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741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一、填空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种。

2.像向日葵、辣椒等植物的身体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3.大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

4.像芫荽的根中间有(主根),主根上面有(侧根),这种根系为(直根系);有些植物如大葱的根像老人的胡须,各条根的粗细差不多,这样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5.用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会发现各类植物的根上有(根毛),它的作用就是(吸收水分)。

6.植物的根分为两大类(直根类)和(须根类)。

7.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8.植物的根越发达越多,它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9.用显微镜观察叶面,发现页面上有许多细孔,这就是叶子的(气孔)。

10.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中跑出,飞到空中,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1.叶子蒸腾的水分越多,根吸收的水分就(越多)。

11.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

12.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13.植物体内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做(筛管)。

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14.一朵完全花一般包括(雄蕊)、(雌蕊)、(花瓣)和(萼片)几部分。

二、简答

1.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好处?

答:

(1)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可以使周围的空气湿度加大,净化空气;

(2)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加快植物的根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

2.植物光合作用的好处是什么?

答:

(1)为植物制造了养料。

(2)为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氧气和养料。

3.什么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填空题第10题。

4.什么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

填空题第12题。

5.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答:

在植物的体内有许多导管,这些导管与根部、叶部的导管是相同的,植物就是用这些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6.对植物进行环割时为什么在切口的地方会膨大起来?

答:

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筛管,它是自上而下运输的,在树上把树皮环割,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积存在切口的上部,这个地方就会膨大起来。

7.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答:

植物的叶片表面有许多气孔,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从根吸收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气孔中跑出,飞到了空中,也就是说,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排出去的。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

填空题3456题。

9.植物根的作用是什么?

答:

填空题7题。

10.植物的花与果实有什么关系?

(果实是怎么形成的?

答:

花药上的细胞产生花粉粒,通过昆虫或者其他外力,使花粉落到了柱头上,花粉粒萌发的花粉管伸入胚珠,精子穿过花粉管,与卵细胞结合;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珠;子房和其他结构发育成果实。

11.果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

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这是果实的共同特征。

三、实验探究

实验一根的吸水实验

实验材料:

一株完好生长的植物、玻璃杯(或矿泉水瓶)、花生油(或棉花、胶塞、橡皮泥等)、水。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上花生油(或者用棉花、胶塞等)把杯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水面处做好标记。

4.把植物放在向阳处,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

玻璃杯中液面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

由于杯口已经密封,水分不会从杯口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是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实验二茎输导水分的实验

实验材料:

凤仙花、水、滴入几滴红墨水的水、矿泉水瓶、刀片

实验步骤:

1.剪取一枝凤仙花的枝条。

2.把凤仙花枝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将插好凤仙花枝条的矿泉水瓶放在强光下照射,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液体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再切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

看到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有被染红。

实验三茎输导养分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预先准备的一段长有瘤状物的树枝,了解茎有输导养分的作用。

实验步骤:

1.把生长健壮的树皮剥去一圈树皮,漏出木质部。

2.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上方的树皮逐渐膨大,形成了瘤状物。

实验结论:

这个实验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

剥去一圈树皮后,由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树皮就膨大起来,形成了瘤状物。

实验四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的叶片

实验器材:

显微镜、植物叶片切片

实验步骤:

1.将植物叶子切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2.将显微镜的物镜对准切片,调整显微镜反光镜。

3.调整螺旋使从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图像。

实验现象:

看到叶面上分布着许多有规律的小孔。

实验结论:

这些小孔是植物叶子的气孔,植物就是靠气孔进行蒸腾作用。

实验五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茎的构造

实验器材:

植物茎的切断、放大镜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将植物茎纵切成小段,切面要平整,再把植物茎横切成两段。

2.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再观察纵切面。

实验现象:

发现植物茎横切面有许多孔,再观察纵切面有许多小管子。

实验结论:

植物茎中有许多小管,这些管子是植物茎中的筛管,植物就是靠筛管输送水分和养分。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

一、填空题

1.我们观察北天星空时的方向是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我们观察南天的星空时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为很多区域,这些区域成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3.(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

这个星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了一个“M”形(或者W形),好像一位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4.(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这个星座中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5.冬天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它就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跨宝剑的威武(猎人)。

在他的两个肩膀、左脚和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这四颗星是识别这个星座的明显标志。

6.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要不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

二、简答题

1.通过观察,你发现冬季星空和秋季星空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1)秋季出现的主要星座逐渐西移。

(2)冬季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星座。

如猎户座等。

(3)北斗七星的星柄在秋季时指向西方,到了冬季星柄指向了北方。

2.从秋季到冬季,星空的变化有哪些规律?

(1)星座位置自东向西移动。

(2)北斗星柄指向按照顺时针移动。

3.秋季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几种方法找到回家的路?

(1)根据大熊座找到北斗星,然后找到北极星,确定北方。

(2)根据大树枝叶确定方向,枝叶茂密的一方是南方,相反的一方为北方。

4.北斗星柄指向与季节有什么关系?

答:

春季北斗星柄指东方,夏季指向南方,秋季指向西方,冬季指向北方。

口诀:

(季节)春夏秋冬,(指向)东南西北。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一、填空题

1.我知道木材的特点有:

有花纹、比较软、易燃烧、不导电、比较轻能浮在水面上等特征。

2.木墩上的环形花纹叫年轮,它记录了树木的年龄。

3.木材是天然材料材料,人们可以用木材做家具、建筑材料、工艺品、工业原料等。

4.我知道材料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两种。

5.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原始陶瓷制作距今约7000年。

陶瓷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的美誉。

7.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有很多优点,但是易碎,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8.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作书写材料。

9.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

二、简单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答:

如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比如塑料、玻璃、人造革等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2.木材的特点是什么?

(填空题第一题)

3.木材的用途有哪些?

(填空题第三题)

4.陶瓷有什么特点?

答:

陶瓷具有坚硬、易碎、不易燃烧不导电、耐腐蚀等特点。

5.金属有什么特点?

答:

铁、铜等金属具有坚硬、有延展性、导电、不易燃烧、易传热、易生锈不耐腐蚀等特点。

6.金属从哪里来?

答:

获取金属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来自金属矿产,对金属矿产进行开采、冶炼,获得金属,再经过金属加工得到金属物品;第二种是将回收来的旧金属进行冶炼、加工获得金属物品。

7.玻璃和塑料各有什么特点?

答:

玻璃具有质地坚硬、透明、易碎、易传热、不导电、耐腐蚀、不易燃烧等特点。

塑料具有质地较软、有一定的弹性、易变形、易燃烧、透明、不导电、耐腐蚀等特点。

五、解释现象

1.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可以使用干燥的木棍将其挑开。

答:

因为干燥的木棍具有不导电的性质,所以当发现电线落在地上的时候,用干燥的木棍将其挑开,可以防备触电。

2.很多输电设备用到陶瓷。

答:

因为陶瓷具有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所以用陶瓷材料做输电设备,不仅可以很好的预防触电,还能使设备耐用,延长使用年限。

3.电线多数是金属的。

答:

因为金属都有导电的特征,所以电线多使用金属材质。

六、实验探究

实验一实验名称:

木材特点实验

实验器材:

小木块、放大镜、小刀、水槽、连接电路材料、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2.记录现象:

方法

用放大镜看

用小刀刻

放在水槽中

放在酒精灯上烧

连接电路

特征

实验现象:

用放大镜观察会看到木材有花纹、用小刀很容易课上刻痕、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用酒精灯烧会燃烧、连接电路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

木材的特点是有花纹、比较软、比较轻、易燃烧、不导电。

实验二实验名称:

不同纸的吸水性

实验器材:

牛皮纸、有光纸、卫生纸、打印纸各一片,水槽

我的猜想:

各种纸的吸水性不一样,卫生纸的吸水性最强,油光纸吸水性最弱

实验步骤:

1.将水槽盛上适量的水。

2.将四中纸条同时放入水槽边缘并固定。

3.5分钟后观察吸水性。

实验现象:

按照吸水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卫生纸——打印纸——牛皮纸——油光纸

实验结论:

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能不同,越坚硬吸水性越差,越柔软吸水性越强。

实验三实验名称:

陶瓷的特性

实验器材:

陶瓷片、锤子、酒精灯、水槽、硫酸、连接电路材料、放大镜、滴管

实验步骤:

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2.记录现象:

方法

用放大镜看

用小刀刻

滴上几滴硫酸

放在水槽中

放在酒精灯上烧

连接电路

特征

实验现象:

用放大镜看到陶瓷表面光滑、用小刀刻坚硬很难刻上刻痕、滴上硫酸没有反应、放在水中下沉、用酒精灯点不燃、连接电路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

陶瓷表面光滑、坚硬、比较重,耐腐蚀、不易燃、不导电。

实验四实验名称:

金属特性

实验器材:

铁丝(铜丝、铝丝)、锤子、水槽、硫酸、电路材料、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2.记录现象:

方法

用小刀刻

滴上几滴硫酸

放在水槽中

放在酒精灯上烧

连接电路

特征

实验现象:

用小刀刻有刻痕但是坚硬,滴上硫酸冒泡、放在水中下沉、放在酒精灯上不燃烧、连接电路灯泡亮。

实验结论:

金属坚硬、不耐腐蚀、比较重,不易燃、导电。

实验五实验名称:

玻璃与塑料的特性

实验器材:

玻璃片、塑料片、酒精灯、锤子、硫酸、小刀、电路材料、滴管

实验步骤:

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2.记录现象:

方法

用小刀刻

滴上几滴硫酸

放在水槽中

放在酒精灯上烧

连接电路

玻璃特征

塑料特性

 

第四单元水循环

一、填空

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2.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3.使水蒸发得快一些的方法有(加热)、(空气流动)、(扩大蒸发面积)。

4.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如果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5.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6.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7.水在自然界里有(冰)、(水)和(水蒸气)三种不同的形态。

8.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

水的三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9.夜里,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

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受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10.水蒸气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逐步上升到(高空),由于高空的大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11.云和雾形成的相同点:

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的过程)。

云和雾形成的不同点:

云形成在(高空),雾形成在(低空)。

12.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大,大到云托不住的时候,就降落下来,在降落过程中,低空气温在(0℃以上)时,落下的就是雨;低空气温在(0℃以下)时,落下的就是雪。

13.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和植物上,形成霜。

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植物上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露。

二、简答题

1.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快一些?

(填空题第三题)

2.水蒸发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液态

答:

水的蒸发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人们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晾晒衣服、农民晾晒粮食、晒制食盐,但是蒸发也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灾难,比如旱灾的出现,水的蒸发可以导致湖泊河流的干涸,使土壤失去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土壤沙化。

3.什么是蒸发?

(填空题第一题)

4.什么是沸腾?

(填空题第四题)

5.什么是凝结?

(填空题第五题)

6.填写出右边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图:

7.云、雾、霜、露、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

地面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上升,

一部分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在地面上空遇冷凝结形成极小

的水滴,漂浮在低空,形成了雾;这些小水滴落在地面植物等上面聚集成较大的水滴,就形成了露;如果这时大气的温度较低,落在地面上的小水滴就会凝结固态,形成霜。

另一部分则继续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形成极小的水滴,漂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云块在风的作用下,在空中漂浮,小水滴会越聚越大,就会落到地面,这就是雨;如果小水滴在降落的过程地面的温度极低,就会变成固态,形成雪。

8.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

(1)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水的循环可以为人类提供了水源,供给人类生活、生产;下雨可以解决旱情,确保农作物丰收;冬天降雪可以净化空气,冻死病虫害。

(2)给人类带来的害处:

水的循环可以造成水灾,给人们带来生命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长时间降雨可以带来涝灾,影响农业生产;降雪和雾会影响交通;降霜可以冻死农作物,确保农作物丰收;冰雹毁坏农作物使人受到伤害。

9.画出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

(海洋小循环)(陆地小循环)

(海陆大循环)

三、实验探究

实验一实验名称:

水的蒸发与周围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

温度计、棉球、计时器

我的猜想:

水的蒸发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实验步骤:

(1)强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计入此时的温度。

(2)用面纱将液泡包住,并蘸上少许水。

(3)每隔1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做记录。

(4)观察记录数据分析。

实验现象:

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计的度数慢慢下降。

实验结论:

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实验二实验名称:

沸腾实验

实验器材: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千米,用带子围着赤道绕一圈,这条带子要有(4万)千米。

2.葡萄牙人(麦哲伦)首次在十六世纪进行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3.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地球,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

4.在地球仪表面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它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做(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中间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它把地球分为了(南北两个半球)。

5.根据地面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6.地球上有七大洲,即(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7.地球上有四个大洋,即: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8.地球内部有(火山喷发物)、(煤)、(石油)、(金属矿产)等。

9.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有(6400)千米。

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研究和探索。

10.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11.(地壳)是地球最外面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壳在地球的厚度不一样,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12.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度约(2900)千米,这一层温度为(1000——3000摄氏度),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

13.地幔下面是(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径约为(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这一层密度(很大),温度约为(4700℃)。

14.在地球上或者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由于地球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测量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15.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测量时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二、简答

1.古代人们对地球和宇宙有哪几种认识?

答:

天圆地方说、盖天说、浑天说、地心说和日心说。

2.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答:

(1)在海边看远处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逐渐看到船身。

(2)发生月食时,看到月亮上的黑色影子是弧形的。

(3)麦哲伦做的环球航行。

(4)人造卫星拍摄地球照片。

3.什么是地球仪(填空题3)

4.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各指示什么方向?

(填空题4)

5.列举地球上的五带、七大洲和五大洋名称。

(填空题5、6、7)

6.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哪几层?

每一层的大体结构特征是怎样的?

(填空题9、10、11、12、13)

7.什么是地球引力?

答:

地球就像磁铁一样对周围的物体存在着一种吸引力,这种力就叫地球引力。

8.什么是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测量力的仪器和单位各是什么?

答:

由于地球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测量重力的仪器是测力计,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9.怎样使用测力计?

答:

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测量时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三、填图题

四、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

地球引力实验

实验器材:

铁架台、细线、钩码、火柴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钩码吊在铁架台上,观察钩码是否会漂浮状?

2.用火柴将细线烧断,观察钩码掉落的位置和方向。

实验现象:

钩码吊在铁架台上时,钩码向下坠,不会向上或者一边倾斜、漂浮;当用火柴烧断细线后,钩码掉落在桌面。

实验结论:

有一种力将钩码吸引到地面上,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