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4272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大连二十四中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

刘艳华校对人:

宋涛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主任山中伸弥、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肯定了发育生物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这是发育生物学第四次获诺贝尔奖。

第一次是1935年德国的HansSpemann(因为他发现胚胎诱导现象),第二次是1986年意大利女科学家RitaLevi-Montalcini(因为她发现神经生长因子),第三次是1995年德国的女科学家ChristianeNUsslein-Volhard和美国的EricWieschaus和EdwardLewis(因为他们研究果蝇发育的基因)。

百年来,发育生物学的诺奖一半给了德国,是因为德国在19世纪创立了近代发育生物学,并多年领先。

我们每个人都是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这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再分成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个细胞,如此直至很多很多细胞,而这些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都不一样。

也就是说,最初的一个细胞,有多种潜能,而最后分化的细胞,只参与一个功能,比如长出头发的细胞、组成眼睛的细胞,不同于脑中、肝脏和肾脏的主要细胞。

从发育生物学来说,一个多潜能的细胞,如何变成分化的细胞,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可逆?

从再生医学希望人造器官来说,粗略可以分成两步:

第一步,把已分化的细胞(如皮肤的细胞)退回多潜能状态的细胞(多能干细胞);第二步,把多能干细胞变成我们需要的细胞(比如肾脏的细胞)。

如果可以这样,也许当我们失去眼睛、肾脏、胳膊的时候,我们用自己无关紧要的细胞(如皮肤上刮下一点),重新制造我们失去的细胞、组织、器官,这在应用上有着诱人的前景,可惜目前还做不到。

约翰·格登(Gurdon)和山中伸弥的工作与第一步有关:

约翰·格登研究是否分化的细胞能退回多能干细胞,而山中伸弥研究用什么分子可以将分化的细胞退回多能干细胞。

有很多人在做第二步(将多能干细胞变成我们希望的分化细胞),但尚需确定高效的、公认的、无副作用的方法。

约翰·格登和山中伸弥的工作在目前来说做得相当好,所以得了诺贝尔奖。

他们的工作本身有很长的历史背景,可以推到19世纪德国的近代实验胚胎学创始人WilhelmRoux。

但简单的是推到1952年,美国费城的科学家RobertBriggs和ThomasKing。

他们于1952年发表一篇论文,将原来只在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做过的核移植技术(nucleartransfer),成功地建立于多细胞生物。

他们把蛙的细胞核转移到另外一个去除细胞核的细胞里面,让后者发育生长。

他们想检验细胞核在发育过程中是否潜能有所改变。

当时,他们只检查了胚胎发育比较早的几个时期细胞核,发现越早成功率越高。

1958年,当时在牛津大学的约翰·格登等用Briggs和King同样的方法,换了一种蛙,也能做核移植,而且观察到同样现象,越早的细胞核,越能支持胚胎从开始发育到成熟。

晚的细胞核成功率降低。

但是,约翰·格登强调,晚的细胞核竟然还有全能性。

1962年,约翰·格登用蝌蚪肠子的细胞核也获得成功,进一步支持分化的细胞,其细胞核仍有全能性,只是需要和早期的细胞质放在一起。

这个工作一方面说明晚期细胞核还有全能性,另外一方面说明早期细胞质有保持或诱导全能性的能力。

1996年英国爱丁堡Roslin研究所Wilmut团队把羊胚胎的细胞到体外培养后,取其细胞核移植到早期卵母细胞,可以长成羊。

1997年,Wilmut等从成年羊的乳腺中获得细胞,取细胞核移植到卵母细胞,可以获得羊。

克隆羊的实验,证明哺乳类动物分化的细胞,其细胞核可以重新变成具有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

所以,核移植与细胞核全能性的工作,突出的是Briggs和King、约翰·格登、Wilmut。

不过,Briggs于1983年去世,King于2000年去世。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四次“发育生物学获诺贝尔奖”各自原因的一项是()

A.第一次是1935年德国的HansSpemann,因为他发现胚胎诱导现象。

B.第二次是1986年意大利女科学家RitaLevi-Montalcini,因为她发现神经生长因子。

C.第三次是1995年德国的女科学家ChristianeNusslein-Volhard和美国的EricWieschaus和EdwardLewis,因为他们研究果蝇发育的基因。

D.约翰·格登和山中伸弥是因其工作本身有很长的历史背景,所以得了诺贝尔奖。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百年来,发育生物学的诺奖一半给了德国,是因为德国在19世纪创立了近代发育生物学,并多年领先。

B.我们每人都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这一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再分成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个细胞,如此直至很多很多细胞,故最初的一个细胞就有多种潜能。

C.人类目前还没有做到当失去眼睛、肾脏、胳膊时,用自己无关紧要的细胞(如皮肤上刮下一点),重新制造失去的细胞、组织、器官。

D.山中伸弥研究用什么分子可以将分化的细胞退回多能干细胞,而约翰·格登研究是否分化的细胞能退回多能干细胞。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1958年,当时在牛津大学的约翰·格登用Briggs和King同样的方法,换了一种蛙,也能做核移植,而且观察到同样现象,越早的细胞核,越能支持胚胎从开始发育到成熟。

B.RobertBriggs和ThomasKing把蛙的细胞核转移到另外一个去除细胞核的细胞里面,让其发育生长。

他们想检验细胞核在发育过程中是否潜能有所改变。

C.1952年,美国费城科学家RobertBriggs和ThomasKing发表一篇论文,将原来在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做过的核移植技术(nucleartransfer),成功地建立于多细胞生物中。

D.核移植与细胞核全能性的工作,突出的是Briggs和King、约翰·格登、Wilmut,因他们的克隆羊的实验,证明哺乳类动物分化的细胞的细胞核可重新变成具有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

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

父之象,仕隋为邯郸令,坐为人讼,不得申。

文本年十四,诣司隶理冤,辨对哀畅无所诎。

众属目,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遂得直。

性沈敏,有姿仪,善文辞,多所贯综。

郡举秀才,不应。

萧铣僭号,召为中书侍郎,主文记。

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文本说孝恭曰:

“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望真主。

萧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

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麇惊。

不如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谁非王人?

”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署文本别驾。

从击辅公祏,典檄符。

进署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太宗既藉田①,又元日朝群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

李靖复荐于帝,擢中书舍人。

时颜师古为侍郎,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

及得文本,号善职,而敏速过之。

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师古以谴罢,温彦博为请帝曰:

“师古练时事,长于文诰,人少逮者,幸得复用。

”帝曰:

“朕自举一人,公毋忧。

”乃授文本侍郎,专典机要。

封江陵县子。

是时,魏王泰有宠,侈第舍,冠诸王。

文本上疏,劝崇节俭,陈嫡庶分,宜有抑损。

帝善之,赐帛三百段。

逾年为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至粮漕最目、甲兵凡要、料配差序,筹不废手,由是神用顿耗,容止不常。

帝忧曰:

“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

”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

卒,年五十一。

是夕,帝闻夜严,曰:

“文本死,所不忍闻。

”命罢之。

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

【注】①藉田:

古时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的活动,以示鼓励农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家江陵更:

搬迁

B.坐为人讼,不得申坐:

因为

C.诣司隶理冤诣:

D.命罢之罢:

罢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岑文本“善文辞”的一组是()

①郡举秀才,不应

②或策令丛遽,敕吏六七人泚笔待,分口占授,成无遗意

③长于文诰,人少逮者

④文本奏《藉田》、《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

⑤自武德以来,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

⑥命作《莲华赋》,文成,合台嗟赏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③⑤⑥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间王李孝恭平定荆州,打算掠夺百姓,岑文本劝说李孝恭,李孝恭认为他说的对,立即下令制止侵扰掠夺,任用岑文本为别驾。

岑文本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B.岑文本后来跟随李孝恭攻打辅公祏,主管文案印信。

升任行台考功郎中,这和他“善文辞,多所贯综”有很大的关系。

C.颜师古因过错被免职,温彦博替他向皇上求情,希望能重新任用。

皇上说:

“朕亲自举荐一人,您不要担忧了。

”这件事表明皇上对岑文本的推崇,也从侧面表现岑文本的才德。

D.魏王李泰得宠,宅第非常豪华,在诸王中居第一。

岑文本上疏给皇上,劝勉皇上崇尚节俭,陈述了嫡与庶的本分,认为应当对魏王有所限制。

由此可见岑文本的正直和勇于担当的品格。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善之,赐帛三百段。

逾年为令,从伐辽东,事一委倚。

(5分)

(2)帝忧日:

“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同返矣!

”至幽州暴病,帝临视流涕。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8.本诗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分)

9.诗人是如何描写笙乐的美妙的?

请从两个角度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韩愈《马说》)

(2),!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氓》)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题号旁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马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

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

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

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

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

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

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

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2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

”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

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

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

“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

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

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

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

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

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

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

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

是老鹰啄瞎的吗?

——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

”马说。

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

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

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

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

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

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

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

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

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

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

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

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

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

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

’……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

”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

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一是重逢后马的自述。

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我”和马重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

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

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

些背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

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我”“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

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不,我瞎了……”,这里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

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

(2)小说多处描写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以“马语”为题目,有什么作用?

(6分)

(4)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后半生“装瞎”。

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

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

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

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

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

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

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

“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

”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

傅雷和夫人临走前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

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

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

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

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

正像傅雷所言:

“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

”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

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

“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

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

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

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

“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唯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

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

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

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

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

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

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

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

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傅雷死前没有忘记为保姆周菊娣将来的生活作安排,说明他的细致周到,说明他是个心地善良,重情义、关心下层劳动者的人。

B.傅雷家中搜出他小姨子寄存的两件小物品,这两件物品被当成了反党的罪证,夫妇二人有口难辩,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

C.从遗书中可以看出所谓的“罪责”主要有三宗:

家里搜出两件反党的物证;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

D.作者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文章反复写到傅雷夫妇死前的从容和镇定,说明傅雷夫妇之死实属被逼无奈,这种清醒的死更增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3)文章第二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有什么作用?

(6分)

(4)对于傅雷面对政治迫害选择离开人世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你的看法呢?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探究。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林黛玉三岁时,家里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黛玉出家,黛玉父母固是不从,这和尚又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B.二十年代的北大,学生少有济苍生的大志,而普遍钻营官途,所以预科毕业后,多入法科,入文科的很少,入理科的更少,因为法科是求取功名利禄的康庄大道。

C.有些诗歌意象之间跳跃性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我们在欣赏时,就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使之形成完整的意境,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D.提要钩玄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运用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

B.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斥于作品的真情。

C.演讲是传播知识、发表见解、沟通心灵、争取同盟,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D.中国古代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趣味,如果我们能着重欣赏曲词之美,并且注意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就多少能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想象是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____。

____。

____;____。

____。

____。

可见,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不论是搞艺术还是搞科技,想象力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

①从手摇唱机到立体音响,从电扇到空调,从冰块到电冰箱,从珠算到电脑,等等,都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②这说明,想象是文艺创作的起点,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和艺术

③古时人们看见天上的明月,就想象月中有宫殿和嫦娥,还有玉兔、桂树和吴刚,于是产生了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

④没有想象,人类的智慧之泉就要枯竭

⑤想象也是科学创造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科学世界

⑥人们看见天上的飞鸟,就想象自己也要插上翅膀,在空中自由翱翔,于是后来就发明了飞机

A.③②⑥⑤①④B.①④③②⑥⑤C.①④③⑥②⑤D.③⑥②⑤①④

16.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信息,给“自然科学小论文”下个定义,不超过90个字(含标点)。

(5分)

①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自然科学小论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

②自然科学小论文是一种语言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样式。

③文中一般介绍自然科学中某一领域的知识,阐述一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④目的是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

17.仿照下列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表达对“责任”的理解。

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一朵小花,不因牡丹的绚丽而自卑,因为责任而默默地为春天增添一抹色彩;

一棵枣树,不因苹果的硕大而自卑,因为责任而默默地为金秋捧出几簇果实。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

面对这样的议论,左思矢志不渝。

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

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

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

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