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215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docx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

附:

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样题

  第一站 辨证论治

  样题:

  张某,女,48岁,已婚。

2008年2月10日初诊。

  患者以往月经尚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近半年来,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经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

请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

  考试时间:

60分钟。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出血量多或势急如崩或淋漓不净为主症,诊断为崩漏。

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经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辨证为肾气虚证。

经断前后,肾气虚衰,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

  中医病证鉴别:

崩漏与经间期出血都是非时而下,但经间期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颇有规律,且出血时间仅2—3天,不超过7天自然停止。

而崩漏是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出血不能自止。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崩漏。

中医证候诊断:

肾气虚证。

  中医治法:

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剂: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熟地12g肉苁蓉12g覆盆子12g当归12g枸杞子12g桑寄生12g菟丝子12g党参12g黄芪15g艾叶炭6g阿胶lOg(烊化)

  3剂,水煎服。

每日l剂,早晚分服。

  第二站 基本操作

  一、中医基本操作

  

(一)灸法操作

  样题

  叙述并演示艾条温和灸的操作。

  答案与评分要点

  1.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2~3cm进行熏烤。

  2.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l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3.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食、中指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两侧,以手指感觉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

  

(二)针灸取穴操作

  样题

  请回答合谷的主治,叙述并演示合谷、内关的定位及内关的操作。

  答案与评分要点

  合谷

  定位:

在手背,第l、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或简便取穴法:

以一手

  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定穴。

  主治:

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内关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操作:

直刺0.5—1寸。

  (三)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样题

  请回答晕针的处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2.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正常。

  3.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移、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4.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四)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

  样题

  请回答针灸治疗高热的治法、主穴,叙述并演示其毫针操作。

  答案与评分要点

  1.治法:

清泻热邪。

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2.主穴:

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3.操作:

毫针泻法。

大椎穴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五)拔罐技术应用能力

  样题

  叙述并演示走罐法的操作。

  答案与评分要点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

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六)推拿技术应用能力

  样题

  叙述并演示肩部拿法的操作。

  答案与评分要点

  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其他手指相配合,捏住施术部位的肌肤或肢体,腕关节适度放松,以拇指与其余手指的对合力进行轻重交替、连续不断的捏提并略含揉动。

  二、体格检查

  样题

  叙述并演示心脏瓣膜听诊区位置及听诊顺序。

  答案与评分要点

  1.听诊区位置

  

(1)二尖瓣区:

位于左侧锁骨中线内侧第5肋间隙。

  

(2)肺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

  (3)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

  (5)三尖瓣区:

位于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偏右或偏左处。

  2.听诊顺序:

通常为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三、西医基本操作

  样题

  叙述并演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触摸有无颈动脉搏动,简单判定患者呼吸心跳停止;

  2.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

  3.操作者宜跪在患

者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土。

按压时,应把掌根长轴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l/3交界处(剑突上两横指上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屈不接触胸壁。

按压时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成人),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

  第三站临床答辩

  一、中医答辩

  样题

  试述肾虚腰痛的主症、治法、代表方剂。

  答案与评分要点

  1.主症:

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

偏阳虚者,喜温喜按,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偏阴虚者,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治法:

偏阳虚者,宜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3.代表方剂:

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左归丸加减。

  二、西医答辩

  样题

  试述心绞痛的一般处理原则。

  答案与评分要点

  1.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休息,缓解后一般不需卧床休息,可进行适度活动,以不出现心绞痛症状为度。

  2.预防并发症的治疗:

主要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预防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并发症。

应予积极的降血脂治疗,无禁忌时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

  3.改善症状的治疗:

①发作时的治疗:

可选用速效的硝酸酯制剂。

②缓解期的治疗:

使用作用较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止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使用或联合选用

  以下三类药物:

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4.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5.中医治疗。

  三、临床判读

  

(一)心电图

  样题

  试述交界性过早搏动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答案与评分要点

  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P波,也可见不到逆行P波。

  3.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X线片

   样题

  试述支气管扩张的典型x线表现。

  答案与评分要点

  部分轻者平片无阳性表现,少数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或网状。

扩张而含气的支气管可见管状透明阴影。

囊状扩张可表现为多个薄壁空腔,部分空腔内可有液平。

  (三)实验室检查

  样题

  试述ALT为100U/L的临床意义。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肝脏疾病: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②慢性病毒性肝炎;③肝硬化;④肝内、外胆汁淤积。

  2.心肌梗死。

  3.其他疾病:

如骨骼肌疾病、肺梗死

、肾梗死、胰腺炎、休克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感冒

  感冒是感受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因病机】

  1.病因

  

(1)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以风邪为主因。

但在不同季节,每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而表现为不同证候。

  

(2)若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者,一般较感受当令之气为重。

而非时之气夹时行疫毒伤人,则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

  2.病机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外邪侵犯肺卫的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

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

  由于四时六气不同,以及体质的差异,故临床表现有风寒、风热、暑湿三证。

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

如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多重,甚或有变生它病者。

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诊断要点】

  1.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

由于风邪有夹暑、央湿、夹燥的不同,还可见相关症状。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类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

  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相似。

  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

辨证论治】

  1.风寒束表证

  主症: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病机概要: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

辛温解表。

  代表方剂: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物:

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

  2.风热犯表证

  主症:

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机概要: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

辛凉解表。

  代表方剂: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物:

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3.暑湿伤表证

  主症: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病机概要:

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

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剂:

新加香薷饮加减。

  常用药物:

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香薷、厚朴、扁豆等。

  附:

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

  主症: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病机概要:

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治法:

益气解表。

  代表方剂:

参苏饮加减。

  常用药物:

党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枳壳、桔梗等。

  2.阴虚感冒

  主症:

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概要:

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

滋阴解表。

  代表方剂:

加减葳蕤汤化裁。

  常用药物:

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等。

  【预防与调护】

  1.本病在流行季节须积极防治。

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在冬春之际尤当注意防寒保暖,盛夏亦不可贪凉露宿。

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

常易患感冒者,可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并服用防治方药。

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服贯众汤;夏令暑湿当令季节,可

服藿佩汤;如时邪毒盛,流行广泛,可用贯众、板蓝根、生甘草煎服。

  2.治疗期间应认真护理,发热者须适当休息。

对重症及老年、婴幼儿、体虚者,须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变化,如高热动风、邪陷心包、合并或继发其他疾病等。

  3.注意煎药和服药方法。

汤剂煮沸后5~10分钟即可,过煮则降低药效。

趁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

得汗、脉静、身凉为病邪外达之象,无汗是邪肖未祛。

出汗后尤应避风,以防复感。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