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879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8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docx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复习提要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含义:

P6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与世界观区别:

①世界观是朴素的、自发的、不系统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的问题,是以高度自觉的理性思维为基础,人们必须通过学习、培训才能掌握哲学的理论。

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P6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

一般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对世界的看法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会如何,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伦;反过来说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

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P8

1、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二者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是以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

3、其联系是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也不能取消具体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作用。

(“科学的科学”对吗?

为什么?

“科学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哲学的概括和总结。

他们认为,“科学的科学”包罗万象的,从而混淆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事实上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既相互区别,由相互联系的。

五、哲学基本问题:

P6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有两方面的内容:

①第一性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谁为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

它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同一性问题。

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怎样反映存在的问题。

它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③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

1、在理论上对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在实践上,它可以指导我们自觉的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而正确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六、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含义:

P6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2、凡是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创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第二节哲学基本派别和形态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含义:

1、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是肯定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有一个是第一性另一个是第二性的学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2、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思维和存在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含义及三种历史形态:

P8-9

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

1、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发展来的。

特点:

自发性,直观性和猜测性。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和原子的属性是世界的本原,也叫机械唯物主义。

它有三个严重缺陷:

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3、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作实践唯物主义),它是唯一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三、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其两种基本形态(或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的共同点和区别)

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决定物质,物质依赖精神。

1、主观唯心主义它们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导致唯我论。

2、客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是先于人类,先于事物的,客观精神产生了万事万物。

3、现代西方哲学A、现代西方哲学包括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B、其实质都是唯心主义;C、我们对它的态度都是批判的加以吸收。

(注意这里ABC三项是书中的内容。

四、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1、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片面夸大主观,这是它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主观唯心主义和经验论。

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理论;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

3、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是它产生和存在的阶级根源。

五、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的辩证法;2、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或马哲产生的历史条件)P3-5

1、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并走上历史舞台,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

3、19世纪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它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4、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或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1、在研究对象上,它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错误。

2、在内容上,它克服了旧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同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在阶级基础和社会作用上,它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学说;

4、它有两个显著特点:

①阶级性:

公然申明辨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②实践性:

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理论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8

1、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其革命性是指它是批判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和根本目的;

3、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选择)

1、现代科技革命深化和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2、现代科技革命取得的成果,证实、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3、现代科技提出的新问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P30-31

1、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发展来的。

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此“原子”非两千多年后道尔顿的科学意义是“原子”)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原子和原子的属性是物质;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A、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或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背!

)P32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

1、他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原则,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2、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它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是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区分了哲学意义与科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简答)P33

1、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通和特殊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2、其区别是:

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普遍本质的最高概括,是一般;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以具体物质形态特殊本质的概括,是个别,它随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其联系是:

物质结构理论为哲学物质范畴提供自然科学基础,哲学物质范畴为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P33-35

(一)运动范畴的含义:

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注意:

形而上学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观)(简答或选择)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谁也离不开谁。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运动也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包括什么是静止)

1、二者是对立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二者是统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是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是静中有动;

3、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特殊状态:

①一个事物相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②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的质的稳定性。

所以静止是相对的静止。

4、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动论和绝对主义,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其意义是:

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因为运动只有通过静止才能表现和测量出来,所以要承认相对静止;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也是物质分化的条件;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才能区分不同事物。

(四)、运动的规律性(事性发展的客观规律)(多选,简答)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是:

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客观性。

因此规律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P36-39

(一)时间、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1、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不可逆性(是单向前进的、是去而不返的)

2、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

三维性(任何物体都是有一定的体积,有一定的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的)

3、时间、空间是运动物质的基本形式。

(二)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客观的,是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物质运动在时、空中进行,时、空是特质物质运动的时、空,既没有脱离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空。

它们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把时、空看成是脱离物质运动的绝对存在物是形而上学。

(三)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

2、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具体特性的制约,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是有条件的,可变的,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发展的、可变的;

3、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夸大相对性,否认绝对性和客观性是唯心主义;夸大绝对性,否认相对性是形而上学。

(四)时间、空间的无限性(见教材P39,理解其内容即可)

第二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了的属性,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P41-43

(一)自然过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发展来的。

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从无生命物质、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二)社会过程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或者说劳动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作用)

1、劳动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必要,这是意识产生的客观基础;

2、劳动使猿手变为人手,又使猿脑变为人脑,这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3、劳动使语言得以产生,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意识最终形成;

4、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所以,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意识的本质P45-46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离开人脑不会产生意识,意识过程是以人脑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是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之上的精神反射活动。

(二)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或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来自于客观世界,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根源和原型。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①意识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②意识是受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对同一对象的反映会形成不同的意识,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也是由本身的曲折复杂性造成的,意识还能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的观念。

3、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主观特性是人脑的分泌物是庸俗唯物主义。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或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或意识的主观能动性)P47-48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3、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作用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4、意识能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二)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和途径(或如何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必须认识和遵守事物的客观规律;

2、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这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阻碍事物的发展。

3、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心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意义(或论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或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一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的意义)(背!

1、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不是统一于精神,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唯心主义一元论。

3、认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运动变化中的统一,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的。

其意义是:

1、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只有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2、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使社会主义取得成功。

3、我国正处于并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从这个实际出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成功的基础,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才会取得胜利。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对现代化建的意义。

P54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客观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其意义是: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中必须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既要遵循客观规律,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又要发挥大胆创新的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

2、既要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左倾”冒险主义,又要反对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和“右倾”保守主义。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P60-63

(一)什么是联系?

以及联系和区别的关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和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关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

其客观性是指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现实的联系。

(三)联系的普遍性

其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要求必须用整体性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四)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内部的联系和外部的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

二、联系的条件性P63

(一)什么是条件?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二)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由于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变化,条件和空间、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变化,所以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尊重条件,具体情况(条件)具体分析,有效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唯心主义。

三、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的一致性P64-65

系统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

其主要特征是:

1、整体性2、结构有序性3、内部结构趋向优化

两者的联系是:

系统是世界联系的普遍形式,是对辩证法的运用、丰富和证实。

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意义(或全局与局部的关系)P65-66

1、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2、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3、二者相互作用,整体支配和决定部分,部分也影响和反作用于整体。

其意义是:

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又要照顾局部利益,调动局部的积极性,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节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的实质P67

(一)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选择)

运动指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变化既可以是前进的,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

发展是指运动过程中前进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

(二)任何事物都是以过程而存在

过程是指事物产生成长和灭亡的历史,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过程,运动发展是普遍的,客观的,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每一个事物都是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阶段。

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及其意义(或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在书上本章的第三节里)P67-68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识别新旧事物只能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而不能以出现的时间先后为标准。

1、新事物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新事物优于旧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其意义是:

1、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2、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3、要发现新事物,支持新事物。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及分歧(或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P69-70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7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3、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焦点。

第三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了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P71

对立统一规律P72--80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P72

(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1、什么是矛盾以及辩证逻辑矛盾同形式逻辑矛盾的区别(简答)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区别:

逻辑矛盾是主观的,是因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逻辑错误,是在思维中必须避免和排除的;辨证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二者是有区别的。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的含义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简答或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