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中职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下册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语文下册教案
中职语文下册教案
【篇一:
职业中专_语文_教案(基础模块下册)-副本】
语文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设计
一合欢树
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
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
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
生平介绍: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和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关于母子情
请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秋天的怀念》和《我和地坛》节选)谈谈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归纳总结:
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和愧疚。
三、感知课文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再读课文,和《秋天的怀念》、《我和地坛》比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
(提示:
从情感基调、情感内容上去归纳)
——2
情感基调——忧伤。
情感内容——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么样的母亲让作者如此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
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序,追忆了哪些事情?
10岁时“我”作文竞赛获奖;20岁时“我”双腿残废;30岁时“我”的小说发表。
(三)这些事情刻画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作者对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
1.10岁时作文竞赛获奖
⑴诵读第1自然段。
⑵归纳母亲的形象特点。
母亲:
“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爱生活
⑶母亲对“我”获奖持什么态度?
故作轻慢、警戒勉励
⑷说说此时的“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我”:
对母亲不理解,“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2.20岁时“我”双腿残废后
⑴诵读第2、3自然段。
⑵说说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①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
”(语言描写)
②鼓励“我”好好写作:
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语言描写)
③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⑶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⑷这时候,你会想起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
(学生交流)故事:
孟母三迁、欧母教读、岳母刺字?
?
诗歌:
冰心《纸船》、孟郊《游子吟》、泰戈尔《仿佛》?
?
名言: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冈察洛夫【俄罗斯】
妈妈,你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泰戈尔【印度】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意大利】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
——巴尔扎克【法国】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学设计
⑸“我”对母亲又是什么态度?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3.30岁时小说发表
⑴“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母亲却因操劳而早逝,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我理解了母亲的苦心,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深深思念母亲的同时又满怀深深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
⑵读读下列诗文,进一步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之情。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老舍《我的母亲》: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
第二课时
四、理解“合欢树”所寄寓的丰富的情感内涵。
(一)阅读第4-12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并体会其象征意义。
1.请同学根据下列提示,简要叙述合欢树的由来。
合欢树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时,在_______挖来的,种在________里。
第二年,合欢树______,母亲______。
第三年,合欢树_______母亲__________。
第四年,合欢树长在_____________。
第五年,我们搬家,合欢树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和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4
所以,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的象征。
3.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⑵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
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⑶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静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母亲似乎就在身边。
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所以,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二)启发学生自主体会,自由发言,说说合欢树在自己心中还有什么丰富的情感内涵。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五、结束语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它们不能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
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和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和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
心和坟墓。
——史铁生
六、作业
1.阅读史铁生作品《我和地坛》全文。
2.背诵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
3.用一段短文,抒写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篇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本)】
(基础模块)下册
二〇一七年三月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教
案
使用者:
授课班级:
时间: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使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1.阅读和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方法。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总量一般不少于200万字。
2.表达和交流
(1)口语交际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2)写作
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保持一致。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使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45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
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
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使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四、教学实施
(一)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基础模块
(二)教学改革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使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促进专业发展
2.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加强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和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激发他们参和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参和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3.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
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和实际使用之间的联系。
5.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篇三:
中职语文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
“两课”评比
英语
(教案)
《飞扬的诗情》——“阅读和欣赏”
一、语文课情分析?
?
?
?
?
?
?
?
?
?
?
?
?
?
?
?
?
01
1、课程性质和任务?
?
?
?
?
?
?
?
?
?
?
?
?
?
?
01
2、课程教学目标?
?
?
?
?
?
?
?
?
?
?
?
?
?
?
?
01
3、教材特点和教材处理?
?
?
?
?
?
?
?
?
?
?
?
?
01
4、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
?
?
?
?
?
?
?
?
?
?
?
02
5、教学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
?
?
?
?
?
?
?
?
?
02
1)重点?
?
?
?
?
?
?
?
?
?
?
?
?
?
?
?
?
?
02
2)难点?
?
?
?
?
?
?
?
?
?
?
?
?
?
?
?
?
?
02
二、学情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02
三、教和学方法的选择?
?
?
?
?
?
?
?
?
?
?
?
?
?
?
02
1、教学方法?
?
?
?
?
?
?
?
?
?
?
?
?
?
?
?
?
?
02
2、学法指导?
?
?
?
?
?
?
?
?
?
?
?
?
?
?
?
?
?
02
四、教学实施设计(教案)?
?
?
?
?
?
?
?
?
?
?
?
?
03
五、单元教学后记?
?
?
?
?
?
?
?
?
?
?
?
?
?
?
?
?
27
一、语文课情分析:
1.课程性质和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使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2.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教材特点和教材处理:
⑴教材特点: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中的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一年级所学的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从阅读和欣
赏、表达和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
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飞扬的诗
的内容,全是诗歌。
提起诗歌,人们就会想到丰富的情感、
鲜明的节奏、瑰丽的想象和凝练的语言,走进这一单元,
同学们可能会有更深的体会,教材从多姿多彩、琳琅满目
的中外现代诗歌中挑选了几位诗人的代表作,通过对他们
的欣赏,可以感受青春的激情和梦想,领悟对祖国和土地
的挚爱,体会自然的美丽和爱情的美好,接受精神的熏陶,
同时也会领略到诗人们精湛的诗歌艺术。
4.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根据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及不同专业不同能力的需求,从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学会在阅读中体验情感,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能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接受精神上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5.教学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
⑴重点:
依据教学大纲和三维目标确定。
⑵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课文内容特点确定。
二、学情分析:
职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兴趣不高,敏感、冲动、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
知识上阅读面不广、语言积累较少,感悟能力不强,对名家的名篇虽都是略有耳闻,但真正会欣赏的很少,他们读诗歌一般只从字面上去解读,很难被诗歌打动,根源在于对诗歌过于冷静,不能沉入文本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不懂抓住诗中的意象去感知。
另一方面,刚入学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有能力学好诗歌。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多种手段,结合先进的多媒体设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3)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学各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教”和“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
因此,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教学方法。
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同时我也采用了诗歌教学的常用方法——朗读法,尽量营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投入到诗词中。
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质疑讨论法去领会和感悟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2.学法指导: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根据职校学生的学情,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以“朗读——想象——感悟”式的学习方式为主,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对文章的圈点勾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文章内容。
四、教学实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