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444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docx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

批准人:

年月日

灭火安全讲授教案

授课准备

题目:

灭火安全

目的:

通过学习,使同志们了解灭火作战中的安全常识,掌握火场紧急避险的方法,提高火场自救互救能力。

内容:

1.灭火安全常识

2.火场紧急避险

(1)危险因素

(2)注意事项

(3)情况处置

3.乘车(机)安全

4.宿营安全

方法:

课堂讲授,分班讨论;

时间:

4小时

地点:

教室

要求:

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

讲授实施

森林部队灭火作战是广大官兵直接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一种紧张、激烈的高危作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实践证明,造成灭火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灭火人员麻痹,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火场的潜在危险估计不足;对火行为的变化估计不足,指挥不当;对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估计不足,处置不力,但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加大研究和训练力度,提高官兵的避险能力,把战斗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同志们对火灾的了解较少,认为火灾没那么可怕,“水火无情”,请看示例)

一、灭火安全常识

(一)、危险环境

1、恶劣的天气条件:

10:

00---16:

00时段,尤其是午后,风大物燥,火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风向易变,火场烟尘大,能见度低,是扑救林火极其不利的时段和天气条件。

在防火期内,大风是最危险的天气条件。

2、不利的地形:

如陡坡、窄山脊线、窄谷(或狭窄草塘沟)、破碎特征的地形(一般指突起的山岩)、鞍壮山谷等。

会改变林火行为和种类,尤其是林火的蔓延速度。

都是极其危险的。

3、易燃可燃物:

火场周围可燃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影响着林火行为的变化。

尤其是阳面杂草和易燃灌丛地段,会突然增加林火的蔓延速度,改变林火燃烧方向,产生高强度的林火。

针叶幼林或可燃物垂直分布明显地段,地表火和树冠火同时发生,形成立体燃烧。

恶劣的天气条件、不利的地形和易燃物,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够成了灭火作战过程中极其危险的环境。

森林火灾发生在野外开放环境中,其燃烧过程受自然环境条件所制约,直接受到当地气象因子的综合作用而产生,一般由死的细小可燃物引燃,如杂草、碎叶、枯枝等。

能否着火取决于各气象因子的综合作用。

主要的气象因子是:

温度、降水、湿度、气压、日照、蒸发量、风向风速、连旱日数、云量云状。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气压分布不均引起,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气压梯度越大,风也越大,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主要因素之一,能加速可燃物水分蒸发变干,给火场输氧,使火烧得更旺更快,还能把火场上的热量输送到下风区,形成新的火场。

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大规模的、有规则的升降气流称为对流,它直接影响大气

层结的稳定性。

在近地面层和贴地面层中(距地表面30米以下)气流做小规模的、不规则的运动称为乱流或湍流,和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近地面层和贴地面层,也是对森林火灾影响最大的层次。

大气层结稳定则空气对流和乱流交换都比较弱、风小、蒸发不强、底层温度低、湿度大、不易着火;若大气层结不稳定,则情况相反,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特别是树冠火。

涡流——当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加大时,则气流在山脊背后番转,形成涡流,出现明显的逆向环流,风向不稳定,火蔓延方向较乱,是扑火危险区,风速大时,容易产生飞火。

使火势表现为跳跃式前进(1987、5、6大火中,马林林场)若山的坡度很大,风速不大时,气流越山后明显减弱,在北风坡会出现静风区。

火蔓延速度慢,火强度也较小,有时甚至会自行熄灭。

气流越过孤立山岗时,往往从两侧绕过,风绕过时的特征及对林火行为的影响主要决定山的坡度和风速的大小。

若风很大,绕过坡度很大的山时,气流在山的两侧分成两股,风向有明显变化并在山后一段距离内合并形成三股合一,风速变大。

若风小,此时在过火区中会保留一些未燃烧的“孤岛”。

若风大会出现相向排列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旋称“卡门涡阶”。

此时山后火行为复杂,可能出现多个火头,如果可燃物载量较大,高强度火易产生对流柱或火旋风,这是危险区域,部队应马上带出来。

⏹当盛行风横过山谷,由于本身的动力作用,山谷中可以形成局部环流,若盛行风已进入山谷,山谷风将加大风速甚至超过盛行风速。

⏹当盛行风沿谷的长方向吹,经过不同宽度地段时则狭窄处风速会突然加快称狭谷风。

这是扑火的危险地带,不能在这样地段堵截火头,也不能尾追火后,要提防气流和火头出山口时气流回灌,扑火人员受烟熏火烧。

这是山火迅速蔓延的渠道。

危险!

⏹若盛行风向不是沿谷的长方向吹,可发生“渠道效应”,地形作用使气流以沿谷的长方向吹。

扑火人员遇有长的山沟和谷地要注意风向变化。

当风越过山脊鞍形场时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作用而生成不同方向的旋风,风向风速都变化大。

形成鞍形场中的涡流带,常常造成扑火人员群死群伤。

山谷中的风除受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影响外,主要受局地环流和乱流交换引起的风的日变化。

风与火相互作用,形成复杂林火行为,易给扑火人员造成伤亡,扑火指战员要熟悉山谷风的日变化。

由于热力原因,白天形成谷风,风从谷底向山上吹;夜间形成山风,风从山上往山下吹,形成山区局地小环流。

通常大气越不稳定,谷风越强,大气越稳定山风越强;地形高度越大山谷风越强;南坡上的谷风比北坡强,夏季比冬季强。

谷风最大强度出现在山坡下部,而山风则出现在山坡上部。

一般日出约3n出现谷风,日落约2n—3n出现山风。

夜间谷地形成“冷湖”,坡地上形成“暖带”。

河谷风指河谷下游来风,沿河谷进入林区或山区。

因风受阻力小,风速加大,沿途河流分支,气流也分支,至使火场向河流两侧发展,向两边山上蔓延,形成“爪状火场”河谷风的存在不仅加强了火在河谷中蔓延速度,增大火势,并使火场保持上山火趋势(如87.5.6大火)。

(二)安全守则

1、灭火队员必须接受灭火安全培训。

2、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3、时刻保持畅通的通信连络。

4、灭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头盔、灭火服、防火手套和防火靴。

5、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林火伤亡事故高发时段的天气情况。

6、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7、注意火场的地形条件。

灭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8、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一旦陷入危险环境,要保持清醒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9、灭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三)指挥员安全职责

1、及时掌握火场天气情况。

2、对森火行为的发展做出正确预测和判断。

3、对火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充分的应急准备。

4、事先安排好撤离火场的路线。

5、密切注意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

6、时刻保持全方位的通信联络畅通。

7、及时掌握灭火队伍的行动和灭火进展情况。

做为一名灭火指挥员,在指挥灭火作战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灭火队员:

要建立避火安全区;只有在可能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直接灭火;不迎风扑打火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二、火场紧急避险

(一)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火线造成人体伤害的直接因素:

高温、一氧化碳中毒和浓烟窒息。

1、高温伤害

主要是指热烤和烧伤。

据研究,当气温高于28摄氏度,绝对湿度大于30百帕,人就会感到闷热。

如果在45摄氏度饱和湿空气中停留1小时,就会发生中暑昏迷。

高温会引起灭火人员大量出汗,在极端高温条件下,每小时可消耗2升水分。

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或热辐射使体温升高2摄氏度,就可能产生中暑现象,危及人身安全。

灭火人员在火焰烧伤中失去战斗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热负荷过度。

热负荷过度类似中暑,但发生的时间过程要短得多。

有关研究表明,当火焰温度为1000摄氏度时人可以有8秒的挣扎时间,最少有9。

5秒的活动时间,一般的森林火灾温度在800摄氏度左右,以百米的速度(5米/秒)冲越火线,可以跑出74。

5米。

2、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燃烧不完全的一种产物。

它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其危害程度依停留时间和浓度而定。

森林火灾中,每公斤可燃物可产生10至250克一氧化碳,暗火产生的一氧化碳比明火要大10倍,扑救森林火灾时,灭火人员如长时间在高温和浓烟状态下工作,可能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头痛、胸闷、肌肉无力、心悸、皮肤青紫、神志不清、昏迷。

一般中毒,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政党状态,严惩的可导致死亡。

3、烟尘窒息

林火产生的烟尘对灭火人员的生命威胁极大,它常使人迷失方向,判别不清逃生路线,造成呼吸困难,往往因浓烟将人呛倒而被火烧伤烧死。

呼吸高温浓烟会使喉管、水肿,使人窒息死亡。

(二)及注意事项

1、对林火行为的判断失误。

2、顺风逃生。

3、迎火扑打火头。

4、在草甸、杂灌中避火。

5、对地形条件认识不清,没有建立避火安全区。

6、浓涸熏呛和高温烤灼。

7、灭火队员过度疲劳。

8、对小火掉以轻心。

9、对林火极度恐惧,惊惶失措。

10、火烧木、乱石砸伤。

(三)情况处置

灭火队员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避免伤亡。

(一)预设安全区域

1、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2、是要清除地表可燃物;3、是在展开前要将开设避险区域及相关注意事项通知灭火人员;4、是派出观察哨,及时通报火场发展态势。

(二)避开危险火环境

特指在接近火线过程中,指挥员根据对火情、气象、地形和植被的判断,发现接近地区存在安全隐患时,选择安全区域休整、重新选择路线或突破口、变换灭火方式等,避开危险环境,灭火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指挥员判断要准确。

(三)转移避险

灭火行动展开后,因气象条件,可燃物的变化,火场瞬间燃烧剧烈,对灭火人员构成威胁时,或在灭火人员接近火场途中,误入危险区域时,要快速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域。

此时,指挥员要因时因势,机断行事,派出观察员对林火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点火避险

1、点顺风火避险

如没有天然依托条件,或虽有依托条件,但不具备点烧迎面火的时间和距离时,迅速点顺风火,并顺势进入火烧迹地内避险。

点顺风火时,一是距大火到来的实际时间较长,且火烧迹地表温度较低时,可顺风卧倒;二是用衣服蒙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将携带水洒到避险人员的头部和身上;三是如时间紧迫,应采取蹲姿,背部朝向迎风一侧;四是避险人员要相对集中在火烧迹地中央偏前位置,按倒三角形排列。

2、点迎面火避险

当火场情况突然发生变化,灭火人员无法按作战方案实施灭火行动,林火对人员构成威胁,且无安全避险区域时,可就附近依托道路、河流、农田、植被稀少的林地等有利地形,有组织地点烧迎面火,人员跟进至火烧迹地内避险的方法。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迅速完成点烧;二是进入火烧迹地避险,要用衣服蒙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将携带水洒到避险人员的头部和身上;三是采取顺风蹲姿,避险队形根据火烧迹地形状而定。

(五)利用有利地形避险

当林火威胁人身安全,无法实施点火解围时,灭火人员为保存生命安全,有利用附近河流、湖泊、沼泽、耕地、沙石裸露地带、火前方下坡无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等有利地形避险的一种方法。

采用上述方法避险时,一是尽可能选择相对湿润、无植被或植被稀少位置卧倒;二是避险人员要相对分散,不宜过于集中;三是不宜选择细小可燃物密集地域;四是推行易燃装备应放置在距离人员较远的下风位置。

(六)冲越火线避险

当灭火被林火包围,来为及实施点火解围,无有利地形避险,叵坡上,林火遇险时,采取强行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骨避险。

冲越火线时,一是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植被相对稀疏、火强度较弱、火墙较窄的火线冲越;二是将易燃物资扔出避险人员最大距离,用衣服蒙住头部,采取跳跃姿势,一口气冲过火线。

穿过火线后,立即将燃烧的衣物脱下。

周围有水源的情况下,先将衣物浸湿,尔后再护住头部等部位,迅速冲越火线;三是携带风力灭火机冲越火线时,集中风力灭火机,用强风顶压火锋的同时,用风力灭火机对人头部进行冷却降温;四是进入火烧迹地内,迅速逆风蹲下,用湿毛巾捂及住口鼻。

(七)脱衣避险

在紧急避险过程中,当火烧至灭火队员衣服时,应实施脱衣避险。

1、单人自救;2、双人互救;3、三人协同。

(八)卧倒避险

当情况特别紧急,无法实施点火解围和冲越火线避险时,就地卧倒避险。

非不得以的情况下,原则上一般不采取此避险方法。

卧倒避险时,一是要选择植被相对稀少、地形相对平坦的迎风地带卧倒。

二是如有遮蔽物,要充分利用遮蔽物遮蔽火锋。

如无遮蔽物应迅速选择低洼、潮湿或易燃物少的地带,用手扒坑,将脸部贴近地面,尽量减少皮肤裸露;三是尽可能用携带水把衣服浸湿蒙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将水喷洒在避险人员身体上和地被物上;四是卧倒时要尽量远离无法启动的风力灭火机和油桶等易燃物品,或将易燃物资扔出避险人员最大距离;五是将双手放在胸前,顺风向卧倒;六是地势比较开阔,避险人员要集中呈倒三角形排列,如选择地域面积小,可分散实施,必要时身体可以叠压;七是等火过后立即起立,视情处置。

(九)使用防护器材避险

三、乘机安全

一、登机程序

登机时,有一名指挥员和电台人员首先登机。

班登机时,班长在前,副班长在后,战士按队伍顺序以机门垂直方向登机,班长上机后,要负责把携带的装备、物品摆放整齐牢固,要做到安全可靠,要把灭火机具、燃料等放在机舱后面,宿营装备、食品等放在机舱中部,装备物品上机时,应采取传递方式为好。

二、登机安全

1、任何人都不准抢上抢下,防止碰伤人和飞机。

2、任何人都不准靠近尾桨,防止伤人。

3、不准靠近驾驶仓行走,防止碰坏飞机测速器导管。

4、不准乱摸乱动,防止事故。

5、登机后不准随意走动。

6、机仓内禁止吸烟,防止火灾。

7、在指挥员下达离机命令前,不准离机。

三、注意事项

1、登机时要系好头盔和帽带,如果没有带将头盔和帽子拿在手中。

2、如果所要乘的飞机是贝尔型等小型飞机时,应低头接近飞机,因为这种飞机旋桨比较低。

3、当飞机,在飞行中出现故障时,不要紧张,听从机组人员指挥。

四、离机安全

1、当飞机到达目的地后,听到指挥员的离机命令或看到离机手式后,按照先后顺序安全离机。

2、后离机人员,应在离机前先把装备物品用传递在方式传到机舱门口,先下机人员应在机下也用同样的传递方式将装备物品接下飞机,运到离机20米以外,并把较轻的装备物品压在重的装备物品下面,防止轻装备物品被直升机旋桨刮起,碰坏飞机或伤人。

3、灭火人员全部下机后,要在飞机左前方20米处蹲下,等待飞机离去。

四、宿营安全

一、营地的选择

(一)选择朝阳、水源近、有烧材的山脚。

如果遇到大火威胁营地时,可在山脚点火,达到点火自救的目的。

(二)营地与火场的距离,应在能够保证营地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与火场的距离。

其目的是便于灭火作战,清理火线,有利于对复燃火的发现和即使扑救。

(三)对宿营地的周围进行检查,清除枯立木、吊挂木及山坡上活动的岩石等。

(四)宿营地选择好后,要在宿营地周围开设一条有效的闭合形防火隔离带。

二、宿营

(一)在选择好的宿营地内架帐篷,要达到防雨、防风的标准,并在每顶帐篷周围开设排水沟。

(二)在夜间宿营时,要派出警戒。

(三)在灭火作战时,营地要有留守人员。

三、注意事项

(一)不在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几大草塘中宿营,防止被大火袭击。

(二)不在无植被沙土疏松或岩石裸露的山脚下宿营,防止被大火袭击。

(三)不在低洼干枯的河床内宿营,防止发洪水造成人员伤亡。

(四)不在帐篷内用明火照明及吸烟,防止发生火灾。

(五)不用炭火在帐篷内取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六)在五级风以上营地内禁止用火。

 

编写人:

仇志国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