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970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docx

山西省忻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B类新人教

山西省忻州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B类)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共70分,第Ⅱ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学校名称、姓名、班级、联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1—3题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游”“可居”种种,只是“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

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

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与哥特式建筑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游历其中,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

而正是这种狂迷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

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

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

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

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仍能表现中国的理性精神。

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

斗拱、飞檐的讲究,门、窗形式的自由多样,鲜艳色彩的极力追求,“重轩镂槛”“雕梁画栋”,延续到近代,仍然如此。

这也表现了中国建筑实用、理智的特点。

1.下列对“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当然也有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B.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

C.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D.中国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等都表现了中国建筑实用、理智的特点。

2.关于“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B.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那种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到进一步的贯彻,使得中国建筑强调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因素。

C.宫殿宗庙建筑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D.中国宗教建筑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建筑,只供崇拜顶礼之用。

3.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到宫殿宗庙中去,我们会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因为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构成中国建筑的基本审美特征。

B.中国建筑同样体现了山水画“可望”“可游”“可居”“可行”的精神,游历其中,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C.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中国建筑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中国整体建筑较这些建筑确实逊色一筹。

D.万里长城,没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它盘缠万里,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所以不具备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

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

“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

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

“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

曲直:

理亏理直。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召有司案图(同“按”,按照)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遵守约定)

C.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D.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欺骗)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乃使其从者衣褐      

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C.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且秦强而赵弱

D.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

6.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

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

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季节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6)人生如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为富不忘报桑梓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1岁时全家流落到香港。

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社会。

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

不到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

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

“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

在最初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

7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

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

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

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

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

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群众公寓”,所需建筑费用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

“群众公寓”有10幢共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

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

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患者,有病床500张。

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

“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有人说:

“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

”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

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

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

早在20世纪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

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

文中说:

“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

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校舍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

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

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

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

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

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

“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

”“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

”“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李嘉诚常说:

“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李嘉诚“超人李”、“大哥诚”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呼风唤雨”、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

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几段叙述李嘉诚创业过程,表明他的财富来之不易,是为了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他不爱惜钱财。

B.文章在关于传主报效桑梓的叙述之中多次对他进行语言描写,直接揭示出李嘉诚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C.文中对新建的汕头大学校园的详细介绍,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不被人理解,但是是传主呕心沥血办教育的生动写照。

D.作者写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并在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作了有关的指示,用意十分明显——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传主。

E.文章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人们爱戴和尊敬李嘉诚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

(2)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概括。

(6分)

(3)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4)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依靠网民。

C.由于自身特殊情况,美术、体育等特长生在专业上多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是否就可以因此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呢?

D.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攻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08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人心向和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C.“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股神”沃伦·巴菲特这句投资格言一直被支持者奉为经典。

时下动荡的全球金融市场,正验证这位亿万富翁的投资理念。

D.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幌子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只是产权意识严重缺位所致。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

是啊,只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大事。

  ①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

  ②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

  ③胸中容不得尘埃

  ④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

  ⑤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

  A.①②④③⑤B.②③⑤①④C.②⑤③④①D.①④②⑤③

15.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5分)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

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

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

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

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1)研究途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2)最终成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16.仿照下面画线句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

世界因为信守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诺言,才显得肃穆而庄严。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可以说,对“时间”的关注,古今中外是一以贯之的。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心态:

对现在所拥有的“今天”并不珍惜,到时对已经失去的“昨天”倍加惋惜,对尚未到来的“明天”特别神往。

于是,他们沉湎于过去,疏忽了现在,幻想着未来。

其实,冷静的思考一下,你不难发现,“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你没有办法改变它;“明天”还是一个未知数,你也没办法把握他;你唯一能够有所作为的就是“今天”。

而“今天”又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的。

此“瞬间”之前就是“过去”,此“瞬间”之后则是“未来”。

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明智的态度。

请以“活在当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忻州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B类)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1.A(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

2.D(A、B、C三项在原文第二段都能找到,D项不能找到,且刚好和C项相悖。

3.B(A项所列特征是其他国家宗教建筑的;C项应该是指“单个”建筑而非“整体”。

D项原文中有“仍能表现中国的理性精神”。

4.A(案:

同“按”,审察,察看)

5.B(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乃:

才;于是,就C.而:

连词,表修饰;表并列D.以:

连词,表修饰;因为)

6.B(“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不当)

7.

(1)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诚”“见”“负”“间”各1分,整体1分)

(2)况且秦国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和氏璧,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

(“欲”“弗予”“无所”各1分,整体2分。

8.(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2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3分)

9.(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2分)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2分)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分)

10.(每小题1分,即第①小题两句(两空)1分,其余每空1分。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

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⑤赢得仓皇北顾。

⑥一尊还酹江月。

11

(1)(D3分,B2分,E1分。

A项,“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他不爱惜钱财。

”错;C项,“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不被人理解”错;E项,“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不准确。

(2)①具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或有顽强的毅力)——过早挑起生活重担,创业中辛苦工作;②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在塑胶玩具厂经理一职上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又发展为长江实业公司;又转向地产业、贸易业);③热爱祖国和故乡,热心祖国公益事业——捐资给家乡建医院、住宅、大学(说出一个即可);④富贵不淫——穿戴住都很节俭,不出席豪华宴会;⑤克己奉公——不领公司津贴,酬金都给公司,每年只拿600美元董事费。

(6分。

答3点即给满分)

(3)①类比,突出传主的形象。

(鉴于高一学生的水平能力,答对比,比较也可以给分。

)②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

或者:

突出李嘉诚爱国、报效桑梓的精神。

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

(6分,每点2分)

(4)观点一:

是回报社会的善举。

①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民;②学会感恩;③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

(观点2分,扣住文本事例展开分析6分)

观点二:

是传统道德的体现。

①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②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观点2分,扣住文本事例展开分析6分)

12.A。

(A项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此处用错了对象。

B“权宜之计”:

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C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表示做得妥当。

D危言耸听: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13.C(A项“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B项“人心向和背”与“兴盛”两面对一面,属逻辑错误。

D项,杂糅。

14.C(高贵者的通病就是不能容人,所以先排②;不仅不能容人,还要自诩自己的清高,递进关系,故排⑤;“眼里容不得沙子”与“胸中容不得尘埃”句式相同,排③;④和①都是不知道能容的分量,④泛指,①特指)

15.(5分)⑴研究途径:

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2分)

  ⑵最终成果:

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3分,答“发现人类迁徙轨迹”给2分)

16.①远方是道路的诺言,蛟龙是深潭的诺言。

②鸟儿是天空的诺言,驼队是沙漠的诺言。

(每空3分)

五、评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一语文(B类)双向细目表

序号

内容

识记

理解

应用

小计

选择

非选择

小计

1

理解选择

3

3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