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5942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docx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学”

叶天士在温热病中第一条到第七条中分别论述了温病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病机、临床特点、传变规律及治法。

在第八条中,又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精炼地对前文加以总结,指出了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他说: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对后世治疗温热病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就治疗温热病血分症的治法,“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以阐释。

“入血”是指温热邪气深入血分,损伤血液的病变,它是温热病的深重阶段,因为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肾精与肝血互相化生,所以血分症与心、肝、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人体的生命活动依赖血液血液循行以供给营养物质,一旦血液受损,就将危及生命,所以叶氏用“就恐耗血动血”六个字强调了血分症的严重性。

血分症的临床表现是:

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昏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发斑,斑色紫黑,或蓄血,舌绛紫,脉数。

血分症的病机,就是叶氏所说的

“耗血动血”。

耗血,是指温热邪气消耗血中津液。

如果血中津液大亏,就使血液浓缩粘滞,越耗越滞,甚至使血液流行不畅而凝聚成瘀。

这种瘀血的形成是因热邪耗津所致,可以说是热凝而瘀。

临床所见血分症的舌绛紫及斑色紫黑,都是津液耗伤,热凝血瘀的象征。

动血,是指温热邪气不仅鼓动血液,迫血妄行,而且灼伤血络,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造成人体各部位出血。

如果血溢于上,则可见衄血、吐血、齿衄;如果血溢于下,则可见便血、尿血、或妇女非时经血;如果血溢于肌肤而瘀于皮下,则可见发斑;如果血溢于脉外而瘀于体内,则为蓄血;病情严重的,可以出现各个部位同时出血,就称为“大衄”。

由于血热扰心,又兼血中津液亏损而心神失养,所以见躁扰昏狂。

身热、脉数,也是由血热而致。

所以,血热不除,身热、出血与神志症状都不能解除。

血分症既耗血,又动血,而且往往是耗血与动血同时进行,使血液瘀者自瘀而溢者自溢,内瘀外溢,周身失养,所以病情危重。

血分症表现为耗血与动血两个方面。

耗血,应该用养阴法治疗;动血,应该用止血药物。

然而叶氏并没有提出养阴与止血,而是明确地指出“直须凉血散血”。

这不仅强调了血分症的治疗大法,而且提示了治疗血分症应该注意的问题,虽然仅仅六个字,却含义深刻。

“直须”二字,是强调血分症病情危重,除凉血散血之外,别无他法,启示后人临床切勿犹豫,必须当机立断,义无反顾,才能挽狂澜之既倒,救危亡于顷刻。

“凉血”,是指用入血分的寒凉药物清除血分热邪,这对耗血与动血都是“釜底抽薪”的治法。

耗血,是热邪消耗血中津液。

阴津的消耗。

是因热邪炽盛所致,如果单纯用滋阴生津的药物,无异于“扬汤止沸”,不仅热不能清,反而有滋腻恋邪之弊,而用凉血的药物,就可以收到清热保津的功效。

而且甘寒凉血的药物,又多兼有养阴生津的作用,如叶氏所列举的药物中,生地就不仅凉血清热,而且能养阴生津。

叶氏在这里仅突出凉血而不提养阴,实际上是寓养阴于凉血之中,可以说是寓补于清。

动血,是热邪鼓动血液而导致出血,要止其出血,必先清其血热,凉血法才是正本清源的治本之法。

如果忽视了凉血而使用大量止血的药物,特别是炭类收涩止血药,实际上是起源塞留,不仅容易导致涩滞留瘀,而且容易敛滞热邪,使邪无出路,反而更加重动血,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鲧湮洪水”之过。

因此,叶氏对动血的治疗也仅突出凉血而不提止血,实际上是寓止血于凉血之中。

对于“散血”,一般多理解为“活血”,这种看法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却难免失于片面。

其实,散血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指养阴,一方面是指活血。

耗血,是热邪伤津导致热凝而

瘀,津不复则瘀不能去,欲祛其瘀,必先复其津液,使血中津液充足而不粘滞,则血流自然通畅而瘀血自然消散。

所以说,必须在养阴生津的基础上才能活血散瘀,而不是单纯用活血药物所能奏效。

叶氏所列举的四味药中,生地、阿胶滋阴养血生津,丹皮、赤芍凉血活血行瘀,四药配伍,共收拮抗热凝,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之功,简而言之就是散血。

阿胶既不是凉血药,又不是活血药,而叶氏举它为凉血散血的代表药物,可见是取其养血滋阴的作用以收散血的功效。

动血的见症是各部位出血,治疗应该用凉血药以止血。

但是投以大剂凉血药物,虽然有止血之长,却因为寒凉太过,也难免有使“血遇寒则凝”的弊端,这种因为使用凉血药物而导致的瘀血,可以说是寒凝而瘀。

在用凉血药的同时又加入活血药,有拮抗寒凝,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达到止血而不留瘀的目的。

血分症的发斑、蓄血都是血溢出脉外而淤于体内的病变,这种离经瘀血留着在体内,阻滞血行,也可以导致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这是因瘀血而又引起出血。

对这种离经的瘀血,也必须采用散血法治疗,可以说是通过活血而收止血之功,所以活血药物更是必用之品。

总而言之,对血分症中产生的瘀血,必须养阴生津与活血化瘀药物同用,才能达到散血行瘀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叶氏之所以强调“散血”而不提活血,用意就在这里。

对血分热盛耗血动血的证候,治疗应该用凉血散血法。

凉血止血与散血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凉血止血,是止其欲出之血;散血,是散其瘀血,散血既可以抗凝血,也可以收到止血之功。

所以,凉血止血与散血并用,使止血而不留瘀,祛瘀而有助于止血,二者同用,有清热、止血、养阴、抗凝、活瘀诸方面的作用,对临床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在叶氏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后世治疗耗血动血的证候多用犀角地黄汤。

这个方剂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其组成是:

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引用该方,改其组成为:

干地黄一两生白芍三钱丹皮三钱犀角三钱。

吴氏分析方中的药物说:

“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热;地黄祛积聚而补阴;白芍祛恶血,生新血;丹皮泄血中伏火。

”从方中的药物来看,犀角、生地黄、丹皮这三味药,孙、吴二方是相同的。

孙氏方中用芍药未分赤、白。

吴氏方中用白芍,而却又分析它的功效是:

“祛恶血,生新血”,根据药物功效及临床效果来看,“祛恶血,生新血”应该是赤芍而不是白芍。

而且在叶氏所列举的凉血散血药物中,也主张用赤芍,所以犀角地黄汤中的芍药应该是赤芍。

方中以犀角清热凉血,生地黄凉血养阴,二药配伍,既有凉血止血之功,又有养阴散血之效。

吴氏说“地黄去积聚而补阴”,这里所说的“去积聚”,是指生地黄通过养阴生津稀释血液而散血,去除血中积聚的瘀血而言。

在吴氏方中生地黄用量达一两之重,也是取其凉血养阴散血的作用。

方中丹皮、赤芍凉血活血。

四药相配,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养阴活血,相辅相成,所以是凉血散血的代表方剂。

如果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血分,损耗肝血肾精而导致真阴耗损,甚至亡阴脱液,虚风内动的证候,就应该遵照叶氏在本篇第五条中所说的“甘寒之中加入咸寒”的方法治疗。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依据叶氏的理论,制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风定珠诸方,是滋阴养血,潜阳息风的代表方剂。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叶天士治疗温热病的基本观点是:

邪在卫分,因为病轻位浅,只宜用辛凉轻解法开郁散邪,清除表热,开通肺气,宣畅气机,使腠理通达,管卫调和,则虽不发汗而自然病解汗出。

卫分证既不可用辛温发汗之品,以防助热伤津,又不可早用寒凝药物,防其遏阻气机而致表闭病深。

邪到气分,应该针对具体病情,或者用辛寒清气,或者用苦寒直折,或者用苦寒攻下,总之是以寒凉清泄气分热邪为基本大法。

但是必须注意,只有确认邪气已经传到气分才可以清气,如果邪气还在卫分,就应该用辛凉轻解法,而不能一见热症,不分表里,就使用大寒之品。

邪入营分,因为与血分比较而言还属清浅阶段,所以除了用清营养阴法治疗外,仍然可以配合透热转气法,用清泄气热,宣畅气机的药物,使营热有外达之机。

邪气深入血分,必然耗血动血,损伤血液,病情危笃,治疗也应该当机立断,必须使用凉血散血的药物,以凉血止血,养阴生津,抗凝活瘀,才能挽危救亡。

从条文中“在卫”、“到气”、“入营”、“入血”的语气中可以看出,随着温热邪气沿卫分→气分→营分→血分逐步深入,病情也在逐步加重。

因为这四个阶段的病势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治法也有缓急之分。

从条文中“可也”、“才可”的语气可以看出,卫分证、气分症邪浅病情,正气不衰,所以在治疗中不可操之过急。

卫分证不可早用凉遏之品,清气也要审慎而行,必须确诊已到气分才可以清气。

营分证虽然属深重阶段,血中津液已经被耗伤,但是比血分症尚轻,虽然应该清营养阴,但是“犹可”“透热转气”,其治疗比卫分证、气分症急,但比血分症尚缓。

血分症是耗血、动血的重症,病势急迫,所以“直须”“凉血散血”而刻不容缓。

临床中能遵循这种缓急之法施治,就可望获效,而不遵循这种缓急之法,很可能动手便错,反而使病情加重,甚或危及生命,医者必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所以叶氏谆谆告诫后学: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