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605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docx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

2018学年度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对于力的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越大,力的冲量就越大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力的冲量不一定大

C.竖直上抛运动中,上升和下降过程时间相等,则重力在整个过程中的冲量等于零

D.竖直上抛运动中,上升和下降过程时间相等,则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等大、反向

2.物体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动能由零增大到E1,在时间t2内动能由E1增加到2E1,设合力在时间t1内做的功为W1,冲量为I1,在时间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为I2,则(  )

A.I1<I2,W1=W2B.I1>I2,W1=W2

C.I1>I2,W1<W2D.I1=I2,W1<W2

3.

质量分别为m=1kg和M=2kg的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从某时刻(t=0)开始,对放在下面的质量为m的物块施一水平推力F,已知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F=6t,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时的速度为1m/s

B.从施加推力F到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所需的时间为

s

C.从施加推力F到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两物块的位移为0.5m

D.从施加推力F到两物块刚发生相对运动F的冲量为6N•s

4.

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站在车上的人练习打靶(人相对于小车静止不动),靶装在车上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已知车、人、枪和靶的总质量为M(不含子弹),子弹的质量为m,若子弹离开枪口的水平速度大小为v0(空气阻力不计),子弹打入靶中且留在靶里,则子弹射入靶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大小为(  )

A.0B.

C.

D.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车的上表面粗糙,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v0水平地滑至车的上表面,若车足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最终速度为

v0

B.由于车表面粗糙,小车和木块所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C.车表面越粗糙,木块减少的动量越多

D.车表面越粗糙,小车获得的动量越多

6.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无法判断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

7.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

8.一艘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开动推进器后,受到的推力是900N,开动3s的时间,速度的改变为0.9m/s,飞船的质量是(  )

A.300kgB.3000kgC.900kgD.9000kg

9.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经时间t,通过位移L后,动量变为P、动能变为Ek.若上述过程F不变,物体的质量变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时间2t,物体动量变为2PB.经过位移2L,物体动量变为2P

C.经过时间2t,物体动能变为4EkD.经过位移2L,物体动能变为4Ek

二、多选题

10.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射向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v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子弹射入木块瞬间系统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

C.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一定小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

D.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1.某人站在浮于水面的船上,人和船保持静止状态,从某时刻开始人从船头走向船尾,设水的阻力不计,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关于人和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匀速行走时,船匀速后退,两者速度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B.人加速行走时,船加速后退,两者加速度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C.人在船上行走时,两者的动能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D.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停止运动后,船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后退一段距离

12.一个质量为 M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在此过程中,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木块运动的距离为s,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则对于子弹和长木板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系统的动量守恒,而机械能不守恒

C.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fs

D.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fd

13.一个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在轨道上瞬间炸裂成质量相等的A、B两块,其中A仍沿原轨道运动,不计炸裂前后卫星总质量的变化,则(  )

A.B不可能沿原轨道运动

B.炸裂后的瞬间A、B的总动能大于炸裂前的动能

C.炸裂后的瞬间A、B的动量大小之比为1:

3

D.炸裂后的瞬间A、B速率之比为1:

1

14.A、B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7kg•m/s,B球的动量是5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的可能值是(  )

A.pA=8 kg•m/s,pB=4 kg•m/sB.pA=6 kg•m/s,pB=6 kg•m/s

C.pA=5 kg•m/s,pB=7 kg•m/sD.pA=-2 kg•m/s,pB=14 kg•m/s

三、实验题探究题

15.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

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小球1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

(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B.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r

(3)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4)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2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

16.

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1kg的小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质量为m=0.01kg的子弹以初速度v0=300m/s自左方水平地射穿木块,木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0.2m,求:

①子弹射出木块时的速度v;

②若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为△t=0.02s,子弹对木块的平均作用力F大小为多少?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以υ0=5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的平板小车,若小车质量M=4kg,平板小车长L=3.6m,滑块在平板小车上滑移1s后相对小车静止.(g取9.8m/s2 ).求:

(1)滑块与平板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要滑块不滑离小车,滑块的初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2.B3.A4.A5.A6.C7.B

8.B9.A10.BCD11.ABC12.BD13.BC14.BC

15.ACD;C;m1•OP=m1•OM+m2•ON;m1•(OP)2=m1•(OM)2+m2•(ON)2;m1

=m1

+m2

  

16.解:

①设子弹射穿木块后木块获得速度为v′.

木块上摆过程,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2=Mgh,

子弹射穿木块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Mv′,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v′=2m/s,v=100m/s;

②以木块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可得:

F△t=Mv′,

代入数据解得:

F=100N;

答:

①子弹射出木块时的速度v为100m/s;

②若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为△t=0.02s,子弹对木块的平均作用力F大小为100N.  

17.解:

(1)对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动量守恒,选向右的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v0=(m+M)v

滑块相对小车静止时的速度为:

v=

=

=1m/s

以滑块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对滑块,由动量定理得:

-μmgt=mv-mv0,

解得动摩擦因数为:

μ=

=

≈0.4;

(2)设滑块恰好不滑离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当滑块滑到小车最右端时,两者速度相等,滑块在小车上滑行时,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m+M)v′

即:

1×v=(1+4)v′

解得:

v=5v′…①,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v2=

(m+M)v′2+μmgL,

即:

×1×v2=

(1+4)v′2+0.4×1×9.8×3.6,

v2=5v′2+28.224…②

联立①②解得:

v≈6m/s;

答:

(1)滑块与平板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2)若要滑块不滑离小车,滑块的初速度不能超过6m/s.  

【解析】

1.解:

AB、由冲量公式I=Ft,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时间不一定相等,故冲量不一定大,故A错误,B正确;

CD、冲量是矢量,竖直上抛运动中,上升和下降过程时间相等,受力相同,所以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相同,故CD错误;

故选:

B

冲量的公式I=Ft,冲量是矢量,冲量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本题考查对冲量概念、公式的理解,抓住矢量性,解答负关键是能从定义理解记忆.

2.解:

根据动能定理得:

W1=E1-0=E1,W2=2E1-E1=E1,则W1=W2.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式为P=

则由动量定理得:

I1=

,I2=

-

,则I1>I2.

故选B

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功的关系,根据动量定理研究冲量的关系.

根据动能的变化由动能定理求合力的功、根据动量的变化由动量定理求合力的冲量是这两大定理基本的应用.

3.解:

A、当M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M相对m发生相对滑动;则此时M的加速度为:

a=μg=0.2×10=2m/s2;则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F=(m+M)a=3×2=6N=6t,则可知发生相对运动的时间为1s,F是均匀增加的,故1s内其平均作用力

=

=3N;对整体由动量定理可得,

t=(M+m)v;解得:

v=1m/s;故A正确,B错误;

C、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1s内的位移x=

×vt=0.5m;而物体做的是变加速直线运动,故位移不是0.5m;故C错误;

D、由动量定理可知,I=(M+m)v=3N•s;故D错误;

故选:

A.

对m分析由最大静摩擦力可求得m的最大加速度;再对整体受力分析可求得F值;对全程由动量定理可求得1s时的速度及冲量.

本题中采用了力的平均值求冲量的方法,但是求功时不能应用平均力来求.

4.解:

车、人、枪、子弹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以子弹的初速度方向正方向,射击前系统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子弹射入靶中后系统动量也为零,车的速度为零;

故选:

A.

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速度.

本题考查了求车的速度,确定研究对象、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5.解:

A、B、以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系统动量守恒,由于摩擦力的作用,m速度减小,M速度增大,m速度减小到最小时,M速度达最大,最后m、M以共同速度运动.有:

mv=(m+M)v′

解得:

v′=

.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A选项分析,木块减少的动量mv-mv′与车面粗糙程度无关.故C错误;

D、根据A选项分析,小车M获得动量Mv′与车面粗糙程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

A

以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列方程即可解答.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清楚研究的对象和守恒条件.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起来列出等式求解是常见的问题,难度适中.

6.解:

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留在其中的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动量守恒,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除弹簧弹力做功外还有摩擦力做功,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故选C

根据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根据是否是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判断和应用能力.动量是否守恒要看研究的过程,要细化过程分析,不能笼统.

7.解析:

因系统动量守恒,故最终甲、乙动量大小必相等.谁最后接球谁的质量中包含了球的质量,即质量大,根据动量守恒:

m1v1=m2v2,因此最终谁接球谁的速度小.

答案:

B

根据动量定理守恒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属于基础题,注重动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分析.

8.解: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飞船的加速度为:

a=

=

=0.3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飞船的质量为:

m=

=

kg=3000kg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飞船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飞船的质量。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弄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的计算公式求解加速度,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知道加速度是联系静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9.解:

AC、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Ft=P,故时间变为2t后,动量变为2P,故A正确;

根据

,动量变为2倍,质量减半,故动能变为8Ek,故C错误;

BD、经过位移2L,根据动能定理,有:

FL=Ek,故位移变为2倍后,动能变为2Ek,故D错误;

根据P=

,动能变为2倍,质量减半,故动量不变,故B错误;

故选:

A

AC、根据动量定理分析物体动量的变化,得到物体的末动能情况;

BD、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到物体的末动能情况,进一步得到动量情况.

本题关键是分别根据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列式分析,同时要记住动量与动能的关系公式

,基础题目.

10.解:

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子弹射入木块的瞬间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之后子弹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上升,该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但总能量小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故A错误,C正确;

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子弹射入木块瞬间系统动量守恒可得:

mv0=(m+M)v′

所以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

v′=

,故B正确;

D、之后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该阶段机械能守恒

(M+m)v2=(M+m)gh,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D正确.

故选:

BCD.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由于时间极短,子弹与木块间的内力远大于系统外力,故可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子弹和木块系统由于惯性继续上升,由于绳子的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求解.

子弹射木块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模型,由于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动量守恒;系统接下来的运动是摆动,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模型,机械能守恒,当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的题通常都能用动能定理解决!

11.解:

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人的质量为m,瞬时速度为v,船的质量为M,瞬时速度为v'.以人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Mv'=0,解得:

=

;A、人匀速行走,船匀速后退,两者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故A正确;

B、人和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船与人的加速度分别为

,加速度与它们质量成反比,人加速行走时,船加速后退,两者加速度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故B正确;

C、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人与船的动量大小相等,两者的动能之比:

=

=

=

,人在船上行走时,两者的动能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故C正确;D、人与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于系统的初动量为零,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停止运动后,人的动量位移,系统总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船的动量为零,船停止运动,故D错误;

故选:

ABC.

人为系统,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0,故系统的动量守恒,系统初始动量为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解.

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总动量为0,所以不管人如何走动,在任意时刻两者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人停止运动而船也停止运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2.解:

A、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对系统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系统处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其他的外力,所以动量守恒;由A的分析可得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

C、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阻力与子弹位移的乘积,即:

△EK=W=f(s+d),故C错误;

D、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与两个物体相对位移的乘积,即:

△E=fd.故D正确.

故选:

BD.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出是否守恒;

分别对子弹和木块运用动能定理,列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能量的损失.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运用动能定理解题,首先要确定好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的过程,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表达式.

13.解:

A、如果爆炸后B的速度大小与爆炸前速度大小相等,则B沿原轨道运动,故A错误;

B、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爆炸释放的能量转化为A、B的动能,爆炸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因此炸裂后的瞬间A、B的总动能大于炸裂前的动能,故B正确;

C、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如果爆炸后B的速度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A、B的动量大小之比考研为1:

3,故C正确;

D、爆炸后A、B的质量相等,如果炸裂后的瞬间A、B速率之比为1:

1,则爆炸后A、B的动量大小相等,如果爆炸后A、B的速度方向相反,总动量为零,爆炸过程动量不守恒,因此爆炸后A、B的速度方向不能相反,如果爆炸后A、B的速度方向相同,则爆炸后总动能减小爆炸前的总动能,不符合实际情况,假设错误,由此可知,炸裂后的瞬间A、B速率之比不可能为1:

1,故D错误;

故选:

BC.

卫星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爆炸后如果B的速度大小不变,则B仍看沿原轨道做圆周运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

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而机械能不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系统动能增加分析各选项可以解题;解题时注意讨论,否则会出现错解与漏解.

14.解:

以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两个物体的质量均为m,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

Ek=

+

=

+

=

系统的总动量:

P=7kg•m/s+5kg•m/s=12kg•m/s;

A、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为:

8kg•m/s,4 kg•m/s,系统的总动量P′=8+4=12kg•m/s,动量守恒.碰后,两球同向运动,甲的速度比乙球的速度大,不符合两球的运动情况,所以不可能,故A错误.

B、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为:

6 kg•m/s,6 kg•m/s,系统总动量P′=6+6=12kg•m/s,系统的动量守恒,总动能:

Ek′=

+

=

,系统动能增加,是可能的,故B正确;

C、碰后甲乙两球动量为:

5kg•m/s,7 kg•m/s,系统动量总P′=5+7=12kg•m/s,系统动量守恒,总动能:

Ek′=

+

=

,系统动能不变,是可能的,故C正确;

D、如果-2kg•m/s,14kg•m/s,系统总动量P′=-2+14=12kg•m/s,系统动量守恒,系统总动能:

Ek′=

+

=

,系统总动能增加,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故D错误;

故选:

BC

当甲球追上乙球时发生碰撞时,遵守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和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通过列式分析,再进行选择.

对于碰撞过程要遵守三大规律:

1、是动量守恒定律;2、总动能不增加;3、符合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

15.解:

(1)因为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根据v=

,所以用水平射程可以代替速度,则需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射程间接测量速度.故应保证斜槽末端水平,小球每次都从同一点滑下;同时为了小球2能飞的更远,防止1反弹,球1的质量应大于球2的质量;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

ACD.

(2)根据动量守恒得,m1•OP=m1•OM+m2•ON,所以除了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1和小球2的质量m1、m2.

故选:

C.

(3)因为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则水平位移可以代表速度,OP是A球不与B球碰撞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A球碰撞前的速度,OM是A球碰撞后平抛运动的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A球的速度,ON是碰撞后B球的水平位移,该位移可以代表碰撞后B球的速度,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m1•OP=m1•OM+m2•ON,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由功能关系可知,只要

m1v02=

m1v12+

m2v22成立则机械能守恒,故若m1•OP2=m1•OM2+m2•ON2,说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碰撞前,m1落在图中的P′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1.小球m1和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在图中M′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1′,m2的落点是图中的N′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v2.设斜面BC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α,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Lp′sinα=

gt2,Lp′cosα=v1t

解得v1=

同理v1′=

,v2=

,可见速度正比于

所以只要验证m1

=m1

+m2

即可.

故答案为.

(1)ACD;

(2)C;(3)m1•OP=m1•OM+m2•ONm1•(OP)2=m1•(OM)2+m2•(ON)2;(4)m1

=m1

+m2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