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562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7 快乐的大森林.docx

167快乐的大森林

1.6.7快乐的大森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

CAI课件1套、录音带1盒、小黑板1块、附属实物卡片1套。

教学设计

创设精境,引新设疑

1.激情引新。

师:

请听!

(播放录音:

森林里的早晨)

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生:

大森林。

师:

你听见、看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生1:

有好多动物。

生2:

有好多树木。

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你们高兴吗?

生:

高兴。

师:

那就让我们赶快出发,一同走向“快乐的大森林”吧!

(揭示课题:

快乐的大森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教师采用听音乐、看动画的形式,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自己所喜爱的小动物──人类的好朋友,一起走进“快乐的大森林”,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心理准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

2.激情设疑。

电脑出示森林画面。

师:

快看,这就是“快乐的大森林”。

瞧!

这里都有些什么?

生:

小鹿、小猴、小河……

师:

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1: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生2:

大森林里可真美。

生3:

我们要保护大森林,热爱小动物。

师:

大家说得都很好!

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

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

动态的蘑菇园)。

师:

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

左边有6个蘑菇……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

我是一个一个看出来的。

生2:

左边蘑菇上面写着“6个”,所以根本不用数,一看就知道了。

师:

你的这种方法可真好!

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

右边有2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

“共有几个蘑菇?

师:

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

一共有几个呢?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

6+2=8一共有8个蘑菇。

要求“共有几个蘑菇?

”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生2:

老师,2+6=8也对吧?

师:

谁能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

生:

对!

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只要把两边蘑菇的个数合起来就可以了。

算式可以是2+6=8,也可以是6+2=8

师: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可爱,小蘑菇为感谢你们对它的帮助,特意邀请你们一起去看节目表演──小鹿跳舞。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a.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电脑出示:

小鹿图)

师:

请大家注意观察(教师单击鼠标,通过声音、色彩、动画,使“9只”和右边跳舞的3只小鹿引起学生注意)。

你看到些什么?

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生1:

有3只小鹿在跳舞。

生2:

一共有9只小鹿。

生3:

左边的小鹿在看那3只小鹿跳舞。

师:

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请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讨论时请注意:

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

教师行间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学习需要合作,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合作”需要具体指导。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逐步培养。

这里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时应如何“倾听”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别人的好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

b.汇报结果,尝试小结。

◆汇报结果。

师:

谁先来说说,你们要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组1:

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组2:

有9只小鹿,6只小鹿在休息,请问几只小鹿在跳舞?

师:

我们先来看“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解决?

生1:

9-3=6

师:

你是怎样想的?

生1:

一共有9只小鹿,从9只小鹿中去掉跳舞的3只小鹿,就得到不跳舞的小鹿,是6只。

师:

“跳舞的小鹿有几只”又该怎样解决呢?

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

总共有9只小鹿,从总共的9只里去掉休息的6只小鹿,就得到跳舞的小鹿有3只,所以用9-6=3。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

尽管学生的叙述达不到数学上的逻辑简捷程度,但这是学生们从生活情境得来的实例,也是学生盼以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加法、减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验与理解。

]

◆尝试小结。

师:

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

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3.联系生活,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师:

根据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为表示祝贺,爸爸特意买了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

请你根据他们各自买来桃子的个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好吗?

(随着谈话,用小黑板出示爸爸、妈妈买来的桃子)

学生思考,和同桌小声商量。

师:

谁先来说?

生1:

爸爸买来4个桃子,妈妈买来5个桃子,他们一共买来几个桃子?

4+5=9

生2:

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爸爸买了4个桃子,请问妈妈买了几个桃子?

9-4=5

生3:

爸爸、妈妈一共买了9个桃子,妈妈买了5个桃子,请问爸爸买了几个桃子?

9-5=4

(学生回答完毕,要用“”卡片和“?

”卡片把提出的问题在小黑板上表示出来。

师:

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

想一想:

你能试着举出几个吗?

生:

师:

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

师:

知道吗?

你们的聪明好学把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吸引来啦。

它们要和我们比一比,赛一赛,你们有信心吗?

生:

有!

师:

赶快打开书第58页下边,看看是谁在考查我们。

生1:

是小猴子。

生2:

还有小鸭子(欢喜、愉悦地)。

师:

请先把小鸭图和小猴图的图意给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然后再把算式填完整。

学生互说图意,气氛热烈。

教师行间巡视,着重辅导学困生。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又是怎么想的?

生: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2.第63页的第13、14题。

要求:

互说图意,独立填空。

此刻,教师要行间巡视,辅导学困生。

然后,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电脑演示,集体订正。

提问:

第14题是两幅企鹅图,为什么第一幅是用减法计算,而第二幅却是加法计算呢?

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1.“9-6=3”这一算式的得来实质上是进行逆向思维的过程,那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并结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境和条件,创造性地驾驭、使用教材这一知识的载体,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2.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楚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行学习,掌握知识。

课堂上,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独立思考,为后面的交流、讨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再加上明确而具体的讨论要求,使得讨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变得切实可行而且言之有物。

与此同时,也不失时机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刻理解减法的含义:

即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如虎添翼。

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应植根于每位教师的心灵深处。

对于学困生,教师应以百倍的爱心和信心去帮助他们,尤其是在课堂内的点滴指导与呵护。

教师要相信,他们的潜力更加无限。

专家评析

“快乐的大森林”是教材第六单元中的内容。

从本单元开始,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这种“用数学”的内容,如教材第47页“金色的秋天”、第51页“美丽的小湖”。

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

”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

所不同的是,教材第58页“快乐的大森林”其内容是:

1.用同一情境图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以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例题与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的要求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3.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去得出,而且直接告诉已知量,以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教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

上课伊始,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以“美丽的森林”画面,使得孩子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教师还能够结合孩子的回答,适时引导,使他们感受到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真正使我们的教育“润物细无声”。

2.“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学习完蘑菇图与小鹿图后,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幅符合孩子们实际的生活情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教师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小竞赛”练习,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同时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数学魅力

1.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初步的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无一不在使学生身不由己地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之中。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自己喜欢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进而使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执   教: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 郝春丽

指导教师: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委教研室 王芳芳

评   析: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委教研室 王芳芳

课题:

8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

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

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

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

8加几等于10?

板书:

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

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

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

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

(板书:

8+3=)

  师问:

8+3这道题怎样计算?

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

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

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

(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

(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

(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

(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

(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

(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

这样想:

  ①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8加2等于10,

  ③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

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

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

(板书:

8+4=12)

  师问:

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

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

你们都看清楚了吗?

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

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

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

8+7=□

  师问:

8+7怎样想?

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

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

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

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

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

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

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

(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

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

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

(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

(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

(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

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

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书设计

8加几

教案点评: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习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

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习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习.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教案示例

有几棵树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

”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

”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

  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

主题图

  2.教师谈话

  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

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教师提问:

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  9+8=  9+7=  9+6=

  9+5=  9+4=  9+3=  9+2=          

  8+9=  8+8=  8+7=  8+6=

  8+5=  8+4=  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8+5     2+8    4+8     

  8+7     9+8    8+9

  3+8     6+8    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

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

蝴蝶

  (三)出示图片:

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

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7+(  )  6+(  )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教学点评: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探究活动

数学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把学生放在最高处

——思品课堂教学改革点滴谈

思想品德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它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学习过程就是儿童用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我们就应把学生放在最高处,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自觉体验,感受领悟,自我塑造,自我完善,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其主体发展。

一、关注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

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

这是课程标准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生活化,即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他们的生活基础,展示给学生真实的社会生活场面和图景,为他们提供客观而鲜活的品德培养和价值追求的源泉。

我们教师应力求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教师立足教材,灵活处理,或裁剪,或整合,或改换。

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对我国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约轰炸南联盟引起世界各国的公愤等材料。

这比材料中的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

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

如《神州巨变》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变化,让学习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的比课文中数据要更有说服力。

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

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

如《做一个诚实的人》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谎占便宜”思想。

我就抓住学生考试作弊的事件展开讨论,暴露真实的思想,在辩驳分析中提高道德认识。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课堂上不仅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交流,还有情感一直方面的信息交流。

小学生创新精神生长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当学生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他才敢说敢议,才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感受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

首先,教师的思想应开放,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充分信任学生,用心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的开放式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朋友谈心一样,真诚地学生进行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