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644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docx

有效教学整理终极版

一、辨析题

1.发展智力应该成为教学在智育方面的主要目标。

错误。

教学对智力发展实际能起的作用很有限,企图通过教学来使学生的智力获得大的发展,那是不现实的。

另外,智力虽然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和贡献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因此,虽然发展智力是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但是不宜过分强调此目标。

2.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在学生应知和能做上。

正确。

教学目标就是期望通过教学所获得的结果,教师通过教的行为预期学生在教学活动之后所达到的结果或者行为变化,也是教学活动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应该体现出学生应知和能做的事,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并且确定了教学评价的依据。

3.消极强化跟惩罚的性质一样,都是学生想回避的教学行为。

错误。

消极强化是指教师通过取消不愉快的刺激来激起学生的某种行为动力时采取的强化,这些刺激物都是学生企图避免的。

强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一种奖赏,是为了增加积极行为反应的概率,而惩罚是不能选择的,是为了抑制消极行为发生的概率。

4.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因此是教学设计的关注重点。

正确。

真正的教学结果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所以应该在预设生成关系中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而预设将是教学设计中可以把握而且必须保证的底线,教学设计是应该重点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

5.要让评价促进学习,教师应成为评价过程中关键信息用户。

错误。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决策者,任何决策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决策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学生必须成为评价信息的关键用户。

6.学习目标支配教学的全过程。

正确。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定了教学的方向,也是教学的灵魂,支配教学的全过程。

因此,教师准备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7.一切能够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错误。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但上述说法太泛化了,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8.促进学习的评价不是用结果作出判断,而是用于反馈。

正确。

促进学习评价主要不是用结果作出判断,而是用结果为改进提供支持,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证据的反馈和解释。

从而更有效的改善教学,同时分数、等级等结果性的评价对改

错误。

辅助教学行为是为主要教学行为服务的,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处理学生心理或教学情景中问题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间接的,或隐或显的,有些可以预先设计,而多数是生成性的。

目的是影响教学的效果,使教学有效。

所以它对教学结果是关键的。

10.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管理。

错误。

管理只是一种手段,而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最主要与教师有关。

教师的观念、专业水平等影响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因此,良好的教学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

11.确定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依据是教材。

错误。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12.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

错误。

课堂问题行为是违反课堂教学规则、妨碍及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过程或者是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既包括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也包括虽不影响他人,但影响自己的学习。

13.评价工具有形成性和终结性之分。

错误。

评价工具并没有形成性和终结性之分,区别不在于评价工具本身,而在与对于评价结果的运用。

促进学习的评价不是用结果做出判断,而是用结果为改进提供支持。

14.教学过程就是认知过程。

错误。

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

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主要表现在教学受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

教学同时也是一个情感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受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进行着各种情感活动,教学过程产生各种情感的结果。

所以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

15.合作学习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正确。

合作学习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小组之间的竞争,由教师来设置教学目标,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1.简述并且列举ABCD教学目标陈述法。

教学目标xxxx常见问题:

1)以教师为主体;2)用教育目的替代教学目标;3)有内容无行为;4)有行为无内容;5)目标过于琐碎。

ABCD教学目标xxxx:

(A)行为主体即学习者,行为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例如“学生应该„”。

(B)行为动机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

写出,列出,解决,背诵等。

(C)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如“根据地图”,“看完全文后”等。

(D)表现程度指学生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

“至少写出三种解题”,“完全无误”等。

2.简述有效提问的策略。

(按分值答题)

1)提出清楚的问题,(如果学生要去猜测你的问题,那就可能保持沉默,而不是你所期望的思考)2)提出后续问题,(学生的第一回答常是他认为你所期望的答案或所记的东西的机械复述)3)注意有等待时间,(学生需要时间来组织自己的答案,等待能让学生知道你需要他们的回答)4)随机提问,(避免总是选择举手的学生,这种做法向某些学生提供了不需思考的途径)5)创造一种支持冒险的气氛,(让学生知道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

6)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助于促进对主题的进一步探索)

10)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当面反馈。

3.如何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超前反应--学期开始之初;以法律为基础来制定;

与学生共同制订规则,或向学生做出清晰的解释;

清楚地叙述规则,不能用含糊的语言;

提供规则的原理,解释规则存在的原因;

以肯定方式xx规则,避免否定性表述;

规则要尽可能少,以五条为xx;

讨论规则的价值;

让学生做出承诺。

4.评价促进学习的关键在于哪里?

(还可以如此提问:

如何运用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1.教师能以评价作为依据调整教学,做出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改变或改善;

2.学生能运用评价主动管理和调节自己的学习。

对于教师要清晰的知道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我希望学生知道或学习什么,第二个学生适时在学习什么,第三个要帮助学生学习,我要做什么。

而5.简述有监管功能的教学的特征。

①明察秋毫。

随时保持对学生活动的警觉;②同时处理。

同时兼顾多种课堂活动;③保持教学进程的流畅;④维持团体的高度注意。

吸引和保持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责。

6.简述组织学生讨论的有效策略。

讨论有四个环节:

一是准备环节,教师要精确表述有待讨论的主题,合理分组,座位模式安排,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准备,使学生具备充分参与讨论的基本条件;二是启动环节,明确学生应承担的角色并对主题做简要的解释;三是实施环节,专心倾听,谨慎的做出反应,适时适量的介入讨论。

面临的问题时可以简短的做阶段性小结,特殊情况时也及时的予以处理。

四是结束环节,结束的时候对结果做梳理总结。

7.简述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及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因素:

①教师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的期望、教师的焦虑、教师的教学能力、教

师对学生的偏爱

②学生的因素:

学生学习的态度、学生的个性、学生的认知水平

③课题物理环境的因素

如何:

1)正确鉴定课堂气氛。

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建立正确的舆论与规范。

时刻把握班级风气的方向,重要的不是矫正,而是预先进行正面的培养。

3)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

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纽带,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4)抓典型、树榜样、立威信。

最有影响力的榜样——你和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和事。

5)妥善处理矛盾冲突。

6)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8.有效的反馈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反馈必须是清晰的,要告知分数、等级和表现的具体信息;反馈必须是及时的,间隔太久的反馈往往失去作用;反馈必须是持续的,教师必须给予评价结果,持续的给予反馈信息;反馈必须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有些反馈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来调整实现;反馈必须是准确的。

9.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体现了怎样的课程资源观?

首先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之一,教材的编写遵循了学生的发展特点,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态和表达形式,它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制的教学材料,是达成标准的辅助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10.简述课堂强化技术的主要策略和常用的强化技术。

主要策略有:

积极的强化和消极的强化。

积极强化是通过给予学生愉快的刺激物来激起学生某种行为动力的强化;消极强化是通过取消不愉快的刺激物来激起学生某种行为动力的强化。

常用强化技术:

1)语言强化2)非语言强化3)替代强化4)延迟强化5)局部强化6)符号强化

11.讲述的运用策略。

策略:

(1)语音准确,词语恰当,语流连贯,语速适中。

(2)依据讲述内容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

(3)运用“规则-例证-规则”程序。

(4)有意识地运用连接词。

(5)适时运用肢体语言,避免讲述的误用。

12.如何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

1.教与学是两种不同性质但又紧密联系的两种活动,主体不同;目标不同;活动形态不同;活动过程和活动方法不同;活动的时空范围不同。

2.学是教的依据,教依据于学:

学的规律;学的主体;学习风格;学生的认知结构。

3.教影响学,既有正向作用,也有制约作用。

4.教与学在时空上是部分重合的。

13.教学设计正向与反向的程序与不同之处。

正向设计:

内容驱动的教学设计。

遵循教材→教学→评价的程序,具体程序是:

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目标拟定,教学策略选定,教学媒体确定,评价。

反向设计:

目标驱动的教学设计,从目标出发,最终是从课程标准出发,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

遵循课程标准→评价设计→教学的程序,具体程序是:

课程标准,学习者分析,目标拟定,评价设计,教学策略选定,教学媒体确定,评价。

14.简述新型的评价文化确立的前提。

1、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适合于高质量的学习并用以促进这种学习。

2、教育评价不是一种精确的科学,因为评价所涉及的领域和结构是多维度的、复杂的。

3、教育评价依赖于清晰的标准。

4、教育评价应引出学生的最佳表现。

5、在教育评价中决定分数的不是正确答案的数量,而是任务完成的整体质量。

三、论述题

1.分析三大理论学派对教学的不同观点,请你谈谈对教学的看法。

(一)三大流派分别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

xx

(2)主要观点:

教学目标:

注重预期的教学行为结果,即所要达到的目的。

教学功能就在于控制和调节

环境以引起行为变化;

教学过程:

行为主义重视对行为的控制,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情境,提出应达

到的目标,经过训练、反馈和纠正性的补救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它倡导的就是程序教学方法。

认知主义:

(1)代表人物:

xx、xxxx

(2)主要观点:

教学目标:

它侧重智力的发展,认为学习的过程和本质不是像行为主义那样强调被动地

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是能在认知的活动当中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教学过程: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学生能够主动地形成各种认知结构,所以在教

学过程中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主动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把握这通话过程,即对他所认知的对象具有同化作用,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以结构化和意义化原则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尽可

能地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说服力的概念和原则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

人本主义:

(1)代表人物:

xx

(2)主要观点:

教学目标:

培养创造性和适应性的人是人本主义的主要目标

教学过程:

强调非指导性;(由于非指导性,所以无手段和方法)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上来讲,教师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

(二)对教学的看法

(2)教与学在理性思维中是可分的,教不同于学。

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

为。

(3)教的行为是教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学处于教学研究的边缘。

(4)教学即探究,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

师生间的关系——“交互主体的关系”,正是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之间的交往过程,构成了教学。

2.学习动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并阐述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基本要素:

(1)动机的内在需求

(2)动机的外在诱因(3)自我中介调节作用

(1)培养和激发内在需求。

行为动机源于个体的内在需求,内部关系状态需要形成和转化是有效

激发培养个体内在需求的主要途径,除了极少数的自然需求外,个体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的内在需求都是通过学习产生的,应该意识到学生动机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应当努力消除学生不合理的需求,个体需要的满足和激发是同时存在的,应该在满足学生低层次的需求的基础之上来激发学生高层次有关的需要,个体内在需求的激发还与行为目标认识,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行为目标。

(2)设置合理的外在诱因,外在诱因的设置和运用,比如奖惩、目标的设定。

(3)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自我调节就是自我修养,个人的意志品质的训练等。

自我调节是联结

和形成动机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的中介桥梁,这包括合理预期的调动,预期一定要合理,不能超出自己的预判。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就是自信心的提升,意志的磨练,反馈的运用等等

3.学习活动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1)学习主体:

学生年龄特征、已有认知结构、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

活动必须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2)学习目标:

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活动来达成。

(3)学习材料:

通常是教材。

它是基本的课程资源,教材的编写遵循了学生的发展特点,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4)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流程或程序,以及组织安排和空间的安排。

教师要事先规划好,确定组织学生的活动形式。

(5)活动成果:

它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习活动的质量。

4.分析课堂问题的成因,谈谈为什么在干预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干预应当针对行为而不是行为者本身?

有何有效策略?

一、分析课堂问题的成因

①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观念和专业水平,工作不负责任,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要求不连贯不统一,缺乏自

我批评精神和缺乏魄力,软弱。

②学生方面的原因

情绪的问题;年龄因素,性别因素,人格因素

③课堂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的形状、大小和布置,座位的摆放,设备和资料的有无和放置。

拥挤的教室会增加攻击性,学生坐的较远问题行为会增加,坐在教室后面或角落的学生容易分心。

二、为什么在干预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干预应当针对行为而不是行为者本身

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干预的时候要求对事不对人,只针对当下的问题行为做出干预,而不是针对行为者。

用客观而理性的方式来对待问题,减少情绪化所带来的矛盾。

多用我信息,少用你信息。

我信息。

积极的、与人为善的方式,包括三个部分:

对行为的描述,陈述该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这种行为如何影响自己。

你信息。

将原本应是对行为的干预变成了对行为实施者的指责,甚至是对行为实施者人格的指责,而这会导致学生的抵触和敌意。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

①提出清晰而明确的要求,使干预过程尽可能简短

②建立合理的干预层次

根据干预的破坏性程度排列干预手段,在尝试破坏性较小的手段之前不要使用破坏性较大的干预手段。

按照以下干预层次选择

注视——接近或触摸——提问——直接要求停止说话——与该学生进行辩论③对行为不对人

④保持xx和一致

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因时间、自己的心情或其它个人因素而随意实施干预。

考虑具体的情境和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实施情境化的干预。

⑤坚持到底5.如何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

并且举例说明师生关系所能够带来的教学的功效。

一、教与学的关系:

(1)教与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活动的主体、目标、形态不同、时空范围不同

①活动主体不同,教的活动主体是教师,而学的活动主体是学生;

②活动的直接目的不同,教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他人(学生)以及自身的发展,学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③活动形态不同,教的活动形态有呈示、传递、阐释等;学的活动形态主要有观察、阅读、思考等;

④由于活动形态不同,导致活动过程和活动方法也必然不同;

⑤活动时空范畴不同,一般而言,教的时空范畴较小,学是时空范畴较大,有教必有学,有学未必有教。

(2)学是教的依据。

①教必须通过学才能实现其目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只有在引起学的情况下才发生,没有学就没有教。

②教是为学服务的。

③教,是为了不教。

(3)教对学有着多方位的影响作用,教影响学,既有正向作用,也有制约作用。

①学常常需要教来引起、维持和促进。

②教有时对学产生消极的限制作用。

③教虽然从根本上来讲要以学为依据,但是又会反过来制约学。

(4)教与学在时空上是部分重合的。

在一定范围内,教与学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发生,甚至有可能同步进行。

二、师生关系的功效:

(1)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活动发生的前提和关系

(2)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3)师生关系对人格的发展起着直接的重要作用

(4)师生关系是满足情感需要的前提,是影响学校风气的重要因素

有效教学问题整理版

一、辨析题

1.发展智力应该成为教学在智育方面的主要目标。

2.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在学生应知和能做上。

3.消极强化跟惩罚的性质一样,都是学生想回避的教学行为。

4.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因此是教学设计的关注重点。

5.要让评价促进学习,教师应成为评价过程中关键信息用户。

6.学习目标支配教学的全过程。

7.一切能够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8.促进学习的评价不是用结果作出判断,而是用于反馈。

9.辅助教学行为是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结果并非关键。

10.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管理。

11.确定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依据是教材。

12.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

13.评价工具有形成性和终结性之分。

14.教学过程就是认知过程。

15.合作学习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并且列举ABCD教学目标陈述法。

2.简述有效提问的策略。

(按分值答题)

3.如何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4.评价促进学习的关键在于哪里?

(还可以如此提问:

如何运用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5.简述有监管功能的教学的特征。

6.简述组织学生讨论的有效策略。

7.简述影响课堂氛围的因素及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8.有效的反馈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9.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体现了怎样的课程资源观?

10.简述课堂强化技术的主要策略和常用的强化技术。

11.讲述的运用策略。

12.如何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

13.教学设计正向与反向的程序与不同之处。

14.简述新型的评价文化确立的前提。

三、论述题

1.分析三大理论学派对教学的不同观点,请你谈谈对教学的看法。

2.学习动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并阐述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学习活动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4.分析课堂问题的成因,谈谈为什么在干预课堂问题行为的时候干预应当针对行为而不是行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