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6130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第八单元.docx

五年级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走进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

2.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

25七律·长征(2课时)

26.开国大典(2课时)

27*青山处处埋忠骨(1课时)

28*毛主席在花山(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八(3课时)

回顾·拓展八(2课时)

 

2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

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

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谈话激趣

 

细读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幅图?

为什么?

2.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在学习小组内给“征难图”起名字,读读说说自己欣赏的“图画”;还可以结合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讲一

讲自己欣赏的理由。

3.全班交流。

(1)学法: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精神。

(2)出示: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

这五岭、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

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那该怎么读呢?

那“细浪”、“泥丸”是什么样的呢?

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动的小小泥丸”呢?

那该怎么读呢?

4.“巧渡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

学法:

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影像资料感受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出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你能根据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能把它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从这九死一生、背水一战、急流险滩、枪林弹雨、嘹亮号角、奋不顾身的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能把它读出来吗?

5.“喜踏岷山雪”

学法: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出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

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

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

 

领略诗境

 

回归全文

1.过渡:

红军长征仅仅遇到了这五个困难吗?

那毛主席为什么只写了五幅“征难图”?

明确: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可以体会到,在这25000里的长征路上,英勇的红军战士要走过万水千山,要红历过千难万险。

我们不能单独地看这五幅图,应该把它们连起来看,它是由几幅画构成的包容天地、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包含了红军长征途中所有的艰难困苦,只是这些太多,说不完、道不尽,诗只选几个典型的画面作艺术概括。

2.带着感受朗读全诗。

过渡: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3.播放歌曲,烘托气氛,提升情感。

师:

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

 

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腾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英雄气概乐观主义

知识梳理:

 

 

1.对词语的理解。

万水千山:

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

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

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

小浪花。

乌蒙:

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

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

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

指大渡河。

铁索:

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岷山:

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

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

在古代,大国军队都设中军、上军、下军等三军。

后来通常用“三军”来泛指全军。

尽开颜:

全都喜笑颜开。

 

 

2.对句子的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课后反思

26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二.过渡:

(出示图片:

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

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出示图片:

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谈话激情

 

研读交流

 

一.交流“大典前的会场”的解说词。

1.出示相关图片,小组代表解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从他们的解说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2.出示填空,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__年__月__日在__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________。

会场在__________。

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3.说说从他们的解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

可以从天安门广场布置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场景来谈。

4.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1.出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2.试背给你留下印象较深的语句或段落。

二.交流“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的解说词。

1.小组代表解说,出示相关图片、录像。

说说听了他们的解说,你有什么感受?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请你对比地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对比句)

(1)比较句子: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目光看向主席台。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国旗。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3.通过展开思维想象,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加深理解、体会、感受。

在典礼进行中,有几处写了掌声?

从这三次不同的写法中你体会到什么?

5.试背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三.交流“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的解说词。

1.小组代表解说。

2.观看相关录像资料。

3.评价解说词。

读读下列语句,再评价哪组的解说词配写得好。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挺着”是描写战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高大的印象。

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

“盖过”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这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

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4)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后无比幸福的心情。

2.试背给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四.交流”大典结束”的解说词。

1.小组代表解说。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光亮)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这也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布置作业

①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②收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资料后想一想:

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地崇敬、热爱?

 

整体感知

回归全文

过渡:

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要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会场1——4

 开国大典典礼5——10

         阅兵11——13

  游行14——15

知识梳理:

1.对词语的理解。

开国大典:

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典礼:

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

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

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擎:

举。

五更天:

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

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

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

恭敬地看。

2.对句子的理解。

①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

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②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

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

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③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④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全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

课后反思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导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一.同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揭示课题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话在文中是怎样说的?

2、学生汇报毛岸英的资料。

3、屏幕出示电报内容,理解勋鉴、殉职等词语。

4、学生汇报毛主席的资料。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1、指名读5、6自然段。

2、汇报你感受较深的句子。

3、教师指导朗读句子。

相机板书:

万分悲痛

4、你感受到毛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人?

5、播放影片,情境渲染。

6、教师范读5、6自然段。

7、指名读5、6自然段。

 

动情品文

小组合作

 

1.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7~12自然段。

2.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相机板书:

博大无私)

3.谈谈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探究学习

变序讲解

1、默读1~3自然段。

2、体会写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学生汇报战争的资料。

引导写法

读写结合

  教师推荐一本书《闪亮地灯》,读完写一篇读后

培养习惯

板书设计: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万分悲痛

博大无私

知识梳理:

1.对词语的理解。

勋鉴:

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多用于政界,文界。

殉职:

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

犹豫不决的样子。

 

1.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

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

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这次……

这里写的是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了岸英的成长经历。

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

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2。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毛泽东收到了两封意愿截然不同的电报,经过痛苦的抉择,主席决定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泽东签字时,他又迟疑了,“黯然的目光”,这是经历过悲痛后的神情,“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另一方面表现毛泽东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

如果说前面毛泽东得到消息,收到电报是情感高潮的话,此时,又是另一个情感高潮,一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落笔千钧啊!

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

“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4.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

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是啊,老来丧子谁不哀痛!

我们读着这句话,心里忽地又一沉,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此时收笔,留给我们的是深深地震撼:

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课后反思

28*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教学方法:

导读、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我军每到一地,都要主动为当地老百姓做许多事。

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

这是我们能战胜所有敌人的法宝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个故事。

引起也读兴趣。

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进一步自学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学要求: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

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哪儿呢?

”是什么意思?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桌讨论。

深入理解课文

 

全班交流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

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让炊事员每天给乡亲们沏一桶茶水。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

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哪儿呢?

”是什么意思?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一些传说,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出说明了毛主席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入人心了。

 

 

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引导体会课文的详略

1.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

哪些写得简略?

为什么这样安排?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写得详细。

因为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一中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

 请碾米劝喝茶帮推碾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知识梳理:

夜以继日:

以,用来。

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局面:

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旮旯:

方言指角落,文中指狭小偏僻的地方。

①“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这是毛泽东听了警卫员的报告后讲的话。

毛泽东讲话的态度是严肃的,话语中“不能……就……”的句式,看出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

说话态度要诚恳。

”主席说。

这是毛泽东对警卫员说的话,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与群众的情谊,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

语气是那样和蔼,态度是那样诚恳。

③“你想过没有?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

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

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这是毛泽东说服警卫员去送茶水的一段话,其中包含三个意思:

一是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一句,强调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战争的重要作用;二是我们进行革命斗争也正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摆在特殊位置”意思是认为首长、领袖的生活待遇应该不同于普通群众。

这几句话表现了毛泽东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

这是毛泽东的一贯的思想,一贯的作风。

④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

“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哪儿呢?

这句话意味深长,表面是说由于毛泽东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来碾米的老人对毛泽东似曾相识,但未完全确认眼前的首长就是毛主席。

深层来讲,毛泽东的所言所行,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