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活动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685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活动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言文活动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言文活动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言文活动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言文活动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活动单.docx

《文言文活动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活动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活动单.docx

文言文活动单

文言文复习——《三峡》

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

本文作者是,他是我国(朝代)杰出的家、家。

  

2.三峡包括、、。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字词: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______同________读音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

 1.绝:

①沿溯阻绝________2.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

②哀转久绝_______②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

③绝巘多生怪柏______

  3.属:

①属引凄异4.或:

①或王命急宣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以③或异二者之为

(三)重点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

[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

[亭午]。

[曦(xī)]。

这里指。

3.重岩叠嶂:

[嶂(zhàng)]。

4.至于夏水襄陵:

[襄(xiāng)]。

5.沿溯阻绝:

[沿]。

[溯(sù)]。

  

6.或王命急宣:

[或]。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奔]。

[不以]。

[疾]。

  

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

[湍]:

[回]。

  

9.绝巘多生怪柏:

[巘(yǎn)]。

10.飞漱其间:

[漱(sh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荣]。

[峻]。

[良]。

  

12.属引凄异:

[属(zhǔ)引]。

属,。

引,。

  

1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旦]。

[肃]。

14.哀转久绝:

[哀]。

[转(zhuǎn)]。

1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沾]。

[三]。

  

三、句子:

(一)划分句读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重点语句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5.绝巘多生怪柏绝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

(三)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虽,。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

,  。

4.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

,  。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

  

6.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

,  

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四、课文内容要点:

1.主题探究: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的景色,激发人们的感情。

2.内容理解。

●第一段

(1)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描写与描写相结合。

●第二段

(1)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什么写法?

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

烘托,也突出了的特点。

写法:

描写。

想到李白的《》。

●第三段

(1)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

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来写的。

表现了春冬三峡的。

(2)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第四段

(1)写什么季节的景色?

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

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听觉。

表现了、、的特点。

(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的气氛。

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思考探究

(1)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

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2)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②③

(3)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关系。

(4)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试作简析。

五、中考链接:

(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阙襄

2.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二)阅读《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沿溯阻绝。

(2)良多趣味。

(3)直视无碍。

(4)窥谷忘反。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4、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原文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

一、1.《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2.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二、

(一)“阙”通“缺”,空缺。

(二)1.①断②消失③极  2.①在②如果3.①连续②类③同“嘱”,嘱咐4.①有时②有人③或许,也许(三)1.略无:

完全没有。

略,完全、全部。

2.自非:

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曦(xī)]早晨的阳光。

这里指太阳。

3.[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

4.[襄]上5.[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6.[或]有。

7.[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不以]不如[疾]快。

  8.[素]白色。

[湍]:

急流或急流的水。

[回]回旋。

  9.[巘]山峰10.[漱]冲荡11.[荣]茂盛。

[峻]高而陡峭。

12[属(zhǔ)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13.[旦]早晨。

[肃]寂静。

14.[哀]悲哀。

[转(zhuǎn)]同“啭”声音曲折。

15.[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三.句子

(一)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1*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回清倒影  3.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4.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5.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三)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山高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四.1.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2.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二段

(1)作用:

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

侧面描写。

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第三段

(1)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

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2)清荣峻茂。

第四段

(1)秋季。

听觉。

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2)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2)①奔放美②清悠美③凄婉美(3)总分关系。

(4)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一)1.阙:

通“缺”缺口襄:

上2.

(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分标准:

(4分)每句2分,重点词“虽”“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得1分。

3.示例:

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评分标准:

(2分)宽对即可得分,要在对联中体现三峡的特点。

4.相同点:

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

《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评分标准:

(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

(二)2.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B4.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教后记

【设计意图及个性化备课】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活动单主备人:

杭春霞审核人:

董金涛

文言文复习——《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⑴本文选自,作者,字,世称“”,哲学家、理学家。

谥号“”。

⑵本文体裁是“”,说,是一种文体。

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通常都是。

二、重点字词

甚蕃()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

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三、重点句子

(1)划分句读(两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课文内容

㈠(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全文的中心句是:

②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③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④《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㈡主旨探索

①《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三种花写三种人:

、、。

②本文采用了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③文中说: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

五、中考链接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2分)

答: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2分)

答:

   

  

《爱莲说》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周元公集》,周敦颐,茂叔,元公,北宋,濂溪先生

2、说借某一事物说明一个道理。

二、字词

很多、非常、我、助词,可不译、洗涤、清水、多、生藤蔓、长分枝、更加、耸立的样子、树立、亲近而不庄重、我、认为、的、品德高尚的人、宾语前置的标志、少、应当、美丽而不庄重

三、翻译(略)

四、课文内容

㈠1莲,花之君子者也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㈡1、爱莲,草木之花,菊花和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2、托物言志3、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

五、中考链接㈠1

(1)却(可是,但是)

(2)通(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2、

(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教后记

 

【设计意图及个性化备课】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活动单主备人:

杭春霞审核人:

董金涛

文言文复习——《三峡》

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

本文作者是,他是我国(朝代)杰出的家、家。

  

2.三峡包括、、。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二、字词:

(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______同________读音_________意思________

(二)一词多义

 1.绝:

①沿溯阻绝________2.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

②哀转久绝_______②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

③绝巘多生怪柏______

  3.属:

①属引凄异4.或:

①或王命急宣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以③或异二者之为

(三)重点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

[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

[亭午]。

[曦(xī)]。

这里指。

3.重岩叠嶂:

[嶂(zhàng)]。

4.至于夏水襄陵:

[襄(xiāng)]。

5.沿溯阻绝:

[沿]。

[溯(sù)]。

  

6.或王命急宣:

[或]。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奔]。

[不以]。

[疾]。

  

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

[湍]:

[回]。

  

9.绝巘多生怪柏:

[巘(yǎn)]。

10.飞漱其间:

[漱(shù)]。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荣]。

[峻]。

[良]。

  

12.属引凄异:

[属(zhǔ)引]。

属,。

引,。

  

1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旦]。

[肃]。

14.哀转久绝:

[哀]。

[转(zhuǎn)]。

1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沾]。

[三]。

  

三、句子:

(一)划分句读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重点语句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5.绝巘多生怪柏绝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

(三)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虽,。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

,  。

4.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

,  。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

  

6.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

,  

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四、课文内容要点:

1.主题探究: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的景色,激发人们的感情。

2.内容理解。

第一段

(1)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描写与描写相结合。

第二段

(1)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什么写法?

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

烘托,也突出了的特点。

写法:

描写。

想到李白的《》。

第三段

(1)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

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来写的。

表现了春冬三峡的。

(2)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第四段

(1)写什么季节的景色?

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

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听觉。

表现了、、的特点。

(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的气氛。

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思考探究

(1)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

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2)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②③

(3)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关系。

(4)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试作简析。

五、中考链接:

(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阙襄

2.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二)阅读《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1)沿溯阻绝。

(2)良多趣味。

(3)直视无碍。

(4)窥谷忘反。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4、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原文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4分)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活动单主备人:

杭春霞审核人:

董金涛

文言文复习——《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⑴本文选自,作者,字,世称“”,哲学家、理学家。

谥号“”。

⑵本文体裁是“”,说,是一种文体。

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通常都是。

二、重点字词

甚蕃()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

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三、重点句子

(1)划分句读(两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课文内容

㈠(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全文的中心句是:

②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活动单主备人:

杭春霞审核人:

董金涛

文言文复习——《马说》

1.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里。

他和、、、、、、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2.请用“|”号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诵停顿。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安求其能千里也

(4)食之不能尽其材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

⑶一食或尽粟一石(   )()⑷食不饱()

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⑹策之不以其道()()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⑻执策而临之()()⑼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性填空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___________比作千里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懑之情。

(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

②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③段中的食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扬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揭露了统治者的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