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522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docx

届10班第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加我们班级的家长会。

开此家长会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孩子们刚上初中,很多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何况我们学校是一个住宿学校,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住校,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发生很大的改变。

而对于很多家长,也是第一次面对孩子离开身边那么久,也明白孩子接下来面对的生活与学习存在的挑战与困难。

也许大家会存在一定的困惑或者说是茫然,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特殊的三年,我个人觉得很必要将一些事项先跟大家进行交流,毕竟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并且在将来孩子的教育中,也都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配合。

首先我想先向大家说说我个人对初中孩子教育的一些想法。

我个人认为初中三年对孩子来说是关键的三年,因为他们处于生理以及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的他们变化很大。

同时这时的他们是非的辨别能力又比较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与行为的诱惑,针对这年龄阶段的孩子特点,我个人的教育观念是应着重在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培养,同时学习齐手抓。

接下来我想从两大方面来跟大家进行交流。

今天的家长,我专门强调了希望尽可能是父亲来参加。

因为有了孩子后,我订了一本杂志《父母必读》上面推荐了一本书《好好做父亲》,是给孩子他爸买的,事实上是我在看而已,看了以后感触很深。

其中说到,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期,青少年被称作“初生的太阳”,他们的身体迅速发育成熟,对未来充满了无数美好的憧憬,但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中最为动荡的时期,心理学家称这段时间为“狂风骤雨期”,他们面临着太多的选择,学业、职业、友谊、情感~~~~他们容易冲动,做事不经过大脑,看似勇敢,实则鲁莽。

青少年身上充满了力量,但是他们又往往缺少控制这些力量所需的理智与判断,他们需要有人指引他们如何控制自己日渐强大的力量,并把这些力量导向对社会有益的方向,而父亲的教育往往正是最好的选择。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对于12-18岁的孩子,父亲的教育最为重要,这个时期的男孩,特别需要一位态度坚定、要求严格的父亲的管教与激励。

他需要一位教练,帮他强壮浑身的肌肉,并引导他如何控制自己的肌肉力量,而这位最好的教练就是他的父亲,这点时期男孩的头脑中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选择,他会暂时性地分不清东南西北,找不到自己,迷失自己,他可能经常犯错甚至行为出轨,他需要一位顾问的指引,而这位最好的顾问正是他的父亲。

这是一个父子相互较劲的时期,儿子会有意无意地挑战父亲的权威,跟父亲较劲。

在这段时期,明智的父亲会选择不离不弃地站在儿子身边,耐心地指导,他等待的的成熟。

在与父亲较劲的过程中,儿子的力量会稳定地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父亲的信息反馈,他慢慢学会如何掌控自己饿力量,并把这种力量导向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方向,而不是暴力与犯罪。

一、生活

1、住宿生活

a、尽量走读

我个人认为初中的孩子还是不适合这样的住宿生活,毕竟年龄还是比较小,自理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关键是是非辨别的能力比较弱。

例如8个孩子住一间宿舍,晚上休息不一定能休息的好,有时兴致来了聊到半夜,第二天要上课的精神就不用说了,宿舍的确是有生活老师在管,可是舍管也不可能一直守在你宿舍里。

多来几个这样的晚上,基本这几个孩子的成绩就拉下来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弊端,可能大家都能想得到。

因此我还是建议能够走读的就走读,实在没办法的就只能是住宿。

b、选择住宿

提前培养自理能力

如果选择了住宿,那就需要家长提前在家里培养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开学第一天的短会里我就说过,如果孩子不会打扫不会生活,在宿舍里容易被其他会的孩子排斥。

这样对他们的生长就不利了。

有个学生的例子,入校时就是什么都不会,不会洗衣服,不会打扫卫生,这学生一看就知道在家真的是什么都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包办的。

还好到了那个宿舍以后,宿舍里的其他孩子都很不错,既然你不会做卫生还弄得很糟糕,以其让宿舍被扣分不如不让你做,剩下的同学自己分配去了,但很大的问题时,这孩子不洗澡,弄得宿舍的同学都很反感他,甚至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他,班主任多次与家长交流此事,但都没有办法,家长又做不到走读,只能仍由孩子发展。

我觉得这样是非常不利孩子成长的。

所以选择住宿就必须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因为本身升入初中在学习上对孩子已经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了,加上这个生活得挑战,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吃得消。

2、合理安排钱财的使用

报名第一天的短会上,我强调过不可以给孩子过多的钱财,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也给孩子们算过一笔详细的账,早餐5元,午饭10元,晚饭10元,夜宵也可以5元,这样一天就30元,一周五天,正好150元。

钱不能给孩子多,人家说有钱就变坏,这是个自理名言。

太多的孩子,因为钱多了以后,他的欲望和需求就大了。

以前有个学生,家境相当好,父母经常给钱,爸给,妈给,爷爷给,奶奶给,外公外婆还给。

周末就经常叫同学出去玩,去喝茶去唱歌,都是这个学生付钱,后来是别的同学的家长发现了孩子总是出去玩,就问孩子都到哪里去了,孩子一五一十的告知家长,家长立马给我电话,告诉了我这个情况,我约了那个花钱的学生家长谈话,甚至那几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几个孩子家长也约了见面沟通,最后那个家长知道问题比较麻烦了,开始收紧了给孩子的钱,可是这孩子已经花习惯了,最后发展到,趁父亲洗澡或者外出的时候,从父亲的钱包里面拿钱。

为了钱跟父亲打架等等。

3、引导孩子妥善管理自己的财务

除了不能带太多钱来以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妥善管理自己的财务,不可以将贵重的物品随意摆放,或者可以不必要带到学校的贵重物品就尽量不要带来。

4、不可带手机到学校

手机的危害相当大,现在手机的功能太多,相当于一台电脑了。

很多孩子有了手机基本时间都花在手机上,如果我们注意观察,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很多人低头在用手机。

而这些低头用手机的人往往就是这些中学生们。

手机现在可以玩游戏,可以上网聊扣扣,可以上网买东西,可以上网看小说,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们半夜不睡觉就干这些事。

特别是看小说,一看起来,那是不看完这篇小说心是永远都静不下来的。

举例,曾经有个学生家长,给我电话说了一件事情,周末孩子的房间抽屉里发现了一瓶壮阳药,他当时就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给我打了电话,我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尝试找孩子聊了聊天,慢慢的套出这件事情,他们宿舍有人带手机来,每晚偷偷的用手机上网看色情小说。

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多大。

所以我是严厉禁止带手机进入校园的。

但我们的家长有时候有事需要联系孩子又很麻烦,现在我统一给每个学生宿舍配了一部电话,每部电话120元,话费自己缴。

但我规定了电话开机的时间,每天一共三个时间段,中午11:

30分-12:

30分,下午17:

30-19:

00分,晚上21:

30-22:

30分。

如果家长有事联系孩子就这三个时间段打电话,同时我跟学生强调过,我会时不时的打电话抽查他们使用电话的情况,若发现有在非允许开机时间开机打电话,我就取消他们的这项福利。

欢迎各位家长帮忙监督。

5、学会放手

我个人认为,这时期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应该像是放风筝一样,既要放手,又要紧握风筝线,放手是为了飞得更高,紧握线是为了不让孩子偏离正确的轨道。

报名第一天,我就告诉孩子们,我做班主任一直的观念就是我是一个放手型的班主任,不是保姆型的班主任,如果我们过度的去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成长会是相当的缓慢,或者说他将会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有些事情,能让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做,给予他一定的信任,只是我们在旁边看着,当他的确遇到了超出他能力范围外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向他们伸出援手。

有一次我开家长会,有个家长到了教室看到他孩子的凳子坏了,他立马对我发了很大的脾气,责怪我凳子坏了都不管,也不给孩子换一张凳子。

事实上,我们一开始就告知过孩子,如果凳子坏了,可以搬到楼下的物业办公室去维修,有专门的人在那里帮忙维修。

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学生只要发现凳子坏了,就搬着凳子下楼去。

自然我就不会去注意这些事情。

而我也觉得这事情我已经指导过孩子怎么做,加上身边那么多同学也都做过这样的事情了,那么对于这件事情就应该是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是不是就应该让他自己来做呢?

所以我们家长不要总是想着什么事情都包办,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去做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事实上是会锻炼他们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放手,就像风筝一样,把线放开,风筝就会偏离轨道甚至坠落。

二、教育

1、相信老师

首先家长应充分的信任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只有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谈合作。

我想各位既然选择了我们学校,那就是选择了相信我们的老师,在报名短会上,我也跟各位家长说过,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拿的教师资格证都是高级教师资格,教初中的孩子从专业水平来说都是绰绰有余的。

但孩子们毕竟是从小学升入了初中,他们原本主要学的是三门科目,到了初中要学的就是七门科目。

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孩子们对七门科目门门都感兴趣,而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又不一样,有可能孩子对某位老师的教学方式适应不是很好,回家与父母交流过程中对老师的评价可能就有些偏颇,这时候家长的态度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孩子对这一学科的学习了。

如果家长顺应孩子说的话,一同与孩子对老师进行品头论足一番,大家想想后果,只能是孩子更加不喜欢这位老师接连不喜欢这门学科,那自然孩子就不可能学好这一学科。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也很需要家长们的帮助。

同时不要随意私自的认为某一位老师会对您孩子有偏见,没有哪位老师那么有闲心去折磨您的孩子,如果有这个闲时间,大家更加愿意回家睡觉或者回家陪自己的家人。

2、与老师统一教育战线

(1)、及时沟通:

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多与班主任、科任老师沟通联系,多方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商量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同时当班主任老师向您反映孩子情况的时候,应当引起重视,并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沟通教育。

(2)、犯错、处罚:

这里强调一点,当孩子因为犯错被处罚的时候,家长千万不可以护短。

一旦护短将成为纵容。

不管是班主任老师或者学校的处罚,它们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折磨孩子,而是要让孩子们知道,犯了错是要承担责任的。

所谓的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是一种让其明辨是非的手段。

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小事我是可以解决的,我会先对孩子进行教育解决,一般从孩子的心理上来说,犯错受处罚有一定的严重程度,先是接受班主任的处罚,再严重点就是通知家长,但为了家长们更清楚的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即使我跟孩子达成了协议,但是还是必须跟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变化。

这是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了,不能说我这边跟您反映了孩子的状况,您那边就找孩子说了,那这样的教育就失败了。

所以家长务必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统一教育战线。

3、周末加强对孩子的监管

周末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作业完成的督促,我们平时周一到周五的作业都有小组长、课代表进行检查,作业未完成的都会有名单送到我这里,未完成我都会安排小组长督促其完成。

那么周末的作业,就需要家长们认真的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我今后会专门安排学生将周末的作业通过校讯通方式发放到家长们的手机上,家长务必要安排时间检查孩子的周末作业。

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孩子进步的基础。

二是孩子周末的活动,尽量减少或者不允许孩子周末的单独外出活动,孩子要想学好,那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要想学坏,那就是一个小时的事情就可以。

这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非常特殊的时期,前面已经说过了,他们现在是非辨别能力还是比较弱,周末外出活动接触的人,不在家长们的掌控之下,你无法了解,你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

可是适当的与同学聚聚会,但是次数必须控制,开学初一起去买买书,学期结束一起去打打球,喝喝茶。

一学期就那么一两次,这是可以的。

要是每星期都要求外出,那家长就务必要提高警惕了。

4、家校联合教育,帮助孩子建立爱校、爱班、爱集体的思想

既然选择我们学校,那么应该相信学校的教育,当然不能否认我们的学校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我们一些基础的设施比较弱,但说实话,对比很多学校我们的条件也算是不错的了,我妹妹在农垦学校读书我就很清楚,她们那个宿舍条件,别说空调,就是风扇都没几个,我妹妹常跟我安慰自己的说,她们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她们是将要成为人上人的人,因为他们能吃得苦中苦。

当然这是戏谑的话,如果能给孩子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我们都不会吝啬我们的努力的。

只是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样的环境里,总是会存在那么一些不足,希望大家也能理解,毕竟学校大,管理起来难免出现些错漏。

但不管怎么说,家长还是需要帮助孩子去建立爱校、爱班、爱集体的思想观念。

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如果孩子他不爱他所在的这个学校,他能否安心在这个学校里学习,如果他总是抱怨所在的这个班级这不好那不好,他的学习积极性能跟上来吗?

建立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我一直都认为不仅仅只是我们班主任的事情,不管我们班主任做的事情有多少,不管我们做得有多好,如果家长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学校,抱怨班级,常说消极话语,对孩子心理上会有什么影响,我想大家自己应该是可以判断得出来的。

相反,如果孩子们总是以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为荣,觉得能在这样的学校、班级里读书、学习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我想这会大大提高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为了能成为这荣誉中的一员,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这个荣誉的创造中来,从而就提高了孩子们的对生活的积极性包括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这样的爱校、爱班、爱集体的思想观念。

例如我们班级现在的羊秀芸同学,是我们的班长,小姑娘很不错的,军训第二天晚上,我让几个孩子自愿留在教室里打扫一下卫生,小姑娘到我面前说,老师,以后我们班级的黑板报就我负责了,我爸以前就经常教我排版,以前小学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板报都是我负责,那时候我们班上的板报都是获得一等奖的。

果然,除了一期教师节的板报,每个经过我们班看了我们班级板报的老师,都说,你们班级的板报不错呀。

我立马把这个事情告诉羊秀芸同学,那嘴角笑的。

这就是一种荣誉感,她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促成一种向上的精神。

在父亲的帮助下孩子能创造荣誉,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引导。

父母的态度往往对孩子来说影响相当相当大。

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体现的比较积极,对于孩子们在班集体的事情都比较积极上进,自然就带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只有不断想着上进的人,最后才是有可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相反,如果家长总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学校的教育、班级的教育,那么孩子对待这个班级的态度大家也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至少我想对提高孩子的生活积极性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种旁观者的态度。

我为什么会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上一届的学生当中,我观察到几个学生的确有这方面的表现。

一位家长对待孩子的学校教育、班级教育非常热心,他曾经帮助班级请过一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定经验的朋友给我们班级的孩子做了一个讲座,那个讲座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选择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他将人分成了三类:

人物、人才、人渣。

讲座很精彩,对学生的触动很大。

那位家长的孩子对待班级的事情同样也是非常的热心,是我们班级的文艺委员,广播操比赛就是她和几个班干部全权负责,不需要我管,自己组织班级同学训练,拿下全年级一等奖。

另一个学生更可爱,有一天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妈说可以给我们的教室添点色彩,那样让我们的教室看起来温馨一些,只要您同意。

我说你们准备给教室添些什么色彩?

他说买几个盆栽,那样教室就多些绿色,同学们课余时间看看绿色,还可以对眼睛好。

多好的事情呀,孩子积极得不得了,后面都是那个学生照料那几个盆栽,浇水,搬到教室外晒太阳。

我就发现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带动下,变得积极起来。

这就是好的开端,不管他是对什么事情积极,但只是在生活当中总有些事情能让他积极起来,调动起他们做事的积极性。

这就非常的好。

由此可以看出来,家长们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教育、班级教育中很大程度上是会提高孩子的生活积极性。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非常需要家长们的配合。

从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家庭教育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是无法离开家庭教育的。

我个人认为,一切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上的。

以前有很多家长都犯这个错误,认为孩子上了初中,过着寄读的生活,家长们就可以解放了,全部交给学校,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如果有这样思想的家长,请立即马上打消这样的念头。

试想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本身所有事情都是家长包办的生活一下子转变成独立生活,而且是在孩子生长相当矛盾的青春期,原本生理心理的变化让他们就已经是应接不暇了,还要面对这生活上的挑战,我想大多数还是还是很难能够适应的。

想要完全靠学校,靠老师,靠班主任去引导、带领这群处于生长矛盾期的孩子们,大家想想一个家庭两个家长对着一个孩子,但是一个班主任对着的是一个班级50多个学生,要想能够非常细致的每个学生每件事情都管到,这是无法实现的事情。

所以作为家长,在这个孩子生长的特殊时期,你们是无法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的。

这就是我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的一些事情。

今天的家长,我专门强调了希望尽可能是父亲来参加。

因为有了孩子后,我订了一本杂志《父母必读》上面推荐了一本书《好好做父亲》,是给孩子他爸买的,事实上是我在看而已,看了以后感触很深。

其中说到,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期,青少年被称作“初生的太阳”,他们的身体迅速发育成熟,对未来充满了无数美好的憧憬,但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中最为动荡的时期,心理学家称这段时间为“狂风骤雨期”,他们面临着太多的选择,学业、职业、友谊、情感~~~~他们容易冲动,做事不经过大脑,看似勇敢,实则鲁莽。

青少年身上充满了力量,但是他们又往往缺少控制这些力量所需的理智与判断,他们需要有人指引他们如何控制自己日渐强大的力量,并把这些力量导向对社会有益的方向,而父亲的教育往往正是最好的选择。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对于12-18岁的孩子,父亲的教育最为重要,这个时期的男孩,特别需要一位态度坚定、要求严格的父亲的管教与激励。

他需要一位教练,帮他强壮浑身的肌肉,并引导他如何控制自己的肌肉力量,而这位最好的教练就是他的父亲,这点时期男孩的头脑中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选择,他会暂时性地分不清东南西北,找不到自己,迷失自己,他可能经常犯错甚至行为出轨,他需要一位顾问的指引,而这位最好的顾问正是他的父亲。

这是一个父子相互较劲的时期,儿子会有意无意地挑战父亲的权威,跟父亲较劲。

在这段时期,明智的父亲会选择不离不弃地站在儿子身边,耐心地指导,他等待的的成熟。

在与父亲较劲的过程中,儿子的力量会稳定地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父亲的信息反馈,他慢慢学会如何掌控自己饿力量,并把这种力量导向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方向,而不是暴力与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