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278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docx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C3.C4.C5.C6.A7.D8.A9.C10.A11.D12.A13.A14.B15.C16.B17.A18.A19.B20.C21.B22.B23.C24.B25.A26.D27.C28.C29.B30.C31.A32.B33.D34.A35.C36.B37.A38.D39.A40.D41.A42.C43.A44.D45.D46.C47.D48.A49.D50.A51.B52.A53.D54.D55.A56.C

二、多选题

1.ACD2.ABC3.ADE4.ABCDE5.BCE6.ABCE7.CDE8.DE9.ABD10.ABC11.ABE12.CDE13.BCDE

三、填空题

1.有形贸易2.贸易顺差,贸易逆差3.商品和服务4.FOB价5.关境6.转口贸易

7.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贸易总额,GNP8.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量9.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0.国境,关境11.专门贸易,总贸易12.货物贸易,服务贸易13.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14.双边贸易,多边贸易15.海运贸易,铁路贸易,公路贸易,航空运输

16.商品进出口贸易额,整个进出口贸易额

四、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对外贸易值:

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又称对外贸易值。

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

3.国际贸易额:

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4.对外(国际)贸易量:

是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对外(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办法,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计算公式为:

对外(国际)贸易量一对外(国际)贸易额/价格指数。

5.货物贸易:

又称有形贸易、商品贸易,是指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或流动。

6.服务贸易:

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所进行的服务交易活动。

7.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8.贸易顺差: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或称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出超。

9.贸易逆差:

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逆差,或称贸易赤字,我国也称之为入超。

10.贸易平衡:

如果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

1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通常采用出口或进口商品结构来表示。

1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通常用出口或进口商品结构来表示。

它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13.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14.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地区)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来表示,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15.直接贸易:

是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不通过第三方直接进行的贸易活动。

16.间接贸易:

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通过第三方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17.转口贸易:

也称中转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地区)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签订进口合同与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以营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

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地区)而言,是转口贸易。

18.过境贸易:

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19.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密度,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

20.贸易条件:

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21.总贸易:

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

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出口,即总出口。

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即为总贸易额。

22.专门贸易:

以进出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称专门进口。

离开关境的商品称专门出口。

但从关境外国境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则不被统计为出口。

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即为专门贸易额。

23.有形贸易:

是指实物商品(有形商品)的贸易。

24.无形贸易:

是指非实物商品(无形商品)的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25.复出口:

是指一国对从外国进口的商品不经任何实质性加工,再行向外出口。

26.复进口:

是指一国的产品销往别国后未经加工又被该国重新购回。

27.净出口:

是指一国同类商品上有出口也有进口,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部分。

28.净进口:

是指一国同类商品上有出口也有进口,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部分。

五、简答题

1.答案提示: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是国际商品交换的运行机制,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基础,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种政策因素,以及国际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等。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

(2)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3)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5)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

2.答案提示:

国际贸易是指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的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

分类:

(1)国际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2)以国境和关境为标准划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3)按照有无第三国参加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4)按照参加国家多少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3.答案提示:

对外贸易亦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交换活动称为国际贸易。

地理大发现以后,形成真正意义的国际贸易。

4.答案提示:

特点: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日趋优化;

(2)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4)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5.答案提示:

(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们在满足了本国本地区的消费需求外,有大量的剩余产品可以用来与别国交换。

(2)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

(3)工业革命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使国际范围内的分工和交换即国际贸易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工业的比重大大增加。

(5)工业革命使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流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6.答案提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的经济地位逐渐削弱,欧洲和日本的力量迅速崛起,亚、非、拉地区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这种世界经济格局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2)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电子学、原子能、半导体、高分子化学、高能物理学、生物工程学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世界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增长。

(3)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现代化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工具的广泛采用,使世界各地的距离在时间上大大缩小了。

(4)此外,战后资本输出迅速地发展,跨国公司迅猛地发展。

(5)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相对稳定,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一轮又一轮降低关税的谈判以及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不仅大大降低了各国的贸易壁垒,还建立了一个多边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机制,这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公正和自由的环境。

这一切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增长速度。

7.答案提示:

联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新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慢慢步入正轨。

8.答案提示:

贸易利益。

供给和需求。

9.答案提示:

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反之,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10.答案提示:

(1)对外贸易可提高利润率;

(2)通过对外贸易取得国外市场;(3)对外贸易有助社会产品价值的实现;(4)对外贸易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5)对外贸易部门可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

11.答案提示:

(1)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发展受国际分工的影响;

(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5)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6)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利益;(7)国际分工影响与对外贸易依存度。

12.答案提示:

(1)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商业性质、贸易范围、经商技术以及商业组织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2)地理大发现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

13.答案提示:

(1)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我们所采用的主要分析工具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2)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则要考虑到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它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中经常采用的最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是假定只有两种商品存在的市场模型。

在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中,我们所用的主要工具是边际分析、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六、判断分析题

1.答案提示:

对。

2.答案提示:

错。

世界货物贸易额是指世界各国出口额的总和。

3.答案提示:

错。

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

4.答案提示:

对。

5.答案提示:

对。

6.答案提示:

错。

国际贸易量以比值表示。

7.答案提示:

对。

8.答案提示:

错。

称为贸易条件。

9.答案提示:

对。

10.答案提示:

对。

11.答案提示:

错。

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12.答案提示:

错。

也可转运。

13.答案提示:

错。

国际贸易课的任务是研究国际贸易发生发展以及贸易利益并提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14.答案提示:

错。

以国境作为统计方法和标准,称为总贸易体系。

15.答案提示:

错。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用以表明世界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地区)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来表示,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16.答案提示:

对。

17.答案提示:

对。

18.答案提示:

对。

19.答案提示:

对。

20.答案提示:

错。

影响外贸依存度的相关因素很多。

21.答案提示:

对。

22.答案提示:

错。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

23.答案提示:

对。

24.答案提示:

对。

25.答案提示:

错。

进出口就是贸易顺差,出超。

26.答案提示:

对。

27.答案提示:

错。

总贸易体系。

七、计算题

1.答案提示:

(1)5500/45000=12.22%。

(2)(5500+5800)/85000=13.29%。

2.答案提示:

(1)(1+10%)/(1+18%)<1,净贸易条件恶化。

(2)(1+10%)(1+20%)/(1+18%)>1,收入贸易条件好转。

3.答案提示:

(1)1996:

6250.74/100.05=62.48

(2)1997:

6886.97/99.02=69.55

美国1997年相对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

4.答案提示:

103%×125%/105%=122.62%,2002年中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改善。

5.答案提示:

N=Px/Pm=105%/120%×100=87.5<1,所以,我国2004年的净贸易条件相较于2000年呈现恶化趋势。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2.C3.A4.A5.B6.A7.B8.B9.B10.A11.C12.B13.A14.A15.A

二、多选题

1.ABCD2.ABCE3.AD

三、填空题

1.货币差额论,贸易差额论,金银,对外贸易2.比较优势说3.自由贸易,自由贸易4.绝对成本,劳动生产率5.劳动生产率,两劣取其轻6.绝对优势7.比较优势

五、简答题

1.答案提示:

不可能,一国的顺差必定意味着另一国的逆差。

2.答案提示:

该观点是错误的。

两国的需求强度决定博弈的效果,如果强国对弱国需求强度大,则弱国更有优势,弱国可从自由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得。

3.答案提示:

(1)积极作用:

①理论贡献: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提出了贸易顺差概念;关于进出口对国家财富的影响,对后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亦有启发;开始把整个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把对外贸易看成为这一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政策意义: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对各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参考价值;推动了当时的国际贸易和运输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贸易政策和措施对当今世界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仍有一定的影响。

(2)缺陷和不足:

①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的理论观点是不成熟的、肤浅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②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③重商主义将金银等贵金属同财富等同起来的财富观是错误的;④重商主义者将国际贸易视作是一种“零和博弈”的观点是不科学的;⑤重商主义者希望通过持续的贸易顺差聚敛金银财富的观点是难以持久的。

4.答案提示:

(1)主要内容:

各自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交换,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绝对劣势的产品,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2)评价:

①贡献:

开创了对国际贸易进行经济分析的先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推动了历史进步。

②局限性:

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的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著名的“斯密假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具普遍性。

5.答案提示:

(1)主要内容:

大卫·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2)评价:

①贡献:

比较利益论比绝对利益论更全面、更深刻;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②局限性:

静态分析的局限性;极端的专业分工模式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不完全和不彻底;李嘉图模型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剖析不全面。

6.答案提示:

它混淆了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概念。

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所需要的单位劳动投入的话,则称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严上拥有绝对优势。

因此,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有比较优势的不一定有绝对优势,有绝对优势的也不一定有比较优势。

7.答案提示:

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郡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

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8.答案提示:

会。

所谓特定要素是指在特定部门专门使用而小能快速转移至其他部门,如会计、律师等专业服务人才等。

9.答案提示:

机床。

因为甲国机床生产比汽车生产具有比较优势。

10.答案提示:

相对成本更能真实反映物价水平,特别是产品的相对消费成本,理性消费者会选择消费相对成本更低的商品。

11.答案提示:

现代经济学采用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对比较优势理论展开论述。

(1)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考察贸易后相对价格变动、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

贸易双方两种产品的国内相对价格不同,相对价格较低的一方具有比较优势,成为该产品的唯一生产者。

出口使该产品在出口国的国内相对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反之,进口国的国内相对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即产生价格效应。

由于参与贸易的各国不仅通过出口增加了收入,而且还由于进口便宜产品而节省了原来用于消费同量产品的开支,各国总的消费量都增加了。

国际贸易使各国按实物衡量或按原来物价计算的总收入增加(假定贸易品是一种正常品,收入的需求弹性为正),使需求增加,即产生收入效应。

(2)一般均衡分析:

通过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来分析说明贸易所得。

参与国际贸易的总收益包括“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两部分。

在总体上,都可称为“配置所得”。

交换所得是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

分工所得是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

根据比较优势形成的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使贸易双方生产能力没有发生变化,但贸易品的消费量增加(画图分析略)。

12.答案提示:

小国福利提高更大。

贸易所得与贸易前后相对价格的变化程度成正比,即如果产品出口价格越高,或是进口产品的价格越低,一国贸易所得就越大。

由于大国市场远大于小国,从小国进口占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对大国市场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会很大。

但对小国而言,由于其产量的较大部分从供应本国市场转移到国际市场,该产品的价格会大幅上升,直至接近大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两国贸易才会停止。

因此小国的贸易所得增长幅度大于大国贸易所得的增长幅度。

13.答案提示:

不应该。

因为盖茨先生编写软件相对于打字而言更具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内容,盖茨应专业从事软件编写。

七、计算题

1.答案提示:

(1)中国和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分别是25和20;

中国:

100/4=25;加拿大:

60/3=20。

(2)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在生产计算机和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

(3)在世界价格为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时,加拿大和中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分别节省3/11小时和12小时劳动时间;在世界价格为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1/2小时和4小时劳动时间。

(4)加拿大生产计算机为600/60=10单位,中国生产小麦为800/4=200单位,收益如图所示。

两国实现专业化生产后,加拿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同样的劳动投入通过贸易获得更多的产出),在图中表现为小麦的消费数量增加,消费无差异曲线向外移动,总效用增加。

同样,中国的计算机消费量也增加,消费无差异曲线向外移动,总效用增加。

图2.1加拿大

图2.2中国

3.答案提示:

(1)在国际市场大米的相对价格为2时,泰国生产大米,美、法、中生产小麦;

(2)大米相对价格为3.5时,美国生产小麦,法、中、泰均生产大米,贸易模式改变。

因为美1R=4W;法1R=2.5w;中:

1R=3w;泰1R=4/3W

4.答案提示:

(1)美国生产和出口芯片和汽车,菲律宾生产和出口香蕉和单放机;

(2)如果美国工资上升为$11/小时,贸易模式不会受影响。

5.答案提示:

(1)本国生产黄油有优势,外国生产布有优势,因为本国生产黄油的生产成本低于外国生产黄油的生产成本。

(2)本国:

进口3单位布只出口5单位黄油,但若国内交换则需15单位黄油,节约10单位黄油。

外国:

出口3单位布可进口5单位黄油,但若国内交换只得1单位黄油,获利4单位黄油。

(3)同理:

本国贸易所得24单位黄油,外国贸易所得3单位黄油。

6.答案提示:

A国棉花与大米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1/5,B国相对劳动生产率为1/8。

A国产棉花,B国生产大米。

7.答案提示:

(2)5/2;(3)5/2。

8.答案提示:

(1)贸易前,中国和美国生产钢铁的机会成本分别是8和5。

(2)中国和美国分别在生产大米和钢铁上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7单位的棉大米,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8/7个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5个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钢铁交换24单位的棉大米,中国不会参加贸易。

(4)美国生产钢铁25单位,中国生产棉大米200单位,世界福利水平提高。

9.答案提示:

(1)本国在网球拍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2)本国是2/6=1/3;外国是4/1=4。

(3)世界均衡价格处于两个国家的自给自足价格之间,为:

1/3<世界均衡价格<4。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A3.D4.C5.D6.A7.C8.B9.C10.C11.C12.D13.A14.A15.A16.D17.B18.C

二、多选题

1.AD2.BC3.ADE

五、简答题

1.答案提示:

从假设条件、理论内容等方面讨论。

(1)H一0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赫一俄模型则假设商品靠单一要素是无法生产的,其他要素如资本、土地在生产中也是不可或缺的;②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在国际贸易中应用,而赫一俄模型则暗含着国内、国际贸易都是不同区域间的商品交换,本质是相同的;③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各国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而赫一俄模型则假设各国生产技术、生产函数相同,同种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