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42319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docx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2017-2021年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15〕76号)和《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中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市政发〔2015〕78号)提出的工作任务,结合我校“135”办学目标,整体提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力争到2021年打造出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双师教学团队,推动我校教师向着“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创晋中职教特色,塑山西职教品牌,办中国职教名校”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根据这一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尽管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从学校的长远发展需要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向发展,为实现“创晋中职教特色,塑山西职教品牌,办中国职教名校”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扩充队伍规模。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师生比不低于1:

20,按照晋中市中职学校基础能力达标建设评估要求,我校争取到2021年,师生比达到1:

12.5。

按照在校学生人数6000人估算,自有专任教师人数应为480人,兼职教师人数为96人以上。

(二)优化队伍结构。

五年内,使我校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达到60%以上,高级职称达到20%;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等三类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0%以上(或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任课时数应达到总实训课时的1/3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85%以上,实习、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班要配备双倍于理论教师的指导教师;专业课和基础课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

4。

(三)形成合理梯队。

进一步完善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和管理机制,培养1-2名本市行业内知名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晋中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0名晋中市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每个专业都引进和培养“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4-6名。

进一步完善教师到企业锻炼机制,兼职教师人才库,全面启动人才培养工程,使我校专业教师形成专家型、双师型、培养型三层梯队。

青年、中年、老年师资比例为5:

4:

1,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在动态中调增骨干,在流动中优化队伍。

(四)完善机制建设。

实施“六个一要求”“四项工程”等动态评选和表彰,改革绩效分配制度,实现教育教学业绩与待遇挂钩,不断创新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三种方式引进人才

1、完善优惠政策,吸引紧俏人才。

对于重点建设专业和新开设专业急需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我校要单独做出用人计划,高薪聘请,采用基本薪酬和奖励性绩效薪酬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引进来、留得住。

2、争取编制计划,招考优秀青年。

争取平遥县教师招考计划名额,选拔理论和技能水平都突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安排好人才引进规划,制定好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

3、利用社会资源,聘用兼职教师。

不断加大投入,从与专业设置相关行业或企业中,选聘专业教师,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

重点选聘行业专家、地方手工技艺传承大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使各专业至少聘请1名在本市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技术或管理专家,达到上级文件规定的兼职教师数量及工作量要求。

(二)四项工程提高素质

1、实施师德塑造工程。

从师行、师言、师表塑造师德形象,用《日常工作六条红线》托底师德行为。

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实施师能拓展工程。

(1)落实企业锻炼制度。

依托校企合作,强化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共建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带教师傅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修订《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规定》,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专业教师每2年企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个月。

要求教师做到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要求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落实教师培训制度。

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

学校遴选具备资质条件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大中型企业等,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线上线下等组织形式,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

培训要模块化设置课程,分类制定教师培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赋予相应学分。

开设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应用、技术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演练等专题模块,重点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双师”素质。

实行集中脱产学习和网络自主化研修相结合,开展训前诊断、训中测评、训后考核,加强教师的师德养成、专业知识更新、实践技能积累和教学能力提升。

(3)开展两个拜师活动。

一是开展技能型教师与理论型教师的互相拜师活动。

按照新老结合、理论型与技能型结合的原则,把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起来,互相学习理论和技能,并安排他们共同参与理论课和实践课“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是开展校内专任教师与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课教师或企业带教师傅互相拜师活动。

通过一对一结对子,校内教师向校外实践课教师传授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经验,校外实践课教师向校内专任教师传授来自企业一线的最新技术技能。

3、实施名优培养工程

(1)提出名优教师“六个一要求”。

提出我校名优教师“六个一要求”,即主攻一个专业方向,联系一家行业企业单位,主持一个项目建设或工作室,参加或指导一项技能大赛,主编一门校本教材,开发一门课程的教学项目或案例。

(2)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和管理办法》。

建立和完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和奖励制度,培养一批能承担本专业发展规划,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优秀教师,全面落实“六个一要求”,对经过考核具有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资格的,要给予重点扶持,在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实践锻炼条件、培训机会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

(3)建立名师工作室制度。

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名师工作室已成为培养优秀教师,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

利用名师的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发展,对于改善教师成长环境,建立有效的教师成长机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学校在条件成熟的专业领域成立名师工作室,选拨工作室成员,推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使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与加油站;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嚢团;课程改革的实验室;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窗口及先进成果的推广站。

4、实施激励保障工程。

(1)引导机制。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以及教师职称评聘、各种荣誉的评定等方面,充分发挥这些制度在调整教师学习、工作主观能动性上的引导作用,引导教师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诊改机制。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作用,强化质量监控力度,建立从目标管理到过程管理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不断推进科学管理,积极推进现代管理手段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中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3)保障机制。

一是在校内资金使用上,设立专项预算,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二是积极争取建设项目,用好省、市专项资金。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二〇一七年一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