34题时,才能对其作出判断。

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同时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在编制测验时必须建立解释原始分数的参照标准。

这个参照标准分数就是常模。

常模的建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一般经过下列几个步骤,先是根据测验适用对象的某种特质,例如,年龄、性别或受教育的水平等确定一个总体;然后从具有这些特质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群被试作为样本,将测验施测于他们;对样本施测后所得的分数加以统计整理,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即可作为该总体在该项测验上的常模。

大部分测验编制者都会为年龄、性别或教育程度等不同的总体建立几组常模,以作为不同被试的比较标准。

心理测验中常见的常模有:

以年龄为样本建立的年龄常模(几乎所有的智力测验都建立有一组组的年龄常模),以年级为样本建立年级常模,以地区为样本建立的地区性常模和以全国样本建立的全国性常模。

任何心理测验都必须建立常模,信度和效度。

但是在使用测验时没有一定的程序和记分方法,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也不能发挥测验的作用。

因此,在编制测验时必须规定一定的实施程序,例如:

如何发卷、收卷,如何对受试者说明做法,如何解答问题,如何控制时间等等事项也都必须在测验手册中明确加以规定。

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使用同一测验时都必须按规定去做。

至于记分方法也必须在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二)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是本世纪初法国政府为鉴别低能儿而聘请心理学家比纳(人Binet)和他的同事西蒙(T。

Simon)编制的。

这个量表叫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它含30个题目,于1905年首次发表,并于1908年,1911年作过两次修订。

该量表发表后,美、英,德、日、意等国都有心理学家分别将其译成本国文字并结合各自的国情加以修订。

这当中以推孟(L。

M。

Terrnan,1918,1937,1960,1972)在斯坦福大学先后四次修订而成的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最为有名。

在我国第一次修订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是陆志韦(1924),以后陆志韦和吴天敏进行了第二次修订(1936),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1982)。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第三次修订版适用对象的年龄范围为3岁至18岁(最适用范围为4-14岁的儿童)。

测验共分17个年龄组。

自3岁至14岁,每一年龄组都有6个试题,1个备用题。

普通成人组和优秀成人1、2组各有6个试题,优秀成人3组只有3个试题,全量表共有112个题。

例如:

五岁组(每通过一个项目得二个月)

①人像画上补笔。

②折叠三角。

模仿将一张六寸见方的纸对角折叠两次。

⑧为皮球、帽子、火炉下定义。

④临摹方形。

⑤判断图形的异同。

@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备用项目)用鞋带在铅笔上打个结果。

七岁组(每通过一个项目得二个月)

①指出图形的谬误。

②指出两物的相同点:

(木和炭、苹果和桃,轮船和汽车,铁和银)。

⑧临摹棱形。

④理解问趣,例如“如果你在马路上遇到一个找不到父母的三岁小孩,你应该怎么办?

”等。

②完成相应的类比:

雪是白,炭是(?

);狗有毛,鸟有(?

)等。

⑧顺背五位数。

(备用项目)倒背三位数。

1、测验项目的编选

并不是任何试题信手拈来就可以编入量表的。

在编制量表时,测验试题的选择非常严格。

在选择量表的试题时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试题应能测量智力功能,应尽量避免一般文化教育、知识水平的影响。

因为智力测验测的是智力,而不是人的知识、经验。

但智力又总是和人的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要尽量避免知识经验的影响,做到所有被试对所测的知识,具有近乎相等的程度。

(2)该项目通过的百分比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地增加。

这样,该项目才符合智力随年龄成长的构想,而与效度相合。

3)该项目通过与否与测验总分应有较高的相关。

例如,类比项目“哥哥是男孩,妹妹是()”与7岁组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r-0.65。

解释抽象词汇项目与11岁组的相关系数r为0.89,显示了测验内部的一致性,而与信度相符。

2、智商的计算

智力测验的结果,通常用心理年龄(Mentalage,简称MA)和智力商数(IntelligenceQuotient,简称IQ)来表示。

心理年龄也叫智力年龄,是比纳于1908年创造的。

心理年龄是以被试能通过哪一年龄组的测验项目来计算的。

如果一个儿童通过了一套6岁组的全部项目(6岁以下各组的项目不用测,就算通过),其心理年龄就是6岁。

如果他还通过了7岁组的2个项目(代表4个月),8岁组的一个项目(代表2个月),而9岁组和10岁组的测验都没有通过(10岁以上各组就不必测了),那么,其心理年龄便是6岁6个月。

心理年龄这个概念虽然可以对同一年龄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但不能比较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为了便于不同年龄儿童智力的比较,斯特恩(Stern,w。

1911)最先提出心理商数的概念,后来推孟在斯坦福大学修订比纳量表时最先加以应用并把它改称为智商(IQ)。

智商是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age简称CA)之比。

因而也称为比率智商(ratioIQ)。

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举例来说,某童1972年12月14日出生,1983年9月10日参加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他的测验得分经查知道心理年龄为11岁10个月,则其智商为110。

(注意:

任何1个月都以30天计算,1年以12个月计算;实足年龄得到的差数,满15天的进为1个月)

智商是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的得数,所以智商为100者,其智力相当于他的同年龄人的一般水于,属于中等智力。

智商高于100,表明智力较佳;低于100,则表明智力较差。

在—般人口中,智商呈正态分布,即中等水平的居多数,两极端的为少数,如表所示。

IQ

文字说明

百分比

139以上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70以下

极优秀

优秀

中上

中等

中下

临界

智力落后

1

11

18

46

15

6

3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D.Wechsler)智力量表分为三种: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称WAIS),评定16岁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测定6至16岁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PPSI),评定4至6岁半儿童的智力。

这三种量表国内都有修订本。

它们的项目类别大同小异,差别仅在于内容的难度。

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由几种有效的智慧能力“聚集”而成的。

这三种量表各包括11或12个分测验,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可以分别测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以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为例,言语分量表包含的测验项目有;常识,理解问题,算术,发现两物的相似性和词汇等;操作分量表包含的测验项目有:

整理图片,积木,图象组合,译码和迷津等。

韦氏智力量表的重要特点是‘废弃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保留了智商的概念。

但是韦氏量表的智商已不是传统的比率智商,而是离差智商(deviationIQ)。

1960年斯坦福大学修订比纳量表时也采用了离差智商。

所谓离差智商就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智商。

即让每一个被试和他同年龄的人相比,而不像以前比纳量表所用的智商是和上下年龄的人相比。

1960年修订的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的商差智商使每一年龄都有平均分数,M=100,标准差

=16;而韦氏成人和儿童智力量表,其均数也定为100,但标准差

=15。

斯坦福大学修订的比纳量表和韦氏智力量表用标准分数表示的正态曲线图。

即均数上各加上1、2或3个标准差,分为3等;均数下各减去1、2或3个标准差,也分为3等。

因此,一个人的智力就可以用他的测验分数与同一年龄组其他人的测验分数相比较来表示。

以韦氏智力量表为例,其IQ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

X为某一年龄组的被试测验的原始分数,x是该年龄团体的平均分数,

是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x)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甲生测验得80分,他的标准分数即为+1乙生得60分,他的标准分数即为-1。

代入上述公式,标准分数为十1者,智商是115,说明他的智力比84%的同龄人要高;标准分数为一l者,智商是85,说明其智力比16%的同龄人高而低于一般人的水平。

因此,离差智商就是根据同年龄的被试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计算出来的智商,也就是根据标准分数计算出来的智商。

韦氏智力量表的另—个特点是,不仅能算出一个人在全量表上的离差智商,还能算出他在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上的离差智商。

虽然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有很高的正相关(+0.77~+0.81,但这两种分量表测得的毕竟是不同的能力。

这就有可雕对一个人的智力结构的诸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

智力测验的种类很多。

除前面介绍的两种个人智力测验外,还有团体智力测验,如适用于中,小学生的洛奇一桑代克智力测验和美国陆军所使用的陆军普通分类测验等等。

智力自我测量15题

测量时,只要在每一题后面,用一个字母表示你同意或不同意。

同意的用A,不同意的用C,不明显或不知道的用B。

回答必须忠诚老实,不要猜测,否则,结果就不准确.

1.我对世界上很多现象感到奇怪,千方百计想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我很害怕孤独,总是喜欢有一些朋友在身边.

3.有些人很善于逗人发笑,不过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4.我几乎每天要花两个小时看书看报.

5.我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发展自己的专长,放弃了自己原来很感兴趣的娱乐。

6.我十分重视完成重要任务的速度,总是用急切的心情去努力完成它。

7.我向来十分认真地看待自己面临的一切问题.

8.我百折不挠地追求名誉与地位.

9.我不喜欢强烈的刺激,不喜欢困难的和危险的活动.

10.我在上学时,总是想每门功课都获得很高分数。

11.我总是凭自己的兴趣办事,当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减弱时,我就很自然地寻找新的兴趣。

12.我很喜欢而且很容易结识新的朋友.

13.征少人嫉妒我的所作所为.

14.我把制定“生活计划”、“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看作是一件大事.

15.我有很多相反的性格特征,有时老成持重,有时天真幼稚,有时话不停口,有时沉默寡言,有时相信不少假东西,有时怀疑许多真东西……

评分标准:

第1、4、6、8,12,15题,答A得7分,普B得3.5分,答C得0分。

第2、9、11、13题,答A得0分,答B得3.5分,答C得7分。

第3、5、7、10题,答A得0分,答B得3分,答C得6分。

第14题,答A得6分,答B得3分,答C得0分.

总分60分以上是聪明人,90分以上是天才,30--60分之间是—般人,30分以下是比较迟钝的人.

(三)特殊能力测验

这类测验包括对艺术能力、音乐能力和机械能力等的测验。

要测定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能力,就需要对该活动进行分析,找出它所要求的心理特征,列出测验项目,进行测验的设计。

例如梅尔美术判断湍验(MeierArtJudgmentTest),分析了美术家绘画活动的特点,以比例、平衡、明暗排列顺序、线条排列匀称、构图的统一等为指标,将著名的图画加以改编制成100副图画,要求被试从每对画中选择出他感到的满意的图画。

由于“正确的图画”反映了上述的艺术特点,并被25名美术家公认为较好的画。

因此,被试的得分就表明其判断与美术家的判断相一致的程度。

又如西肖尔(Seashore,1939)分析了学习音乐的能力,区分出组成音乐才能的六种特殊能力:

辨别音高、响度、持续性、音色的差别,判断韵律的异同和音调记忆力,从而设计出6个分测验。

张厚粲等(1988)编制的机械能力测验包括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

纸笔测验由机械常识、空间知觉、识图理解、工程尺寸计算和注意稳定5个分测验组成;操作测验由手指灵巧、拼板组合、间接手部动觉反馈、双臂随意调节、理解性操作、操作知觉、双手协调和复合操作8个分测验组成。

测验结果表明,一般智力同绘画能力、音乐能力、机械能力、运动能力的相关是低的,但却是正的。

这说明上述这些特殊能力相对地不依赖于一般的智力。

二、创造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内容一般是常识性的,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测验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观察、记忆、理解和一般推理的能力。

创造力测验的内容不强调对现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是强调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异乎寻常的独特性,测验的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例如,1962年,盖茨尔斯和杰克逊(Getzels&Jackson)设计的一套创造力测验包括五个分刺验如下:

1、词汇联想测验——如让被试对“螺钉”、“口袋”之类十分普通的单词,说出尽可能多。

尽可能新颖的定义。

以定义的数目、类别、新颖性等进行评分。

2、物体用途测验——如让被试对“砖”之类的普通物品,说出尽可能多的用途。

根据说出用途的种类及独创性进行评分。

3、隐蔽图形测验——给被试看一张印有各种隐蔽图形的卡片,让被试者找出这些图形。

根据找图形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进行评分。

4、寓言解释测验——给被试呈现几个短寓言,但却缺少结尾,要求被试对每个寓言都做出三种不同的结尾:

“有教育意义的”、“幽默的”和“悲伤的”。

根据结尾的数目、恰当性和独创性进行评分。

5、组成问题测验——给被试几节短文,让其用所给的材料尽量组成多种数学问题。

根据问题的数目、恰当性、复杂性及独创性进行评分。

例如,在物体用途测验中,对“砖”的用途,甲生回答:

可以造房子、造墙、造炮楼、铺路等;乙生回答;除了造房子、铺路外,可以用来抵门、做烟灰缸、当蜡烛台,甚至必要时当作武器、打击敌人。

主试对两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甲生没有什么创造力,因为他想到的都是平常的一种用途“建筑’。

乙生有创造性,因为他所想到的用途不仅种类多而且新颖,有独创性。

除上述测验外,还有多种创造力测验。

下面列举的是各种创造力测验中所用项目的一些例子。

1、独创性

一场罕见的风暴将小镇上一座电视传送塔摧毁了。

这座电视塔建在小镇的一块平地上,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

它的高度为300英尺,能为一个大的农业社区服务,现在当局准备重建一座新塔来恢复这项服务。

这个问题的暂时解决办法是。

2、不寻常用途

对下列物品,把你能想到的用途尽量地说出来,

A牙签B砖c曲别针

3、后果推测

如果国家和地方的法律都突然被废止,请你想象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

4、故事结尾

淘气的狗

一条淘气的狗过去常常悄悄地走在行人的脚后,然后突然咬他们。

狗的主人只好将一个铃子系在它的颈上,这样无论它走到那儿,都会发出响声。

这条狗想这真是大好了,于是很骄傲地响着叮当声走遍了全城。

但是,一条老狗说……。

5、改进产品

呈现一些物品如儿童玩具或被试的特定职业要用的器具,然后让被试提出对他们的改进建议。

6、非直接联想

让被试给出第四个词并使之与下列每组中三个词有联系;

A老鼠一蓝色一农舍小屋;B轮子一电一高;

C外面-狗一猫;D惊奇一线一生日

好多研究表明,智商与创造力分数之间的相关是低的,但是正的。

也有研究认为智商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高低是由创造力测验的性质而定的,某种创造力可能要求较高的智力,而另一些创造力又可能与智力相关不高。

尽管在智力和创造力的相关上还有不同的看法。

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高智商并不能保证高度的创造性,而低智商的人肯定只能得到创造力的低分数。

相当数量的智力(一般认为最低闽限智商约为120)对于从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或艺术上的创造革新是必要的。

三、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美国心理学家贝利(Baylay)用贝利婴儿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和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等为工具,对同一群被试从其出生开始做了长达36年的追踪测量,把测得的分数转化为可以互相比较的“心理能力分数”对智力的成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智力在11—12岁以前是直线发展的,其后发展较缓慢,到20岁前后达到了顶峰,大致到26岁前后即保持水平状态直至36岁,而不再增长。

其他的研究也表明,人类的智力在35岁左右发展到顶峰,以后缓慢衰退,到60岁以后衰退速度极快。

这是一般人智力发展的趋势,但是个别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

例如,智力优异者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延续发展的时间也长;而智力落后者不仅发展缓慢,并且有提前停止发展的倾向。

智力不仅作为整体而发展,而且智力中的各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

塞斯顿考察了他所提出的7个因素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

例如,l2岁时知觉速度已发展到成人水平的80%;而推理能力、词的理解力和词语运用能力等则要到14岁,18岁和20岁以后才分别达到同一水平。

创造力的表现与智力不同。

创造力的发挥主要在30-40岁这段年龄。

它因从事的领域而有差异,化学是26--30岁,诗歌是2528岁即30岁前,数学、物理学是30--40岁,心理学是3039岁,技术发明是30--40岁,管弦乐、歌剧的作曲是3539岁,绘画是35—39岁,至于创作长篇小说是40--44岁。

因为创作长篇小说,不仅需要足够的才能,还要有足够的知识经验。

汤浅光朝统计了1901—1965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得者的年龄,物理学奖集中在45--49岁,化学奖集中在50-54岁,大部分人在4050岁得奖。

佩尔兹和安德鲁斯的研究认为,科学家创造力的发挥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在30岁至40岁,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55岁左右。

成人中期(3550岁)是从事科学创造最旺盛的时期。

这时既具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又具有创新能力(灵活性、独创性)。

(二)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在心理学史上遗传和环境在能力形成和发展中哪一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曾经历过长期的争论。

许多研究者对不同遗传关系的人IQ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关系愈相近,测得的智力愈相近,父母的IQ和亲生子女的旧相关为0.50,养父母和养子女IQ的相关为0.25。

同卵双生于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遗传的关系很密切,IQ之间的相关很高,为0.90。

异卵双生于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其遗传的相似性类似于同胞兄弟姊妹,他们在IQ之间的相关为0.55。

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其IQ的相关等于0.75,比在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IQ的相关为高。

这些研究一方面说明遗传对智力的重要影响,但同时也说明环境对智力的重要影响。

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IQ之间有很高的相关。

抚养在一起的孩子,即使两者无血缘关系,其IQ的相似性也会提高。

智力是心理特质,它本身是不能遗传的。

遗传对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发音器官的特征,四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