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054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8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docx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

仓储有害生物防治

——病害部分

兀旭辉

海南大学环植学院植物病理教研室

zhibao2005@

内容简介

“仓储病害基础”,即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原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植物病害的防治。

“主要仓储病害”,即水果、蔬菜、粮食、油料等病害及其防治。

第一章仓储病害基础知识

仓储病害的定义、病因及特点

仓储病害发生规律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

仓储病害的防治

第一节仓储病害的定义、病因及特点

一、仓储病害定义

指仓储物在仓储过程中发生、传播、蔓延的病害,包括田间已被侵染,但尚无明显症状,混进贮运过程中才发病或继续危害的病害。

二、仓储病害的病因

非侵染性病害:

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病害,不能传染。

侵染性病害:

生物病因引起的病害,能传染。

1.非侵染性病害病因

温度不适

营养失调

有害气体中毒(二氧化碳、二氧气硫、乙烯)

水分关系失调

低温伤害

果蔬等农产品都有一个能忍受的最低极限温度,果蔬产品贮藏在低于这个温度的条件下就会产生生理病变叫低温伤害(lowtemperatureinjury)。

高温伤害

果蔬等农产品都有各自可忍受的最高温度,超过最高温度而对储藏物造成的伤害,称为热伤(heatinjury)。

营养失调

指使仓储物在仓储期间生理失去平衡而致病,不是指使其抗病性降低而有利于病原菌侵染。

有害气体中毒

二氧气碳(氧缺乏)中毒

当仓储环境中氧浓度低于2%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时,果蔬等仓储物就会出现风味品质恶化。

表皮凹陷和产生褐色斑点。

如某些苹果品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出现“褐心”。

柑橘果实出现浮肿,果肉变苦;草莓表面出现水渍状,果色变褐,番茄表皮凹陷,出现白点并逐步变褐,果实变软,迅速坏死,并有浓厚的酒味;叶类菜出现生理萎蔫,细胞失去膨压,水分渗透到细胞间隙,呈现水浸状;蒜薹开始出现小黄斑,逐渐扩展下陷呈不规则的圆坑,进而软化和断薹。

二氧化碳过多易导致镰刀菌(Fusarium)滋生,如香蕉贮运中常因此引起大量腐烂。

二氧化硫毒害

SO2通常作为一种杀菌剂被广泛地用于水果蔬菜的采后仓储,如库房消毒、熏蒸杀菌或浸渍包装箱内纸板防腐。

浆果类易受害。

但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果实中毒。

被伤害的细胞内淀粉粒减少,干扰细胞质的生理作用,破坏叶绿素,使组织发白。

乙烯毒害

乙烯是一种催熟激素,能增加呼吸强度,促进水解淀粉、糖类和代谢过程,加速果实成熟和衰老,被用做果实(西红柿、香蕉等)的催熟剂。

乙烯使用不当,会出现中毒,表现为果色变暗,失去光泽,出现斑块,并软化腐败。

与冷害相似。

水份关系失常

常见症状为裂果;空心或水心;果肉收缩变干。

如:

马铃薯空心病往往由于雨水或灌溉过多,使块茎含水量激增,以致淀粉转化为糖,逐成空心。

柑桔枯水病的果实,果皮生长较快,大量营养物质转化为CO2与糖,水分有将营养物质由果肉向果皮运输的趋势,以致内部发干衰败。

连续阴雨之后骤然转晴而阳光十分强烈,则荔枝果实常易开裂。

2.侵染性病害病因

植物病原菌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其它病原生物

2.1植物病原菌物

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它们一般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营养体通常是丝状且有分枝的结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通常进行营养吸收的生物。

英文拉丁固定词尾

界Kingdom无

门Phylum(-mycota)

亚门Sub--(-mycotina)

纲Class(-mycetes)

亚纲Subclass(-mycetidea)

目Order(-ales)

科Family(-aceae)

属Genas无

种Species无

采用林耐提出的拉丁双名法。

属名+种名+(最初定名人)最终定名人

Pseudoperonospracubensis(Berk.etCurt.)Rostov.

原生动物界:

根肿菌门

假菌界:

卵菌门

真菌界:

壶菌门

接合菌门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半知菌类

赤霉属(Gibberella)

子囊壳单生或群生在肉质的子座上,子囊壳壁蓝色或紫色。

子囊棒状有柄。

子囊孢子多胞纺缍形,2~3个隔膜,无色。

无性世代为镰刀菌属Fusarium。

小丛壳属(Glomerella)

子囊壳小,球形,半埋生在子座内;子囊棍棒状,无侧丝;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长椭圆形,稍弯曲。

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很少发生,无性世代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曲霉属(Aspergillus)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膨大成球形,上面着生1~2层放射状分布的瓶状小梗,分生孢子聚集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呈头状。

分生孢子球形、单孢。

●大多腐生,有些种可用于发酵,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

有的引起植物果实霉变、腐烂。

丛梗孢属(Monilia)

●分生孢子梗二叉状或不规则分枝,无色;芽生串孢型的分生孢子椭圆形至长卵圆形,单细胞,孢子链呈念珠状。

●仁果丛梗孢(M.fructigena)引起苹果、梨等仁果类的果实褐腐病。

葡萄孢属(Botrytis)

●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细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许多小梗;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黑星孢属(Fusicladium)

●分生孢子梗黑褐色,顶端着生分生孢子,脱落后有明显的孢子痕,梗的生长尖上又可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广梭形,基部平截,l~2个细胞,深褐色。

黑星菌属Venturia无性时期。

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分生孢子5细胞,真隔膜,两端细胞无色,中间橄榄褐色,顶生附属丝2根以上。

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分生孢子器内产生两种分生孢子:

甲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单细胞,能萌发;乙型分生孢子线形,一端弯曲呈钩状,不能萌发。

色二孢属(Diplodia)

分生孢子器散生或集生;分生孢子初时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或卯圆形,成熟后转变为双细胞,深褐色至黑色。

2.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单细胞生物。

包括细菌、菌原体、放线菌。

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是腐生的或自养性的。

薄壁菌门(PhylumGracilicutes)细胞壁厚度为7-8nm,含肽聚糖8-10%,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球形、卵圆形、短杆形、丝状或螺旋形。

裂殖,少数芽殖。

大多数有鞭毛,少数可滑行或不运动。

厚壁菌门(PhylumFirmicutes)细胞壁厚度10-50nm,含肽聚糖约50%—80%,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有球状、杆状、丝状或分枝丝状等,裂殖,少数可产生内生孢子(称为芽孢)或外生孢子(称分生孢子)。

无壁菌门(PhylumTenericutes)又称柔壁菌门,没有细胞壁,只有厚约8-11nm的原生质膜,不含肽聚糖,菌体以球形或椭圆形为主,但形状多变而不固定,哑铃状或分枝状的均有。

芽殖、断裂或裂殖。

没有鞭毛,对营养要求苛刻,对四环素类敏感。

疵壁菌门(PhylumMendosicutes)为原细菌或古细菌,细胞壁中不含肽聚糖,有的种类可以生活在高盐分(12%以上)和高温(55—85℃)的环境中,或高度还原的条件下(如产甲烷细菌)。

布克氏菌属(Burkholderia):

多根鞭毛极生,革兰氏反应阴性。

3.其它仓储病原生物

线虫

植生滴虫

三、仓储病害发生的特点

病原生物主要是菌物与细菌

伤害经常是病害发生的前提

大多数的仓储病害是来自田间的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界限不明显

复合侵染具有重要的地位

果蔬采后的病原菌毒素污染问题较严重

1.病原生物主要是菌物与细菌

水果类产品多呈酸性,不宜细菌生长,因而水果仓储期间的腐烂几乎全由真菌引起。

蔬菜腐烂多与细菌有关。

病毒病害有明显的特征,采后易被剔除;没有显示症状的产品则由于在贮藏环境下缺乏传播的媒介,并且发病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仓储阶段很难发病。

仓储农产品一般经过严格的清洗和包装等处理,产品远离土壤,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存基本上离不开土壤,故而采后线虫病害并不多见。

2.伤害经常是病害发生的前提

果蔬产品采后的各种处理都易造成伤口。

伤口的存在使病原菌的侵入更加容易,即使是可以直接侵入寄主的大多数病原真菌,有了伤口后侵入也会更加容易。

伤夷菌的侵入不能没有伤口。

柑桔青绿霉病、酸腐病等。

3.大多数的仓储病害是来自田间的

病原菌侵染较晚,一时因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合而未发病,貌似正常。

如荔枝霜疫病。

病原菌有潜伏侵染或被抑侵染的特性,病原菌侵入很早,因各种原因,长期潜伏在内,直到环境适宜或产品成熟才发病。

如芒果或香蕉炭疽病、番茄灰霉病。

病原菌在田间侵入很早,但病程长,到贮藏后陆续发病,产品内部被破坏。

如柑桔黑腐病、苹果霉心病。

生理病害也有不少是源于田间。

例如苹果苦痘病,主要是因施肥不当或土壤过碱,使果实内氮钙比值过大造成的。

4.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界限不明显

仓储阶段,果蔬产品上截然分明的生理病害是有的,例如苹果褐烫病、苦痘病、柑桔褐斑病、梨黑心病、大白菜干烧心等。

被害初期的症状容易识别,但这一时间很短,不久就被病原菌侵入而成为传染性病害,或者被一些腐生菌腐生,加速了败坏,以致症状难辨。

微小的擦伤或磨损,肉眼不易看清,只有当病原菌侵入发病后才知道。

例如柑桔青、绿霉病菌只能从伤口入侵,不能直接侵入果皮。

5.复合侵染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个侵入的病原菌一般要求有较强的致病能力,它们能够直接侵入或通过伤口或孔口侵入。

第二次侵入的病原菌往往腐生性较强,或是致病力非常弱的病原菌,它们需要在寄主的抗病能力被破坏后才能成功的侵入。

第二次侵入者的破坏能力往往超过第一个侵入的病原菌,它们能够大大加速产品的腐败。

如番石榴发生炭疽病后,常被可可球二孢侵入发生焦腐病;花椰菜上常见软腐细菌在细菌黑斑病菌侵入后而再侵入。

果蔬采后的病原菌毒素污染问题较严重

病原菌毒素是病原菌赖以成功侵入寄主的重要手段。

毒素不但对寄主具有生理活性,对人和其他动物也能产生一定的伤害。

贮粮中真菌毒素污染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黄曲霉、麦角菌、镰刀菌等的污染对人畜健康有很大影响。

农产品仓储中可产生毒素的真菌包括Aspergillusspp.,Penicilliumspp.,Fusariumspp.等。

第二节仓储病害发生规律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

仓储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果蔬采后生理变化

一、仓储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病害循环

影响病害发展的因素

1.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田间无症状,但已被侵染的果蔬产品;

产品上污染的带菌土壤或病原菌;

混进仓库的已发病的果蔬产品;

广泛分布在仓库及工具上的某些腐生菌或弱寄生菌。

2.病害循环

病害循环又称为侵染循环(InfectionCycle),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病的整个过程。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病原物如何渡过作物休耕期或休眠期

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如何从越冬越夏场所到达寄主表面

初侵染与再侵染:

病原物如何侵染植物并进一步在植物群体中扩大危害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就是在寄主作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在什么场所、以什么方式渡过寄主休眠期而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

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一般就是田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

休眠体:

以休眠孢子,菌核、子座,冬孢子卵孢子,或以种子混在寄主种子中

腐生:

残体、土壤(寄居或习居菌)中

寄生:

田间病株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

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

以虫瘿、种子、菌核、冬孢子、卵孢子,菌丝体等形式存在。

病株残体:

病残组织在土壤中。

田间病株:

各种方式潜伏或连续侵染田间植株或其它野生寄主;活体寄生物。

土壤:

休眠体,腐生(寄居或习居)

粪肥:

随残体混入肥料中,小麦腥黑穗病菌可经过动物消化道而不死亡。

仓库及各种仓储运输工具

病原物的田间传播

气流传播:

真菌孢子质轻量大,易随风传播;风引起植株的接触传病。

雨水和流水传播:

细菌、真菌中的鞭毛菌及许多半知菌都通过雨水及流水传播。

生物介体(昆虫)传播:

包括昆虫、螨、线虫及其它动物等;如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玉米啮叶甲(玉米萎蔫病菌),昆虫(病毒),鸟类(寄生性种子)。

土壤与肥料传播:

沾附、携带、运输

人为传播:

种苗流动、农产品及包装材料以及农事操作等。

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病原物的仓储传播

接触传播: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传播途径。

震动传播:

果蔬产品采处理过程复杂,造成的震动能引起病原菌孢子大量飞散。

昆虫传播:

不同于田间病毒病的昆虫传播;由于果实腐烂易引起昆虫滋生,再由昆虫沾带到健康的产品上。

土壤传播:

特别是蔬菜产品,采后难处理干净,表面粘附的土壤常带有病原菌。

水滴传播:

产品在包装袋内贮藏,由于产品进行呼吸而导至大量水滴凝结,多时流动传播病原菌。

初侵染(primaryinfection)与再侵染(secondaryinfection)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disease)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disease)

针对采后病害:

田间再侵染的多少与仓储后再侵染的情况并无相关性,往往与病原菌产孢量的多少,产品的成熟度、仓储时的环境条件及仓储期的长短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如:

黄瓜疫病在田间再侵染频繁,但在贮运期,由于贮运期不长及产品表面较干燥,因而再侵染不多;

柑桔褐色蒂腐病,采后也基本上没有再侵染,因为病原菌产生孢子较晚且贮藏环境下不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

荔枝霜疫霉病,由于发病温度较低、采前采后湿度较易满足、病害潜育期短,不论采前采后,其再侵染都比较频繁。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接触开始,到侵入寄主植物并在其体内繁殖和扩展,最终发生致病作用并显示出可见症状的过程。

也就是指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通常将它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阶段。

侵入前期:

指是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范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接触指病原物在侵入寄主之前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

几分钟至几个小时,有的长达数月(如多年生的木本植物,马铃薯的块茎等的病原物)。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建立寄生关系。

病原物的侵入方式

主动侵入:

菌物以芽管、菌丝、根状菌索,线虫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的方式称为主动侵入。

被动侵入:

植物病原细菌及植物病毒等只能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的侵入的方式称为被动侵入。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

直接侵入:

指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

大多数菌物是以孢子萌发形成芽管或以菌丝从表皮直接侵入。

线虫及寄生植物的侵入等。

自然孔口侵入:

植物的许多自然孔口如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等,都可能是病原物侵入的途径,尤其是以气孔最为重要。

菌物及细菌都可从自然孔口侵入。

伤口侵入:

从微伤口或介体昆虫危害所造成的伤口侵入。

菌物的芽管、菌丝及细菌等,病毒只能从伤口侵入。

侵染时间与侵染剂量

侵染时间:

几分钟至几小时,不超过24小时。

侵染剂量:

侵入所需的病原物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infectiondosage)。

浸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寄主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

侵染叶片的菌物,有的以单个孢子就能引起侵染。

麦锈菌只需1个夏孢子,小麦赤霉菌则需10000孢子/毫升;白叶枯菌需高于108个菌体/毫升,烟草花叶病毒需104~105个粒体/病斑。

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病原物的侵入和环境条件有关,其中以湿度和温度的关系最大。

在一定范围内,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则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真菌,由于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因而光照也可影响病原菌的侵入。

如禾本科植物的气孔在黑暗条件下是完全关闭的,锈菌接种时需一定光照。

潜育期:

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开始出现的时期

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不一,一般10天左右。

潜育期的长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

病原物侵入以后,几乎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

局部侵染(localinfection):

病原物侵入寄主细胞后,仅在侵染点周围的局部细胞中扩展。

多数病害属于局部侵染。

如:

形成各种各样的病斑。

系统侵染(systemicinfection):

病原物从侵入点开始,逐渐扩展到寄主植物体内的大部分细胞和组织,使大部分器官和组织都带有这种病原物。

如枯黄萎病、青枯病、玉米丝黑穗病等。

贮运病害基本没有系统侵染的。

潜伏侵染(latentinfection):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在寄主体内潜伏,并不立即表现症状,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或寄主的特定发育阶段(如成熟)才表现症状。

现在多数叫被抑侵染(Quiescentinfection),如南方水果的炭疽病。

症状隐蔽(maskedsymptom):

植物被病原物侵入后一般表现症状。

但在某些条件下,如高温或低温,症状暂时消失,条件适宜又可再表现。

如:

棉花黄萎病、蔬菜病毒病。

发病期:

寄主开始出现症状以后的时期。

菌物病害开始在发病部位产生孢子,细菌性病害则可在病部出现细菌的“菌脓”。

开始大量产生新的病原菌个体。

3.影响仓储病害发生的因素

储前因素

菌源数量

仓储条件

寄主因素

寄主病原互作因素

菌源数量

侵染的建立依赖于一定数量的菌源基数,单个的菌体很难完成成功的侵染;结合其它的因素如伤口及田间发病的天气情况;田间感染率。

仓储条件

成功的侵染只是病原菌致病的第一个阶段,还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其定殖和扩展。

这些条件包括:

温度、湿度、营养情况、pH、其它环境条件、

温度

大多数贮运期病原菌生长适温为20-25℃,有些稍高或稍低;生长温度与孢子萌发温度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

不同种类病菌乃至不同菌株间差异明显。

贮运温度与最适温度相差越大,病菌生长、萌发和病害潜育期越长。

病原菌能够忍耐的最低温度有很大差异。

不同种类、不同菌株、同一病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都有可能大不相同。

湿度

高湿条件可以防止果蔬产品失水和失重,但同时也有利于病原菌的发展。

不同果蔬适宜贮藏的湿度各不相同,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寄主因素

酸度(pH)

生长刺激因子

果实成熟度

乙烯的影响

酸度(pH)

多数水果的酸度较低(pH<5),因而它们对细菌具备良好的抗性,但却有利于真菌在仓储阶段发展。

多数蔬菜的根、块茎、茎及叶的酸度相对高些(4.5~7.0),因而易受软腐细菌的侵袭。

果菜类,如番茄、圆椒及瓜类中,细菌性腐烂也是较常见的。

番茄中软腐病斑中的pH较高(pH>5.0),而周围健康组织的pH值较低(pH=4.3~4.5),说明细菌具备一种对环境的缓冲能力,使得它们的生长以及分泌的酶在一定程度下不受环境的影响。

生长刺激因子

寄主组织的特定化合物能够刺激病原菌的生长、孢子萌发等过程,并因此影响寄主的感病能力。

果实成熟度

果蔬产品对采后病原菌的敏感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收时的成熟度,并且随着成熟度的进一步提高而逐渐增强。

成熟果实易受伤害,往往是易感病的一个前提。

但在通常情况下,感病性与对损伤的敏感性并无必然的相关性,而与酸度、营养状况等有关。

果蔬产品内丰富的营养为病原菌果胶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细胞壁对果胶酶的敏感性增强;组织内对病菌及其酶有害的化合物浓度随着成熟下降;组织内营养组分的变化。

乙烯的影响

乙烯能够促进产品成熟,但也能降低产品的抗病性。

乙烯在离体条件下可促进某些病原菌如柑桔蒂腐病菌(Diplodianatalensis)的生长。

乙烯同样可以大幅度促进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的活性,从而导致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增强。

用酶活抑制剂及乙烯抑制剂处理可减轻病害。

乙烯还能够诱导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p.)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

寄主病原互作因素

病原菌致病机制

分泌表皮及细胞壁降解酶

产生毒素致寄主细胞死亡

对寄主体内的抗菌物质进行解毒

能够成功地在寄主表面及组织内部定殖

寄主抗病机制

表皮

细胞壁降解酶抑制剂

抗菌化合物(预存的和诱导的)

植物保卫素

愈伤作用及寄主其它机械屏障作用

活性氧

病程相关蛋白

二、果蔬采后生理变化

呼吸作用

水分蒸腾

乙烯

钙在成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1.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植物的生活组织在许多复杂的酶系统参与下,经许多中间反应环节进行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有机物逐步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Aerobicrespiration)

无氧呼吸(Anaerobicrespiration)

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提供能量

提供原料

提供还原力

与植物的抗病性有关

果蔬在成熟衰老过程中的呼吸变化特点

呼吸漂移(RespiratoryDrift):

指果蔬产品在某一生命阶段中呼吸强度起伏变化的总趋势

跃变型呼吸(ClimactericRespiration):

指果实在幼嫩时呼吸强度较高,随着果实体积的增大,呼吸强度逐渐减弱,当果实进入后熟期,呼吸强度又显著上升,到充分后熟后达到最大,以后又随着进入衰老期而逐渐下降,具有这种呼吸变化的果实称为跃变型果实。

包括苹果、梨、桃、杏、李、番茄、西瓜、甜瓜、香蕉、芒果、石榴、番木瓜、鳄梨等。

非跃变型呼吸(NonclimactericRespiration):

指果实在幼嫩时呼吸强度较高,随着成熟和衰老的进行,呼吸强度逐渐降低,并维持一定的水平。

具有这种呼吸变化的果实称为非跃变型果实。

主要包括:

柑桔类、葡萄、樱桃、黄瓜、菠萝等。

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内部因素

种类:

叶菜类>果菜类>根菜类

品种:

早熟>晚熟

果实部位:

果皮>果肉,果柄>果顶,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发育年龄和成熟度:

幼龄时期呼吸强度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强度逐渐降低。

外部因素

温度(T):

-0.5~32℃范围内,呼吸强度系数Q10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对于冷寒敏感的产品,如番茄、辣椒、茄子,低温条件下(低于冷害临界温度)呼吸强度增高。

相对湿度(RH)RelativeHumidity:

低RH抑制呼吸

气体成分:

O2(21%)

1-16%随O2浓度增加,呼吸强度增加。

16-21%浓度的变化,对呼吸强度无多大影响。

<1%,果实会出现无氧呼吸。

CO2(0.03%):

0~10%,随CO2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降低,一般>5%时,就能起到抑制呼吸的效果,当CO2浓度过高时,也会产生无氧呼吸。

乙烯:

>0.1ppm,明显促进呼吸作用。

机械伤害和病虫伤害

伤呼吸:

由于伤害引起的呼吸强度的增加。

病虫伤害:

病原物或昆虫进入果蔬体内所增加的呼吸。

存在两方面原因:

①病原物或昆虫本身的呼吸作用;②果蔬对病原物或昆虫的防御反映而加强的呼吸。

化学药物

氰化物,氟化物抑制呼吸。

生长调节剂:

促进作用:

乙烯,脱落酸等。

抑制作用:

赤霉素,丙二酸等。

2.水分蒸腾

水分在果蔬体内的作用

使产品呈现坚挺,脆嫩的状态。

使产品具有光泽。

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紧实度。

从内部角度上说,水分参与代谢过程。

水分是细胞中许多反应发生的媒介。

热容量大,防止体温剧烈变化。

水分蒸腾的途径

幼嫩组织水分蒸腾

通过角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