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396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docx

效实中学地理试题

二O一二学年

第一学期

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1-15每题1分,16-30每题2分,共45分)

下图是“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变化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曲线分别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20年后我国的环境压力继续增大

B.2012年左右我国社会负担达到最大

C.我国劳动力总数与人口总数同比例增加

D.2025年后我国人口抚养比提高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

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A.流水作用增强B.冰川作用增加C.风力作用增强D.变质作用增强

4.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地面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

读“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多年变化图”,回答5-6题。

5.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的特点有

①总体年径流损耗量表现出递增趋势②上游年径流损耗量增加明显③中、下游的年径流量递减趋势显著④以下游损耗为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塔里木河年径流损耗量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全球变暖的地理大背景B.大牧场放牧业的快速发展

C.沙尘天气增加,蒸发减弱D.塔里木河绿洲农业快速发展且沿河上移

下图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7-8题。

 

7.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

C.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

D.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

8.城市T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B.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9-10题。

9.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           

D.干旱、洪涝

10.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下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某日(晴天)建筑东、南、西、北各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

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地的经度是

A.105°E   B.131°E 

C.135°E   D.101°E 

12.4条曲线中,代表北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该日最不可能是

A.4月5日 

B.6月8日  

C.9月10日  

D.10月1日 

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读安哥拉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如在装船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石油泄漏,则

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A.巴西

B.秘鲁

C.澳大利亚

D.莫桑比克

15.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

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本格拉寒流和几内亚暖流交汇处,海

水搅动,饵料丰富

B.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海水上泛带来丰

富的营养盐类

C.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

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

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

沟内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泉和温泉,具有大面积原始森林。

读下图回答16-18题。

 

16.海螺沟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冰川的主要条件是

A.纬度低但海拔高,气温低B.沟内封闭,光照弱

C.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D.地处阴坡,气温低

17.近几十年来,海螺沟冰川下限有上升趋势,这是主要因为

A.全球气候变化B.植被破坏,降水减少

C.温泉、沸泉大量融化冰川D.极端寒冷天气增多

18.关于海螺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前端堆积物颗粒均匀B.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

C.沟内小溪流量季节变化很小D.沟内原始森林为热带雨林

19、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根据岩石的相互关系,图中A、B、C、D、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新到老)为

 

A、A—B—C—D—E

B、C—B—D—E—A

C、C—D—E—A—B

D、D—E—A—B—C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甲城市召开。

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20-21题。

20.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B.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高和西风带控制

21.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1月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降水较少

C.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温较高

D.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图b是图a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

完成22-23题。

22.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A.地势B.洋流

C.人类活动D.太阳直射点移动

23.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两个少雨期

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24-26题。

 

24.图中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18℃B.16℃C.14℃D.10℃

25.该国

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C.东南部地势起伏大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26.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高山草甸带

自9月18日起,2010年入夏以来的最强台风“凡亚比”袭扫我国东南各省。

22日,台风刚过,一股较强冷空气又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

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各省集体入秋。

回答27-28题。

27.19日,登陆后的“凡亚比”的中心经过了我国南方某地,继而在23日该地又迎来冷空气过境。

下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8.下列日期中,最低气温最可能出现在

A.18日B.19日C.23日D.24日

下图中PQ为晨昏线,PQ两地经度差为15°。

若图示日期为X日,P地地方时为5:

30。

读图回答29-30题。

29.一个月后的Y日,晨昏线再次同时经过PQ两地,且P地

地方时仍为5:

30。

则P地纬度可能为

A.80°NB.60°N

C.40°ND.20°N

30.与X日同年内的Z日,Q地地方时5:

30日出。

则X日

与Z日的时间间隔约为

A.2个月B.3个月

C.5个月D.6个月

二、综合题(共4大题,共55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与其他海域相比婆罗洲东侧海域的等深线有何特点?

并分析原因。

(4分)

(2)图中甲、乙两地风向存在明显季节差异,试分析7月份两地风向的差异及其原因。

(6分)

 

32、读我国某区域的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简述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

(2分)

(2)分析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

原因。

(4分)

(3)简要分析鄂尔多斯内流区的形成原因。

(4分)

(4)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说明R河在图中河段流

量变化特点。

(5分)

33.图1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该国生产藏红花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甲指示区域为1000米等高线环绕地区;图2为该国七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

(16分)

图2

图1

(1)说出图1中甲地形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6分)

(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4分)

(3)描述该国七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6分)

3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4分)

卢旺达共和国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800mm,东部多湖泊和沼泽。

下图为卢旺达地图。

(1)据图推测卢旺达的地势特点,说明判断依据。

(8分)

(2)简要分析卢旺达东部多湖泊和沼泽的成因。

(6分)

 

 

二O一二学年

第一学期

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三地理期中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1-15每题1分,16-30每题2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B

B

D

B

B

B

A

A

D

D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B

C

B

B

D

C

D

D

B

A

D

D

D

二、综合题(共4大题,共55分)

31.(10分)

(1)东部海域等深线密集,其他海域等深线稀疏(1分);东部海域深度远大于其他海域。

(1分)东部海域为板块交界(1分);多深海沟(1分)。

(2)甲吹西南风(2分),乙吹东南风(2分),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

32.(15分)

(1)位于(宁夏)平原(或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2分)

(2)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多降雪天气(4分)

(3)地形较封闭,四周略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4分)

(4)降水少,蒸发旺盛(1分);无大支流汇入(1分);下渗严重(1分)致使该河段流量有所减少(2分)

33.(16分)

(1)草原带和荒漠带(答其中之—也可)(2分)四周高大山脉阻挡了,湿润水汽的进入(2分),因此,甲地形区干旱少雨(2分)。

(2)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气温较低(或气候温凉);气温年较差小;半干旱地区(或年降水量较少);日照充足。

(每点1分,共4分)

(3)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该国的北部、东部和西南部(2分);主要沿断层分布(2分)。

该国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2分)。

34.(14分)

(1)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南高北低(4分)。

判断依据:

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南高北低)和湖泊分布(判断西高东低)特点(4分)。

(2)地处东非高原,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2分);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年降水量较丰富(2分);东部地势低,河流的补给量大(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