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 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5969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 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应用文 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应用文 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应用文 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应用文 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文 重点.docx

《应用文 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 重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文 重点.docx

应用文重点

《应用文写作教程》自考重点应用文写作教程》《应用文写作教程》考纲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应用文写作教程》应用文的基本特征:

应用文的基本特征:

1、现实的效用性;2、突出的写实性;3、格式的规范性。

应用文的基本作用:

应用文的基本作用:

1指导规范作用;2协调管理作用;3联系与知照作用;4依据与凭证作用。

应用文主旨的概念:

应用文主旨的概念:

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也是与作者思想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即用文章中全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或目的)与写作意图的统一。

应用文主旨形成的基本途径:

应用文主旨形成的基本途径:

1、主旨在成文前确定;2、主旨在调研后产生;3、成文前确定一个模糊的主旨范围;4、调查研究后主旨的改变。

应用文主旨的基本作用:

1、主旨是谋篇的灵魂;2、主旨决定材料的选择;3、主旨决定结构的安排;应用文主旨的基本作用:

基本作用4、主旨决定语言的运用和表现方法。

应用文标题的类型:

应用文标题的类型:

1、完全性标题;2、非完全性标题。

标题与主旨的关系:

标题与主旨的关系:

1、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标题。

2、提出文章问题的标题。

3、暗示文章主旨的标题。

4、不涉及文章主旨的标题。

应用文材料的作用:

应用文材料的作用:

1、表现主旨的要素;2、形式观点的基础;3、充实文章内容的根本。

应用文材料的选择:

应用文材料的选择:

1应选择真实的材料;2应选最具代表性的材料;3应选择较为新鲜的材料。

应用文材料的占有:

应用文材料的占有:

1、应占有历史与现实的材料;2、应占有正反两方面的材料;3、应占有点上和面上的材料;4、应占有直接和间接的材料。

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1、要真实反映客观实际;2、要服从于表现文章主旨的需要;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征;4、要完整、缜密、统一、和谐。

应用文开头常用方式:

1、综述式;2、交代式;3、引据式;4、目的式;5、结论式;6、设问式;7、应用文开头常用方式:

直接式;8、问题式;9、慰祝式;10、表态式。

应用文结尾常用的结构方式:

应用文结尾常用的结构方式:

1、总括式;2、祈使式;3、强调式;4、说明式;5、寄托式。

应用文常用的构思方法:

应用文常用的构思方法:

1、腹稿法;2、提炼法;3、图卡法;4、随想法。

应用文文稿修改范围:

应用文文稿修改范围:

一、修改主旨:

一主旨意义表达是否合理可行;二主旨对内容的概括包括是修改主旨:

否恰当;三主旨意义表达是否深刻集中;四标题是否准确规范。

二、调整结构:

一调整段落层次;二调整二调整结构:

开头或结尾;三调整过渡衔接。

三、增删材料:

一改正不准确不真实的材料;二删减冗赘繁杂的材料;三三增删材料:

改换具有典型性和有说服力的材料。

四、推敲词语:

一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二句式的选择是否合理;三四推敲词语:

修辞方法是否恰当;四标点符号是否规范。

五、整理表达:

一叙述:

1、叙述是否准确严谨;2、叙述是否五整理表达:

一叙述:

一叙述次序得当。

二说明:

1、说明是否清晰明了;2、说明是否翔实全面。

二说明:

公文概念:

公文概念:

就是公文文书。

就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

法定公文概念:

法定公文概念:

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的特点:

公文的特点:

一公文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二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和约束力;三公文的形式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四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

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

一按发文机关的权限和适用范围可分为:

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二按公文来源分有:

外发公文、收来公文;三按行文关系分有:

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四按性质、作用分有:

指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等。

五按时限要求分有:

特急公文、紧急公文、常规公文;六按保密要求分有:

保密公文、非保密公文。

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

一般包括:

版头、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等。

上述内容可分为成文格式、正文格式、文尾格式和用纸、印装格式4个部分。

一文一头格式:

头格式:

包括文件版头、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等。

1、文件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文件版头:

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二字组成,用大字居中套红印在文件首页上端正中。

2、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发文字号:

字、年份、序号三者组成。

发文字号写于文件版头之下,居中。

公文编有字号,便于发文单位、收文单位分类登记和查阅检查。

凡属几个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排在前并由主办单位编字号,其余机关发文字号不必排列。

3、秘密等级:

行政公文标注在版头的右上方。

党务公文标注在版头左上方。

密级划分为绝密、、秘密等级:

机密、秘密三级;而且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密级与“保密期限”一起标注在公文首页右上方第一行,中间用五星隔开。

4、紧急程度:

公文送抄和办理时间的限度。

分“特急”、“急件”两种,标注位置、紧急程度:

同密级。

5、签发人:

“签发人姓名”标注在发文字号右侧,“签发人”后标冒号,冒号后标签发人的姓名。

凡、签发人:

标注签发人的公文,发文字号不再居中,与签发人在同一行,移至左侧。

6、公文份号:

绝密、机密公文,、公文份号:

应当标注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份数序号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

二正文格式:

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

1、标题:

标二正文格式:

、标题:

题写于发文字号下方,居中排布。

公文标题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只限于法规、规章名称(如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但不包括意见)可标书名号,但不要用引号代替书名号。

公文的标题一般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但有的公文标题也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由事由和文件名称两部分组成;⑵由发文机关和文种两部分组成,省略了事由部分;⑶只写文种,发文机关和事由都省略了等;⑷转发文件,除写明发文机关、文种名称外,还要标明转发单位名称及转发公文文种名称,这部分相当于事由。

2、主送机关:

应顶格写,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机关统称。

在上行文中,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主送机关:

要多头主送。

一般情况下,也不要越级主送。

在下行文中,除了普发性公文外,一般也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3、正文:

从结构上说,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简明扼要地说明制文的缘由、根据、、正文:

目的或重要性。

主体是内容事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请示、指示与批准;或询问和答复问题;或商洽和联系工作。

结尾主要表达发文机关对公文办理的要求,其形式一般采用尾语惯用式、说明要求式、自然结束式等。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名称之前,注明附件的标题、件数。

、附件:

5、发文机关:

落款、署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应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主办机关排、发文机关:

列在前;以机关领导人名义发文,要同时冠以领导人职务和姓名。

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

无印章的公文不生效。

印章包括公章和领导人名章。

6、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即发、成文日期:

文的年、月、日,应写在发文机关名称之下、偏右。

三文尾格式:

包括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三文尾格式:

关和时间等。

1、附注:

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

一般置于成文时间左下方。

附注内容,有的是需要加以解、附注:

释的名词术语;有的是确定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如“此件发至省军级”、“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口头传到群众”等;有时则注明使用方法,如“此件可自行翻印”。

附注的内容要用圆括号起来。

2、、主题词:

主题词:

用于揭示公文主要内容并经规范化处理的词和词组。

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不超过7个,根据公文主题的标引深度,按主题词的含义由小到大,从内容到形式排列;主题词的位置在末页附注之上,通常排一行,起首顶格写“主题词”字样,然后排印主题词,词目间空一格。

3、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外,其、抄送机关:

他需要了解或执行公文内容的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写“抄送”字样,其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写抄送机关名称,其间用顿号隔开,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句号。

4、印发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

印发时间:

在抄送机关之下占一行位置,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

印发时间是公文的付印日期,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四用纸格式:

1、用纸:

公文用纸幅面规格,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四用纸格式:

、用纸:

毫米、宽210毫米)。

2、印装格式:

公文排印,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公文一律左侧装订。

公文中、印装格式:

的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和“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的姓名用3号楷体字,主题词的词目3号小标宋体字。

除此之外,公文的其他部分均使用3号仿宋体字。

3、标识规则。

、标识规则。

公文行文要则:

公文行文要则:

一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二行文的原则与要求:

各级机关之间的内部行文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3个方面:

公文写作程序:

一明确任务,领会领导意图:

公文写作程序一、明确任务,领会领导意图:

1、明确发文目的;2、明确指导思想;3明确主要内容。

二、收集整理资料:

1、收集下属机关及基层单位的材料。

2、收集保存在本部门的机关公文、档案、二收集整理资料:

情报等文件,以及对方来文。

3、收集新闻媒体对有关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的报道以及群众来信、上访材料。

三、拟订提纲:

1、要服从公文主题的需要。

2、根据文种安排结构。

3、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三拟订提纲:

一。

四、撰写初稿:

1、观点要鲜明准确。

2、要对材料再进行必要的选择加工。

3、条理层次要清晰。

4、四撰写初稿:

语言要简练,篇幅力求短小。

五、修改初稿:

一修改的范围和要求:

1、修改观点。

⑴看是否与党和国家有五修改初稿:

一修改的范围和要求:

一修改的范围和要求关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相背离。

⑵看是否与有关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⑶看反映问题是否全面。

2、修改材料。

⑴删减与主题和观点无直接关系或联系不大的材料。

⑵补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

⑶修改不准确、不得体的材料。

3、修改结构。

⑴注意公文结构的完整性。

⑵注意公文结构的严谨性。

⑶注意公文各部分比例是否匀称和谐。

4、修改语言。

⑴注意语言准确、清晰。

⑵注意语言的语法修辞。

二修改的方法:

1、审阅修改2、朗读修改3、讨论修改。

修改的方法:

通告概念:

通告概念:

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向人民群众公告应当遵守或周知的政策法令、重大事项的一种公文。

通告的分类:

通告的分类:

1、按其内容划分,通告可分为:

内容复杂的通告、按惯例执行的通告、向人民群众沟通情况的通告。

2、按其重要程度划分,通告可分为:

重大法规问题的通告、针对某工作或专题的通告。

3、按其性质划分,通告可分为:

告知性通告、办理性通告、行止性通告。

通告的特点:

通告的特点:

1、法令性较强;2、广泛性;3、专业性较强;4、政策性强。

通告的写法:

通告的写法:

通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落款。

一标题:

通告的标题可分为四种形式:

⑴由发文一标题:

机关、事由、文件三者组成标准标题。

⑵省略了事由的标题。

⑶省略了发文机关的标题。

⑷省略了发文机关与事由的标题。

二正文:

通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构成,根据正文内容类型不同,通告格式二正文:

也有差异,但大部分通告均由开头——事由和根据、主体——通告的事项、结尾——希望三部分组成。

1、正文开头:

正文主体:

正文开头:

一般要写出发通告的缘由、依据或目的、意义。

要求写得简括。

2、正文主体:

即通告事项,应正文主体紧接事由另段展开。

它包括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等,是一定范围内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周知或遵守的,要写得具体、简明。

3、正文结尾:

即通告希望,多半是对通告内容的强调或要求,一般带有强制性,有时指正文结尾:

正文结尾明执行时间。

三发文机关及日期:

通告的发文机关及日期应写在通告正文的右下方,发通告的单位为两个三发文机关及日期:

以上时需用文字写明机关或单位名称并加以盖章。

通报概念:

是表彰先进,转达重要精神和情况时所使用的文种。

通报概念通报的写法:

一表彰性通报的写作方法:

、标题:

通常采用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完全式公文标题。

通报的写法:

一表彰性通报的写作方法:

1、标题:

一表彰性通报的写作方法有的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正文:

⑴开头。

写通报的缘由和依据。

概括介绍先进事迹或经验。

时间、地点、、正文(集体或个人)的主要事迹或经验要写得翔实、简洁。

常用“……特予通报表扬”等惯用语过渡。

⑵主体。

写评价及表彰决定。

先写明对先进事迹及典型经验的看法,予以简略的分析评价,揭示实质,指明其意义和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写明表彰决定,包括哪些人受哪一级别授予的什么荣誉称号或奖励。

这是表扬性通报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⑶结尾。

提出希望和要求。

向表彰对象提出希望,并号召人们向受表彰者学习。

3、落款:

如果标题中已写明发文机关名称的,文后就不要再一次落款署名,而只写发文时间即可。

有的如、落款:

已把日期写在标题下,那么全文就不必再落款了。

二批评性通报的写作方法:

1、标题:

标题写法基本与批评性通报的写作方法:

、标题:

表彰性通报相同。

2、正文:

⑴开头。

写清楚所批评的错误事实,包括谁犯了错误,犯了什么错误,犯了什、正文:

么错误,主要情节和结果怎样。

⑵主体。

分析概括错误性质和危害。

针对事实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既要。

态度鲜明又要掌握分寸,划清政策界限,注意提法准确,同时要写明处分决定。

⑶结尾。

就所通报的错误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告诫。

3、落款:

日期可写于正文后,也可写在标题下。

三情况通报的写法方法:

1、、落款:

三情况通报的写法方法:

、标题:

标题:

一般都采用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完全式公文标题,有的也采用省略式公文标题。

2、正文:

⑴开、正文:

头。

一般写明通报依据或缘由。

常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等惯用语引出情况介绍。

⑵主体。

介绍有关情况,或是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苗头、新形势,或是发现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并可以加简要的分析评价。

指出情况的性质,申明领导机关的态度。

内容复杂的可分条列项地指出。

⑶结尾。

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指导下级工作或发出号召等。

3、落款:

标题中没有写明发文单位的,在落款处、落款:

写在落款处要写明发文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日期有的写在标题下,有的写在落款处发文单位名称下。

通知概念:

通知概念:

通知是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以及任免人员时使用的公文。

通知的分类:

通知的分类:

1、就时间来说,通知有紧急和一般之分。

2、按性质不同,通知可划分为一般性通知、指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任免性通知和会议性通知五大类。

通知的特点:

通知的特点:

1、使用范围广;2、时效性特别强;3、种类尤为繁杂;4、写法较为灵活。

通知的适用范围:

通知的适用范围:

1、上级机关用来印发领导同志讲话。

2、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3、用于召集有关单位、人员参加会议,机关日常工作中常用通知体公文。

4、用于公布下级机关人事变动或上级机关人员任免情况。

5、用于安排活动,部署工作。

6、用于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或公布机关内部人员应该知道的事项。

7、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工作进行指示和安排或传达布置任务。

会议通知的基本写法:

1、标题:

重要会议通知属正式公文,标题要写明单位名称、会议名称和文种,会议通知的基本写法:

、标题:

标题下要编发文号。

一般会议通知属日常事务文书,标题可只写文种或事由、文种、不编发文号。

2、主送、机关:

机关:

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是在一定范围内普法性的会议通知,主送机关笼统地写。

二是专请、专送的单位和个人,主送机关必须写明机关全称或具体部门及人员职务姓名。

3、正文:

开头。

写召开会议的理由、、正文:

目的。

通常采用分列形写法。

写明会议名称、会议议题、起止时间、会议地点、参加人员、报到时间、地点、有关注意事项等。

结尾。

如无特殊安排,可不加结尾,或写上“望准时到会”、“届时敬请参加”之类用语。

4、落款:

写明发文机关的全称,署明日期、加盖公章。

标题已标出发文机关的,只写年月日后加盖公章。

、落款:

请示概念:

请示概念: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批复时使用的公文。

请示的基本特征:

1、请示性;2、单一性。

请示的基本特征:

请示的一般写法:

请示的一般写法:

请示由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组成。

1、标题:

、标题:

请示的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写明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即写出完整的、标准式的公文标题。

另一种是写明发文事由和文种,省去发文机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请示的标题不能把发文机关和事由都省略,只写文种“请示”二字。

2、主送机关: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如果必须庆贺司两个以上的机关,、主送机关:

应在分清主次,把一个直接上级主管单位和其他上级单位用“并”字分开。

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3、正文:

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组成。

请示缘由:

、正文:

是请示正文的开头,简要概括地写清请示原因、目的或依据。

请示事项:

是请示正文的主体,是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审核、批准的具体问题或所要求的具体事项。

请示要求:

是请示正文的结尾,是向上级提出肯定性要求。

一般用“当否,请批复”、“以上请示是否妥当,请批复”作结尾。

需要注意的是,结语要尽可能根据请示的目的要求、请示类型的不同分别使用,使之更加贴切。

4、落款和日期:

在正文后右下方写上发文机关及日期。

请示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请示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一请示的问题,必须是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坚持一文一事。

三批准主送机关。

四要逐级请示。

报告概念:

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一种陈述性公文。

报告概念报告的基本特征:

报告的基本特征:

一内容上的汇报性;二表述上的陈述性。

报告的一般写法:

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构成。

1、标题:

标题有两种写法:

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

一种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另一种只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如果报告的内容紧急,则在“报告”前加上“紧急”字样。

2、主送机关:

在标题下文前顶格书写受文对象,一般是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

3、正、主送机关:

、文:

开头简要说明报告的原因、目的或依据,即为什么而写报告,之后,常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之类惯用语过渡到报告事项。

事项部分(报告内容),是全文的核心,包括主要情况、存在问题、经验教训、今后打算等。

结束语可根据不同内容而定,如无需上级指示的报告,可写“特此报告”如报告内容需要转发,可写“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4、落款和日期:

在正文后右下方先写发文机关后写日期。

、落款和日期: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行文目的不同: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请求上级指示或批准的,上级必须回复;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一般不要求上级批复或表态,所以报告中不能带请示项目。

2、、行文时限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而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行文。

3、内容含量和结构不同:

请、内容含量和结构不同:

行文时限不同示的内容单一,结构固定,必须一文一事,不能一文多事;报告内容广泛,可一文反映多方面情况,行文较长。

4、概念的含义与结束语不同:

请示属于请求性公文,结束语常用“妥否,请指示”、“当否,请批复”、概念的含义与结束语不同:

等词语;报告属陈述性公文,结束语常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申阅”等词语。

5、行文单位不同:

请、行文单位不同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报告可以同时主送几个上级机关。

函的含义:

函的含义:

函是上下级、各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和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函的分类:

1、按照内容和用途,函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商洽函。

(2)请求批准函。

(3)询函的分类:

、按照内容和用途,函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问与答复函。

(4)知照函。

(5)答复审批函。

2、按照行为方向,函可分为:

(1)去函。

(2)复函。

3、、按照行为方向,函可分为:

、按照文面规格,函还可分为:

按照文面规格,函还可分为:

(1)公函。

(2)便函。

函的写法:

标题:

函的写法:

函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

可以按照(公文的一般要求来写。

如果是去函,标题中文种只写“函”;如果是复函,则应写明“复函”。

一般有两种写法: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2、事由+文种。

(二)主送机关:

如是去函,其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如(主送机关:

是复函,其主送机关就是来函的单位,哪个单位来的函,就写哪个单位。

函的主送机关应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一般不写单位或部门领导人。

(三)正文:

这是函的主要部分。

若是商洽函、询问与答复函的去函,(正文:

一般包括:

事项情况,因此应把商洽的原委、询问的问题、告知的情况等等,写得清楚明白简明;还包括希望和要求,一般在写希望和要求前都要说原因、讲道理,以便得到对方的支持、理解或回答。

若是复函,因为它是给对方机关答复问题的,因此,应首先在开头写明对方来文(包括函、电)是否收悉的情况。

一般有三种表达方式:

1、引述来函日期;2、引述函件名称;3、引述发文字号。

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是三种形式的混合使用。

通常在正文的末尾要写尾语。

即结束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写不同的尾语。

正文结尾处要恰当运用习惯用语。

若是去函,如果是告知对方的,可用“特此函告”;如果是要求对方答复的可用“即请函复”、“请研究复函”等等;也可以用“请予支持(协助)”,并紧接着写“为感”、“为荷”、“为盼”等等语言。

若是复函,如果是答复对方的,其尾语可写“特此函复”、“此复”之类的结束语,其后都应加句号。

(四)发(文机关和日期:

文机关和日期:

即落款。

去函的落款,写发文机关和日期,并加盖公章;复函写复函机关名称、日期,加盖公章。

还有的函写明抄送单位机关名称。

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和“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

纪要的“纪”与“记”相同,就是记录;“要”就是要点,连起来就是记录要点。

综合会议的目的、议程、活动经过、基本精神和主要结论的文件,叫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会议纪要是一种指导性文件。

从分流传递中看,会议纪要的作用又各有侧重:

1、对上级机关,会议纪要起着汇报情况的作用。

2、对下级机关和所属部门,会议纪要起着指导工作的作用。

3、对与会单位和人员,会议纪要是汇报和传达的依据。

4、对其他有关单位,会议纪要起着互通情报、相互交流的作用。

条例的概念:

条例的概念:

条例是党和国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就有关全局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某一方面的重要事项,依照政策和法律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全面而系统的法规性公文。

条例的写作特征:

条例的写作特征:

(一)权威性;

(二)稳定性;(三)严谨性。

条例的分类:

条例的分类:

(一)实行法律的条例。

(二)实施管理的条例。

(三)明确职责权限的条例。

条例的作用:

条例的作用:

(一)有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