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复习题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4174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复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遗传复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遗传复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遗传复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遗传复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复习题2.docx

《遗传复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复习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遗传复习题2.docx

遗传复习题2

名词解释

1.遗传:

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2.变异:

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3.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所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

4.拟等位基因:

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但不同位点的紧密连锁的功能性等位基因,但不是结构性等位基因;

5.复等位基因:

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

6.基因型:

生物个体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或基因组成;

7.表型:

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

8.重组值:

测交后代中重组型或交换型数目占测交后代总数目的百分率;

9.多基因假说:

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且各基因的效应相等,各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

.

10.遗传率:

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是用来测量一个群体内某一性状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变异在表现型变异中所占的百分率。

即:

遗传方差/总方差的比值;

11.并发率:

实际观察到的双交换律与预期的双交换律的比值称作并发系数,即交换率;

12.倒位;在同一染色体上某一片段作180°的颠倒后重接造成染色体上的基因顺序的重排;

13.转换:

同型碱基的置换,指DNA分子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的突变方式;

14.假显性:

指二倍体生物染色体缺失后使隐性等位基因在单剂量的情况下得以表现的现象;

15.母系遗传:

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子一代总是表现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

16.伴性遗传:

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17.转化:

是指某些细菌(或其它生物)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18.接合:

指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

菌株:

包含一个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的菌株;(高频重组菌株,F因子通过配对交换,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

20.普遍性转导:

指通过噬菌体可以转移细菌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

21.优生学:

一门利用遗传学原理通过控制婚配来提高人类素质,减少遗传疾病的学科;

’菌株:

带有F’因子的菌株,既可转移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又可转移F因子;

+菌株:

包含一个游离状态F因子的大肠杆菌菌株,作供体,提供遗传物质

填空题

1.基因突变的特性有:

(稀有性)(可逆性)(多向性)

2.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独立分配的,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

AaBb与AaBb杂交,得到AABB合子的概率是(1/16)得到AaBb合子的概率(1/4)

3.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杂交Rr×Rr可以产生表现型有:

(红果色),( 黄果色),它们的比例为:

(3:

1)

4.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分为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5.减数分裂I前期分为(细线期)(偶线期)( 粗线期)(双线期)( 浓缩期)五个时期.其中在( 偶线期)期进行(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遗传物质的交换发生在( 粗线)期

6.牛有60条染色体,有(30 )个连锁群。

果蝇有(4)个连锁群

7.巴氏小体是( 雌)性动物(间)期细胞核中一条(X染色体)发生( 浓缩)而形成的浓染小体。

8.人类中,能品尝PTC(A)对不能品尝(a)为显性,褐眼(B)对兰眼(b)为显性,基因为AaBb的双亲的子女中,兰眼品尝者分别占有( 3/16)的比率,兰眼不能品尝者分别占有(1/16)的比率,

9.染色体结构变异有(缺失)(重复)( 倒位)( 易位)。

染色体数量变异有(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判断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偶线期,而同源染色的分离发生第一次分裂后期。

T

2、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F

3、西葫芦的纯合白皮×绿皮杂交,F1表现白皮,F2出现12白皮:

3黄皮:

1绿皮比例,这是显性上位作用的表现结果。

T

4、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AaBbCc)自交,F2基因型为AaBBcc的频率4/64,而表现型为A_B_cc的频率是9/64。

F

5、性状的遗传力越大,在后代出现的机会就越大,选择效果也就越好。

F

@

6、基因型为+c/sh+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有6%的性母细胞在sh与c之间形成了一个交叉,那么所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和shc将各占3%。

F

7、在某一植物中,AABBDD×aabbdd,F1再与三隐性亲本回交,获得回交后代的数据是:

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三个基因是连锁的。

F

8、基因加性方差是指等位基因间和非等位基因间累加作用引起的变异量。

T

9、质量性状是由主基因控制的,变异表现呈非连续性,而数量性状则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变异呈连续性。

F

10、杂合体的异质基因对数越多,自交的纯合速度越快。

F

11、染色体的臂间倒位杂合体,会使细胞分裂后期Ⅰ形成染色体桥,因此可用染色体桥的出现进行臂间倒位的细胞学鉴定。

F

12、F+×F-细胞杂交后代性别是F+,Hfr×F-细胞杂交后代性别多数是F-,极少或没有Hfr。

T

13、在质核型不育系中,不育系的遗传基础是S(rr),保持系的遗传基础是N(RR),恢复系的遗传基础是N(RR)或S(RR)。

F

14、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基因是可分的,一个作用子可包括很多个重组子和突变子。

T

15、一个突变型的红色面包霉能在完全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多种维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该红色面包霉控制合成维生素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F

16、进行有线分裂时纺锤丝要与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结合,而进行减数分裂时,锤丝不与着丝粒结合。

F

17、基因型一经确定了,那么表型也就确定了。

F

18、表型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

F

19、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应位置上。

T

20、可用X2一测验直接证明一个假设。

F

21、几个独立事件共现的概率是他们各自概率的和。

F

22、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判断的水准越高,结果越是可靠。

F

23、在自由组合时,杂种AaBbCc自交,子代中表型与亲本的不同的占37/64。

T

24、当两个有三对基因差别的亲本杂交,显性完全时,F2代分离比(表型)应是9:

3:

3:

1。

F

25、表型分离比不符合孟德尔比数,一定是连锁遗传的。

F

*

26、因为重组值<50%,故连锁图中最大图距为50。

T

27、人类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故他们有46个连锁群。

F

28、已知a与b的图距为20,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仅为l8%。

说明其间的双交换值为2%。

F

29、在果蝇中,abc/十十十(♀)×abc/abc(♂),得下列结果:

abc:

460a++:

18ab+:

22

+++:

460+bc:

12++c:

28

其并发率为。

F

30、在abc/ABC×abc/abc测交中,子代个体数最少的类型是abC/abc和ABc/abc,那么,这三个基因的次序是ABC。

F

31、女性X一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一定会在男性后代中表现出来。

F

32、下列杂交中AABBDD×aabbdd,Fl代的测交分离数如下:

A-B-D-(20),aabbdd(20),aabbD-(20),A-B-dd(20),A-bbdd(5),aaB-D-(5),aaB-dd(5),A-bbdd(5);从这些数据分析ABD是连锁的。

F

33、一个自交系群体中,由于没有遗传上原因造成的变量,从这个角度考虑,它的遗传力为0。

F

34、两种不同的生物,它们的DNA的碱基比率有显著差异,那么在它们的

(1)mRNA的碱基比率有显著差异。

T

(2)tRNA和rRNA的碱基比率有显著差异。

F

填图问答

题右细胞内有四条染色体,染色体上标

明各种基因符号,请回答:

1、哪些是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2、哪些是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

3、图示联会情况:

4、写出所有的连锁群。

5、若在D与F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一次

交叉互换,将形成哪些配子类型。

(写明基因型)

分析说明

1、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在下列不同情况下:

(1)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2)AB连锁,与C独立;

(3)ABC三对基因连锁,发生一次交换;

(4)三对基因不完全连锁,有双交换发生;

产生配子的种类,比例及基因型分别如何

2、比较F+、Hfr、F’菌株的异同。

答:

F+指含有F因子且F因子游离于宿主染色体外的细菌;Hfr指F因子已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菌株;F΄指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

 

其中F′、F+ 和Hfr均可接合F-菌株,只是F′带有原来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可高效转移所带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并使F-菌株变为F+菌株;Hfr可高效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组,但很难让F-菌株变为F+菌株;F+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的频率最低,但能使F-菌株变为F+菌株。

在杂交实验中,通常正反交的分离比一般是相同的,但也有例外,请分析原因及特点。

答:

可能是细胞质遗传,也可能是核质共作,或者多基因遗传,或者环境因素的干扰。

3、一野生型的雄果蝇与一个对白眼基因是纯合的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有白眼表型。

你怎样判断这个结果是点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缺失造成的

答:

让这只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若后代中雄蝇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并且雌雄比为1:

1,是由于点突变所致;若后代中雄蝇为白眼,雌蝇为红眼,但雌雄比为2:

1,则是由于缺失所致。

4、分析下列杂交,推断后代表现型及表现型比例

?

1).BBCC×bbcc(自交F2代,自由组合,完全显性)

红色斑羽棕色素羽

2).♂BVg/bvg × bvg/bvg♀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3).♀BVg/bvg × bvg/bvg♂(重组频率20%)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4). ZBZb  × ZbW

  芦花♂ 非芦♀

5).IAIBLMLN × iiLMLM

 ABMN型  OM型

答:

红色斑羽:

红色素羽:

棕色斑羽:

棕色素羽=9:

3:

3:

1

黑身残翅   灰身长翅=1:

1

灰身长翅 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0%:

10%:

10%:

40%=4:

1:

1:

4

芦花♂  非芦♂  芦花♀  非芦♀=1:

1:

1:

1

AM型:

BMN型=1:

1

5、假定你用两个T2噬菌体品系感染大肠杆菌细胞,一个是小的(s),有绒毛的边缘(f)和浑浊的(tu)噬菌斑,另一个对这三个性状是野生型。

用感染的裂解液平板接种,得20000个噬菌斑,结果如下:

基因型sftu+++sf+s+tus+++ftu++tu+f+

噬菌斑数6800720017063208609401830344

A.确定s和f,f和tu,s和tu之间的连锁距离。

·

B.这三个基因的连锁次序是什么

C.并发系数是多少

答:

A)连锁距离分别为s—f=,f—tu=21,s—tu=。

(B)这三个基因的连锁次序是sftu

(C)并发系数是 

6、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

答:

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

男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

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

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 :

1。

7、在下列杂交种,子代类型及数目是:

abc/+++×abc/abc

ab+(87)a+c(5)a++(47)abc(365)

++b(84)+b+(4)+bc(44)+++(364)

(1)计算a-b、b-c、a-c之间的重组值;

(2)作图表示abc的排列顺序及距离;

(3)求并发率;

8、

(1)A×B→A、B、AB、O;

(2)A×A→3/4A、1/4O;

(3)AB×B→1/4A、1/4AB、1/2B;

分析亲本的血型基因型,说明人类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计算题

1、.

2、在玉米中,做了Ab/aB×Ab/aB这样的杂交(两个性别中都有互换),其数目最少的子代类型aabb为全部子代个体中的0.25%,计算这两个基因的图距。

答, 10%  因为aabb占%,则ab配子=√%=5%,所以COVa-b=2×5%=10%。

2、假定某资料的VE=20,VA=20,VD=20,计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

 解:

∵VG=VA+VD=20+20=40

VP=VG+VE=40+20=60

∴广义遗传力H=VG/VP=40/60=%狭义遗传力h=VA/VP=20/60=%

3、a、b、c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

74

[

a++

106

++c

382

a+c

5

+b+

3

ab+

364

+bc

98

abc

66

试求这3个基因排列的顺序、距离和符合系数。

答:

根据上表结果,++c和ab+基因型的数目最多,为亲本型;而+b+和a+c基因型的数目最少,因此为双交换类型,比较二者便可确定这3个基因的顺序,a基因位于中间。

  则这三基因之间的交换值或基因间的距离为:

  ab间单交换值=((3+5+106+98)/1098)×100%=%

  ac间单交换值=((3+5+74+66)/1098)×100%=%

  bc间单交换值=%+%=%

  其双交换值=(3+5/1098)×100%=%

  符合系数=(×)=

  这3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为:

bac;ba间遗传距离为%,ac间遗传距离为%,bc间遗传距离为%。

4、有下列杂交,问是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如有连锁,请计算重组值,并预测Fl代测交的分离比。

P:

紫色圆形×红色长形

Fl紫色长形

↓自交

F2紫长紫圆红长红圆

226100972

附X2表

    P

N

 

0.10

\

0.05

0.01

l

2.71

3.84

6.64

2

4.61

5.00

9.21

3

6.25

7.82

11.35

4

7.78

9.49

13.2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