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198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二O一一年九月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把学院建设成研究教学型学院,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河南理工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土木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土,木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大幅提升。

1学科建设方面

拥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3个院管产业。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十一五”末,土木工程学院有教职工89人,其中:

双聘院士1人,教授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1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45人、工程师3人,助教7人。

具有博士学位29人、在读博士17人、具有硕士学位31人、在读硕士5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

“十一五”期间,引进博士18人,晋升教授5人,晋升副教授18人,学院的师资结构日趋合理。

3教学工作方面学院始终坚持原煤炭院校的行业特色,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构建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坚持“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8个专业方向,跨越理、工、管3个学科门类;学院现有8个教学系(室);现有仪器设备总值2300多万元;资料室藏书0.6万余册。

十一五”期间共招生本科生3095人;招收博士生3人、硕士生166人(毕业98人);获得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河南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出版教材22部。

4科研成果方面

“十一五”期间共,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共计41项,承担大型企事业单位科技服务和科研开发项目71项,总科研经费达1485.65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4篇,其中SCI检索收录8篇、EI检索收录65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省部级等各级奖项20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

5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

与美、英、加、澳、日五国高等院校建立了学术联系,与国内20多所高校的土木学院(系)有业务往来,与平煤建工集团等17家企业签有双方“产、学、研”基地合作协议,与10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基地协议;“十一五”期间选派了7名优秀教师去日

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做访问学者;先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了78场

关于学科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成功承办3次全国性会议;与加拿大罗伊利斯特应用技术与艺术学院开展了联合办学。

6学生管理工作方面

2006年以来,学院出台了《土木工程学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行为;院团委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通过领导与学生座谈,建立了师生间平等、友爱、和谐的对话关系。

通过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以及考研率明显提高,2006届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98.35%、2007届为100%、2008届为99.70%、2009届为100%、2010届为95.57%;2006届考研率为18.20%、2007届为19.85%、2008届为21.25%、2009届为26.53%,2010届为18.74%。

7党政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为适应学院发展、规范办学行为,学院出台了党务工作、行政管理、学科建设、教师进修、实验室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机制。

坚持集体决定学院重大事宜的监督和执行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运行机制方面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运行体制中,责、权、利不明,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教学科研管理机构多数为兼职人员,且更换频繁;系(室)主任缺乏必要的行政管理权利。

2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学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学科平台偏少,学科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完善;高

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紧缺;学科研究方向欠凝练、特色不明显。

3科研成果方面教师科研工作处于单打独斗状态,未形成有力的团队联合攻关的科研机制。

国家级科研项目偏少、大型横向课题不多,难以出现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4教学工作方面目前学院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任务繁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系没有形成;省级以上教育质量工程、教学研究成果偏少,教学创新动力不足;研究生教育规模不大、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多。

5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学生工作队伍人数偏少、队伍不稳定,政治理论水平不高,考核办法不够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还不健全;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维护安全与稳定的压力较大。

6实验室建设方面

实验指导教师人数不足,实验室管理机制部健全,大型仪器设备缺乏专人管理机制;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学院基础、行业需求来看,学院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良好局面。

从国家战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为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宏观环境。

从区域发展看,“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从学院基础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结构、学科平台、实验设备以及办公设施等已经具备了快速提升的条件。

从煤炭行业需求看,煤炭在国家能源格局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我校的行业特色和优势为学院地矿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托。

从土木工程行业需求看,国家正处在城市(镇)化加速的起点,大量的居住建筑、公共设施、铁路和大小公路网都要兴建,为土木工程技术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对其进行适时、有序地开发利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面临的挑战

人才培养方面,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学院办学理念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方面,为适应建设研究教学型学院的要求,学院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方面存在巨大压力。

学科建设方面,煤炭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对学院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目前研究领域与兄弟院校存在较大的共同性和相似性,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有很大的困难。

学生工作方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理工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团队)建设为依托,以系(室)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能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研究教学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建设,把土木工程学院建设成地矿特色显著,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居于校内先进水平;土木工程专业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工程管理专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建筑设备与环境、力学专业居全省及全国煤炭院校同类专业前列;深部矿井建设科研平台的研究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总体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学院。

2具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2530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考研录取率达到42%,派出研究生20人次以上。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项。

新增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成果获奖2项。

一线教师达16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60%以上;教师出国进修人员达到10人次/年。

新增一级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计划1人,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计划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

到2015年,学院立项经费总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以上,纵向课题立项经费达40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课题立项经费达到1600万元以上;院办产业产值达到1000万以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7项以上;科研论文被SCI检索收录10篇以上,EI检索收录80篇以上。

四、“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学科建设

到2015年,新增一级博士点2个(土木工程、力学);新增博士后流动站1个(土木工程);新增一级省级重点学科1个(力学),校级重点学科2个(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岩土工程);新增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地下工程)以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矿井建设与深部地下工程);新增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煤矿深部开采岩体稳定性分析与灾害控制);院级研究所、研究型系室6个。

2师资队伍建设

到2015年,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稳定,德才兼备,既有较高的学术理论素养又有较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按照逐步建设研究型学院的要求,一线教师达到162人以上,教辅人员达到30人以上。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9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0%以上;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达到5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计划1人,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计划1人;院士(引进)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校内特聘教授4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

3教学工作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2530人,其中:

本科生2100人(含联合办学),研究生430人(博士研究生30人、硕士研究生400人)。

留学生达到80人。

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达优良水平,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到42%。

到2015年,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工程力学、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结构力学、岩石力学);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项。

到2015年,新增省级教学团队2个(结构力学、地下工程)、省级特色专业2个(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7门(工程力学、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筑设备、井巷工程、土力学、室内空气污染、桥梁工程)、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材料力学、岩石力学、空气调节、混凝土结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工程管理实验中心、力学)。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5项,省级教学成果5项,省级教学成果获奖2项,河南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10篇;出版

教材6部/年;专业课实验开出率100%,形成完善的学院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制度

4科研工作

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对外交流、组建科研团队、理顺实验室创新平台、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组建院级研究所、配备专职科研与技术开发人员等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到2015年,学院立项经费总额达到3000

万元以上,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以上,纵向课题立项经费达40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课题立项经费达到1600万元以上;院办产业产值达到1000万以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7项以上,各种专利达20项,成果采纳达到80%,转让到30%;科研论文被SCI检索收录10篇以上,EI检索收录8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10部以上。

5对外交流与合作

到2015,教师出国进修人员达到10人次/年;与加拿大McGillUniversity、英国

UniversityofGlamorgan、美国UniversityofKentucky等建立稳定的学科联系和学术交流,派出研究生20人次以上,接收留学生80人;每年邀请土木类世界知名学者和专家6人来华讲学,并进行协作研究。

每年邀请土木类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20人来校做学术报告。

开展本科层次的对外合作办学。

6学生管理工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快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强化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重视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助学为目标、需要为原则,重视发挥资助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全面构建“奖、助、勤、贷、补”资助体系。

实施精细化管理,理思路、带队伍、抓特色、挖典型、树品牌,抓两头,促中间,分块协作,切块开展,

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扎扎实实做好日常工作,着力做好考研工作,创造性地做好特色和亮点工作,促进学生工作再上新水平,确保学生工作一直走在学校前列。

7党政管理工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的各项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推进民主管理,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和院务公开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创建多层次学科平台、强化地矿类特色、构筑学院发展新的支撑点,建立研究型系(室)管理机制,为学院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尽心谋划。

(二)保障措施

1工作思路

(1)建立完善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学术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有关学术事项的功能,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作用。

(2)建立适合研究教学型学院的运行机制、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奖励措施,明确校-院-系责、权、利,充分调动和发挥学院下属机构(系、室)主任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建立适应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的服务机构,培养一支乐于奉献、乐于服务的管理队伍。

(4)强化“人才兴院”战略,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并重的方针,大力引进高层次

学术带头人、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进修提高和合作研究、鼓励校内特聘教授、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氛围营造、制度建立、条件配备、学科整合、方向优化等措施,造就一批团结合作、勤奋敬业、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开拓进取、勇于实践的学术梯队。

(5)实施“学科建设工程”,推进学科研究的交叉与融合,着力完善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培育新兴学科,周密协调学科布局。

通过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学院研究特色的凝练、优势学科的发展。

强化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和工程力学等特色优势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部分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使其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为博士点的建设奠定必要的基础。

(6)建立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制度,支持、鼓励教师勇于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增强学院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以研促教,以研强院,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使科研项目层次和经费总额均有大幅度提高。

(7)实施“质量兴院工程”,以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申报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示范教学为途径,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实习环节的质量。

(8)大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跟踪学科研究前沿;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聘用一批有能力、责任心和人格魅力的优秀导师队伍。

积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深入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与访学制度、进一步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加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投入的力度。

9)对外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网络,建立长期、稳定、有实质性合作项目的校

际合作关系;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学院整体教

学科研竞争力。

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境进修、参加国际会议或其他国际交流与合作;邀请更多境外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合作研究;继续推动学生海外经历,推动学生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10)对内扩大校际、校研合作规模。

在稳定现有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校企合作,选定若干个学科领域或方向,加强深度产学研合作,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1)通过大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制度,引导教授、博士进实验室政策等,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完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和管理,作好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培育的协调、基础实验设备和尖端实验设备的协调、突出基础、强化高端,完善实验室建设的配套工作,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12)积极申报土木工程领域的质量检测、设计资质,制定相关的公司运转机制,大胆开拓市场,拓宽服务领域,为教学和科研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学院的办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13)采取研究生班进修、短期授课、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建筑施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职工文化素质、施工技能。

(1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加强学生学风教育,努力弘扬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爱国爱校的良好风尚,着力加强对广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干事创业的综合素质。

(15)做好学生日常管理,保证校园稳定和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加强党员发展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规范大学生业余党校建设。

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进一步调整完善学生“奖、助、勤、贷、补”体系,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建设,探索团学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发动全院教师,加强对学生考研的引导和指导。

(16)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大量开展系(室)的公益活动,建立团结向上、健康活泼、乐于助人的学院发展氛围。

2经费保障为适应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新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建立新的财务管理机制。

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拓宽学院办学经费来源,狠抓学科内涵建设和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教育专项经费。

根据学科和平台建设的需要,在保证本科教学实验开出率100%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学校投入、学科资助、课题支撑、企业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优势学科、特色方向的国家、省部级开放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的培育,以完成学院的规划目标。

到2015年,为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建立和充实的实验室有:

建筑环境实验室、道路

与桥梁实验室、工程管理实验室、力学实验室,需要学校每年投入500万的实验设备费。

到2015年,为建立国家、省部级开放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需要增加实验室面

积6000m2,需要学校每年投入600万的实验设备费。

到2015,购置图书经费40万元,其他环境改造经费2000万元。

3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实现学院“十二五”规划的根本保障。

学院党委和全体党员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党员的先进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和谐文明的工作环境,是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思想基础

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好的教风、学风和院风。

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理念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突出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师生道德素质。

抓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敬业爱业,勤奋好学、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水准。

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合作、具有较强战斗力的优秀团队。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厚学院发展氛围。

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突破,不断完善学院文化建设体系,丰富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提高学院文化建设水平。

以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引导行为,塑造形象,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2)加强组织建设,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学院党委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改革、进取、创新意识,培养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到学院的发展事业上来,完成学院规划的目标。

二是坚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引领水平。

领导班子成员应根据工作的实际,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作风,形成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坚强领导集体。

3)健全教代会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