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517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政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授课时间:

本课简介: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引导体验”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认识国家政权的性质方面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并且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使学生对国家的性质和我国的制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做铺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探究,共识共享共进,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外延达成一定共识后,把教育活动延伸到课堂外,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上网和生活中的观察调查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巩固学科知识,加深理解。

年级

高一

学科

政治

主题

《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

罗九菊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情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接触政治生活的第一课,因此具有引导和启发作用,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民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的讲授在整个政治生活的知识体系中起到引导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国家政治生活充满了许多疑惑,并且渴望了解国家政治的一些只要构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正面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权问题。

2、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3、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分析我国国体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的本质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重点

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要求。

难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以及课上对教材的自主阅读,使学生获取基本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的印象,并使学生积极发问,以便是老师了解学生对该框内容的理解程度。

2.讨论法通过对人民民主专政特点的讨论使学生们对人民民主专政的不同理解得到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

3.讲授法通过对学生的疑问的解释和主要内容的阐释,使学生对本课课题有更加清晰的把握和立场的展示。

4.多媒体课件展示通过对具体生活现象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有点,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民主意识。

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

新课引入(时间5分钟)

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大体介绍,对本框题的题目进行具体阐释,期间有请学生进行讨论,他们心中的国家是什么样子,他们眼中人民是指哪些部分的公民,民主的表现体现的哪里,专政又是指什么意思。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第二阶段:

自学、互学、探究(时间5分钟)

经过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之后,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自主阅读,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

第三阶段:

课堂互动(20分钟)

给予时间进行小组讨论(10分钟),交流自己的收获和认识,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解决疑惑,之后找同学进行发言,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10分钟)。

教法引导:

1、教师要体现主导的地位和作用:

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勤于巡查,及时帮助。

带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2、教师体现出是一个正向观念的引导者:

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学生的疑惑进行积极回答。

(1)对于国家的含义和性质,让学生在书中找到正确的解释。

(2)对于不同国家的性质,进行讨论,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3)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举出实例来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特点和表现。

老师同时展示相关多媒体资料,加深学生印象。

(4)对不同国家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进行讨论和理解,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和点评。

(5)关于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的讨论,结合课本让学生举出实例从不同方面阐释我国现阶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注意】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研究学习的权利,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学会共同探索;对于讨论不集中,发言不积极的小组,教师要注意及时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点拨

(一)

国家的产生以及我国的国家性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师点拨

(二)

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教师点拨(三)

为什么我国现阶段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第四阶段:

课堂总结(5分钟)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观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本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更加详细和强调地说明。

 

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国家的有关知识,要紧紧抓住国家的本质和鲜明的阶级性质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

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政治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统编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教材《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第十章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第一节第一框题的内容;本章第一节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

要说明我国制定这样的民族原则和政策的原因,就要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以及关于民族的基本观点。

所以,这第一框题是本节的基础,在讲解时,不仅要把基础内容讲解透彻,而且要对内容有所扩展,为以后内容做理论上的准备。

2、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

民族的定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作用,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祖国,中华民族的组成。

(2)能力目标

根据民族的特征能区分不同的民族;把握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和民族发展历史。

(3)德育目标

发展民族文化,捍卫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的繁荣是每个民族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重点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祖国”。

之所以为重点的原因:

是因为通过对其重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灿烂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这框题主要的教学目标),而且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只有对“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祖国”有较深的理解,才能对我国制定这样的的处理问题的基本民族原则和基本政策有正确认识,起到启后作用。

难点是“民族的形成”。

这是因为民族的形成内容涉及许多古今中外的民族史,这是学生不熟悉的;同时,民族的形成有多种情况,民族的形成又与国家的形成交织在一起,情况比较复杂,内容多时间少,比较难讲清楚。

二、 说教法

本框教学采用讲授、启发、讨论、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引发对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乐于观察实际的学习习惯。

具体做法是:

  教师可通过展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图片,或通过视频材料,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关于“民族的形成”可采用讲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讲清三点:

一是各自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讲清认识民族四个基本特征的意义;三是讲清民族与种族、国家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可采用讲议教学法,可设计题目“议一议:

民族与种族、国家有什么不同?

”。

可通过播放歌曲《56个民族56朵花》导入“我国民族概况”。

关于“我国民族概况”的教学,先引导学生讨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再从本市、本地区的民族情况和分布情况加以补充说明;关于“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这部分内容教材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教学中,可联系初中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本地区的事例作些补充说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由于这部份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加深理解,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可分小组讨论“说一说少数民族有哪些优秀人物、灿烂文化的代表以及特色经济、民俗风情?

”。

这样既加深对我们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的我国处理问题的基本民族原则和基本政策做好了铺垫。

三、 说学法

本框题是第一节的知识基础,为后面学习第一节的重点内容“我国处理问题的基本民族原则和基本政策”作好准备。

学生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自觉外化成为自己的正确行动,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

因此在课堂讨论,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课后收集少数民族优秀人物、灿烂文化的代表以及特色经济、民俗风情等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比较、分析等达到教育目标。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在现代国家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不管大国、小国,过去、现在,各个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构成,有的国家只有一个民族,我们叫它单一民族的国家,如韩国;有的国家由多个民族构成,我们叫它多民族国家,我国就是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大家庭图片)

(二)讲授新课

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提问:

同学们能看出图中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学生讲出其中的一些少数民族名称。

)在民族形成之前,人们又是以怎么样的群体形式生活呢?

1、         民族及其特征(板书)(13分钟)

(1)  民族的含义(板书)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板书)要理解民族的含义,必须从民族的形成说起。

(2)  民族的形成(板书)

(这部分的知识可采用议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座的同学都属于我们56个民族中的一个,有谁知道民族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发表看法)

 媒体显示或板书:

民族产生示意图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血缘相同→血缘接近→血缘混杂→血缘纽带瓦解

 我们通过了解民族的形成过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议论) 至少应该明确下面两个观点: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含义)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  民族的基本特征(板书)

(这部分的内容可采用议、读、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先展示某一个民族典型特征的画像让学生辨认,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①你是根据什么判断这个画像上的人是这个民族的?

  ②划分不同民族的依据是什么?

是以他们的长相以及服饰为依据吗?

为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引导:

长相、服饰是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特征的,但不能认为划分民族的依据就是长相服饰。

长相服饰与划分民族的依据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长相、服饰属于民族的外部特征,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才是民族内在本质的东西,要正确划分不同的民族必须抓住其内在的特点和本质,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这些问题阅读课本306页有关内容。

(媒体显示)

  下列各题分别反映了民族的哪些特征?

1、我国维吾尔族80%以上的人口住在新疆南部

2、在古代,蒙古部落过着游牧生活,以“黑车白帐”为家,逐水而居

3、“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