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与电视文化的抨击与重构.docx
《互联网文化与电视文化的抨击与重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文化与电视文化的抨击与重构.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文化与电视文化的抨击与重构
互联网文化与电视文化的抨击与重构
摘要
在信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传统的电视已经不能跟上人们的生活步伐。
固定的时间、地点。
极大的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基于网络的智能电视,将提供更佳丰富的媒体信息,并且借助网络电视人们可以进行更加丰富的网络生活。
网络电视要想更好的发展,还需要突破很多瓶颈的问题,例如网络带宽的过小导致视频流畅度和清晰度不是很高;网络电视内容的版权不是很合法;网络电视的收费问题也使得大多数人望而却步,阻碍了网络电视更好的发展.网络电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他引领网络时代的前沿。
例如进行网络视频通话,网络会议,收发电子邮件,文字聊天等等。
在传媒时代的今天,网络电视基于宽带的沃土将引领新的时尚,造就新型电视的美好明天.一项新技术的出现,人们对它抱的期望值越高,往往短期内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因为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网络电视也不例外.在人们共同努力下,网络电视的最终发展将会超越人们的想象。
关键词:
电视,互联网,网络电视
Abstract
developinglikethisin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thetraditionTValreadycannotkeepabreastwithpeople'slifestep.Fixedtime,place,extremelylargeextravaganttime,willproviderichnicermediuminformationowingtonetworkintelligenceTV,willdrawsupportfromandnetworkTVpeoplealsobeingabletocarryoutespeciallyrichnetworklife.ThenetworkTVneedstothinkofmuchbetterdevelopment,problemneedingtobreakmanybottlenecks,thatforexamplenetworkbandwidthfaultleadstovideofrequencyfluentdegreeandarticulationforashorttimeisnotveryhigh;NetworkTVcontentcopyrightisnotverylegal;NetworkTVchargingtheproblemisalsothatthemostpeopleflinches,fromthistheanalysisbeinginprogressinseveralaspectsstudies.ThenetworkTVhastheverybigapplicationprospect,heguidesnetworktimesforwardposition.TheforexamplecarriesoutnetworkvideofrequencySpeechNetwork,convention,receivesanddispatchesemail,characterschatetc.InbiographymatchmakertimesthenetworkTVwillguidenewfadowingtobroadbandfertilesoiltoday,finenessbringingupnewmodelTVtomorrow.Theemergenceofanewtechnology,thehighertheexpectationspeopleholdit,oftennotsatisfactoryshortterm,thisisbecauseanynewtechnologyrequiresaprocess,networkTVisnoexception.Inpeople'sefforts,theultimatedevelopmentofnetworktelevisionwillexceedpeople'simagination.
Keywords:
TV,network,networkTV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引言1
第二章电视的发展1
2.1电视的发展史1
2.2电视事业在英国、美国和我国的发展2
2.3电视的种类3
2.4电视的传播样式3
2.4.1彩色电视3
2.4.2卫星传播3
2.4.3卫星直播电视4
2.4.4有线电视4
2.4.5数字电视4
2.4.6网络电视5
第三章互联网的发展5
3.1互联网(Internet)的简介5
3.2互联网(Internet)发展简史:
6
3.3互联网(Internet)发展现状:
6
3.4互联网(Internet)发展趋势:
7
第四章互联网和电视的发展趋势8
4.1电视媒体8
4.1.1电视媒体的发展8
4.2数字电视的发展9
4.2.1电视速朽预言未成,数字技术挑战已来临9
4.3互联网媒体10
4.4互联网媒体的特点10
4.4.1数字化10
4.4.2全球性10
4.4.3信息的丰富多样性与无限性10
4.4.4可存储、易复制、易检索11
4.4.5迅捷性11
4.4.6多媒体化、交互性11
4.5现状及发展前景12
4.5.1中国互联网媒体的现状12
4.5.2中国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前景12
第五章互联网与电视的相互影响13
第六章网络电视14
6.1网络电视的现状14
6.2网络电视的发展优势15
6.2.1分众服务15
6.2.2互动性15
6.2.3完善内容15
6.2.4广告15
6.3网络电视的发展劣势16
6.4三网融合的互联网电视16
第七章结论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可以说我们都已经远远跟不上科技的脚步了。
在几年前我们还在家里看着古老的“大屁股”的电视机,而没过几年,平板电视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
前几年我们看的还是模拟信号的有线电视,而现在我们看的都是数字电视了,有些还是网络电视。
五年前的我们,接触电脑的机会都不是很多,更不用说上网了,就算上网,都是只能看看新闻,图片都不多,而现在科技的发展,单纯的看新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我们大都需要看视频,看FLASH等等的了。
甚至现在的我们,已经开始在网络上看各种比赛的直播了。
2011年十月份刚上市的iphone4S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还没能拥有,而iphone5就又要面市了。
所以,我看来,21世纪,是互联网发展的巅峰世纪。
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2亿,占国民总数1/4。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和人们对互联网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互联网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那么,中国互联网下一步将沿着什么样轨迹发展呢?
依我看来,未来的互联网是多元化发展的,他不单单是互联网的发展,还会融合着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展。
比如说网络电视的发展,手机电视的发展,网络电台的发展,网络报纸的发展,总之就是在这个网络的时代。
第二章电视的发展
2.1电视的发展史
1900年,英国人康斯坦丁-帕斯基在为国际电联会议起草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电视(television)”一词。
1925年,拜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当时人们也没有料到她会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
现在,没有什么媒体比电视更引人注目,她作为家庭和整个世界联系的纽带,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生活行为。
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
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
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
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这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
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
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2电视事业在英国、美国和我国的发展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
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
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
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
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
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
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
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
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
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
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3000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
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
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
同年3月17日,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晚上,我国电视广播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
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
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
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
2.3电视的种类
电视的种类可不像以前那样只分为黑白的和彩色的。
现在的商场里:
等离子、液晶、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数字高清CRT、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电视……仅仅是在原理上就可以分出这么许多,我们先来把它们分几个大类。
从使用效果和外形来粗分为4大类:
平板电视(等离子、液晶和一部分超薄壁挂式DLP背投)、CRT显像管电视(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等)、背投电视(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电视。
2.4电视的传播样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新,电视媒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先后出现的电视传播样式有:
2.4.1彩色电视
彩色电视。
电视媒介问世时都是播送黑白二色的画面,战后恢复阶段播送的依然是黑白电视。
但是人们早就对彩色电视作过许多研究。
194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推出了NTSC彩电制式(恩式),1953年获得政府批准正式生产。
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率先采用这一制式播送彩电节目,其他公司相继跟上。
以后日本(1960年)、苏联、英国、法国、西德(均为1967年)也陆续开办了彩色电视,并且又出现了SECAM(塞康)、PAL(帕尔)两种不同制式。
现在彩电已在许多国家普及。
2.4.2卫星传播
卫星传播。
电视问世初期,它的信号只在地面依靠微波传送。
1962年7月美国发射了“电星一号”通信卫星,第一次把电视信号送上卫星,借助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了同西欧之间的越洋电视传播。
1963年2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辛康姆一号”,1964年通过“辛康姆三号”卫星转播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
随后苏、英、法、西德、日、加等国的同步卫星相继升空,完善了各自的电视传播系统。
1965年4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了第一颗商用同步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一号”,以后又发射了几十颗通信卫星,分别置放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上空,担负着全球通信任务,并使国际间电视新闻交换经常化。
从地面微波传送到卫星传送,这是个重大的飞跃。
地面微波传送是一种接力方式的传播,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设立一个中继站,因而传送环节多、建设费用昂贵。
卫星传送比地面微波传送的环节少、覆盖面大、信号质量高、投资少,而且不受地形的限制,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电视的普及和国际化。
2.4.3卫星直播电视
卫星直播电视。
通信卫星是多用途的,可供电视传输的信道有限,而且发射功率很小,只有技术设备很高的地面站才能接收到,然后依靠地面传输将电视图象传送到各地。
为此,70年代起又有专门的广播卫星出现。
广播卫星上的转发器功率大,普通的电视机用户安装简单的接收装置(包括小型碟式天线等)就能直接收看卫星传送来的节目,这便是卫星直播电视,也叫做直接入户电视。
美国1974年运用这一方式向阿拉斯加等边远地区播放教育电视。
苏联1976年起用广播卫星向西伯利亚地区播送电视,供农村俱乐部、公寓大楼或个人直接收看。
1984年1月日本发射实用广播卫星BS-2a后,日本广播协会专门创办卫星直播频道供全国收看。
80年代以后,卫星直播电视广泛使用于跨越国界的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
2.4.4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也称电缆电视。
最早出现在4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为了提高偏远地区的收看效果,人们在山头竖起接收装置,将收到的电视信号用电缆传送到用户家中。
70年代它被推广到城乡各地,众多的电缆电视系统将电视台传来的信号转送给用户。
由于它图象清晰,抗干扰性强,频道多,因而很受观众欢迎。
80年代发达国家的有线电视订户已占全部电视机用户的一半以上,90年代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有线电视,普及率最高的比利时已超过全国用户的96%。
现在这种电视通常同卫星传播结合起来,将卫星传送来的各种电视信号转送给用户。
2.4.5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
传统的电视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电视信号的。
新兴的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
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使得原来传输一套节目的频道可以传输多套节目,从而大大增加受众可收看的节目数量。
数字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信号处理和传输的质量,从而极大地改进接收效果,电视画面会比模拟电视清晰一倍以上(成为高清晰度电视),音响效果可以同电影院和剧场媲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数字电视。
数字化涉及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三大领域,其中尤以地面电视的数字化难度最大,因而成为当前的主攻方向。
1995年8月英国发表了《关于数字地面电视的政府建议》,决定1997年正式开始数字电视广播,计划用10到15年时间实现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转变。
1997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了数字电视实施进程表,计划到2006年淘汰模拟电视,全面转为数字电视。
1997年3月日本邮政省宣布要在2000年前开始地面电视的数字化。
在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领域,数字化进展更为显著。
1996年起欧洲卫星组织等机构发射了专供传输数字电视的卫星,法国新频道电视台1996年春季就通过卫星传送数字电视。
美、英、日、加拿大和其他西欧国家也都办起了一批数字卫星电视公司,一些著名的有线电视节目公司纷纷办起了数字频道。
目前,数字电视机和能在现有电视机上收看数字电视的机顶盒(解码器)已经上市。
人们认为,数字电视将是彩电问世以来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变革。
2.4.6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或称多媒体电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并且实现国际联接。
这种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具有多媒体的性能,集文字、语言、音响、图像、数据传播于一体,也为电视信号的传送开辟了新的天地。
现在各国著名的广播电视台都已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传送自己的电视节目。
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随着多媒体电脑和新型电视机的发展和相互兼容,人们将会越来越广泛地通过互联网络传输和接收电视节目,单向传播的电视,将会转变为传受双方互动的电脑网络电视。
这种方兴未艾的趋势,将会带来电视发展史上一场意义重大的飞跃和革命。
第三章互联网的发展
3.1互联网(Internet)的简介
Internet的应用范围由最早的军事、国防,扩展到美国国内的学术机构,进而迅速覆盖了全球的各个领域,运营性质也由科研、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商业化。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
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
一旦你连接到它的任何一个节点上,就意味着您的计算机已经连入Internet网上了。
Intern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几亿人在使用Internet,并且它的用户数还在以等比级数上升。
Internet是一个“没有首脑,没有法律,没有警察,没有军队”的机构,没有人能完全拥有和控制它。
在许多方面,Internet就象是一个松散的“联邦”。
加入联邦的各网络成员对于如何处理内部事务可以自己选择,实现自己的集中控制,但是这与Internet的全局无关。
一个网络如果接受Internet的规定,就可以同它连接,并把自己认作它的组成部分。
如果不喜欢它的方式方法,或者违反它的规定,就可以脱离它或者被迫退出。
Internet是一个“自由王国”。
3.2互联网(Internet)发展简史:
1、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ARPANET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2、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MILNET、USENET、BITNET、CSNET等,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协议的诞生。
3、1980年,TCP/IP协议研制成功。
1982年,ARPANET开始采用IP协议。
4、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建成了基于TCP/I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连接美国的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产生,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
90年代,随着Web技术和相应的浏览器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新的飞跃。
1995年,NSFNET开始商业化运行。
5、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此事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3.3互联网(Internet)发展现状:
1995年以来,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平均每半年翻一番。
截止到2002年5月,全球已经有5亿8千多万用户。
其中,北美1.82亿,亚太1.68亿。
截止到2001年7月,全球连接的计算机数量约1.26亿台。
互联网还在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
有人预计,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2005年将达到13亿,2010年将达到22亿。
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有关决议:
将“互联网”定义为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1.通过全球性的唯一的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起。
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基础之上的。
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
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实际上由于互联网是划时代的,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
你也可以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层面去解释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或者说Internet是一项正在向纵深发展的技术,是人类进入网络文明阶段或信息社会的标志。
对Internet将来的发展给以准确的描述是十分困难的。
但目前的情形使互联网早已突破了技术的范畴,正在成为人类向信息文明迈进的纽带和载体。
总之Internet是我们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业务经营模式和种类很多,但相对来说形成比较完整的业务价值链主要有以下几个:
传统业务的接入服务,它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业务;网络游戏,由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游戏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一连串的服务商形成价值链;短信业务,通过ICP、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包括移动服务提供商、即时通信、网络广告、网络搜索等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价值链。
同时我们看到还有其它一些业务尽管开展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但是因为价值链不完整,或者因为在价值链形成过程当中市场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二异性,导致这些业务没有形成对网络产业自身的强有力的支撑,还没有为网络的从业者带来很大的利益。
3.4互联网(Internet)发展趋势: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
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互联网带来的问题,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联网的整体结构,这些措施涉及了I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我看来,未来的互联网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1.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2.互联网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将日趋分散;
3.电子计算机将不再是互联网的中心设备;
4.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量将增加到exabyte,乃至zettabyte级别;
5.互联网将最终走向无线化;
6.互联网将出现更多基于云技术的服务项目;
7.互联网将更为节能环保;
8.互联网的网络管理将更加自动化;
9.互联网技术对网络信号质量的要求将降低;
10.互联网将吸引更多的黑客;
第四章互联网和电视的发展趋势
4.1电视媒体
2003年3月,我们亲眼见证了伊拉克战争的打响;2008年,我们犹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了南方雪灾和四川地震中的喜与悲,目睹了北京奥运会的空前盛况;2009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