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335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师面试题.docx

语文教师面试题

欢颜教育语文教师面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一、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名权始作踊者殷(yīn)红卷帙(zhì)浩繁

B.独幕剧独辟蹊径匕(bǐ)首曲(qū)突徙薪

C.家俱店欲盖弥彰咯(kǎ)血喟(wèi)然长叹

D.座谈会细大不涓逮(dài)捕危如累(lèi)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种模式,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B.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D.李晓的文化散文,曾有十多篇在《学语文》杂志上发表,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

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宋词仿佛一朵芬芳绚丽的奇葩,它以的风格,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千百年来,代代中国文人对宋词的品鉴、仿作,已成为他们的,凝聚着独特的美学追求。

在现当代,有的诗人创作的旧体堪称,甚至足以与古人的佳作比肩,只是宋词的时代已不可能复现。

A.①独树一帜②情趣③精致B.①独具匠心②情趣③精品

C.①独树一帜②雅趣③精品D.①独具匠心②雅趣③精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苹果公司前任总裁乔布斯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所以缔造了自己的企业,不断开发出最先进的电子产品。

B.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

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

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C.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D.德班气候大会举行期间,场外的示威抗议活动持续不断,环保人士高喊口号,要求各国政要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做出更多努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左右的地方。

B.国际社会认为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之路。

C.国产大片的稳定发展,不仅吸引了境外资金和国内其他行业资金投向国产电影,而且激发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

D.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及通信事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集中体现孔子的思想,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可叹停机德,堪冷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首诗暗寓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的命运。

C.雨果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他的“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涤荡的春风,顽皮淘气飘忽不定地扑向京城的每个角落。

①运河的水润了,后海的水青了,北海的水轻点着小帆……

②把一切摇醒,融开冰冻的河面,推出道道绿波。

③“绿水新池满”的京城,被春水滋润着,处处荡漾着生机与活力。

④它们吹湖水动树梢,荡蓝天托白云,

⑤于是春水蹀躞着脚步游向厚实的老城墙,漾向松软的护城河岸。

⑥一城的春水全然醒了,

A.①⑥⑤④②③B.④②⑤①⑥③C.③④②⑤⑥①D.⑥④③⑤②①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8~12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与薛寿鱼书①\

【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

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使必待周。

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

呜呼!

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

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人其民,使无天扎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

而何必舍之以他求?

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今执逮之人而问之曰:

“一瓢先生非名医乎?

”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又问之曰:

“一瓢先生其理学乎?

”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

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

精求之,何艺非道?

貌袭之,道艺两失。

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

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

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

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姓名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

朱何益?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

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

岂不悖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

②若:

和,同。

③不禄:

死的委婉说法。

④夭札:

因病而早死。

⑤艺成而下:

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⑥周、程、张、朱:

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

⑦刀圭:

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意:

意料

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执:

拘捕

C.貌袭之,道艺两失袭:

承袭

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寿:

使……长寿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仆方思辑其梗慨以永其人使工以药淬之

B.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C.一瓢先生其理学乎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D.子不尊先人于白无一人之上得复见将军于此

10.作者反对重理学轻技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A.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B.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C.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D.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孔子是不朽的,精神某种技艺的人也可以不朽。

B.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剂比理学语录有意义得多。

C.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辞世,令人痛惜。

D.医术也是仁术,薛雪通过行医实践了孔子的仁学,体现出他的价值。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

而何必舍之以他求?

(3分)

(2)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

精求之,何艺非道?

(4分)

(3)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5分)

三、完成下面各题。

(共23分)

1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取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14、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

(8分)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

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

犹及:

还赶得上。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塞景象的壮美。

B.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②“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

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

(5分)

15、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0分)

①,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②,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④闾阎扑地,;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⑤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

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月光汹涌

①月光——汹涌?

没错,在我看来,平静只是月亮的外表,它的目光从来都是暗波汹涌的,尤其是满月,尤其是仲秋的满月。

②这首先源自身体的记忆。

似乎前半生许多重要的夜晚,都与月亮有关。

童年夜晚的露天集体游戏,少年时一个人在书桌前对着月光学习感伤,青年时在异乡月下的荒野骑车独行……有过乡村经历的人对此可能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满月升上邻居的屋脊,血管里的血就像听到某种神秘的召唤,哗哗地涌动并呼喊起来。

这种少年时的幻觉,后来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由于天体间的引力作用,月亮不仅会引发大海涨潮,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因为人体有70%是水分,我们的身体其实是无数微型大海。

所以,批评一个敏感的人喜欢风花雪月是没有道理的,感月伤怀不过是顺应宇宙的某种潜规则罢了。

③让一年中月亮最圆的八月十五成为节日是十分自然的事。

月亮在这个夜晚繁衍出许多激情汹涌的风俗也毫不奇怪。

小时候听外公讲,元末义军把起事的号令藏在饼子里,然后分发各处,并说这就是吃月饼的由来。

鄱阳还有在八月十五夜烧宝塔的习俗,据传最初也是起义军互相联络的一种方式,类似于点烽火。

看来,农历八月的月圆夜确实是人的血温最高的夜晚,不管这种温度是用于仇恨、游戏、爱情或者思念。

④满月之所以能成就一个节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相对于变幻无定的尘世,月亮是超越时空的绝对性存在。

一千年前和一千年后的人看见的是同一个月亮,一千里外和一千里内的人头顶着的也是同一个月亮。

在“月球”这个科学却扼杀浪漫的概念出现之前,月亮曾是中国人的精神信物。

人们通过书写月亮的诗文与古人沟通,通过对同一个月亮的祭拜,和远在他乡的亲友沟通。

农耕社会没有高效的交通,更没有电话这种共时性的通讯手段,分别与永别常常只有一字之隔。

在一封家书都能抵万金的幽暗岁月,月亮的信物功能被世俗社会放大为信念,最后又在满月的浑圆外形之中巧妙地嵌入团圆的寓意,最终把这信念放大为一种流传千年的精神信仰。

中秋节最初与暴力相关的烙印,被团圆的心愿反复洗刷,最后软化为温情款款的民俗。

⑤我个人对中秋节的印象,大多保留在少年之前的记忆里,作为恃宠而骄的宝贝和外婆外公在一起,作为时时需要敲打的问题少年小心翼翼地和父母在一起。

吃从来都不是我的关键词,但童年时吃过的一种大而简陋的芝麻饼让我挂念至今。

⑥青春期之后的八月十五夜印迹模糊,一是因为那个时期血管里潮涌的方向过度多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整个国家都逐步城市化的过程中,对于月亮,我们陷入了集体性失忆。

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似乎只有商场和新闻媒体才热衷过中秋节,民间的习俗也已简化到吃月饼一项。

一个标准的月亮节,却不再和月亮有任何关联。

十年前我就发过这样的感慨:

城市里或许也有月亮,但绝对没有月光。

因为城市里的霓虹比满月的光芒汹涌十倍,以至于浸泡出“光污染”这样的新名词。

所以有许多年了吧,月圆之夜我只能对月亮采取怀想的态度,怀念水面像碎银一样雀跃闪光的河码头,怀念旧居门前可以借着月光准确投篮的球场,怀念明月之下某个裙裾飞扬的背影。

⑦国家既然可以延长中秋节的假期,为何不想办法让月光重新回到大地?

比如,在八月十五这一夜,让城市停止公共照明一分钟。

我相信,只要一分钟,美好的月光和许多更美好的情感就会重新汹涌而来。

(取材于范晓波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文章指出没有乡村生活经历对月光的魅力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

B.作者认为仲秋时节满月的月光会带给自己一种暗波汹涌的感觉。

C.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感月伤怀不过是顺应了自然界的某种规律。

D.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已经消失在当今全国逐步城市化的进程之中。

E.月亮在农耕社会里被人们赋予了超越时空的价值和团圆的寓意。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8分)

(1)如何理解第③段中“繁衍”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4分)

(2)第⑥段画线的句子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4分)

18、题目“月光汹涌”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19、文章结尾说“只要一分钟,美好的月光和许多更美好的情感就会重新汹涌而来”,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请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阅读体验,从这句话中任选角度,谈一谈你的感悟。

(不少于200字)(12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