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85130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6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1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老师经论讲义唯识三十颂疏义.doc

唯识三十颂疏义

目录

一、绪论

(一)唯识学建立之缘起

1、佛陀时代唯识学的最初出现与建立

(1)教分三时

(2)第三时教就是唯识教

2、无著时代唯识学的再出现与再建立

(1)部派佛教的出现

(2)中观学派的形成

(3)瑜伽唯识学派的成立

1、无著出世

2、慈氏五论与唯识学

3、无著诸论与唯识学

(二)唯识宗所依之经论

(三)唯识学与唯识宗

(四)唯识学的种姓说

1、依清净教立种姓说

2、依殊胜理明种姓说

3、辩一乘与三乘说

4、有缘无因不能解脱及种姓非定法说

(五)唯识学的中道观

(一)唯识境的中道观

1、教的中道观

2、理的中道观

(二)唯识行的中道观

1、六度的中道观

2、解脱的中道观

(三)唯识果的中道观

1、涅槃的中道观

2、菩提的中道观

二、略述作者、译者之行状

(一)作者世亲

(二)译者玄奘

三、《三十颂》的疏释及弘传梗概

四、《三十颂》的组织结构

五、释文

(一)解释颂题

1、略释唯识之名义

(1)唯识无境义

(2)诸法随认识不同有差别义

(3)唯识不名唯神等义

(4)依四智悟入唯识义

2、略释三十颂之名义

(二)解释颂文

1、唯识相

(1)破我法执成立唯识

①释难破执

②标宗归识

③彰能变体

④明三能变

a1、明赖耶能变

b1、三相段

c1、自相门

c2、果相门

c3、因相门

b2、所缘行相段

c4、所缘门

c5、行相门

b3、心所相应段

c6、相应门

b4、五受相应段

c7、五受门

b5、三性分别段

c8、三性门

b6、心所例同段

b7、因果譬喻段

c9、因果门

b8、伏断位次段

c10、伏断门

附一、阿赖耶识的五种作用

附二、引圣言及理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

a2、明思量能变

b1、举体出名段

c1、标名门

b2、所依段

c2、所依门

b3、所缘段

c3、所缘门

b4、体性行相段

c4、体性门

c5、行相门

b5、心所相应段

c6、染俱门

c7、相应门

b6、三性分别段

c8、三性门

b7、界系分别段

c9、界系门

b8、起灭分位段

c10、隐显门

a3、明了境能变

b1、能变差别段

c1、体别门

b2、自性行相段

c2、自性门

c3、行相门

b3、三性分别段

c4、三性门

b4、相应段

c5、相应门

c6、受俱门

b5、所依段

c7、所依门

b6、俱转不俱转段

c8、俱转门

b7、起灭分段段

c9、起灭门

⑤唯识无境

(2)因缘缘起

①略述四缘

②略述十因

③略述五果

④四缘、十因、五果彼此相摄

(3)业感缘起

①十二有支缘起略述

②略述缘起甚深义

(4)明三自性

①解遍计所执自性

②解依他起自性

③解圆成实自性

④辨依圆二性非一非异

⑤明三自性的各各譬喻相

⑥依三自性显现中道

⑦依三自性建立生死涅槃

(5)明三无性

①依三自性立三无性

a1、总说三无性

a2、明一切法无性是佛密意说

a3、别说三无性

2、唯识性

3、唯识位

(1)资粮位

①依四胜力信受唯识

②依六度等修积资粮

③依十住等进修六度

④依三种相练磨其心

(2)加行位

①略述四寻思的名义

②依四寻思得四如实智

③依四位四定修寻思如实观

(3)通达位

①真见道

②相见道

③现观类别与大小二乘的差异

④见道所得利益

(4)修道位

①十地

②修十胜行

③断十重障

④证十真如

(5)究竟位

①大菩提

②三身

③三土

④涅槃

一、绪论

(一)唯识学建立之缘起

唯识学建立之缘起,可从两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是佛陀时代唯识学的最初出现与建立,二是无著时代唯识学的再出现与再建立。

1、佛陀时代唯识学的最初出现与建立

(1)教分三时

根据《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中说,世尊说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顺逆观十二缘起,彻悟诸法实相而圆满成佛,成佛之后到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为憍陈如等诸声闻比丘转四谛法轮。

所以《贤愚经》卷六说:

“佛初得道,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广度众生。

”(t4·395b)不过此时所转法轮,是声闻相应契经教法,属于“唯法无我”的小乘教,虽然殊胜希奇,能使不少众生闻法解脱。

如《贤愚经》卷十二所说:

世尊“至波罗奈,初转法轮,阿若憍陈如五人漏尽,八万诸天得法眼净,无数天人发大道意。

”(t4·433a)但毕竟不是菩萨相应契经教法,是有上有容、能兴诤论的密意言教。

这就是《解深密经》所说的: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

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t16·697a)这就是佛陀说法总分三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佛陀惟为发趣修大乘者(舍小转大的初大菩萨)说《般若经》,如《金刚经》是佛陀为声闻弟子须菩提令其舍小转大而说的,《心经》是佛陀为舍利弗令其舍小转大而说的。

同时彼时说教是第二时所说之教,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四云:

“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无有法若见若不见,无有法若取若舍。

是时若干百千诸天子踊跃欢喜,于虚空中同声唱言:

我于阎浮提,再见法轮转。

”(t8·553a)当然“再见法轮转”,很明显是第二时说教了。

所以《大般若经》卷第五百四十五·第四分〈赞叹品〉第九,直接作如是说:

“善现当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于一切法,无取无舍,无说无示,无引无遣。

时有无量百千天子住虚空中,欢喜踊跃,互相庆慰,同声唱言:

我等今者,于赡部洲见佛第二转妙法轮”。

(t7·804c)第二转妙法轮是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一实相印”之理而宣说的,是大乘相应契经教法,属“唯相无法”的菩萨藏所摄。

不过菩萨藏法又分为二:

一是依无我无法的“相无性”理多讲一切皆空。

如《大般若经》卷三首先就讲出了二十种空,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t5·13b)二是依无我无法的“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的“三无自性性”理,而讲遍计所执自性是空、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是有,所谓依他起自性有如幻之事相,圆成实自性有二空之真理,此二不空,三性结合,便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

而佛陀第二时所转法轮理应属于前者“相无性”理的范畴,是对机破除二乘人不达法空、有法我见的密意言教,仍然是有上有容、能兴诤论的非了义教。

所以《解深密经》作如是说: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t16·697a—b)这就是佛陀说法总分三个阶段中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佛陀普为发趣一切乘者说“方广经”,以公开显了的方式将初时和第二时属于所当然的教法进一步讲出所以然的道理,将甚深的缘起法作了彻底圆满的阐释,较前二时(初是针对小乘人讲,次是针对舍小转大的大乘人讲)属于对机言教有所不同,也就是第三时教法是佛陀以公开显了的形式,将整个世出世间染净因果及诸法实相和盘托出,无秘密可言,是属于非有非空的了义言教。

这种非有非空的了义言教,若是人天乘者,便取其中非空一分(人天善法)加以受持,令其离三涂之苦,上生人天,得相对的解脱。

若是声闻、独觉乘者,便取其中非有一分(人空真如)加以受持,令其破人我执,断烦恼障,出离三界,证受涅槃,得绝对的出世解脱。

若是舍小转大的不定种姓,便再取其中另外非有一分(法空真如)加以受持(因在小乘阶段已经证受人空真如了),令其破法我执,断所知障,既出三界,又不舍离三界,得大菩提,证大涅槃,得圆满的绝对解脱。

若是定性大乘者,便将整个非有非空的中道教法,圆满受持,双破人法二执,双证人法二空,双断烦恼所知二障,双证大菩提和大涅槃二果,亦得圆满的绝对解脱。

所以第三时教,是依三无自性性理,以公开显了的形式,对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所说,是无上无容、非诸诤论的真了义教。

正因为如此,所以《解深密经》作如是说:

“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t16·697b)这就是佛陀说法总分三个阶段中的第三阶段。

如上说教,时虽分三,但所说教义并不是绝对有三。

何以故?

前说第三时是非有非空的中道了义教,初时二时各是其中的一部分,同为第三时教所摄,而决不是离开前二时教另有第三时教,也不是离开圆满的非有非空的中道了义教而另有前二时的决定大小教。

法是一乘故,真理唯一故,只是众生的种姓有差别,根机有大小,佛才于圆满的中道教中随取一分,对机施与。

明白这个道理,一方面自能明白《解深密经》所说初时二时是有上有容、是诸诤论安足处所的非了义教,初为发趣声闻乘者说,次为发趣修大乘者说,唯第三时才是无上无容、非诸诤论安足处所的真了义教,是普为发趣一切乘者所说。

当然一切乘者,若从出世而言是指声闻、独觉、如来三乘了,若加人天在内,或说为四乘,或说为五乘。

第二方面自能明白《解深密经》所说“法为一乘,种姓有别”的道理。

如云:

“复次,胜义生!

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性有情,诸如来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

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

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

”(t16·695a)所谓“一妙清净道”者,就是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

同经中又说:

“依诸净道清净者,惟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

”(t16·696b)第三方面自能明白《贤愚经》中所说,佛成道后,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时,有无数天人在旁闻法,不乐声闻,而发大心的道理。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世尊初转法轮,说四圣谛,是小乘法,如憍陈如等五人,闻之证漏尽通,得阿罗汉果,为何有“八万诸天得法眼净,无数天人发大道意”?

原因是四圣谛法是圆满一乘法中的一部分,若具定性大乘种姓者,便会以非有非空了义教的道理去理解诸不了义教,如是理解,当然就不会停留在人无我理的一部分真实上了,而能以我法二空、或非有非空的中道正理去理解。

当然若是定性声闻种姓者,虽闻圆满了义言教,但他只能随力领受其中一分,对其它非慧根所能理解的部分,纵然闻听,也如聋如哑,不能领受。

明白这些道理,就能明白世尊初转法轮时,有闻之而发大菩提心者;世尊说般若、方广诸经时,同样还有求声闻乘者不计其数。

如《大般若经》卷五百九十三云:

“若有情类,于声闻乘姓决定者,闻此法已(指闻此般若大法,笔者注),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姓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姓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

(t7·1066a—b)因此,《维摩诘经》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t14·538a)正是此处所说法是一乘根性有别的这个道理。

(2)第三时教就是唯识教

世尊于第三阶段所说的教法,简称为第三时教,因其教法方正广大、圆满甚深,故称为“方广教”或“方广经”。

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厚严经》、《阿毗达磨大乘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和《华严经》等。

而这些经典就是讲说唯识思想的,同时唯识宗也就是以第三时所说的《解深密经》等“方广”诸经作为立宗的根本经典。

首先《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中佛对慈氏菩萨云:

“善男子!

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t16·698b)可以说唯识一名首见此经。

《厚严经》亦有颂云:

“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

(转引自《成唯识论》卷七,t31·39a)

唯识主要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其思想内容。

五法即“相、名、分别、正智、真如”;三自性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二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五云:

“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我法,普摄于大乘。

”(t16·620c)而《解深密经》中〈心意识相品〉就是讲的八种识,〈一切法相品〉讲三自性,〈无自性相品〉讲二种无我法,至于相、名、分别、正智、真如的五法,《楞伽经》说摄于三自性中,如云:

“名相及分别,二种自性摄,正智与如如,是则圆成相”。

(t16·620c)此中的“名”由遍计所执自性摄,《解深密经》卷二云: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

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t16·693a)“相”及“分别”由依他起自性摄。

《大乘入楞伽经》说:

“此中相者:

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

……心心所法,是名分别。

”相及分别,就是指的色心诸法,所以是依他起自性所摄。

“正智”虽是有为法,但它是清净的,无漏的,所以与“如如”同摄于圆成实性中。

而《解深密经》中虽未明显讲出五法之名,但讲出了三性三无性义,所以五法也就自在其中了。

前引《厚严经》颂云:

“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

很明显这也是讲的唯识的道理。

心意识即八识(阿赖耶识名心,末那识名意,前六识名识。

)“心”所缘者为种子、根身、器界,“意”所缘者为阿赖耶识之见分,“识”(前六识)所缘者为色、声、香、味、触、法。

而八识所缘,都由自识所变,不离自识而有,所以称为“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

“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者:

“一切”,指一切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名一切法。

《百法明门论》云:

“如世尊言:

‘一切法无我’”。

一切法就是指整个百法。

百法都是第六意识或直接或间接所缘的境,同时,心所法是与八识相应的法,不离八识而有;色法是心、心所法显现的影像;不相应行法是心、心所、色三位的差别相;无为法是前四位所显现的真实性。

是故识就是百法,百法就是识。

因此,《成唯识论》卷第七作如是云:

“故唯识言,有深意趣。

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

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t31·39c)这就是“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之义。

万法唯识之说,便依此义而建立。

在方广菩萨藏法中,有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就是《阿毗达磨大乘经》,此经虽未译成汉文,但从无著的两部论中我们可以窥见其经中的思想内容,一部是《大乘阿毗大磨集论》,一部是《摄大乘论》。

尤其是《摄大乘论》有“所知依”等十分,完全是依《阿毗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而来。

如《摄大乘论本》论首作如是说:

“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

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t31·133a)《摄大乘论本》论末也说:

“阿毘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t31·152a)既然《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有“所知依”等十分,根据《摄大乘论本》来看,这十分就是讲说唯识的。

所谓“所知依分”讲的是以阿赖耶识为主的八识,“所知相分”讲的是三自性,“入所知相分”讲的是悟入唯识性,“彼入因果分”讲的是修习六波罗蜜多,“彼修差别分”讲的是修道十地,“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分讲的是三无漏学,“彼果断分”讲的是无住大涅槃,“彼果智分”讲的是以三身为主的大菩提。

如是十分中,前二分、尤其又是所知依分,是菩萨藏法中“方广教”的特色,也是与“般若教”的不共处,不然者“方广”、“般若”二教则完全无有差别了。

当然佛陀讲说“方广教”的目的,主要是为令菩萨进一步通达甚深缘起理,在缘境上,要缘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广大境,所谓必于一切境智处转,才能成就一切智智。

则决不能象二乘那样仅以成就解脱为目的、不以成就一切智智为目的。

明白这个道理,自能明白为何“大乘七大性”中必以“菩萨藏摄、方广之教”来进行受持、才是“法大性”的道理。

(“七大性”见《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t30·548c。

)同时也能明白为何“方广经”的思想就是唯识思想、而唯识宗又必依方广诸经来加以建立的所以然的道理了。

《华严经》也在“方广经”之列,经中有《十地品》,主要讲说菩萨见道后所发的正愿,所修的正行,乃至所得的义利硕果——不可思议的神通智慧等。

根据愿、行、证、得的浅深次第,则有修道位十地的前后差别。

此《十地品》又称《十地经》,其所讲说的内容是唯识“境、行、果”三大部分中属于“行”的内容。

同时八十《华严经》卷十九云: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4]同经卷三十七又云: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同卷中更云:

“心是识。

”[25]这里同样说明了唯心也就是唯识义。

另外四十《华严经》还具体讲说了阿赖耶识的行相,如该经卷九云:

“有四因缘:

一谓眼根摄受色境,二由无始取著习气,三由彼识自性本性,四于色境作意希望。

由此四种因缘力故,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

善男子!

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俱时出生,亦复如是。

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

善男子!

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

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

因缘相作,不相舍离。

不一不异,如水与波。

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

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生七识,七识不言从赖耶生,但由自心执取境相,分别而生。

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

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t10·704b—c)因此,《华严经》中亦体现了唯识的思想。

在上举诸经中,还有一部《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简称《如来功德庄严经》,但未译成汉文,故全经的思想内容不能如实了知,现只能从《成唯识论》卷三引该经颂语来略窥其少分思想。

如云:

“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

(t31·13c)(《瑜伽论记》卷一,t42·318a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t45·259c,皆说此颂出自《如来功德庄严经》)。

此中的“无垢识、无漏界、圆镜智”,皆由“解脱一切障”所成就。

是故如来以“无垢识、无漏界、圆镜智”等无量清净功德所庄严,故称《如来功德庄严经》。

依此便可了知该经是多谈佛果功德的。

笔者认为《唯识三十颂》中最后一颂谈果位的“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t31·61b),与《如来功德庄严经》,尤其是与“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一颂有直接的思想渊源。

因此,《如来功德庄严经》同样也是讲说唯识思想的经典。

从上所述,不难得知,《楞伽》、《厚严》二经多谈唯识之“境”,《华严·十地品》多谈唯识之“行”,《如来功德庄严经》多谈唯识之“果”。

而《深密》、《阿毗达磨》二经,境、行、果三皆具,但在境的部分,不如《厚严》、《楞伽》之广,在行的部分,不如《十地经》之详,在果的部分,不如《如来功德庄严经》之具体。

不然者《深密》、《阿毗达磨》二经,境、行、果三都已具备,为何唯识宗还要将其余四经一并纳入,共为六经,以作为立教的根本经典呢?

以上所述,是为佛陀时代唯识学的最初出现与建立。

2、无著时代唯识学的再出现与再建立

唯识学虽出自佛陀所说的根本圣典——方广诸经,但真正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佛教思想的主流,则是在佛陀灭度后一千年左右,由慈氏、无著、世亲三位菩萨的大力推阐和弘扬才得以实现,这中间既经过了部派佛教时代,也经过了中观学派时代。

(1)部派佛教的出现

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在佛陀灭度后大约一百年左右(即当于公元前370年前后)因大天比丘高唱“大天五事”(“大天”是印度佛教大众部的始祖,“五事”是指大天在教义上的五种主张。

依《异部宗轮论》卷一[t49·15a]及《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t27·511c]载:

大众部始祖大天曾造一偈,以宣扬其对阿罗汉境界所持的观点。

此偈即“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这首偈中即说明了五事。

1、“余所诱”:

谓阿罗汉虽已无淫欲烦恼,然有漏失不净之物,如遗精、便利、涕唾等;此是由于恶魔憎嫉佛法,对修善者的诱惑破坏所致。

2、“无知”:

谓阿罗汉虽依无漏道而修,断尽三界烦恼,然因无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种,阿罗汉仅断染污无知,尚未断尽不染污之无知,则尚有疑惑存在。

3、“犹豫”:

疑有‘随眠之疑’与‘处非处之疑’二种,阿罗汉尚未断尽后者,故虽为无学圣者,但仍有惑相现前。

4、“他令入”:

阿罗汉须依他人之记别,方知自己为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智慧、神通第一之人,亦须依佛陀的授记,才能自知已得解脱。

5、“道因声故起”:

阿罗汉虽已有解脱之乐,然至诚唱念“苦哉”,圣道方可现起;此系因四圣谛之观苦、空、无常、无我等,即是圣道。

这就是大天对五事的阐释。

此偈一出,大部分的年轻比丘都极力赞成,但作为长老比丘们则极力反对,认为大天所倡“五事”为非法、邪说、恶见。

)因此才酿成教团之争,遂致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二派的。

据《异部宗轮论》卷一记载:

佛陀灭度后二百年间从大众部中分出八部:

1、“一说部”:

主张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无实体。

2、“出世部”:

世间法但有假名,出世间法则皆真实。

3、“鸡胤部”:

仅弘扬三藏中之阿毗达磨藏,认为经、律皆佛陀方便之教。

未久,又分出4、“多闻部”:

以所闻超过大众部,故称多闻。

5、“说假部”:

主张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

佛灭后二百年末期,一外道比丘舍邪归正,居制多山,大众部僧人多居此山,因重论大天五事,复以主张不同而分出三部,即6、“制多山部”:

仍居制多山。

7、“西山住部”:

迁居制多山之西。

8、“北山住部”:

迁居制多山之北。

以上八部,加根本大众部,共计九部。

笔者以一颂语加以概括:

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多闻假说部,制多西山及北山,是名大众九部说。

而作为根本部中的上座部,遂至喜马拉雅山一带,佛陀灭度后三百年间首先从上座部中分出1、“说一切有部”:

又称说因部,主张有为、无为一切法皆有实体。

2、“雪山部”:

即原来之上座本部,迁居雪山,故有此称。

不久,由说一切有部又分出3、“犊子部”:

以舍利弗所造《阿毗达磨》为根本论典,相传部主为犊子后裔。

其后,以犊子部内容贫乏,有主张补以经义,由于观点不同,犊子部又分为4、“法上部”:

法上乃部主名。

5、“贤胄部”:

贤阿罗汉之后裔。

6、“正量部”:

以其能勘定是非,故说为“量”;量无邪谬,故说为“正”。

这是从所立的法义而得名的。

7、“密林山住部”:

部主住密林之山。

同时,说一切有部又分出8、“化地部”:

佛灭后三百年,有婆罗门名化地,出家得阿罗汉果,弟子相承,称化地部。

复由化地部分出9、“法藏部”:

法藏为目犍连弟子,此部师说总有经、律、阿毗达磨、明咒、菩萨本行事等五藏。

佛灭后三百年末,由说一切有部又分出10“饮光部”:

又作善岁部,饮光即迦叶波,乃部主之姓。

佛灭后四百年初,说一切有部复分出11、“经量部”:

又作说转部,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凡所援据,以经为证,并自称是以庆喜为师。

是为上座十一部。

笔者亦有一颂加以概括:

有部雪山犊子部,法上贤胄密林山,正量化地及法藏,饮光经量为十一。

以上大众九部与上座十一部,合称名为“二十部派”佛教。

此诸部派佛教,依《阿含》思想,多执有说,认为人我虽无,而法我是有。

如与世亲基本同时的诃梨跋摩,在其名著《成实论》卷二中,以十个问题来归纳部派各家的根本主张:

1、于三世中,过去未来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