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培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004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风病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麻风病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麻风病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麻风病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麻风病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风病培训.docx

《麻风病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风病培训.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风病培训.docx

麻风病培训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培训综合资料

 

 

上塘镇上塘医院

2014年度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

培训资料目录

序号

内容

备注

1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图片

2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3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通知

4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日程安排

5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签到

6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7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讲稿

8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录分记录

9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泗洪县麻风病防控监测工作方案》,进一步巩固我院以前取得麻风病的防治成果,按照泗洪县疾病预防控治中心下发麻风病的防控工作要求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宣传资料要求。

为确保麻风病的防控各项工作全面有效的落实,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预防和诊断水平,按照上级的要求,将制定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一、总体目标

根据上级的要求和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控工作监测方案》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利用多种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麻风病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使防治知识能够被广大乡医群众掌握,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培训任务。

二、工作指标

1、制定麻风病流行情况及对人类健康影响防治知识培训目标。

2、按照麻风病的防治知识和相关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3、具体培训时间2014年5月30日。

4、参加培训对象,各科室相关人员及全体医护人员。

5、培训地点设在医院三楼会议室。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培训机构,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业务培训小组,协调安排各项培训工作。

2、加强培训队伍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建设确保培训质量。

3、制定培训具体奖惩措施,确保培训效果。

 

上塘医院

2014年5月29日

 

关于召开麻风病监测及防治知识

培训会议通知

各科室: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麻风病防治规划》精神,做好我镇麻风病监测工作,提高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对麻风病例,麻风疑似病例的诊断能力,决定5月30日对各科室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各科室相关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二、培训内容:

麻风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标准、监测方案。

三、培训时间:

5月30日上午8:

30报到培训,时间半天。

四、地点:

医院三楼会议室。

希各科室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人员参加,不得缺席和迟到。

 

上塘医院

2013年5月29日

上塘医院麻风病防治知识

培训日程安排

一、报道时间:

2014年05月30日上午8:

20,领取培训资料

二、参加人:

各科室全体相关人员

三、报到地点:

上塘医院三楼会议室

四、培训时间安排:

2014年05月30日上午

08:

30—09:

00相关领导讲话

09:

00—09:

40《常见麻风病知识》。

主讲人:

上塘医院院长鲍克平

09:

40—10:

10《麻风病防治知识》。

主讲人:

上塘医院院长鲍克平

10:

20—10:

50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

11:

00—11:

20对培训人员进行总结

 

上塘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签到

时间:

科室

参加培训人员签到

上塘医院2014年麻风病培训小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诊断水平和提高麻风病报病线索的质量。

根据《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院于2014年对我院卫生医务人员进行麻风病相关知识的培训。

现将培训工作小结如下:

全院医务人员25人,参加麻风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的人数共24人,参加率96%,其中部分人值班,会中进行培训测试,参考人员25人,参考率100%,及格率100%。

由本院院长鲍克平同志作上一年医院麻风病防治工作情况,学习麻风病防治知识,并安排本年度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任务。

以及对麻风病防治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麻风病的相关知识(检查、诊断、治疗等)和麻风病的十大线索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等。

通过培训,大部分参会人员基本上了解麻风病的相关知识,会议圆满结束。

并要求各科室做好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积极发动群众,提高麻风病线索报病质量,完成2014年的麻风病防治项目线索工作任务。

 

上塘医院

2014年05月30日

常见麻风病知识

主讲人:

鲍克平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

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

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

晚期病人可有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

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

  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

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

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

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强?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 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四、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五、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

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

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

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

有的筋痛(神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

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为便于基层防治人员和广大群众认识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六、麻风病能治愈?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一样,完全能治好。

随着科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

上世界40年代,氨苯砜治疗麻风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继研制出利福平、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种强杀伤和抑制麻风杆菌的药物。

  现使用联合化疗,疗效更为显著,只要服上1个星期的药,体内的细菌就可杀死95%以上。

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年的药,多菌型服两年的药,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联合化疗就是用两种以上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麻风。

对联合化疗的效果,目前各国麻风专家及有关学者一致认为治疗麻风的最佳方案。

联合化疗的药物现在使用的是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

  七、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各级领导应关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八、麻风病人需要隔离治疗?

  麻风病人不应与家人和社会隔离,治疗就在家进行,病人只要服1周药后,基本上就失去传染性。

病人在家治疗不但可和家人一起生活,而且可以从事他应从事的工作。

九、怀疑自己患了麻风病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症状象麻风,主要及早去当地的皮防站(所)或防疫站就诊,在我国,麻风病治疗是免费的,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机会。

麻风病一般不致命,但它会损害神经而且是不可逆的。

如果耽误了治疗会给自己留下终身的残疾!

十、麻风会引起毛发脱落?

头发脱落是麻风的特征之一,脱发程度与病期成正比。

脱眉则令人注目。

瘤型麻风患者脱眉,一般由外侧1/3开始,先稀少,如不及时治疗,则渐向内侧延伸,最终全部脱落。

亦有患者从眉中部或内侧开始稀疏、脱落,继之前者向两端,后者向外侧慢慢扩展;结核样型麻风患者如头面部有皮肤损害,也可见皮肤局部毛发稀薄或脱落,即使眉部未发生过皮疹,也可有患侧的眉毛稀少,眉毛的脱落常伴有睫毛的稀疏、脱落。

瘤型麻风患者的眉毛、睫毛常呈对称性稀少、脱落。

  头发的脱落,可见于中、晚期的瘤型麻风患者,一般是从额部和枕部发际开始,呈小片不规则形脱落,继之向前额和顶部发展,但即使严重的脱发,沿浅表血管走向的头发,往往残留而不脱落,脱发处如无皮损,多无浅感觉障碍。

麻风患者脱发的原因众多,各型有各型的不同原因,一般认为瘤型麻风主要因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受累后,由其相应的功能障碍所致;其次因麻风性病变细胞(肉芽肿)浸润、压迫毛乳头,使局部供血不足、营养不良、毛囊萎缩而引起。

其他各类麻风患者,主要由于皮肤损害的细胞浸润压迫毛囊、局部营养受阻或由于皮肤神经末梢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其所支配区的毛发营养受阻而发生脱发。

 

防控疾病 健康生活

麻风病培训教材

主讲人:

鲍克平

  一、简史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至少已流行了二千多年。

全球均有流行,公认麻风病以往在印度和中国流行最为严重。

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引起畸残的一大原因,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即着手研究麻风病的防治问题,相继提出要“积极防治”、“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防治策略,确定了“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

制订了《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麻风病治疗方案》、《麻风病临床治愈暂行标准》等9个技术方案。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981年,还提出了”力争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制订了”全国麻风防治管理条例“和3个技术方案。

在防治策略上实现了”四个转变“,特别是加强病例发现和普遍推广联合化疗,大大推进了我国的麻风病防治进程。

  5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麻风病专家、广大麻风病防治和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我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全国在省(市、区)或地(市)水平均提前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消除麻风”指标。

按照比世界卫生组织严格10倍的我国标准,2000年,全国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县(市)已达90%.

  二、流行病学

  

(一)防治现状2002年底全球登记病例数和发现病例数分别为524311例和620672例;中国从1949-2000年累计发现近48万例;截止2007年9月30日,云南省累计登记麻风病患者54342例;丘北县是云南省麻风病疫情较重的地区之一,到2008年6月底,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1712例,累计治愈1291例,治愈率93%。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除累计死亡、外迁、失访327例外,尚有现症病人94例,患病率2/万。

其中2007年发现27例,2008年1-6月共发现11例。

  

(二)流行过程麻风病是由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余年,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麻风病的传染也需要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个体三个环节,自然和社会两个因素。

  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MB)患者,其皮肤及粘膜损害处含有大量的麻风菌。

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或经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

  易感个体—麻风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对麻风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力。

  自然因素—指气温、湿度、紫外线的强度等。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卫生状况、文化教育、人口流动、交通状况、风俗习惯等。

  三、病原学

  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体,简称麻风杆菌和麻风菌,其分类学上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是分枝杆菌中惟一能侵犯人和动物神经组织的病原菌。

自1873年汉森发现麻风菌以来,迄今已有130多年,体外人工培养迄今仍未获成功。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用麻风菌接种小鼠低温部位足垫(27-30℃)皮下,可出现明显生长,并能传代。

麻风菌对数期生长世代时间需11-13d,而一般细菌增殖一代仅需时20-30min,而同属于分枝杆菌的结核杆菌约需18-20h.因此,麻风病潜伏期较长与其病原菌生长速度慢有关。

  环境因素对麻风菌活力有明显影响。

麻风菌经紫外线照射30-60min,或经日光照射2h即完全失去活力;麻风菌悬液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至24℃)条件下保存两周,活力即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在60℃,10-30min即完全失去活力。

  四、临床症状和体征

  

(一)麻风病的症状

  潜伏期——自细菌进入人体至发病的期间称潜伏期。

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年,长者达10年。

麻风菌进入体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多样化的,涉及临床各科。

然而皮肤及周围神经的症状及体征出现最早也最常见,是麻风病诊断、分型与鉴别的主要依据。

  皮肤症状——绝大多数的麻风病人都具有不同形态和数量的皮肤损害,如原发性损害的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浸润和疱疹等及继发性损害的毛发、萎缩、瘢痕、角化、溃疡及鳞屑等。

  神经症状——麻风菌具有嗜周围神经的特性。

几乎所有的麻风病人迟早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且皮肤损害与神经损害是互相关联的。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麻风神经损害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所致的损伤,其次是麻风菌侵入后炎症细胞的浸润。

引起的组织充血、水肿和压迫,导致病理性损害加剧。

表现为神经粗大、神经脓疡与钙化、神经纤维化、神经功能障碍。

  

(二)麻风病的分类

  五级分类法是以光谱概念来分的,即在免疫力最强的TT和免疫力最弱的LL麻风之间,存在着很多免疫力和稳定性不同的界线类麻风。

从TT、BT、BB、BL到LL,像一片连续的光谱,各型类麻风之间是连续移行,可以演变。

  (三)临床表现

  TT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皮损局限而单一,通常只有一、二块,分布不对称,皮损较大,为红色或暗红色斑疹或斑块,边缘清楚,呈环状或地图状,皮损表面干燥,毳毛脱落,闭汗,浅感觉障碍出现早而明显。

神经损害多受限于1-2条,常见受累的是尺、腓总和耳大神经等,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早而明显,可以发生严重的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及畸形。

皮肤涂片查菌阴性。

  BT型麻风的皮肤损害—可有红斑、浅色斑或斑块,边缘清楚,大的皮损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有的皮损呈环状,内外缘均较清楚,中央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免疫区”。

数目较多,但分布不对称,浅感觉障碍明显。

神经干损害多发,但不对称。

神经粗大明显,较硬,畸形出现早而重。

皮肤涂片常规查菌阳性(1+~2+)

  BB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皮损较复杂,具有多形性和多色性,大小不一,分布广泛但不对称,皮损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或内缘清楚外缘模糊。

有的皮损呈靶形称为“靶形斑”,有的呈带状、蛇形状或不规则形,有的斑块或浸润的中央呈穿凿状,称“免疫区”。

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神经粗大与功能障碍程度介于TT和LL型之间,中度粗大,质较软,较均匀。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2+~4+)。

  B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多数类似瘤型麻风,有斑疹、斑块、结节等,呈淡红或棕褐色,表面光滑,但没有瘤型麻风皮损那样光亮多汁,有的皮损呈环形,内缘较清楚,边缘模糊,皮损分布广泛,但不完全对称,浅感觉障碍出现较迟且较轻。

周围神经损害多发,均匀粗大,质软,但不如瘤型麻风完全对称,畸形出现迟且不完全对称。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4+~5+)。

  L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为淡红斑或浅色斑,小而多,分布广泛对称,边缘模糊,表面光亮、多汁,可出现弥慢性结节,面部皮肤弥慢性浸润加深,形成结节或斑块呈“狮面”状,鼻、唇肥厚,耳垂肥大,有明显浅感觉障碍和闭汗,肢端溃疡较多见。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早期神经损害不明显,中晚期可出现广泛、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均匀、质软,可导致严重的畸残。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5+~6+)。

  五、检查

  麻风病的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临床检查、细菌、病理检查以及有关试验等。

询问病史—主要了解其出生地是否有过麻风接触史,是否到过麻风流行区以及皮损的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临床检查—主要检查皮肤和周围神经。

检查应在明亮的自然光线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从头至足全身依次详细检查,内容有皮肤损害、神经损害以及其它器官的检查。

  皮肤损害—主要检查皮疹类型、数目、大小、边缘、色泽、部位、分布、表面及查菌情况等。

  神经损害—主要检查神经形态、神经功能。

神经功能—主要检查浅感觉有无异常,包括触觉、痛觉和温觉,检查顺序一般先测痛觉,而后测触觉,两者均丧失,不必在做温觉测定。

如痛觉、触觉正常时,再测温觉。

  六、诊断

  诊断标准:

1、浅感觉障碍与闭汗;2、神经粗大;3、皮肤涂片或组织病理中查到麻风杆菌;4、特异性组织病理变化。

  七、鉴别诊断

  麻风病要与许多皮肤疾病相鉴别,要客观的进行各项检查和综合分析。

常需要鉴别的疾病有:

1、单纯糠疹2、白癜风3、贫血痣4、扁平苔癣5、急性荨麻疹6、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花斑癣7、体癣8、玫瑰糠疹9、银屑病10、多形性红斑11、环形红斑12、离心性环状红斑13、结节性红斑14、急性湿疹15、环状肉牙肿16、结节病17、蕈样肉芽肿18、盘状红斑狼疮19、限局性硬皮病20、异色性皮肌炎21、皮肤黑热病22、二期梅毒疹23、淤积性皮炎24、疣状皮肤结核25、皮肤白血病。

  八、治疗

  由于DDS耐药病例的不断增加和其他抗麻风药物耐药病例的出现,单用任一抗麻风药物治疗均可能产生耐药性,因此,WHO于1981年推荐对麻风病采用联合化疗(MDT)。

少菌型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氨苯砜(DDS)+利福平(RFP)。

疗程六个月。

多菌型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氨苯砜(DDS)+利福平(RFP)+氯苯吩嗪(B663)。

疗程24个月。

  

(一)疗效判断标准

  显著进步:

活动性皮损大部分消褪,细菌指数下降;

  进步:

活动性皮损部分消褪,细菌指数有下降;

  无变化:

皮损和细菌指数基本无变化;

  恶化:

皮损扩大,或出现新皮损,细菌指数增加。

  

(二)临床治愈标准

  完成MDT治疗的病例,在监测期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且皮肤查菌阳性者等阴性后每3个月菌1次,连续2次仍阴性者,以及皮肤查菌阴性者,在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后皮肤查菌仍为阴性者则为临床治愈。

  九、畸残预防与康复

  

(一)周围神经损害

  麻风杆菌的嗜神经性,决定了周围神经损害成为麻风病的主要特征之一。

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及一些继发性残疾。

可发生在疗前、疗中、疗后。

  

(二)神经损害部位及表现

  1、尺神经——手尺侧感觉障碍、勾指、小鱼际肌萎缩。

  2、正中神经——手对掌运动功能障碍、大鱼际肌萎缩。

  3、饶神经——垂腕。

  4、腓总神经——垂足、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

  5、胫神经——足底感觉障碍,是麻风足底溃疡的最重要原因。

  6、面神经——眼睑闭合不全。

  7、三叉神经——角膜感觉障碍。

  (三)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1、皮防感觉刺痛,蚁行感,不时出现麻木;

  2、皮防闭汗、干燥、皲裂;

  3、肌力减退或瘫痪、畸形;

  4、面神经支配区区的任何红色斑疹;

  5、神经疼痛和触痛,神经粗大、变硬。

  (四)自我护理

  针对畸残情况详细讲解五步护理常规。

  十、麻风反应症状及处理

  麻风反应的定义:

指在麻风病的慢性突然发生的病情活跃或加剧的改变。

临床上有皮损红肿、扩大,或突然出现许多新发皮损,或有剧烈神经肿痛,虹膜睫状体炎、淋巴结炎、睾丸炎和发热等全身症状,常伴有急性神经功能的丧失。

临床上可分为Ⅰ型、Ⅱ型和混合型麻风反应。

  Ⅰ型反应:

原有皮损红肿高起,周围神经可迅速肿胀,出现疼痛和触痛。

全身症状轻微,常为局限于四肢和面部的水肿。

在受累神经支配区出现感觉异常,可以迅速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畸残。

处理:

首选皮质类固醇(常用强的松),治疗持续时间4—6个月,中、重度反应可延至12个月左右,反应停、B663对此型无效。

  Ⅱ型反应:

临床表现主要为麻风性结节性红斑(ENL)。

损害局部呈圆形,边界模糊,淡红,鲜红和暗红色结节,有触痛,好发于面部和肢体伸侧。

ENL常成群出现,当旧损害消退时,新的损害又发生,损害一般持续几天时间。

亦可发生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急性睾丸炎、淋巴结炎、关节炎、手足部水肿。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倦、头痛、厌食、失眠等。

处理:

首选反应停,可用强的松,但应继续或加用抗麻风治疗。

如发生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应每小时滴1%的可的松眼药水,晚上用可的松眼膏。

同时每日2—3次应用1%的阿托品眼药水散瞳,必要时找眼科医生就诊。

如发生急性睾丸炎,患者需卧床休息,给予止痛剂、强的松和悬带支持治疗。

  混合型反应:

在同一麻风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不同的Ⅰ型和Ⅱ型反应的表现。

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轻度的ENL,但神经炎症状明显,有剧烈的神经痛或触痛,有的患者可既有ENL,又有急性发生的红肿、发亮、疼痛的斑块皮损。

混合型反应的治疗首先要判断患者所发生的麻风反应以那个类型为主,分别按Ⅰ型或Ⅱ型反应进行治疗。

  十一、麻风神经炎监测及处理

  

(一)目的:

1、对已有损害的神经监测、评价疗效;2、早期发现神经功能损害,及时给予抗炎治疗,以恢复受累神经功能,防止不可逆性神经损害及畸残的发生或已有畸残的加重;3、作为评价防治规划的基础。

  

(二)对象正在接受治疗和监测期的现症麻风病人

  (三)诊断标准

  1、周围神经疼痛;

  2、感觉、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在1年以内;

  3、单条神经支配区的感觉丧失≥2个点;

  4、运动功能减弱或丧失;

  5、可无自觉周围神经疼痛,但可有或无触痛,神经干可粗大或正常;

  6、具备以上3项即可确立诊断。

  判断神经粗大的体征:

1、与健康人比较,患者神经明显粗大;2、与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