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756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0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1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4回用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1概述

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项目名称:

某镇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项目

承办单位:

水处理XX

注册地址:

某镇下夹河

法定代表人: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建设公司

1.2项目提出的背景

在西柳服装市场的牵动下,某等周边乡镇的印染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印染加工业中心。

但是印染作为重污染行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与下游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目前,某镇地区共有7家印染企业,分别为**鸿翔染整厂、**永魁染整XX、**市海隆漂染厂、**市海富染整印花XX、**市海丰印染厂、**市宝兴集团纺织印染厂、**市世泓印染厂。

这些印染企业分布在马圈子村和东上村2.5平方公里围,日排放废水共计达3.44万吨。

上述企业虽然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分散治理,形不成规模,以致治理成本过高,目前吨水处理费用2元以上,企业难以负担;二是印染废水浓度高、碱度高、难降解,企业因自身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有限,排放的印染废水虽经处理,但不能保证稳定达标排放;三是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经常擅自关闭污水处理设施,偷排现象严重,虽然**市环保局近年来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但由于企业偷排手段隐蔽,污水超标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目前,7家企业除**市海丰印染厂基本做到达标排放外,其余六家单位至今仍超标排放污染物,有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4.29倍,造成劳动河水质污染严重,辽河流域**段水质常年超Ⅵ类,不仅影响了下游市境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也给本地的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地居民反映强烈,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建议和提案。

省环保局以辽环关停[2006]1号文件要求市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市海丰印染厂限期治理,其余六家企业停业或关闭。

为保护辽河水系水质,同时保证某高科技轻纺工业园纺织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印染工业废水集中收集起来建设统一的综合污水处理厂已势在必行。

**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某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

“今后**市所有新上的印染、造纸等水体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在某轻纺工业园建设,利用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统一集中治理污染”。

为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2006年8月成立了**汇通污水处理XX,并由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某镇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入了项目建设的筹备阶段。

企业经过随后的进一步调研,尤其是重点考察了国其它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实例,决定对原定的处理工艺进行调整,但污水处理规模不变。

并于2007年9月聘请市环境保护编制了《**汇通污水处理XX污水处理厂工程方案设计》,对原可研报告的工艺路线,进行了合理的修改。

市环境保护是中国五矿集团京外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生产制造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专业公司,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环境工程专项甲级设计资质,该公司先后完成了红豆集团污水处理厂、阳光集团污水处理厂等数百项工程。

实践证明,该公司设计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好、管理方便、投资省、占地少、结构紧凑,有较丰富的印染废水处理经验。

由于原可研报告已与真实建设容不相符,**汇通污水处理XX需要对原可研进行修改,以适应项目的进行。

受**汇通污水处理XX的委托,建设咨询公司为其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本。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保护水环境、建设生态市的需要。

纺织产业是一个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

近年来,由于**市的纺织印染企业污水处理不到位,不仅本辖区水体受到污染,下游城市水体也受到污染。

只有建设综合性污水处理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废水污染问题,减轻辽河水域水质污染,保护水体质量,使辽河水域下游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水源有安全保障,促进生态市的建设。

(2)企业生存的需要。

目前,7家企业除**市海丰印染厂基本做到达标排放外,其余六家单位至今仍超标排放污染物,有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4.29倍。

省环保局以辽环关停〔2006〕1号文件要求市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市海丰印染厂限期治理,其余六家企业停业或关闭。

纺织印染行业已经成为**市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行业有众多的就业人员。

如果因为环保问题,而使这几家印染企业关闭的话,将严重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就业水平,但各企业分散治理,又形不成规模,治理成本过高,企业难以负担。

本项目的建设将集中处理污水,可大大降低成本,解决了各企业的环保问题,避免了被关闭的结局。

(3)节约水资源的需要。

据水利部门探测,**地区原有地下水储藏量3.46亿立方米,现已开采约3亿立方米,还剩下不足0.5亿立方米。

而且项目所在地区地表水贫乏,如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那么此地区缺水将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将严重影响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本项目对该地区所产生的全部印染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规定的出水水质要求,可补充该地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

同时对部分达标水进行再处理,达到纺织印染行业回水水质要求,这部分水全部回用,可节约大量水资源。

1.4项目实施的意义

新建污水处理工程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保护环境、减轻污染。

建设综合性污水处理工程可从根本上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彻底解决辽河流域水质污染,保护了水体质量,使辽河流域下游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水源安全有保障,不使水环境质量成为下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项目的建设具有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现实意义。

(2)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城镇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用水量不断增加,对水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建设综合性污水处理工程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中水回用,即实现了循环经济建设。

项目的建设对于某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3)提高城镇文明和人民生活品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要求经济的发展也强调环境的和谐。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建设污水、污泥处理工程与其配套设施,将极大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使村镇面貌焕然一新,提高村镇品位,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4)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某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

“今后**市所有新上的印染、造纸等水体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在某轻纺工业园建设,利用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统一集中治理污染”。

本项目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印染企业在工业园落户,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使该地区的的印染业更具竞争优势,带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

1.5编制依据

(1)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06年7月编制的《某镇纺织工业园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市环境保护编制的《**汇通污水处理XX污水处理厂工程方案设计》;

(3)委托建设咨询公司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

(4)企业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6研究围

在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过程中将就以下容进行研究和阐述:

(1)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2)区域概况;

(3)设计规模;

(4)工艺与设备配置方案;

(5)总图土建方案;

(6)公用设施配套方案;

(7)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方案;

(8)建设进度与招标方案;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1.7项目概况

(1)项目主要建设容

污水处理工程购置机械格栅、布水系统、高效反应脱色器、微孔曝气器、刮泥机、压滤机等设备133台套。

回用水处理工程购置回转式细格栅、液下搅拌机、微孔曝气头、膜组件、刮泥机、膜冲洗装置等设备34台套。

以上购置设备合计167台套。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格栅渠、中和反应池、操作间、调节池、提升泵房、厌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二沉污泥井、絮凝反应池、贮药池、加药间、物化沉淀池、物沉污泥井、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污泥堆场、办公间、化验间、污泥池、污泥浓缩池、集水池1、集水池2等建构筑物。

回用水处理工程建设集水井、格栅间、MBR池、鼓风机房、污泥浓缩池、污泥池、设备间等建构筑物。

新建厂区道路、围墙、大门与绿化。

新建厂区各种管道线网。

(2)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定为2年。

(3)项目设计规模

项目建成后,企业的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能力为4.0×104m3/d(约4万吨/天),回用水处理工程处理能力为1.0×104m3/d(约1万吨/天),回用率25%。

(4)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值为6350万元(含建设期利息261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为6320万元(含建设期利息26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万元。

项目总投资6350万元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2950万元,其余资金3400万元由公司自筹。

(5)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与经济指标见下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与指标

1

设计规模

1.1

污水处理能力

吨/天

40000

1.2

回用水处理能力

吨/天

10000

2

主要药剂消耗

聚铁

吨/年

15840

PAM

吨/年

15

硫酸

吨/年

720

盐酸

吨/年

112.5

3

耗电

万度/年

1227

4

汇通公司占地面积

平方米

80000

5

本工程占地面积

平方米

37816

6

购置工艺设备

台套

167

7

项目总投资

万元

6350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6320

8

长期贷款

万元

2950

9

自筹资金

万元

3400

10

污水处理单位成本(含折旧费)

元/吨

1.24

11

回用水处理单位成本(含折旧费)

元/吨

1.1

2企业概况

2.1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概况

**汇通污水处理XX是为某地区印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于2006年8月成立的印染污水集中处理专业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市海丰印染厂出资。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广义。

公司主要对区7家印染企业生产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企业具备承贷主体资格和承贷能力。

注册地址:

某镇下夹河。

主要股东介绍:

1.广义:

男,汉族,1955年出生,现任**市海丰印染厂董事长、海丰果业XX董事长。

1974年在省**丝绸厂参加工作,1991年创办**市海丰印染厂任厂长。

曾获省百强私营企业家、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厂长、省乡镇企业明星乡镇企业家称号,为**市政协常委、全国优秀企业家、省乡镇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2.钟启艳:

女,汉族,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曾先后任会计、财务总监。

从事会计工作23年,经验丰富,多年牵头组织大型企业会计核算、财务公司资金核算、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

上述二位股东,也是**市海丰印染厂的主要股东。

本项目的一些相关技术人员也是从**市海丰印染厂污水处理车间直接吸收过来的。

2.2项目相关单位基本情况

**市海丰印染厂是专业从事染整服装面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

公司始建于1993年,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

企业性质为股份制,现有股东3人,其中自然人广义占66%的股份,为企业法定代表人,自然人钟启艳占17%,自然人晨占17%。

企业位于某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企业现有员工5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5人。

截止2005年12月末,企业拥有总资产271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21752万元,净值16273万元,负债合计4580万元,资产负债率16.8%。

企业产品为各类棉、麻、化纤与混纺织物的染整产品,年生产能力为5000万米。

产品远销美洲、非洲、欧洲、中东和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比重达85%以上,产销率达100%。

企业现有溢流染色机与相关配套工艺设备四十余台套;连续轧染退煮漂联合机、丝光机、连续轧染色机等二十余台套;整理设备有磨毛机、预缩机、轧光机、蒸呢机、起绒机、气流柔软机等。

整体达到九十年代末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近几年经营情况见下表:

主要经济指标表

表2-1单位:

万元

年份

销售收入

利润

税金

2003

16942

1900

386

2004

21491

2436

462

2005

24067

2647

537

1998年企业获得纺织品自营进出口权,2000年通过了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2年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先后获得了“省明星乡镇企业”、“省综合实力百强私营企业”,企业染整系列高档服装面料“亚比”牌被评为“省著名商标”,2004年企业被评为“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企业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

企业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重质量、守信誉”为企业经营之本,从而赢得了海外广大用户的认可、信赖和支持。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水平不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与企业管理水平已跃居国同行业前列。

3区域概况

3.1自然状况

地理位置

**位于省南部,辽河下游之左岸,辽东半岛之北端。

北靠钢都和省会,南临港口城市、,东接煤铁之城与边境城市,西与隔河相望。

地处东经122°18′-123°08′,北纬40°29′-41°11′之间。

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44公里。

地形地貌

**市地处东部山区与西部辽河平原交界地带,地势东高西低,总的趋势为东南向西北倾斜。

**河与五道河分别流经市区的南、北侧。

市区除玉皇山、亮甲山、双山子外,大部分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在20~30m左右。

气候特征

**市属北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0.4℃,降雨量691.3mm,七月份平均气温24.3℃,一月份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气温为36.5℃,最低气温为-33.7℃,多年平均无霜期限为160天,平均冻土深度为1.0m。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0.9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079.1mm,最小降雨量为455.7mm,6~7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

常年主导风向为夏季西南风,冬季北风。

水文、地质状况

**市河流较多,浑河、太子河均流经该市西部,至三岔河汇合于大辽河。

流经**市城区的主要河流有**河和五道河。

**河与五道河分别流经市区的南、北侧。

**河发源于孤山镇弟兄山,流经孤山、析木、**等十八个镇,至小姐庙入太子河,全长89km,河道平均比降为2.0‰,流域面积1310km2,最大流量23.1m3/s,最小流量0.26m3/s,平均流量15m3/s,最大流速0.81m/s,最小流速0.19m/s,平均流速0.20m/s。

解放河发源于市盘岭村,经某镇入市。

**市所属地质构造单元为辽东地块与下辽河断陷过渡地带,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地基承载力12~18t/m2。

3.2社会经济状况

**是省较大的县级市,全境面积为2734km2,总人口108.5万人,全市辖5个管理区、2个开发区、22个镇,574个行政村。

是全国粮食、水果、畜牧业、柞蚕、乡镇企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渤海奥区”之誉。

**是东北地区城市工业发展最早,厂点最多的城市之一。

当地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铁、硫化铁、铅、锌、钼、铀、煤、石油、天然气、滑石、菱镁等40余种宝藏。

其中蕴藏量最大的菱镁矿占全球储量的1/3,滑石储量居世界之首。

近年来,**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与效益显著提高,菱镁、滑石、建材等一大批名牌产品在国外市场独立鳌头。

某镇自东向西为山地、平原、沿河斜长地带,素有**市貌缩影之称。

气候适宜,雨水丰沛,土地肥沃,极适于蔬菜、粮食、水果等种植业发展。

中长铁路、沟海铁路、大高速公路、海营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镇。

交通十分发达,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埠。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的某人开创了全新的工作局面,形成了新的经济支柱产业。

某镇是东北最大的轻纺之乡。

近几年崛起的某镇轻纺工业中纺织企业33家,大型印染企业7家,服装加工企业325家,其中合资企业3家,出口创汇企业5家,有两家企业拥有出口自营权。

轻纺之乡建设投资近8亿元。

轻纺产品除通过西柳服装市场销售外,有一部分出口到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建设中的轻纺工业区共征地10万平方米。

4设计规模与进出口水质

4.1设计规模

(1)设计处理规模

本项目污水处理工程接纳围主要为某镇的印染工业废水。

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后,印染企业所有污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部分重污染企业需进行预处理)。

设计污水处理量4.0×104m3/d(约4万吨/天),平均流量0.463m3/s。

本项目回用水处理工程根据前段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结合各排污厂家可接受的回用水量,回用水处理工程处理规模确定为1.0×104m3/d(约1万吨/天),回用率25%,平均流量0.116m3/s。

(2)处理规模确定

 

2006年上半年某镇印染废水实测值

表4-1

序号

企业名称

废水排放量

(吨/日)

pH值

COD排放量

(公斤/日)

COD浓度

(mg/l)

1

**鸿翔染整厂

3200

7.44

2240

960

2

**永魁染整XX

5800

10.17

4060

960

3

**市海隆漂染厂

1800

10.37

1260

800

4

**市海富染整印花XX

6800

11.42

4700

1080

5

**市海丰印染厂

6200

10.28

4340

360

6

**市宝兴集团纺织印染厂

5800

7.93

4060

320

7

**市世泓印染厂

4800

9.14

3360

360

8

合计

34400

24020

683

由上表可得某镇印染废水量为3.44×104m3/d,COD约683mg/L。

随着某镇经济的发展,人口与工业污水量同时也会相应的增加,根据某镇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时参考其他乡镇经济发展用水量状况将某镇污水增加量定为3%,据此推算2010年污水量。

某镇工业废水水量预测

表4-2

年度

污水量(万m3/d)

2007

3.54

2010

3.93

因此将污水处理规模定在4.0×104m3/d。

4.2进出口水质

(1)污水处理工程

①进水

 

根据上述印染废水实测值,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见下表:

表4-3

CODcr

800~1200mg/l

BOD5

200~300mg/l

SS

200~300mg/l

色度

~500倍

pH

9~11

②出水

**汇通污水处理XX污水处理工程出水将排入海丰集团厂区南侧的八里河,出水水质要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规定的出水水质,具体指标见下表:

表4-4

CODcr

10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色度

40倍

pH

6~9

(2)回用水处理工程

回用水处理工程的进水是污水处理工程的排放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规定的出水水质。

回用水处理工程的出水达到纺织印染行业回用水水质要求。

**汇通污水处理XX回用水处理工程按下表控制处理水质。

 

水质指标控制表

表4-5

项目

进水水质(mg/l)

出水水质(mg/l)

去除率(%)

BOD5

30

10

67

CODCr

100

50

50

NH3-N

15

5

67

P

2

0.5

75

5工艺与设备方案

5.1污水处理工程

1)处理工艺的确定

(1)工艺选择的原则

工艺方案的选择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确保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费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设计规模、污水水质特性以与本项目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遵循的原则如下:

•技术成熟可靠,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情况有很好的针对性,处理效果稳定,保证长期连续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基建投资合理,运行费用低,工艺控制调节灵活。

•选定设备先进、可靠,适当提高自动化程度,便于实现工艺过程的自控,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费用。

•整体工艺协调优化。

•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占地。

(2)污水水质特性分析

污水处理工程处理的污水主要为印染污水,其污水特点主要为如下几个方面:

•污水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了处理难度;

•污水碱性较高,pH值为9~11;

•可生化性差,污水中含大量水溶性难降解的浆料、染料等。

(3)处理工艺介绍

国外对印染污水的研究开始较早,曾先后开发了絮凝、吸附、化学氧化、辐照、湿式氧化和生物法等处理技术,其中生物法作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处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外绝大部分印染污水处理均采用生物法作为处理流程的核心。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地相继建成了一批印染污水处理设施,其中以好氧生物处理为主的占80%以上,这些处理装置在运行中因为污水水质复杂多变,造成处理装置效果降低,运行费用过大。

近年来,由于纺织与印染新技术的应用,PVA浆料、表面活性剂和新型助剂等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污水,造成印染污水的有机物浓度升高,水质复杂多变,可生化性明显降低,以往常用的印染污水处理的单纯好氧活性污泥法,其CODcr去除率已由原来的70%下降到50%,处理后的污水不能达标排放,相当多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不正常或处于停运状态。

对传统好氧生物法为主的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已成为印染污水处理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实际状况,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展了印染污水治理技术的专题研究,在小试、中试和生产性系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高效、低能耗的印染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这些新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实用性强的特点,在近年建设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中厌氧—好氧生化串联工艺目前应用十分广泛,该工艺可以使印染污水中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厌氧水解为较易生物降解的物质,改善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从而提高了整个处理流程的CODcr去除率,目前国许多新建的印染污水处理装置均采用由这一工艺开发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已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些原有的生物处理装置也正在逐步改造为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①厌氧生化处理工艺

以往厌氧处理法主要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水和污泥的处理,一般采用普通的厌氧消化工艺,由于它的水力停留时间很长,消化池容积大,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都很高,因而限制了它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人们对厌氧生物法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开发了多种厌氧生物处理新工艺,如AF、UASB、EGSB等,它不仅可以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也可以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包括城市污水。

污水在厌氧反应器中经历了水解、酸化、酸性衰退、甲烷化等四个阶段,在厌氧条件下,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生成小分子有机物,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并有部分直接降解为CH4和CO2。

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使出水水质稳定,减少了负荷冲击,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