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3143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docx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

 

 

————————————————————————————————作者:

————————————————————————————————日期:

 

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

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6日,负责开发和经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是深圳市六大物流园区之一龙华物流园区的主体项目,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人民币,被列为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物流项目。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位于梅观高速公路梅林起点站东侧,交通十分便利。

距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皇岗口岸仅6公里,距盐田港25公里,距蛇口港20公里,平南铁路与园区擦边而过,梅观、南坪、机荷、水官、清平、龙大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将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网”入其中。

公司主要经营进口保税仓储、出口监管仓储、国际集装箱堆存中转、粤港转关接驳、绿色通道等业务,推出全新的“内陆物流港”经营模式,整合深港两地物流资源,构筑深港物流“绿色通道”,全面打造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保税物流中心”。

华南物流秉承“国际化、执行力、团队精神、客户第一”的企业理念,努力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设有集装箱作业区、仓储区、检验检疫区、海关查验区和闸口验放区,采取封闭式管理,由深圳海关实行园区监管,定位为“国际货运中转中心”。

她背倚珠三角庞大的货源市场,目标直指香港及深圳港区的国际物流业务。

ﻫﻫ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创建陆路跨境运输的物流“绿色通道”,其特点是建立连通皇岗口岸与落马洲口岸的“绿色通道”,实现口岸功能后移,在华南物流办理所有出入境清关、转关等海关手续,使跨境货车可在皇岗口岸及落马洲口岸免停免检,提高跨境运输效率,减少口岸拥堵问题。

通过这条“绿色通道”,客户可在该中心快速收发或中转香港码头的货物,方便快捷地办理货物跨境运输手续。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的最终战略目标是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内陆物流港”。

她围绕深圳东、西部港区和香港码头,进行货物的收发处理,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开展广泛的物流服务。

 

1、2009年1月16日,全国首创新的业务模式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在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试运行成功。

ﻫ2、2009年2月11日,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公布《进一步鼓励外贸出口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优化政府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公司被列为符合资助申请条件的企业之一,已成功申请到资助资金207万元。

ﻫ3、2009年2月,公司取得“深圳市二○○九年度重大项目证书”,这是公司继1999年以来连续11次取得该证书。

ﻫ4、2009年4月10日,公司与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管理局签订了园区53.4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出让补充合同书,为公司增加可建厂房仓储面积120241平方米,配套办公20972平方米,至此53.4平方米的规划方案与容积率调整工作全部完成。

调整后的园区规划:

占地面积达到5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27.81万平方米。

5、2009年4月15日,根据《商务部关于请组织重点进出口企业填报有关数据的通知》(商贸函[2009]20号)文件,公司被选定为商务部“前1000家进、出口企业调查子系统”报送样本企业。

ﻫ6、2009年5月8日,公司荣获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深圳市先进企业”称号。

ﻫ7、2009年5月25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7、9号仓库及配套工程(总包)单位确定: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其负责7、9号仓库及配套工程的主体建设。

6月5日,公司7、9号仓库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获批,7、9号仓库主体工程建设正式开工。

8、2009年6月26日,公司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第三方认证审核,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9、2009年7月7日,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工会正式成立,王江宁同志任工会主席。

ﻫ10、2009年7月24日,公司成功竞得宗地编号为A808-0017土地(面积为:

77028.91平方米),并与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管理局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

园区新增建筑用地7.7万平方米,可建厂房仓储面积11.24万平方米,配套办公8530平方米。

目前园区占地面积达到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39.906万平方米。

ﻫ11、2009年9月17日,由华南物流主办,香港物流协会协办的“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业务交流会”在香港W酒店隆重举行。

会议以公司新建7、9号仓的招商为契机,广泛邀请深港物流界同仁近150人参会,共商华南物流保税物流业务合作模式。

该活动是华南物流2009年公司品牌宣传及公司业务宣传推广的一个大事,得到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物流办、梅林海关、深圳国检华南物流办事处等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莅临指导,在深港物流业界进行了良好的业务宣传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ﻫ12、2009年11月18日,7、9号仓库及配套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ﻫ13、2009年11月28日,公司下属控股公司,深圳市华南报关有限公司正式取得海关A类管理资格。

14、2009年12月11日,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市深国际华南物流有限公司”。

15、2008年1月31日,公司新注册的“深圳市华南报关有限公司”批准成立,经营报关业务。

16、2008年2月26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被深圳市发改局列为2008年度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

ﻫ17、2008年3月11日,公司取得深圳市规划局核发新的地块建设用 地规划许可证,园区建筑容积率由0.26增加到0.52,增加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比原来的规划建筑面积增加一倍,极大的提高了园区土地使用率。

ﻫ18、2008年3月13日,公司3、5号仓库通过政府建设、经营主管单位验收后,于3月13日正式启用。

3、5号仓库建筑面积为53520平方米。

19、2008年3月21日,经过深圳国际在集团系统内竞聘、考察、推荐后,公司董事会任命陈君生为公司总经理。

20、2008年7月10日,公司新建7、9号仓库设计招标开标,确定设计单位及设计方案。

7号仓库为两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5689.94平方米;9号仓库为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865.42平方米。

新建的9号仓库将是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建筑面积最大的仓库。

新仓库建成以后,园区仓库总面积将达到18万平方米。

ﻫ21、2008年8月15日,公司被市政府列为直通车服务企业,享受便利直通车服务。

ﻫ22、2008年10月22日,跨境快速通关在华南物流中心正式启动。

跨境快速通关项目是海关总署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简化海关手续,提高粤港地区跨境运输通关效率的一项改革。

23、2000年12月6日,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注册资金为8000万元人民币。

ﻫ24、2003年3月29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进入试营运OOCL(东方海外)首批空箱运抵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开启了我中心第一单空箱堆存经营业务。

25、2004年7月6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保税仓库”获得深圳海关批准,保税仓业务开始运作。

26、2004年7月23日,公司两大股东深圳市公路客货运输服务中心和新通产实业开发(深圳)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增资及调整股权比例合同》,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6亿元人民币增至2.4亿元人民币。

ﻫ27、2004年10月9日,海关总署核准我公司设立出口监管仓。

这是我公司继获深圳海关批准设立保税仓后,获得的另一重要经营牌照。

ﻫ28、2005年3月18日,梅林海关物流园区监管科正式进驻华南物流中心现场办公。

29、2005年4月18日,皇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华南物流(园区)业务办公室正式进驻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办公。

ﻫ30、2005梅林海关与华南物流中心签署与两仓业务合作备忘录。

31、2005年7月1日,我公司成功获得首批“入仓即退税”试点企业。

ﻫ32、2006年4月17日,皇岗转关接驳业务正式迁移到华南物流中心。

ﻫ33、2006年5月30日上午,深港物流“绿色通道” 在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举行开通仪式。

深圳市政府张思平副市长、海关广东分署张祥海副主任、深圳海关邹志武关长、吴荣昌副关长、香港海关梁观华关长助理、皇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赵新柳局长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出席, 市物流办副主任、市交通局黄敏副局长主持了开通仪式。

ﻫ34、2006年梅林海关增设通关科、风险管理科等科室支持华南物流中心的业务发展。

35、2006年8月8日,梅林海关与华南物流正式签署深港物流“绿色通道”项目管理合作备忘录。

36、2007年4月17日,经国家质量与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原“皇岗检验检疫局华南物流业务办”升级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办事处”,建制由正科级升级为正处级。

ﻫ37、2007年4月23日,香港亚洲空运中心有限公司(AAT)在华南国际物流中心4号仓库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物流项目挂牌仪式,标志着AAT在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空运配送物流项目的正式启动。

ﻫ38、2007年4月28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新建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接驳场正式投入使用。

ﻫ39、2007年9月,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百分之百控股华南物流。

公司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40、注册成立了两个下属公司,深圳龙卓物流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华南报关有限公司。

ﻫ41、聘请咨询公司进行组织优化,通过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调整后为9个部门:

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运作部、市场部、通关事务部、信息部、工程部、物业部。

42、1号仓、2号仓、4号仓、6号仓、8号仓共6.5万平方米,全面投入运营,公司的经营跃上新的台阶。

3号仓、5号仓竣工验收,2008年两仓面积达到近12万平方米。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位于深圳市中部,梅观高速公路梅林起点站东侧,距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皇岗口岸6公里,距盐田港25公里,距蛇口港2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6日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注册资本为24000万元,是一家法人独资企业,主要经营仓储、公路货代、铁路货代、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集装箱堆存、维修、物流信息咨询。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进出口业务、代理报关、报检业务等。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效益连续三年翻番。

  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的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是深圳六大物流园区之一——龙华物流园区的主体项目。

与大多数物流园区直接与港为邻不同的是,该中心创下了一个奇迹:

用几年的时间,在一片曾经荒凉的山地上,打造出一个内陆物流港。

并且凭借自身在区位、服务上的独到优势,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进出口市场掀起惊涛骇浪之时,该物流中心业务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公司效益连续三年翻番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副总经理黄振东接受采访时,把该中心成功的原因,首先归功于先天的区位优势。

记者置身其中,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点。

平南铁路与园区擦边而过,梅观、南坪、机荷、水官、清平、龙大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将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网”入其中。

梅林关与之毗邻而居,往南6公里即是亚洲第一大陆路口岸——皇岗口岸。

此外,在东南方、西南方20~30公里范围内,还分别有深圳机场、蛇口、赤湾、大铲湾集装箱码头以及盐田港。

 借助于区位优势,物流中心可以灵活利用港深两地多个码头、空港的航线、班期、运价等信息,进行货物的收发处理,并调动自身资源,有效地平衡进出各港口的货流和箱流,并实现提高物流效率,节省运输成本,因而受到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广泛青睐。

 黄振东表示,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虽然既非空港,也非海港,但它定位为陆路口岸物流中心,可以全面提供进口保税仓储、出口监管仓储、国际集装箱堆存中转、深港物流“绿色通道”、粤港进出境转关接驳、国际货运代理、代理报关和报检等业务。

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均已进驻物流园区,现场办公,因而使物流园具备了口岸功能。

进出口货物一旦到达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便可视同抵达口岸。

 目前,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已成功吸引DHL、MOL、乔达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相继进驻;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也全部与之签订了集装箱堆场业务合作协议。

截至2007年,公司经营效益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翻番,预计2008年也可实现约40%的增长。

一个内陆物流港已逐步成形。

 “两仓”业务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以进出口业务为主的园区也造成了一定冲击。

黄振东向记者坦承,早在去年底他就已经留意到进出口形势变化的征兆。

“2005年,我们第二批投入的仓位,总共4.5万平方米,一出来几天就全订满了。

但是去年底,又有一批5.5万平方米的新仓库开始找客户,推进的进度就要慢一些。

  缘于这些变化,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很快对其经营策略作出调整,在“软”字上下足功夫。

例如重组市场部,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了解客户需求;举办客户服务月活动,通过客户服务知识培训、客户服务规范性文件制订、客户拜访与互动计划、客户联谊活动等,提高公司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加强园区内客户互动,密切与客户合作伙伴关系。

另一方面,也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在价格上做些微调,以吸引新客户。

 物流园区的努力收到了良好成效。

今年以来,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先后与航远国际物流、乐运国际货运、深圳华展国际物流、立信染整机械(深圳)有限公司等客户签订了仓储物流服务合作协议;八达仓、DHL等一批长期合作的大企业,也纷纷加大租仓面积,“现有客户中,平均每家租仓面积已接近1万平方米”。

在全球进出口市场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的保税仓、监管仓业务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6至8月,其“两仓”业务量创出历史新高,预计全年业务量也将较去年同比增长超过两成。

 黄振东告诉记者,目前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投入经营的保税仓和监管仓面积已经达到12万平方米,每天在场接驳的车辆达到500辆以上。

为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园区将在今年底启动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的新仓库建设。

新仓库预计2010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进一步提高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的仓库运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绿色通道”升级扩容

 深港物流“绿色通道”是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能够牢牢抓住客户的一项拳头产品。

它是指以内地海关及香港海关陆路进出境载货清单数据电子化为前提,电子数据提前申报为基础,应用GPS、电子关锁和口岸海关通道自动核放系统等监控手段,全程电子通关的深港物流专用通道。

通过这条“绿色通道”,货物从香港葵涌码头至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中途过境时将免予办理人工录单、人工审核、人工验放等手续,将原来4道手续简化为2道,实现了“无障碍通关”,从而大大提高了跨境运输效率。

此外,通过跨境车与内地车的整箱接驳,可以实现集装箱车辆“重去重回”,也有助节省企业运输成本。

 据介绍,深港物流“绿色通道”自2006年开通以来,已成为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竞争优势,除珠三角企业外,也吸引了大批来自福建、江西等周边省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使用。

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园区“绿色通道”业务量在今年7月份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物流园区方面认为,目前“绿色通道”业务功能已完全成熟,进出口业务同步开展,运作顺利。

今年10月22日,深圳海关正式批准“跨境快速通关系统”在华南物流园区正式开始运作,它标志着“绿色通道”业务将进入一个升级扩容的快速发展时期。

现在,华南物流园区内的跨境快速通关功能,不仅有“绿色通道”的整箱接驳,还开展了“绿色通道”升级版的分拨散货业务运作及“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与“跨境快速通关系统”相结合的组合模式的运作。

这将给珠三角地区及周边省份的进出口业务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成本的节约。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除深港物流“绿色通道”外,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还在研究开通“直通盐田港”的业务方案,并得到了海关等联检部门的大力支持。

该业务旨在减少货物二次转关,提高货物的通关效率。

一旦该业务模式获得成功,下一步将与深圳西部码头合作开通同类业务。

如此,该中心将全面达成面向深圳东西部和香港三大码头,辐射珠三角的“内陆物流港”,促进深圳港口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深圳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物博会向国际同行取经

  黄振东表示,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对于即将召开的物博会充满期待。

目前,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是国内少有的,完全由一家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大型物流园区。

园区在管理、服务客户等方面仍有不少提升的空间。

  物博会在深圳召开,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知名物流园、物流企业共同参与。

众所周知,物流园区在世界上出现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国外在园区开发、布局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

但中国一直到1998年才在深圳诞生第一家物流园区。

深圳在物流园建设方面,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与日本、德国等物流园区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希望能够通过物博会的广泛交流,在国际范围内,吸纳更多的关于物流园区规划、布点、经营、服务的经验和建议,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牌。

 

  8年的时间里,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完成了一期用地(53万平方米)的物流设施建设,通过物流设施的硬件建设保证并实现了监管仓、保税仓业务,跨境转关接驳业务,深港物流快速通关重箱、分拨业务以及集装箱空箱堆场业务等四大主营业务发展,并以“内陆物流港”的经营定位成为深港物流协作及物流园区建设的一道独特风景。

ﻫ   2000年,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负责龙华物流园的主体项目——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与经营。

与深圳市政府规划的其他几大物流园区不同,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远离港口(海港、空港)而建,但同时又对深圳东西部港区及香港所有码头有所兼顾。

中心位于深圳中部,居梅林关外梅观高速公路梅林收费站东侧,距离盐田港25公里、蛇口港20公里,距离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皇岗口岸6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ﻫ   据总经理陈君生介绍,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以进出口保税物流业务为核心业务定位,目标是将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打造成为具备口岸功能的物流园区,要成为深港两地两港(海港、空港)的收发货中心,起到“内陆闸口”的作用,并且要成为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起到物流枢纽作用。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公司规划建立了配送中心、拼箱中心及分拨中心,可以为客户提供仓库、堆场及接驳场等物流基础设施服务及配套的物流增值、报关、报检、装卸、箱修及停车等服务。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建设配套设施,海关、检验检疫单位都已进驻园区。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已完成包括12万平方米出口监管仓、保税仓,10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3.7万平方米接驳场在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成功吸引了OOCL、NYK、马士基、台塑等国际知名船公司及DHL、MOL等国际知名的物流运营商入驻物流中心开展业务。

   在总经理陈君生看来,单一功能的物流园区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

8年的时间里,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实现了业务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2003年4月,集装箱空箱堆场投入运营;2004年,两仓(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投入运营使用;2006年深港物流“绿色通道”正式开通,深港跨境转关接驳业务由皇岗口岸迁移到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以保税物流业务为核心的四大主营业务项目。

2003~2007年,公司的业务保持了快速发展,其中2005~2007年经营规模每年翻番。

   业务功能的多元化直接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总经理陈君生告诉记者,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的竞争优势可以概括为几个惟一:

获准开展跨境转关接驳业务的惟一海关监管场所;获准开展集装箱跨境(陆路)堆存业务的惟一海关监管场所;获准开展陆路口岸跨境整车及分拨业务的惟一海关监管场所。

这些惟一意味着:

粤港两地牌照的车辆与大陆海关监管车辆间的货物能够实现接力运输,香港码头下来的货柜通过陆路口岸进入大陆货物卸货后空箱必须归还到香港的问题也得到解决,物流企业和船公司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了,有力地缓解了深圳陆路口岸的压力。

除此之外,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的12万平方米的监管仓和保税仓,为华南地区仓储规模较大的“两仓”业务运营企业,物流中心内出口监管仓货物享受 “入仓即退税”政策,可以实现为出口而进口货物与监管仓货物的拼箱,开展MCC业务。

ﻫ   2006年,深港物流“绿色通道”在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正式开通。

“绿色通道”通过载货清单电子数据提前申报为前提,利用车上装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关锁等各项先进设备对跨境运输车辆实施途中监控,实现对车辆在陆路口岸自动快速放行。

绿色通道开通后,进出口货物 (车辆)在皇岗口岸通关由通道自动核放系统直接核放,免予办理人工录单、人工审核、人工验放等手续,将原来的4道海关手续简化为2道,并将皇岗口岸的清关、转关工作转移至华南物流中心完成,大大节省了企业的通关成本。

这种“点对点”的通关监管模式,等同于把香港海运码头的堆场延伸到了深圳,促进深港口岸物流合作,及货物(集装箱)通过香港码头经皇岗口岸转运进出口;也极大的缓解了皇岗口岸的通关压力,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

“绿色通道”的开通,逐步确立了华南物流整合深港两地物流资源,全面打造具备口岸功能的“内陆物流港”的目标定位。

ﻫ    在 “绿色通道”开通两年后,2008年海关总署推广的 “跨境快速通关系统”目前已经在华南国际物流中心进行正式运作。

总经理陈君生告诉记者,这是对“绿色通道”的升级,将加快推进中心实现“内陆物流港”的战略目标。

    华南国际物流中心从建立到现在,公司各项业务得到了稳步健康的发展。

不过,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还是对公司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针对金融海啸,公司领导班子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并组织公司领导、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进行专题研讨对策。

据了解,2009年是华南国际物流的 “客户服务年”,公司将不断完善客户服务工作,为园区签约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协调海关、国检等机构,为客户提供更为快捷的通关环境。

同时,华南物流中心将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加大业务创新,积极推动深港物流跨境快速通关重柜业务及分拨仓业务的发展,实现公司整体业务的稳步增长。

ﻫ   谈及公司的未来发展思路,总经理陈君生表示,2009年中心将续建7、9号仓库,完善公司的整体物流功能,并继续整合深港两地物流资源,全面打造具备口岸功能的“内陆物流港”,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保税物流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