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387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docx

强夯地基处理方案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贵州天然气管网工程项目部

荣昌坝末站

技术文件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编码

RCB-FA-004

 

0

2014.04.17

用于报批

熊宇鹏

段伦寿

卢志勇

版本

日期

文件状态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概述

1.1工程概况

荣昌坝末站位于贵阳遵义仁怀市二合镇同民村,有乡村土路与S208省道相连,交通较便利,拟建场地范围内主要为耕地,地形总体呈台阶状。

站场整平标高为542.6~542.2m,站场北侧、西北侧和东侧为填方区,南侧和西南侧为挖方区。

挖方区边坡最大高度7m,填方区边坡最大高度8.5m。

1.2工程特点:

荣昌坝末站土方量为填方22563.86m³,挖方4052.28m³,按设计要求回填土密实度需要>96%。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进度计划,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同意由原来的回填土分层碾压改为大面积回填土强夯,局部分层碾压(挡土墙6m范围内)。

地基强夯处理范围面积约4386.32㎡,分层碾压处理范围面积约1277.03㎡。

本项目工期要求紧且回填土方量较大,对回填土土质要求比较严格,平整度、密实度是回填技术方案编制的重点。

1.3编制依据

1)《荣昌坝末站岩土工程勘察》(0版,文件号:

GP-01-GI01-GE-RP-005/明);

2)《荣昌坝末站总平面布置图》(0版,文件号:

GP-00-MS03-PP-DW-001/1);

3)《荣昌坝末站竖向布置图》(0版,文件号:

GP-00-MS03-PP-DW-001/2);

4)《荣昌坝末站土方计算图》(0版,文件号:

GP-00-MS03-PP-DW-001/3);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4编制原则

质量优、效率高、工期快、信誉好、安全生产、创建文明工地。

⑴工期:

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在2014年6月15日前完成。

⑵质量: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

⑶安全:

实现安全事故“0”的目标,安全防护设施达到规范标准。

⑷文明施工:

积极参加文明竞赛活动,创建文明工地。

2.施工总体部署

2

2.1施工准备

1.

2.

2.1.

2.1.1.施工控制点建立

场地测量控制基准点:

设置在场地内和周边,为施工期间半永久性测量固定基准点,做为施工放点、放线和监测之用。

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位于场地外的坐标控制点引入场地建立。

2.1.2.场地高程测量

为了解施工场地目前的实际地貌,同时也为日后计算总夯沉量及回填土方量提供基本计算参数,强夯施工前要进行场地高程测量。

测量精度:

40m×40m网格;各作业区分别测量;测量仪器:

全站仪,水准仪。

2.1.3.场地平整及临时道路

根据设计要求将施工场地平坦至夯前高程,场区施工道路按施工要求修设成可通行路面,以保证强夯机械能正常行走,确保爬行安全。

2.1.4.场地排水

现场及四周设立临时排水通道,确保雨后场地无积水。

2.1.5.土方供应

由于回填土离施工地点较远,回填土方全部由20吨以上双桥自卸车至15公里外运输至荣昌坝末站施工现场。

2.1.6.机械设备进场

本施工机械主要有强夯机(含夯锤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钻机,专用吊车以及运输车辆等。

强夯机械及辅助设备,必须经过解体分部进场、退场。

因施工现场外十五公里道路狭窄且弯道急,需要对运输道路用挖掘机进行修整。

一台BEXZ型平板拖车,一台JX462型平板拖车,一辆DFL5120XXYB8型东风牌单桥车将强夯设备运输到离施工现场十五公里处,用一台QL25型汽车式起重机对强夯设备进行满足运输条件的分解及装车(三辆DFL5120XXYB8型东风牌单桥车),将各部运抵现场时,汽车吊、载重汽车也随之跟进,到达施工现场,卸车后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退场时采取同样法。

2.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制

为确保该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我公司拟组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

该项目部人员对场地条件、地层条件和施工条件熟悉,历经多个类似大型施工工程管理组织,具有较高的技术、组织、施工管理水准,且责任心极强。

本项目部将以先进的施工工艺、周密的施工管理、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如期完成本项工程。

本项目部将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密切配合总承包方,在指挥部、监理、质检、设计各方的监督下,保质按期完成本项工程。

公司对该项目分为四个层次进行管理,即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部、施工作业层和后勤保障层,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执行。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总指挥一名,技术负责一各,施工负责各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

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面责任,并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的有效运行。

 

本工程施工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人员

备注

1

管理人员

4人

2

测量工

2人

3

起重工

2人

4

重机驾驶员

3人

5

汽车司机

7人

6

普工

4人

5

合计

22

2.3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

2.2.

2.3.

2.3.1.施工机具计划

施工机具的规格、性能、配套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拟进场的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所示。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现代215、日立240

2台

装渣

装载机

B855

1台

推平回填料

自卸汽车

15T

7辆

回填料运输

东风天锦单桥汽车

DFL5120XXYB8

1台

强夯设备运输

轮胎式起重机

QL25

2台

强夯设备装卸

平板拖车组

BEXZ

一组

强夯设备运输

平板拖车组

JX462

一组

强夯设备运输

自动脱钩器

厂家自制

1个

强夯机

HQY4000A

1台

强夯

夯锤

25T

1只

全站仪

ZTS121R

1台

测量

水准仪

DSZ3-A32X

1台

测量夯沉量

钢盘尺

50米

1个

测量

塔尺

5米

1个

测量夯沉量

注:

以上施工机具的数量须根据施工进度和具体情况作必要调整。

2.3.2.材料计划

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合理地调配施工材料,使得施工现场施工作料流动有序,不积压,不短缺,保证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由于本工程为比较单纯的强夯项目,施工中所需的主要材料为柴油和φ28钢丝绳,两者的计划用量分别为5t和1000m。

2.4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人力、物力突击,确保有效工期60天内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

施工现场组织项目经理部配合业主及监理等进行项目管理,并按施工网络技术进行统一指挥,内外协调,支态控制。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分区段场地清理及平整:

接通水、电管线;施工范围内清理、铺设施工便道;抓紧时间建临时生活、生产设施;测量定位及复核,组织人员机械进场等。

计划在7天内完成。

第二阶段为强夯及碾压施工:

强夯及碾压基本同时进行,安排5~6台强夯机施工,可在10天内完成本次强夯任务。

本工程按上述计划有序进行,工期按20天安排(不含施工准备及验收工期),根据我公司的实力和经验,采取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达到优、安全、高效地提前完成任务的目的。

3.强夯施工方案

3

3.1强夯试夯区

3.

3.1.

3.1.1.试夯区选择及试夯目的

在强夯范围内不同区域各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区域(20m×20m)作为试夯区,由各方现场共同确定。

采用夯锤直径D=2.0~2.5m,夯锤重15-30T,夯击能量和每点夯击数暂按设计要求执行,通过试夯验证,然后最终确定。

本次试夯区和主要目的是:

检验土的加固效果:

施工设备性能和考核;确定和调整正式强夯施工参数,经业主及监理单位认可后,作为施工技术参数,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夯击能6000KN.m。

(初设单点夯击次数为5~8击)。

停夯收锤标准:

A在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10cm。

B夯坑周围发生过大降起。

C在发生夯坑太深起锤困难情况下停止该夯点夯击。

夯坑内回填粒径在30㎝以下的碎、块石,再继续夯击,必须使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10cm时停夯。

3.1.2.试夯区检测

试夯区强夯效果检验包括现场2×2m2承载板试、动探、土工试验检测。

夯实后地基进行承载板试验,要求地基承载力达到160kPa。

3.1.3.确定和调整强夯施工主要参数

1、夯击能量

①单击夯击能量

②强夯最佳击数

理论上,能使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覆盖压力时的夯击能的击数为最佳击数。

可用土的有效压缩率与夯击数关系来确定强夯最佳击数。

从夯沉量—击数曲线来看,随着击数增加,曲线趋于平缓,点夯满足收锤标准,表示此时击数为强夯最佳击数。

2、夯点布置

3、夯点间距)

4、加固范围

根据规范规定,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并不宜小于3m。

5、间歇时间

3.2强夯施工工艺

3.2.

3.2.1.施工顺序

土方回填平整场地测量高程设点定位第一遍点夯平整场地重新放点第二遍点夯修整场地交工面测量检测验收。

3.2.2.工艺流程框图

 

3.3施工步骤

1)按甲方移交的场地,场地整平。

2)布置第一遍置换夯点:

在强夯前,根据高等控制点用全钻仪在强夯区周围加密布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用高等控制点及加密控制点放测出场区角点坐标,再在场区内按5m×5m夯点间距施放夯坑位置,并用小竹签或红色塑料砂袋标出各夯点位置(行、列距)误差<20厘米(详见附图1),强夯施工中若点位不清,应重新放点。

夯点布置:

荣昌坝末站地块工程,因地基地为新近回填,土质松散,沉降量较大,根据施工经验拟采用正方形布置点夯,点夯间距为5.0m×5.0m(见附图1),两遍点夯施工,满夯相锤印搭接按四分之一搭接(见附图2),满夯夯击能为1000KN.m。

○△○△

△○△○

○△○△

△○△○

注:

○——第一遍点夯;△——第二遍点夯。

3)夯机就位,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定出高度,夯锤对准夯点中心进行夯击,形成夯坑,直至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施工参数。

每夯机派专人对每个夯点进行沉降量观测。

4)施工过程中,定期地对夯锤吊高、击数及夯点偏差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检查记录。

收锤标准同前所述;

5)回填夯坑整平;

6)进行第二遍点夯,方法同第一遍点夯;

7)夯坑整平满夯;

3.4强夯施工要点

1)分区作业: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并结合勘察报告及原始地形图,进行能级分区。

2)平整场地,用推土机推平场地,使场地平整具备施工条件。

3)控制基准点和夯点测设,使用经纬仪和钢尺或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测定区域内的边界控制基准点。

使用经纬仪和钢尺布设点夯的夯点位置,夯点中心放置白灰以标明位置。

控制点坐标,场区角点坐标,夯坑位置经技术人员复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强夯施工。

4)施工机械,选用4000A专业强夯机一台,铸钢夯锤重30T,直径2.5m左右圆形带气孔的夯锤1个(锤底静接地压力值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深回填区域,应先分层碾压再进行分层强夯;具体分层方法根据现场试夯试验结果和现场实际填土情况确定。

;强夯处理夯击能为6000KN.m,有效加固深度为≥7.0—8.0m.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60kpa。

5)落距的确定:

按设计要求,单点夯击能量设定落距,脱钩器与起重机的吊钩和脱色拉索连接好之后,在脱钩器的吊钩上,系上钢尺或测绳,提升脱钩器,至一定高度即脱钩器吊钩与地面的高度为落距与夯锤高度之和,此时可将脱钩器拉索的下端与强夯机前部的稳固部位加以牢固的连接。

6)施工机械的平面移动方向:

可沿场地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开始,退行施工

7)夯坑推平,一遍点夯完成后,推平夯坑,再进行下一遍夯击,不应将在进行第一遍夯点与在进行第二遍夯击的夯点混在一起,交替施工,及时回真夯坑,不至回填夯坑不及时而影响后续的强夯面夯施工。

8)点夯施工测量:

需测量每个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夯沉量:

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水准仪,同一夯点每击夯沉量的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相同位置高程。

9)点夯记录:

应按统一标准记录,应包含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重、落距、施工时间、天数等。

3.5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

3.3.

3.4.

3.5.

3.5.1.施工技术要求

1)强夯施工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关规定进行。

2)强夯施工的标高控制。

强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完后均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平均下沉量,取得数据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3)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控制

强夯施工时要求每遍强夯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具体时间由现场确定。

3.5.2.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

减少强夯施工对场地现有及即将施工的管线、结构造成损害的质量措施:

1)确定强夯范围时应离开现有建筑物或设施距离不少于20m。

2)可开挖隔震沟。

3.5.3.试夯竣工质量验收

竣工质量验收主要有现场效果检验和内部资料检查方面。

1)填写检验表格,与“验标”标准和设计标准进行比较,评定质量等级。

2)内业资料检查,主要查内容是否齐全,能否满足要求。

a)材料出厂证明书(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表;

b)工序质量检验签证及报告表;

c)分项分部工程检查验收质量评定表;

d)工程施工记录(包括设计图、施工图、变更设计图、变更设计通知单,监理工程师及甲方通知等);

e)试夯报告。

3.5.4.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住处化施工,及时在施工中将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并指导调整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2)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不得大于20mm。

3)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的沉降量及贯入度控制,如按沉降量控制时应采用水准仪观测,并做好记录。

4)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点错位不大于20cm,夯坑底倾斜大于30度时宜用砂土或碎石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击夯击。

5)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施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毁掉的施工夯击点标桩,应及时进行补放,以免丢失。

6)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人专门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a)开夯前应检查夯锤生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b)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c)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次的夯沉量。

7)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8)当强夯进行至邻近扶壁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时,除遵照设计要求的6.0m范围内不得进行强夯外,应对挡土墙墙顶进行位移观测,如发现挡土墙发生位移变化时,应立即停止进行强夯。

经设计分析、确定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9)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10)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1)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再作处理办法。

12)夯坑应当日施工,当日推平,以防下雨泡水。

13)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多遍夯击,直至满足墩体设计要求及收锤标准。

4.地基检测

本地基检测须第三方完成。

静载试验,压板可选用1m~2m的正方形板,由建设、设计、质检单位商定。

具体检测点在施工完成后随机选取。

检测方法和数量等具体工作由业主等相关单位决定并委托第三方资质单位进行。

5.工程质量和工期保证措施

4

5

5.1质量保证措施

4.

5.

5.1.

5.1.1.技术保证措施

1)夯锤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待处理的土层,本次施工拟采用铸钢锤;对锤底静压力有要求,锤底静压力大则一般能产生较好的处理效果。

夯锤通过自动脱钩装置,使之能自由脱钩。

在其底面对称设置若干与其顶面共通的排气孔,孔径约250mm~300mm,以减轻气垫效应和有利于提锤。

2)强夯能级的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选定夯锤后,用测绳与钢卷尺配合,通过调整自动脱钩装置,设置落距,并严格控制,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夯击能量。

3)当夯坑内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并及时将夯坑内积水排除。

4)夯前、夯后必须清理并整平场地,测量夯前场地高程,地基处理完毕后,场地标高应达到设计要求。

5)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a)开夯前应检查夯锤的落距,以确保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

b)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点放线位置的偏差应≤50mm。

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c)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点的夯沉量。

d)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参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的要求做好记录。

e)地基处理的各种强夯设计参数,在夯前必须进行工艺性试夯,根据工艺试夯结果,对强夯设计参数进行校对和修正。

5.1.2.施工作业保证措施

1)强夯施工落锤要保持平稳,如发现偏移或坑倾斜,要重新就位,并将坑底整平;

2)施工前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方案会审,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对有关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

3)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每周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坚决实施质量否决权制度。

4)施工班组的技术员负责本班组的质量监督,认真填写质量记录,随时接受有关方面的质量检查。

5)根据试夯情况调整施工参数时,应报请业主,监理审核批准。

6)采取措施保护各类测试仪器电缆线不被破坏,保证监测工作正常进行。

7)采取措施保护地表各观测点不被损坏或产生位移,保证观测精度。

5.2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强夯加固施工工期较紧,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从多方面给予有力保障。

1)项目经理部要做到靠前指挥,高速运转,所配备的售货员要业务精、技术好、事业心强、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项目作业层必须由一些骨干力量组织,首先为确保工期提供组织保障。

2)在合同规定范围内尽早开工,人、机、料等务必限期到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尽可能提前,从而编制结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措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给制网络计划图、目标管理图,以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要重视施工组织的动态管理和不断优化,确保施工生产有秩序、有计划地进行。

3)把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与广泛开展QC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完善和落实大集体工期的经济责任制,使“保工期”形成系统,体现在项目实施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中。

4)加强施工管理,抓好施工中的统筹、协调与控制。

施工管理的中心是抓好各专业关键的工序的进展,做好工序衔接。

要坚持每周工地碰头会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确保各项计划的落实兑现。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努力实现施工作业、施工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使施工生产有节奏地向前发展。

6)认真采用适合工程的实际的各种成熟工法,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材料性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期建立在技术先进、措施有效的基础上。

7)加强同相关方面的联系和协调,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增进同业主、监理等单位的联系和密切配合,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避免差错和少走弯路,以促进工程的顺利进展。

8)为了保证本工程按期完工,我们将在现场配备先进、足够的各类机械,主要施工机械保证有效备用。

施工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同时保证机械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

9)十、现场在必要时备用一台柴油发电机,以保证整个工程连续顺利进行。

6.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雨水对强夯质量、工期影响较大,故应予周密考虑,统筹安排,尽可能减少雨水对施工的正常进展带来的冲击。

1)统筹安排好各项工程的施工计划。

针对本工程项目较多的特点,考虑到有的项目施工受雨水影响较小,而有的项目受雨水影响又较大的实际,在工期上就必须综合多方面因素予以安排。

为了抢工期,即使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雨水,也应该尽量抢晴天,雨天要采用满足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要求的针对性措施。

2)由于天气不稳定,施工中就不可避免地要碰上雨天,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安排上要灵活机动,积极抢晴天、战雨天,见缝插针。

若遇大风、大雨而不能正常施工,则可利用这些时间进行设备检修,开展学习、培训,为下一步投入施工作好充分的准备。

3)雨天施工中必须引起重视的方面和应采取的一些施工技术措施:

a)完善场内临时排水系统(沟网),并派专人维护,做到下雨不积水,能及时自排、抽排出场外。

同时,拦、截、堵好场外来水,并给于出路。

b)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周密组织,提高工效。

c)随时了解、掌握近、中期天气预报和雨季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早作安排准备,防患于未然。

4)强夯施工:

a)夯前土体面层须经碾压封闭,避免雨水浸入深部,使雨水对强夯的影响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b)配备充足强夯机械、推土机、压路机,对场地进行大面积强夯,压缩作业时间,对夯中扰动土体立即推平、碾压、封闭。

7.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6

7

7.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安全是关系人命和施工顺利进行的大事,也是直接影响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

本工程中工期短,各工序交叉作业繁忙、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总是尤为重要。

2)项目经理为该项目安全产生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及质安全部长为副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施工队建立安全产生管理小组,每个施工班(组)确定兼职安全员,建立安全工作网,对安全生产及全体职工负责。

3)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4)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教育,预防为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5)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操作的培训工作。

6)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查隐患、查执行安全制度的情况,及时总结安全工作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对好的经验及时推广。

7.2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

质安部及各施工队配专职安全员,各班(组)配兼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2)正式开工前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性安全教育。

3)加强现场机械设备及操作人员的管理,对机械设备要及时维修保养,进入现场的车辆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操作者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4)上下岗和交接班时,应先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互相交底,做到心中有数。

5)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各种带电机个要有灵敏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非专职人员不得动用。

6)现场设立安全标志,防止强夯飞石,必要时设置安全网防护。

7)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载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施工现场不得穿拖鞋,起重机吊臂下不得站人。

8)吊机必须支垫平衡,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发觉有异,立即通知吊车司机。

9)凡有高压线、地下室隐蔽管道与施工有牵连的设施,设立安全标志,保证设施及人员安全。

10)发生交叉作业时,协调好与相关单位的施工距离,保证安全生产。

11)沟坑中有积水,应将水抽干再进行施工,以防坍塌伤人影响施工。

12)遇到雨、雾等能见度低的恶劣天气,严禁施工。

7.3环境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