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2668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docx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

——小数乘法

主备人: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白得算理,在明白得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说明。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明白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关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进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5.使学生在观看、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连续学习数学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探究并把握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规律。

3.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4.运用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体验对比、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

【课时安排】建议7课时

信息窗一小数乘整数

【能本学习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运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明白得和运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庞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

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是:

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

0.37×10=0.37×100=0.37×1000=

56÷10=56÷100=56÷1000=

你是如何样想的?

2.竖式运算。

13×4=235×3=103×25=

想一想:

运算整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3.试一试。

25×4=2.5×4=0.25×4=

5×12=5×1.2=5×0.12=

13×3=1.3×30=0.13×300=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成?

导学案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

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行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

还带回来一段录像呢!

想不想看看?

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让学生提出问题。

 

 

观看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我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明白得算理

1.合作探究:

(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如何样列式?

那个算式与往常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用你喜爱的方法运算出得数。

你会用竖式运算吗?

小组讨论,自己试算。

 

2.明白得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现,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现学生运算过程。

①58.6586

×6×6

351.63516

②58.6×10=586

586

×6

3516

3516÷10=351.6

教师小结:

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确实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运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明白得和把握。

58.6扩大到原先的10倍586

×6×6

351.6缩小到原先的3516

(3)直截了当用竖式运算的,你能看明白吗?

说说是如何样算的。

58.6

×6

351.6

交流方法,加深经历:

先将58.6扩大的原先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先的1/10,确实是351.6。

说一说,你是如何算的。

刚才的运算,差不多上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运算的,假如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你还会做吗?

试一试,相信你能行!

2.47×5=    2.453×2=

(2)那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对电费多少元?

独立运算,小组交流。

2.回忆整理:

想一想,如何样运算小数乘整数?

四、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

2.解决问题二:

那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

应对电费多少元?

(1)独立运算交流方法。

(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3.说一说如何样运算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小数乘整数算理及运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并熟练小数乘整数的运算,为后续的小数乘小数做好预备。

检测案

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依照32×15=480,直截了当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2×150=320×15=3.2×15=

0.32×15=32×1.5=32×0.15=

2.

 

3.用竖式运算。

0.32×47=1.6×52=64×0.25=

 

1.37×21=39×0.24=3.5×76=

 

4.

 

六、回忆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伙儿听一听吗?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58.6扩大到原先的10倍586

×6×6

351.6缩小到原先的3516

 

信息窗二小数乘小数

【能本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小数乘小数运算方法的过程,把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明白得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表达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欢乐,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明白得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1.幸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

0.4×51.2×44×1.51×0.5

1.8×0.010.25×400.01×0.11.25×0.4

0.36×0.20.8×0.912.5×0.80×0.365

2.填空

0.45×8表示____________

8×0.45表示____________

3.用竖式运算。

13.9×7=36×0.17=2.05×6=1.04×35=

 

导学案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看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我的问题:

 

师:

同学们喜爱旅行吗?

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旅行景点?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到过的旅行景点后,出示一组三峡沿途各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观赏。

师:

同学们,你们明白这是哪里的旅行景点吗?

(可能会有学生说出三峡,假如没有说出就由老师告诉是漂亮的三峡风景,这时学生已被漂亮的三峡景观所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师:

通过信息窗2你猎取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依照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

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二:

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三:

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

依照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

(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设计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看信息图,并能依照信息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依照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

三、尝试运算,探究方法

1.合作探究:

(1)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如何样列式?

用你喜爱的方法运算出得数。

你会用竖式运算吗?

小组讨论,自己试算。

 

通过竖式运算,你有什么发觉?

我发觉:

(2)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53.5×1.2=

53.5

×1.2

————————

 

(3)你会运算0.483×0.06吗?

0.483

×0.06

———————

 

想一想:

积的位数不够如何办?

(4)回忆整理:

如何样运算小数乘法?

2.发觉规律,及时总结。

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体会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查找策略解决问题。

鼓舞算法多样化,在探究运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能力的平台,合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在那个地点总结的不仅是运算的方法,还有探究的过程。

四、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觉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1.鼓舞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运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那个地点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关心学生明白得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

3.组织学生探究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师:

你会用刚才总结的运算方法运算0.483×0.06吗?

生:

(跃跃欲试)会!

通过运算0.483×0.06使学生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进一步完善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法则。

4.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尝试练习,学生初步形成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摸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猎取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方法,明白得算理。

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关心学生较好的明白得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会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估算和运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

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验证中,发觉规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运算法则。

五、回忆反思,及时总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成?

检测案

 

2.竖式运算

2.7×0.40.12×0.23.25×0.04

 

0.38×0.250.8×18.510.2×6.7

 

4.

 

 

【板书设计】

小数乘以小数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信息窗三

第1课时小数连乘

【能本学习目标】

1.把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运算结果。

2.明白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关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

把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是:

把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觉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老师先看看大伙儿前面的知识把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

(投影出示)

1.口算练习

  0.7×0.7     1.1×10        0.24×0.2

3.5×0.1       0.2×0.4       0.6×5

2.运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如何样的。

12×5×3      30×7+85     250×4-320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0.32=4×()

(2)1.02=1+()

(3)0.99=1-()(4)9.8=()-()

[设计意图]在复习预备时期,利用这两组练习题,关心学生找准知识的起点,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把握教学起点,定位准确,为学生自主学好新知识作好充分的铺垫。

导学案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问:

认真观看情境图,你从中都能明白哪些数学信息?

依照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运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

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运算的问题,依照学生回答板书: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设计意图]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发觉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创设可探究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便于学生体验小数连乘的运算产生于解决具体问题之中。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问题如何样解决?

如何列式?

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形,对少数独立运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的指导和关心。

小组讨论:

观看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运算时运算顺序是如何样的?

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现:

第一种运算方法:

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

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

0.035×6.4×88

=0.224×88

=19.712(元)

第二种运算方法:

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

运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0.035×88×6.4

=3.08×6.4

=19.712(元)

讲解:

这道题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差不多上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运算的。

在运算的时候,差不多上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提问: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运算结果也是正确的。

现在,假如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

什么缘故?

依照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因此把19.71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9.71。

在生活在中,专门多地点都要依照实际情形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

练一练:

(1)运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0.8(保留一位小数)0.43×2.5(精确到百分位)

(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

2.补充例题:

(1)72×0.81+10.4

(2)7.06×2.4-5.7

观看题目,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

同桌两人分工任选一题解答,集体订正,问:

这道题中包含哪些运算?

它的运算顺序是如何样的?

使学生明确:

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运算乘法,再运算加法。

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运算减法。

[设计意图]新授部分教师大胆放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方法,把握、运用知识,进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四、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判定对错并改正。

(1)5.4×1.95-1.9

(2)37.6×0.25+25.8

=5.4×0.05=0.94+25.8

=0.27=26.74

说明错误缘故,并改正,教师强调运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2.运算:

教材第12页第一题第一竖行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让板演学生说明每道题的运算顺序,重点强调:

在运算的时候,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列式运算:

(1)3.2与0.8的积乘以1.6,得多少?

(2)5.1与4.6的差乘以3.8,积是多少?

4.实践应用:

(1)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2)甜瓜每千克7.5元,妈妈买了2.6千克,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习题,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总结:

谈话: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

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检测案

1.脱式运算

2.8×5.5×1.35.5×1.52-2.03

 

0.71+0.25×0.42.85×0.2×7.2

 

(0.59+0.15)×0.12(8.6-1.7)×0.08

2.求近似值

(1)1.2×2.45.02×1.7(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0.11×0.530.76×1.45(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板书设计】

小数连乘

0.035×6.4×880.035×88×6.4

=3.08×6.4=0.224×88

=19.712(元)=19.712(元)

 

第2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能本学习目标】

1.把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运算结果。

2.明白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关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

把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是:

把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填空。

(1)7.8×0.8×1.25=□×(□×□)

(2)(8+10)×12.5=□×□+□×□

(3)1.7×4.2+1.7×5.8=□×(□+□)

2.用简便方法运算。

(1)125×32

(2)871×47+871×53

3.不运算,直截了当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同时说一说如此连的理由.

7×128×(5×4)(24+36)×5

(8×5)×424×5+36×512×7

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

依照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b×a(a×b)×c=a×(b×c)

(a+b)×c=a×c+b×c

教师谈话:

前面我们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有关运算定律,灵活运用这些定律,能够使一些整数乘法的运算简便.整数乘法里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用吗?

假如适用,该如何样用?

用这些运算定律后能使一些小数乘法运算简便吗?

这确实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导入部分,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练习,目的是关心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其应用,为学生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导学案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关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找朋友的小游戏:

每个小组预备写有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六道算式的卡片,每人一张,按算式结果相等来找好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

指名一组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并将每对好朋友的两道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提问:

这三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采纳游戏方式巧妙地复习了乘法运算定律,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来,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2.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2:

 

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

问题如何样解决?

如何列式?

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摸索:

运算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板演。

第一种方法:

分别求出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的运费,然后相加求出总的运费。

4.2×63+4.2×137

=264.6+575.4

=840(元)

第二种方法:

先求出大豆和玉米的总重量,然后求出总的运费。

4.2×(63+137)

=4.2×200

=840(元)

比较:

这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什么缘故?

3.出示补充例题:

0.25×4.78×40.65×201

学生自主练习,指名板演,说说每道题差不多上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

提问:

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时候,步骤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一看、二想、三算的差不多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把时刻和空间都留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探讨,把握了简算的技巧以及简算的差不多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充分表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检测案

三、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填空

 

3.用简便方法运算。

 

4.

 

5.拓展练习:

用三个数4、0.8、1.25依照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表达层次性,把知识和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巩固了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知识,弄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整合,进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成?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运算定律

a×b=b×a

(a×b)×c=a×(b×c)

(a+b)×c=a×c+b×c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关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