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504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docx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含义和本质: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

(3)职能: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国家也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同时国家职能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

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与统治阶级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

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区别:

国体,即国家性质、国家的阶级本质。

它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联系:

国体和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并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政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必须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

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取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外来势力的影响,同样的国体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含义:

国家的管理形式也叫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国家的政体。

所谓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2)影响因素: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因素、发展程度等。

(3)分类:

①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

其主要表现是,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民主共和制成为资产阶级有效的管理国家的形式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外壳。

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②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议行合一,瑞士。

注意总统制与议会制(同为代议制,各有特色)

现代国家的

(1)含义:

国家结构形式就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2)分类:

当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复合制又包括联邦制和邦联两种形式。

单一制国家的主要特点是:

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统一的中央政府,只有一部宪法,在对外关系中是单一的主体。

联邦制国家的主要特点是:

联邦和其组成单位分别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制度以及各自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对外交往的国际法主体。

(3)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有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

(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5)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统一。

①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分割。

为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另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持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1) 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有跨国性、目的性、组织性和自主性。

(2) 国家组织可分为全球性与区域性、政府间与非政府间、一般性与专门性。

(3)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

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

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国际组织的消极作用:

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

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

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国体决定政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3)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含义

地位及原因

(1)含义: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内容:

含义+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特点

(1)含义: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民主与集中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只讲集中,不讲民主,是官僚主义的集中;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必然导致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

(3)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不只是立法机关,而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优越性

适合国情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实践证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坚持和完善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

(4)总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的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预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5)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6)联合国也有局限性。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7)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含义:

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着,是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地位)

(2)世贸组织的宗旨是: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通过实质性削减关税等措施,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

(3)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4)世贸组织的主要机构包括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及其下设的理事会、各专门委员会。

(5)作用:

世贸组织加强了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了国际分工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市场经济的普及,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换。

但是,世贸组织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也制约其作用的发挥。

 

 

(1)含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主要机构。

(2)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是:

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3)作用:

亚太经合组织推动了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各类委员会和秘书处。

(5)亚太经合组织通过独特的方式推进成员之间加强合作。

这些方式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